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三百七十五 ◎人事部一十六

2025-09-25 14:38 太平御览
○肉

  《说文》曰:脢,(音梅。)背肉也。胂,(音身。)夹脊肉也。瘜,(音息。)寄肉也。

  《释名》曰:肉,柔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长子死,葬於瀛、博之间,号之曰:"骨肉归於土,魂气无不之。"

  《左传·宣公十二年》曰:楚子北,师次幼捎阝,将饮马於河而归。闻晋师既济,王欲还,嬖人伍参欲战。令尹孙叔敖弗欲,曰:"昔岁入陈,今兹入郑,不无事矣。战而不捷,参之肉其足食乎?"参曰:"若事之捷,孙叔敖为无谋矣。战若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

  《史记》曰:晋公子重耳在齐五年,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重耳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偃,咎犯名也。)

  《吕氏春秋》曰:齐有人一居东郭,一居西郭,幸而相遇饮酒,曰:"须肉。"各抽刀自割相啖,乃至于死。

  《交州名士传》曰:张重字仲笃,举计。汉明帝易重,问何短小,重曰:"陛下欲得其才,将称骨度肉也。"

  《唐书》曰:先天中有王知道母患骨蒸,医云须得生人肉食之。知道遂密割股上肉半斤许,加五味以进。母食之便愈。

  黄帝《素问》曰:"脾主肉,久坐伤肉。脾热者,色黄而肉软。"

  《楚辞·大招》曰:丰肉微骨,体便狷只。

  ○皮肤

  《释名》曰:皮,被也,被覆体也。肤,布也,布在表也。

  《礼记》曰: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衣取蔽形。)长无被土。

  《毛诗·硕人》曰: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庄子》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之,肌肤若冰雪。

  《商子》曰:上世之士,衣不暖肤,食不满腹,苦其心意,劳其四肢。

  《抱朴子》曰:素颜红肤,惑其目;清商流徵,乱其听。

  《列异传》曰:蔡经与神交,神将去,家人见经诣井上饮水,上马而去。视井上,俱见经皮如蛇蜕,遂不还。

  《西京杂记》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新论语》曰:发生於皮,去发而皮不知。

  王子年《拾遗录》曰:燕昭王三年,广延之国去燕七万里,或云在扶桑之东,献善舞者二人,一名提波,一名携汉,并玉晳凝肤,骨轻气馥,绰约婉妙,绝古无伦。

  《语林》曰:贾充问孙皓何以剥人面皮,皓曰:"憎其颜之厚也。"

  ○骨

  《说文》曰:骨,体之质也,肉之核也。

  《释名》曰:骨坚而滑也,似木枝格。

  《孝经援神契》曰:周道衰,路有饥骨,血成池。

  《史记》曰:楚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玄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曰:"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又曰: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帝王世纪》曰:殷时有仙女名昌容,隔肉见骨。

  《东观汉记》曰:陈宠字昭公,为广汉太守。先是雒县城南每阴雨,常有鬼哭声,宠使案行,昔岁仓卒,时骸骨不葬者多,宠乃敕县葬埋,由是即绝。

  《晋书》曰:桓温生未期,温峤见曰:"此儿有奇骨相,可使啼。"峤曰:"真英物也,因名温。"

  《尸子》曰:徐偃王有筋无骨。

  《公孙尼子》曰:多食甘者有益於肉,而骨不利。

  《燕丹子》曰:田光曰:"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武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

  《贾子》曰:文王昼卧,梦人登城呼曰:"我东北陬槁骨也,速以人君葬我。"文王曰:"诺。"觉召吏,令以人君葬之,吏曰:"以五大夫葬之。"文王曰:"吾梦中已许之。"民闻之曰:"我君不以梦故背槁骨,况生人乎?"乃下信其上。

  《孔丛子》曰:孔附谓陈王曰:"梁人有扬由者,伎巧过人,骨腾肉飞。"

  《国语》曰:吴伐越,隳会稽,获骨焉,一节专车,使问仲尼,曰:"禹致群臣於会稽,防风氏后至,戮之,其骨专车,此为大矣。"

  《新序》曰:文王之葬枯骨,无益众庶,众庶悦之,恩义动人也。

  《列仙传》曰:宁封,黄帝时陶正,有神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之,教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骨。时人葬之,谓之封子。

  《列异传》曰:蒋子文,汉末为秣陵尉,自谓骨青,死当为神。

  《西京杂记》曰:戚姬以百炼金为彄环,照见指上骨。(彄,革候切。)

