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2025-09-23 17:36 太平御览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尹者正也。)秩二千石,银印、青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

  又曰:赵广汉,字子都,涿郡人也,守京兆尹。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於吏职。见使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苏峻曰:钩得其情,吏不得去。)钩距者,设如欲知马价,则先问狗,次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价,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贱贵不失实矣。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会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捕治,具服。廉明,威制豪强,百姓追思,歌之至今。

  又曰:元始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迳来。诣北阙,自谓卫太子。京兆隽不疑后到,叱从吏,使收缚之,曰:"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由是名声重於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廷尉验治,何人竟得奸诈。本夏阳人,姓成名方遂,貌一似戾太子。

  又曰:张敞为京兆尹。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或曰:在长安中,在章台下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怃,大也。孟康曰:怃音诩,北方人谓为妍。)有司以奏,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上爱其能,然不得大位。为京兆尹九年,与杨惲厚,坐惲大逆诛。

  又曰:张敞冬为尹,一日捕诸偷得数百人,由是市无偷盗。

  又曰:王尊、王章、王骏并为京兆,有名,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

  《后汉书》曰:袁安为河南尹。政号严明,然未曾以赃罪鞫人,常称曰"凡学士者,高则望宰相,下则希牧守。锢人於圣世,曰尹不忍为也。"闻之者感激自厉。在职十年,京师肃然,名重於朝廷。

  又曰:张酺入为河南尹。窦景家人复击伤市卒,吏捕得之,景怒,遣缇骑侯海等五百人殴伤市丞。(《说文》曰:缇,帛丹黄色也。《汉宫仪》曰:执金吾有缇骑。)酺部吏杨章等穷究,正海罪,徙朔方。景忿怨,乃移书辟章等六人为执金吾吏,欲固执之。章等惶恐,入白酺,愿自引赃罪,以辞景命。酺即上言其状。窦太后诏报:"自今执金吾辟吏,皆勿遣。"

  又曰:杨彪迁侍中、京兆尹。光和中,黄门令王甫使门生於郡界辜搉官财物七千馀万,(《华峤书》曰:甫使门生翘辜搉解。见《灵帝纪》。)彪发其奸,言之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甫,天下莫不惬心。

  又曰:延笃,字叔固,及边凤皆为京兆尹,并有能名。语曰:"前有张、赵,后有边、延。"张、赵即赵广汉及张敞也。

  又曰:梁冀为河南尹,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於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安尉放家,欲以灭口。)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馀人。

  又曰:王梁为河南尹,穿渠引谷水注洛阳城下,东写巩川,及渠成而水不流。七年,有司劾奏之,梁惭惧,上书乞骸骨。

  谢承《后汉书》曰:周畅,字伯时。性仁慈,为河南尹。永初二年,夏旱,久祷无应,畅自收葬洛阳城旁客死骸骨凡万馀人,应时澍雨,岁乃丰稔。

  袁山松《后汉书》曰:延笃,字叔坚。南阳人也,为京兆尹,正身率下,民不忍欺。

  应邵《汉官仪》曰:河南尹,所治周地也。洛阳本成周,周之衰微,分为东西周。秦兼天下,置三川洛河伊也。汉更名河南。孝武皇帝增曰太守。世祖中兴,徙都洛阳,改号为尹。尹,正也。《诗》云:"赫赫师尹。"

  《魏志》曰:郑浑,字文公,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於农而盗息。

  又曰:傅嘏,字兰石。为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宗畿,兼主六乡六遂之士。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贾胡貊,天下四会,利之所聚,而奸之所生也。前尹司马芝举其纲而太简,次尹刘静综其纲而太密,后尹李胜毁常法以收一时之声。嘏立司马氏之纲统,裁刘氏之纲目以经纬之,李氏所毁以渐补之。郡有七百吏,半非旧也。河南俗党,五官掾功曹典选职,皆授其本国人,无用异邦人者。嘏各举其良而用之,分官曹之职,以次考核之。其治以德教为本,然持法有恒而不可犯,见理识情,狱讼不枉,槚楚而得其实。不为小惠,有所荐达及大益於民事,皆隐其端迹,若不由已出。故当时无赫赫之名,使民久而后安者也。

  又曰:司马芝,字子华,为河南尹,教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於上,吏祸於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勉之哉!"於是下吏莫不自厉。

  又曰:刘馥,字子靖,出为河南尹。散骑常侍应璩以书与子靖曰:"入作纳言,出临京任,富民之术,日引月长。"

  王隐《晋书》曰:乐广,字彦辅,为河南尹。故郡中前多怪,后人皆於廊下邮传中治事,无敢在厅事者,惟广处之自苦。白日户自闭,二子凯、模等慑怖,广使掘墙孔得狸,以绝代者,乃相承入止。

