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三十九 ◎职官部三十七

2025-09-23 16:34 太平御览
○四征将军

  征东将军

  《魏志》曰:张辽字文远,为征东将军。征孙权,被甲持戟先登陷阵,冲垒入,至权麾下。

  又曰:满宠字伯宁,为征东将军。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赐田十顷、穀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

  《晋书》:王浑平吴,转征东大将军,复镇寿阳。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於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征西将军

  《东观汉记》曰:冯异为征西将军,入关征赤眉。

  又曰:耿秉为征西将军,领抚单于。及薨,南单于举国发丧,犁面流血。

  《魏志》曰:夏侯渊字妙才,为征西将军,守汉中。

  《后魏书》曰:陆真,代人也。少善骑射,数从征伐,所在摧锋陷阵。前后以功为征西将军。

  征南将军

  《魏志》曰:夏侯尚字仁伯,渊从子也。文帝与之亲友,太祖定冀州,尚为军司马,常从征讨,迁征南将军。

  又曰:曹仁为征南将军,鄢陵侯彰北征乌丸,文帝在东宫,为书戒彰曰:"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耶!"

  《晋书》曰:羊祜为征南将军,寝疾,求入朝。既至洛阳,会景献梓宫在殡,哀恸至笃。中诏申谕,扶疾引见,命乘辇入殿,无下拜,甚见优礼。

  《后魏书》曰:司马景之,字洪略,晋汝南王亮之后。太宗时,归封苍梧公,加征南大将军。

  征北将军

  《魏志》曰:杜恕为幽州刺史,时征北将军程嘉屯蓟,尚书袁侃等戒恕曰:"程申伯处先帝之世,倾田国让于青州。足下今俱杖节,共屯一城,宜深有以礼之。"

  沈约《宋书》曰:衡阳王义季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

  ○四镇将军

  △镇东将军

  《魏志》曰:臧霸字宣高,太山华阴人也。亡命东海,以壮勇闻。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以为琅琊相。文帝即位,迁镇东将军。

  镇西将军

  《魏志》曰:曹真字子丹。文帝即位,以真为镇西将军。

  《蜀志》曰:马超,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於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屯郿邬。

  镇南将军

  《蜀志》曰:黄权字公衡,伐吴败於白帝。既附魏,文帝曰:"君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耶?"权曰:"臣降吴不可,归蜀无路,是以归命。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帝善之,拜镇南将军。

  《吴志》曰:吕岱既定交州,进讨九真,斩获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国化,及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权嘉其功,进拜镇南将军。

  《晋书》曰:杜预为镇南将军,缮兵甲,曜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户。政,吴之名将也,据要害之地,耻以无备取败,不以所丧之实告于孙皓。预欲间吴边将,乃表还所获之众於皓。皓果召政,遣武昌监刘宪代之。故大军临至,使其将帅移易,以成倾荡之势。预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

  《后魏书》曰:唐和诣阙,世祖优之,待以上客。高宗以和归诚先朝,拜镇南将军。

  镇北将军

  《魏氏春秋》曰:许元字士宗,为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

  《蜀志》:魏延字文长。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

  《晋书》曰:何曾为镇北将军。文帝使武帝、齐王攸送之,帝又过其子劭。曾先敕劭曰:"客必过汝,汝当预严。"劭不冠带,停帝良久,曾深以为谴劭。曾见崇重如此。

  ○四安将军

  △安东将军

  王隐《晋书》曰:武帝伐吴,以王浑为安东将军。

  《晋公卿礼秩》曰:世祖以扶风王骏为安东大将军。

  安西将军

  《魏志》曰: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少好弓马弋猎。俊豪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周游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太祖讨马超,以仁行安西将军。