  王子年《拾遗录》曰:沐胥国人忽复化为老叟,俄而即死,臭烂盈屋,人有除烧其骸骨於粪土之中,复还为人矣。

  《搜神记》曰:有谈生无妇,有女来为其妇,三年生一儿,曰:"慎勿以火照我。三年后可照。"生盗照之,腰已上皆肉,腰以下但枯骨,妇求去。

  《续搜神记》曰:司徒蔡谟亲有王蒙者单独,常为蔡公所收养。蒙长才五尺,似为无骨,登床辄令抱上。

  《扶南传》曰:顿逊国人死,鸟葬或火葬。鸟葬者,病困便歌舞,送郭外,有鸟如鹅,绿色,飞来万许,啄食都尽,敛骨焚之,沉於海水,此必生天上。鸟若不食,自悲伤,乃就火葬,取骨埋之。

  《世说》曰:王右军目陈玄伯块垒有正骨。

  司马相如《美人赋》曰:皓体陈露,弱骨丰肌。

  ○筋

  《说文》曰:筋,体之力也,可以相连属作用也。

  《释名》曰:筋,力也,肉中之力、气之玄也。

  《礼记·曲礼》曰: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左传·哀公上》曰:卫太子祷曰:"敢告无绝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无作三祖羞。"

  《公孙尼子》曰:多食苦者而筋不利,多食辛者有益於筋而气不利。

  《韩子》曰:淖齿之用齐,擢闵王之筋,县之庙梁,宿昔而死。

  《论衡》曰:命富之人,筋力自强;命贵之人,才知自高。

  《物理论》曰:夫清忠之士,乃千人之表,万人之英。得其人,则事易於反手;不得其人,则难於拔筋。

  ○脉

  《释名》曰:脉,幕也,络一体也。

  《史记》曰:扁鹊以长桑君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病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又曰: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於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居二日半,简子寤。

  又曰: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曰:"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揗其两股以至於阴,当尚温也。"中庶子闻,入报虢君。虢君大惊,出见扁鹊於中阙,扁鹊曰:"若太子病者,所谓尸蹶者也。是以阳脉不遂,(音队)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

  又曰: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宰瑟脉,不治恐肾拢"桓侯曰:"寡人无疾。"

  又曰:齐太仓公淳于意,少而喜医。更师同郡玄里阳公,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音羁。)咳术、揆度阴阳,诊病知人死生。

  《汉书》曰:王莽得翟义党王孙度,使太医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筳(音庭。)导其脉,知其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后汉书》曰:郭玉为人善别脉,知人生死。章帝令童男着女子之衣,诈云其病,使玉诊脉。玉曰:"此女虽言病,据脉阳盛阴微,臣谓非女子。"帝善之。

  《三国典略》曰:周武帝不豫,止於云阳宫,内史柳昇私问姚僧坦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何如?"对曰:"天子上应天心,非愚所及。凡庶如此,万无一全。"

  《鹖冠子》曰:魏文侯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并医,其孰最善?"扁鹊曰:"长兄视神,故名不出家;仲兄视毫毛,故名不出闾;鹊针人血脉,救人生死,名闻天下。"

  《燕丹子》曰:田光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

  《论衡》曰:王莽时省五经,平章句,弟子郭略夜定旧记,死於烛下,精思不任,脉绝气灭。

  崔玄始《正论》曰:风俗者,国之脉诊也。年穀如其肌肤,肌肤虽和,而脉诊不和,亦未为休也。

  ○髓

  《说文》曰:髓,骨中脂也。

  《史记》曰:扁鹊过齐,桓侯客之。后五日复见,望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能及;宰瑟脉,针石所能及;在肠胃,酒醪之所能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也。今疾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又曰:勾践顿首再拜,答子贡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於会稽,痛入於骨髓。"

  《帝王世纪》曰:纣斩朝涉之胫而观其髓。郦善长《水经注》曰:"淇水历汲郡西南,出朝歌城西北,东南迳朝歌台下,俗谓之阳河水也。纣在台上,见老人晨将渡水,而沉吟难济,纣问其故,左右曰:老者髓不实,故畏寒。纣乃於此斮胫而视髓。"

  ○脑

  《左传·僖下》曰:晋文公梦与楚王搏,楚子伏已而盬其脑。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杜预注云:脑能柔物。)

  《春秋玄命苞》曰:脑之为言在也,人精在脑。

  《韩诗外传》曰:禽息,秦大夫,荐百里奚,不见纳。缪公出,当车以头击闑,(五结切。)脑乃精出,曰:"臣生无补於国,不如死也。"缪公感寤而用百里奚,秦以大化。

  《史记》曰:昔赵襄子以其姊为代王妻。后与王遇於句注之塞,厨人进斟,因反斗以击代王,杀之,王脑涂地。

  《三国典略》曰:齐南阳王绰与齐王俱五月五日生,武成以绰母李夫人非嫡,故贬之为弟。俗云:其日生者,脑不坏烂,死后逾一年方许收殓,毛发不落,如生人焉。

  《神异经》曰:西荒中有人,长短如人,着百结败衣,手足虎爪,名模豹。见人独自,辄就人欲食脑,先捕虱。人伺其卧,舌出盘地丈馀,便烧石投其舌,於是绝气而死。若不如此,寤而辄食人脑。