  又曰:庾纯,字谋甫。太始六年诏曰:"河南大郡,四方表则,中书令庾纯清粹忠正,才绍治化,其以纯为河南尹。"

  又曰:刘隗补丹阳尹。虽在外,而万几秘密皆预闻之。

  《晋书》曰:羊曼为丹阳尹。时朝士过江初拜官,相饰供馔。曼拜丹阳尹,客来早者得佳设,日晏则渐罄,不复及精,随客早晚而不问贵贱。有羊固拜东海太守,竟日皆美,虽晚至者犹获盛馔。论者以固之丰腆,乃不如曼之真率。

  《晋起居注》曰:武帝咸宁三年诏曰:"河南百郡之首,其风教宜为遐迩所模,以导齐之。侍中奉车都尉王恂,忠亮笃诚,才兼外内,明於治化。其以恂为河南尹。"

  《晋中兴书》云:晋天兴元年,改丹阳内史为丹阳尹。

  《宋书》曰:刘秀之迁丹阳尹。先是,秀之从叔穆之为丹阳尹,与子弟於厅事上饮宴,秀之亦与焉。厅事柱有一穿,穆之谓子弟及秀之曰:"汝等试以栗遥掷此柱,若能入穿,后必得此郡。"穆之诸子并不能中,惟秀之独入焉。

  《唐书》曰:开元初,改雍州长史为京兆尹,总理众务。

  又曰:郑珣瑜,出为河南尹。珣瑜既入境,官吏以逼降诞日,珣瑜到即后於是,乃送所献马、赍印於路,以例告珣瑜;曰:"未上官不可遽有进献。"及既上,即过时矣,遂不献。

  又曰:郭英乂。时严武卒,元载荐英乂代之,遂兼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使。英乂到成都,肆行不轨,无所忌惮。玄宗旧宫置为道士观,内有玄宗铸金真容及乘舆,侍卫图画。先是,节度使每至,皆先拜而后视事。英乂以观地有形胜,乃入居之,其真容及图画,悉遭毁坏。见者无不愤怒。

  又曰:英乂为成都尹,颇恣狂荡,聚女人骑驴击球,制钿驴鞍及诸服用,皆侈靡装饰,日费数万,以为笑乐。未尝问百姓间事,人颇怨之。

  又曰:许孟容为京兆尹。神策军吏李昱假贷长安富人钱八千贯,满三岁不偿。孟容遣吏收捕械系,克日命还之,曰:"不及期当死。"自兴元已后,禁军有功,又中贵之尤有渥恩者,方得护军,故军士日益横,府县不能制。孟容刚正不惧,以法绳之,一军尽惊。冤䜣於上,立命中使宣旨,令送本军,孟容系之不遣。中使再至,乃执奏曰:"臣诚知不奉诏当诛,然臣职司辇毂,合为陛下弹抑豪强。钱未尽输,昱不可得。"上以其守正,许之。自此豪右敛迹,威望大震。

  又曰:刘栖楚为京兆尹,摧抑豪右,不顾患难,事无大小必设钩钜,故时人重之。或称其机变,往往有类於西汉时赵广汉者。

  又曰:李杰为河南尹。杰既勤於听理,每有诉列,虽衢路当食,无废处断。由是官无留事人,人吏爱之。先是,河汴之间有梁公堰,年久堰破,江淮漕运不通。杰奏调发汴,郑丁夫以濬之,省功速就,公私深以为利。刻石水滨,以纪其绩。

  又曰:柳仲郢为河南尹,以宽惠为政,言事者以为不类京兆之政。仲郢曰:"辇毂之下,弹压为先,郡邑之治,惠养为本,何取类耶?"

  又曰:苏震为太常卿。是岁东都耆老,表乞行幸,上重违其心,选勤旧勋贤为之牧守,遂以震为河南尹,兼御史中丞,仍充东都畿甸观察使。

  《英雄记》曰:董卓废少帝,自公卿已下莫不卑下於卓,惟京兆尹盖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李燮别传》曰:燮字德公,京兆人。拜京兆尹,吏民爱敬,乃作歌曰:"我府君,道教举。恩如春,威如虎。爱如母,训如父。"

  《李郃别传》曰:邓骘弟豹为将作大匠。河南尹缺,豹欲得之。上及骘兄弟亦欲用,难便召拜,下诏令公卿举,骘以旨遣人讽公卿悉举豹。李郃曰:"司隶河南尹,当整顿京师,检御贵戚,今反使亲家为之,必不可为后法。"公举司隶羊浸不举豹。豹竟不得尹,恨公卿不举,对士大夫曰:"李公宁能不举我,故我不得尹耶!"