  安南将军

  谢承《后汉书》曰:光武以岑彭为安南将军。

  安北将军

  沈约《宋书》曰:刘秀之,东莞莒人。少孤贫,有志操。为安北将军、雍州刺史。上车马幸新亭,视秀之发引。

  ○四平将军

  △平东将军

  王隐《晋书》曰:武帝伐吴,以王濬为平东将军。

  平西将军

  《蜀志》曰:马超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

  沈约《宋书》曰:临川王义庆为平西将军。

  平南将军

  王隐《晋书》曰:武帝伐吴,以胡奋为平南将军。

  平北将军

  《魏志》曰:太祖征冀州,张燕求佐军,拜平北将军。

  ○杂号将军上

  △镇军将军

  《魏志》曰:黄初七年,魏文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受顾命。

  又曰:甘露元年,以石苞为镇军将军。

  沈约《宋书》曰:齐王攸为镇军将军。

  抚军将军

  《魏志》曰:黄初四年,以司马宣王为抚军大将军辅政。

  又曰:齐王嘉平三年,以司马景王为抚军大将军辅政。

  《语林》曰:简文为抚军时,坐床上生尘,不听左右拂去,见鼠行迹,视以为嘉。有参军见鼠,以手板格煞之,抚军谓曰:"无乃不可乎?"

  征虏将军

  《东观汉记》曰:祭遵为征虏将军,廉洁奉公,光武叹曰:"安得忧国奉公如祭征虏者乎?"

  《魏志》曰:太祖以临淄侯植为征虏将军,遣救曹仁,呼有所敕而植醉,於是罢之。

  又曰:南阳周太好立功,善用兵,以为征虏将军。

  沈约《宋书》曰:征虏将军,世号金紫将军。

  冠军将军

  《史记》曰:楚义帝,以宋义为卿子冠军。

  《汉书》曰:武帝以霍去病征匈奴,功冠三军,封冠军侯。

  《魏志》曰:正始中,以文钦为冠军将军、扬州刺史。

  《晋起居注》曰:武帝泰始七年,诏曰:议郎胡奋开爽忠亮,有文武才幹,历位外内,涉练戎事,威略之声著於方外,其以奋为冠军将军。

  《齐书》曰:刘悛尝从驾登蒋山,上数叹曰:"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顾谓悛曰:"此况卿也。世言富贵好改其素情,吾虽有四海,今日与卿尽布衣之适。"悛起,拜谢,迁冠军将军。

  《晋书·载记》曰:符坚寇晋,以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谓苌曰:"朕本以龙骧建业,龙骧之号,未曾假人,今特以相授。山南之事,一以委卿。"坚左将窦冲进曰:"王者无戏言。此将不祥之征也,惟陛下察之。坚默然。

  车频《秦书》曰:苻坚与符健西入关。坚时年十二,未有军号,健梦有天神遣使者,朱衣武冠,拜坚为龙骧将军。后加此官,以应神梦。

  《羊祜别传》曰:先时吴童谣云:"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即表王濬为龙骧将军,谋伐吴。

  辅国将军

  《晋书》:王导为辅国将军。导上笺曰:"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乎!今者临郡,不问贤愚豪贱,皆加重号,辄有鼓盖。时有不得者,或为耻辱。天官混杂,朝望颓毁。导忝荷重任,不能崇浚山海,而开创乱源,饕窃名位,取紊彝典,谨送鼓盖加崇之物,请从导始。庶令雅俗区别,群望无惑。"

  王隐《晋书》曰:王濬为辅国将军。

  又曰:羊琇以辅国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领军将军

  《魏志》曰:文帝即位,拜曹休为领军将军。

  《晋书》曰:纪瞻转领军将军,当时服其严毅。虽恒疾病,六军敬惮之。瞻以久病,请去官,不听,复加散骑常侍。及王敦之逆,帝使谓瞻曰:"卿虽病,但为朕卧护六军,所益多矣。"

  《晋阳秋》曰:韩康伯年四十九,拜领军。疾病,占候者云"不宜此官",固请,徙之。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陶回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性方范,不畏强御。丹阳尹桓景颇以佞事司徒王导,导甚昵之。回常慷慨谓景非正人,不宜亲狎。会荧惑守南斗经旬,王公语回曰:"南斗,扬州分,而荧惑守之,吾当逊位以厌此讁。"回答曰:"公以明德作镇,辅弼圣主,当亲忠贞,远邪佞;与桓景造膝,荧惑何由退舍!"导深愧之。