  《列异传》曰:陈仓有得异物,其形不类猪,不似羊,莫能名。以献秦穆公。道遇二童子,曰:"此名为蝹(音衤奥。)述,常在地下,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烧其头。"

  《西京杂记》曰:广陵王胥有勇力,恒於别囿学格熊,后遂空手搏之,陷脑而死。

  ○血

  《释名》曰:血,濊也,流濊濊也。(濊,乎会切。)

  《礼记·檀弓》曰:高子皋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

  《左传·庄公八年》曰:齐侯田于贝丘,伤足丧屦。反,诛屦於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

  又《成公上》曰:齐晋将战,郤克伤於矢,流亚及屦,未绝鼓音。张侯曰:"余病矣。"郤至曰:"自师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张侯,解张也。朱,血色,血色久则殷。今人谓朱黑殷也,言血多污车轮后不敢息也。)"

  《春秋考异邮》曰:龙门之下血如江。(宋均曰:龙门战在鲁桓十三年。)

  《易·屯卦》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尚书·武成》曰:纣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孔安国注曰:流漂舂杵。)

  《论语·季氏》曰:君子有三诫:血气未定,诫之在色;血菩藿刚,诫之在斗;血气既衰,诫之在得。

  《汉书》曰:申屠嘉为丞相,邓通居上傍,怠慢嘉。嘉为檄召通,责曰:"朝廷者,高帝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通顿首,血出不解。文帝度嘉已困通,持节召通而谢嘉。

  《汉书》曰:息夫躬坐咒诅下狱,仰天大呼,血打鼻出,食顷而死。

  《东观汉记》曰:逢萌隐琅琊不劳山,非礼不动,聚落化之。北海太守遣吏奉谒,萌不诺。太守遣吏捕之,民相率以石掷吏,皆流血奔走。

  又曰;耿秉为征西将军,镇抚单于以下。及薨,南单于举国发哀,犁面流血。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妫皓字玄起,父为南郡太守,坐事系狱。皓怀小石,至公卿间辄出石,叩头其上,流血覆面,父系得免。

  虞预《晋书》曰:玄康玄年,河间、成都二王举兵向京都,朝廷北讨,徵嵇绍为侍中。王旅不振,败绩於汤阴,百官侍卫莫不溃散,惟绍以身捍寇。兵突御辇,飞矢雨集,绍遂被害於帝侧,血溅御服。及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又曰:丞相府斩督运令史淳于伯,血逆流着柱,终柱末二丈三尺,旋复流下四尺五寸,百姓咸称其冤。

  《晋书·张轨传》曰:汉末,金城人阳成远杀太守以叛,郡人冯忠赴尸号哭,欧血而死。

  又曰:桓温父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预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赵录》曰:伏都有膂力,善尺牍,攻石闵不克,为闵所杀,横尸相枕,血流成渠,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皆斩之,死者二十馀万。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

  又《北燕录》曰:冯跃宴郡僚,忽有血流左臂,跃恶之。从事中郎王乘因陈苻命之应,跃戒其勿言。

  《南史》曰:萧睿明母病风,积年沉卧。睿明昼夜祷祈,时寒,下泪为冰,叩头血出,亦为冰不溜。

  《陈书》曰:吴明彻杀王琳,有一叟以酒脯来至,号酹尽哀,收其血,怀之而去。

  《三国典略》曰:齐主於凉风堂召孝昭第二子百年,遣左右乱捶击之。又令曳以绕堂,所行之处,血皆遍地。

  又曰:齐主将杀开府高德正,召而谓之曰:"闻尔病,我为尔针。"以刀子刺之,血流沾地。

  又曰:周师围江陵,谢答仁请守子城,梁主即授城内大都督。既而召王裒谋之,裒以为不可。答仁请入不得,呕血而去。

  《唐书》曰:王君廓镇幽州,会突厥入寇,君廓邀击,破之。高祖大悦,徵入朝,赐以御马,令於殿庭乘之而出,因谓侍臣曰:"吾闻蔺相如叱秦皇,目眦出血,君廓往击窦建德,将出战,李勣遏之,君廓发愤大呼,目及鼻耳一时流血。此之壮气,何谢古人?不可以常例赏之。"复赐锦袍金带。

  又曰:辅公祏据江东反,发兵寇寿阳。命李孝恭为行军玄帅以击之。孝恭自荆州趣九江,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者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徐谕之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召。自顾无负於物,诸君何见忧之深!公祏恶积祸盈,今承庙算,以致讨。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徵。"

  又曰:李思摩,颉利族人也。授右卫将军,从征辽东,为流矢所中,太宗亲为吮血。

  又曰;李子慎诬告其舅,以获五品,其母见其着绯衫,覆面床下,泣涕曰:"此是汝舅血染者耶!"