  《庄子》曰:孙叔敖能以爵禄为己害,故三为令尹,三去令尹,而色不变。

  《语林》曰:苏峻新平,温、庾诸公以朝廷初复,京尹宜得望实,惟孔君平可以处之。孔固辞,二公逼谕甚苦。孔敖然曰:"先帝大渐,卿辈身侍御床,口行诏令,孔垣尔时正琐臣耳,何与国家事不可!今日丧乱而猥见逼迫,吾俎豆上腐肉,任人割截耶!"庾愧不能答。

  《说苑》曰:楚令尹子文之族干法者,廷理释之,子文责之曰:"吾岂为私意耶,何廷理之驳於法也!不置刑地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人。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

  《通典》曰:凡帝王所都皆曰尹,南朝曰丹阳尹,后魏初曰代尹,东魏曰魏尹,北齐曰清都尹。

  杨雄《河南尹箴》曰:茫茫天区,画冀为京。商邑翼翼,四方之经。爰作卿士,以尹王州。风化攸兴,万国承流。

  梁·邵陵王《让丹阳尹初表》曰:臣进非民誉,退异宗英,尸居戎号,已紊彝典,况京兆五守,西汉难追;河南二尹,东京罕继。审已循涯,自知莫可;街谈巷议,尤见不胜。

  梁·庾肩吾《为南康王让丹阳尹表》曰:臣闻剑镂七星,非有司天之用;缣图五岳,宁识崇朝之云。是知策彼泥龙,不能令其逐日;乘斯流马,安可使其奔电。方今振鹭盈庭,白驹空谷,惟帝念功,惟明克允。君子之国,罕闻其让;石门之水,获免於贪。

  ○少尹

  《唐书》曰:李憕为东京少尹。时萧胤为尹,依倚权贵,莅事多不法。憕以公直正之,人用繄赖。又道士孙甑生以左道求进,托以修功德,往来嵩山,求请无度,憕必挫之。

  《五代史·后唐书》曰:李承勋累迁至太原少尹。刘守光之僣号也,庄宗遣承勋往使,伺其衅端。承勋至幽州,见守光如藩方交聘之礼,谒者曰:"燕王为帝矣,可行朝礼。"承勋曰:"吾大国使人,太原亚尹,是唐帝除授。燕主自可臣其部人,安可臣我哉!"守光闻之不悦,拘留於狱,数日出而讯之曰:"臣我乎?"承勋曰:"燕君能臣我王,则我臣之。吾有死而已,安敢辱命!"会王师讨守光,承勋竟没於燕中。

  ○留守

  《东观汉记》曰:和帝南巡祠园庙,张禹以太尉留守北宫,大官朝夕送食。

  《后汉书》曰:车驾征张步,留伏湛居守。时烝祭高庙,(冬祭曰蒸也。)而河南尹、司隶校尉於庙中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

  《吴志》曰:孙权征新城,使登居守,总知留事。时年穀不丰,颇有贼盗,乃表定科令,所以防御,甚得止奸之要。

  《晋书》曰:张方劫惠帝,幸长安。仆射荀藩等与其遗官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为东西台。

  《后魏书》曰:高祖南伐,以太尉元丕、广陵王羽留守京师,并加持节。

  又曰:荀颓。大驾行幸三州,颓留守京师。沙门法秀谋反,颓率禁兵收掩毕获,内外晏然。驾还,饮至文明太后,曰:"当尔之日,卿若持疑,不即收捕,处分失所,则事成不测矣。今京畿不扰,宗庙社稷安者,实卿之功也。"

  《隋书》曰:杨瓒。平齐之役,诸王咸从,留瓒居守,帝谓之曰:"六府事殷,一以相付重,朕将遂事东方,无西顾之忧矣。"其见亲信如此。

  《唐书》曰:仪凤元年,司农卿韦弘机为东都留守。时有道士朱钦遂为中宫所使,至都所为横恣,弘机执而囚之,因奏曰:"道士假称中宫驱使,依倚形势。臣恐亏损皇明,为祸患之渐。"高宗特发中使赐书慰谕,仍云不须漏泄。

  又曰:武后垂拱中,文昌右丞相苏良嗣为京留守。时尚方监裴匪躬检校京苑,将鬻苑中果菜以收其利。良嗣驳之曰:"昔公仪休相鲁,犹能拨葵去织,未闻万乘之主鬻其果菜以与下人争利也。"

  又曰:柳公绰为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使等。是岁,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匹来市,且曰朝贡。所经过,守帅每假礼分,严其兵备。留馆则戒卒於外,惧有袭夺太原故事,亦出兵送之。畅至界上,公绰独使牙门将祖孝恭单马劳焉,待以修好之意。畅感义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及至关,牙门令译引谒,晏以常礼。及市马归,竟不敢有所犯。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2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三 ◎职官部四十一

    ○仪同 《东观汉记》曰:邓骘字昭伯,延平元年拜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始自骘也。 《蜀志》曰:黄权降,魏文帝善之,景初三年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王隐《晋书》曰:太始七年,以郑袤为司空。天子临轩..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