  《梁书》曰:胡曾祐拜领军将军,厚自封植,以所加鼓吹恒置斋中,对之自娱,人曰:"此是羽仪,公名望隆重,不宜若此。"答曰:"我性爱之,恒须见耳。"或出游,亦以自随。士人笑之。

  《唐书》曰:贞元十一年,以前太子宾客李愿为左领军大将军,李凭为右威卫大将军。依前兼中丞,皆太尉晟之子,以免丧故,晟诸子同日授官者凡九人。

  护军将军

  王隐《晋书》曰:王敦将复作逆,明帝问曰:"何如?"应詹厉然慷慨答诏,曰:"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负戈从戎,以顺讨逆,诚社稷之计也。"即以詹为护军将军,同心灭敦。

  中军将军

  《汉书》曰:冯奉世字子明。元帝以为中军将军,屯首阳。

  《魏志》曰:曹真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以中军将军受顾命。

  王隐《晋书》曰:太始元年,以羊祜为中军将军,总宿卫。

  游击将军

  《史记》曰:汉高祖以陈豨为游击将军。

  《汉书》曰:太祖太初元年,以苏建、韩说为游击将军。

  袁宏《汉记》曰:建武二年,以邓隆为游击将军,助朱浮攻彭宠。

  《魏志》曰:卞阑,少有才学,为游击将军,加散骑常侍。

  《山涛启事》曰:游击将军诸葛冲精果有文武才,拟补兖州。诏答曰:"冲领兵未?"欲出之。

  积射将军

  《后周书》曰:于谨除积射将军,又随广阳王元深征鲜于修礼。停军中山,侍中元晏言於灵太后曰:"广阳王以宗室之重,受律专征,今乃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矣。"灵太后诏,於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能获谨者,许重赏。谨闻之,乃谓广阳王曰:"今女主临朝,取信谗佞,脱不明白殿下素心,便恐祸至无日。谨请束身诣阙,归罪有司,披露心腹。"深遂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引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解,舍之。

  《世语》曰:积射将军樊震对武帝称邓艾之忠。

  积弩将军

  沈约《宋书》曰:积弩将军,晋官也。

  《齐职仪》曰:积弩将军,品第四,银章、青绶、武冠、绛朝服、佩水苍玉。

  晋太康十年,立积弩、积射营各二千五百人,并以将军领之。

  强弩将军

  《汉书》曰:元狩元年,以李沮为强弩将军,伐匈奴。

  又曰:太初二年,以路博德为强弩将军。

  又曰:神雀二年,以许延寿为强弩将军迁大司马。

  傅畅《晋赞》曰:晋文王,晋台置强弩将军,掌宿卫。

  殿中将军

  《玄中记》曰:汉桓帝时,出游河上,忽有一青牛从河中出,直走荡桓帝边,人皆走,太尉何公为殿中将军,有勇力,辄走逆之。牛见公往,乃反,走还河,未至河,公及牛,乃以手拔牛,左足脱,以右手持斧斫牛头,杀之。此青牛者,是万年木精也。

  《语林》曰:庾公欲伐王公,先书与郗公曰:"老贼转欲辀张,殿中将军旧用才学士,以广视听,而顷悉内面墙人,是欲蔽主之明。便欲勒数州之众,以除君侧之恶。今年之举,蔑不济矣。"

  员外将军

  《后魏官氏志》曰:员外将军从第八品。

  直阁将军

  《后魏书》曰:杨晔字延季,弘农华阴人也。性雅厚,颇有文学,起家奉朝请,稍迁直阁将军。

  萧子显《齐书》曰:王敬则,晋陵南沙人也。生而紫胞,年长而腋下生乳,各长数寸,梦骑五色狮子。明帝即位,为直阁将军。

  《齐书》曰:刘善明为直阁将军。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