  又曰:玄宗幸蜀,次马嵬,召左相韦见素,见素出店,为乱兵所挝,头血流地。上遽令寿王傅诏止之。

  又曰:天宝十五年,安禄山下将蔡希德攻陷常山郡,执太守颜杲卿、长史袁履谦,杀掠人吏万馀人,城中流血。

  又曰;窦轨每临戎对寇,或鞠挟月,身不解甲。其部众无贵贱少长,不恭命即立斩之。每日被事,多所鞭挞,流血满庭,见者莫不股栗。

  又曰:刘审礼丁父忧去职,及葬,跣足随车,流血洒地,行路称之。

  又曰:牛徽为吏部员外郎。巢贼犯京师,父蔚方病,徽与其子自扶蓝(音蓝)舆,投窜山南。閤路险狭,盗贼纵横,谷中盗击徽破首,流血被体,而捉舆不辍。

  《庄子》曰:苌弘死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燕丹子》曰: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

  《贾子》曰:炎帝、黄帝异母兄弟,各有天下之半,战於涿鹿之野,流血漂杵。

  《山海经》曰:禹堙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五穀,以其地为台。相繇,一名相仰。

  《春秋后语》曰:燕太子丹,豫求天下名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无不立死者。(裴骃曰:言以匕首伤人血出,沾濡丝缕,便立死。濡,读如儒也。)

  《说苑》曰: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泣尽而继之以血。

  《幽明录》曰:王伯阳亡,其子营墓得三漆棺,移置南岗。夜梦鲁肃瞋云:"当杀汝父。"寻复梦见。伯阳云:"鲁肃与弟争墓。"后於坐褥上见数升血,疑鲁肃杀之故也。墓今在长广桥东一里。

  《汝南先贤传》曰:阳安令赵规与朗陵太守黄萌争水,规割指诅曰:"随血所流入阳安界。"萌忿,杀规。小吏王朔复刺杀萌,朗陵官属又杀朔。民於京山上为朔作祠坛,每水旱辄往祈祷。

  《博物志》曰:战斗死亡处有人马血,积年化为磷,磷着地及草木,如霜露,略不可见。人行或有触着,体便有光,拂拭便分散无数。又细咤声如沙豆,住久乃灭。其人忽忽如失魂,经日乃馋拢

  《三辅旧事》曰:武帝发兵攻太子,连斗五日,白虎阙前沟中血没足。

  《世说》曰:阮步兵居丧不率礼,而志孝称。当葬母,先食肫饮酒,然后临诀而哭,直云:"人言穷,我将穷矣!"因吐血一升,气绝不如人,弥时乃苏。

  ○膏

  《春秋玄命苞》曰:膏者,神之液。

  《文子》曰:人受变化,一月而膏,三月而脉。

  《异苑》曰:满奋丰肥,肤肉溃裂,每暑夏辄膏流汗溢。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28 月界旅行 2025-10-17
  • 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

    ○瑟调曲四 魏·文帝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苦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

    3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

    ○瑟调曲三 【饮马长城窟行】(古辞) 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郦道元《水..

    33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

    ○瑟调曲二 【陇西行】(古辞) 一曰《步出夏门行》。《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宾。次言善於主馈,终言送迎有礼。此篇出诸集,不入《乐志》。若梁简文‘陇西战地..

    3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

    ○清调曲四 魏·武帝 (《西京杂记》曰:“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於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於今日也..

    1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

    ○清调曲三 【长安有狭斜行】(古辞)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挟毂问君家。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

    32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

    ○清调曲二 【豫章行】(古辞) (《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虔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

    2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

    ○平调曲四 唐·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

    29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

    ○平调曲三 【君子行】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

    25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

    ○平调曲二 陈·张正见 (一曰《铜雀妓》。《邺都故事》曰:“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邺中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馀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台,台上施六尺床,下繐..

    31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

    ○四弦曲 (《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节家旧有六解,宋歌有五..

    3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郊庙歌辞三

    ○齐雩祭乐歌(谢朓) (《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造辞,一依谢庄,唯世祖四言也。”) 【迎神歌八解】 清明畅,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阳律亢,阴晷伏。秏下土,荐穜稑。震仪警,王度乾。..

    30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感兴上

    审交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怨别一别一回老,志士白发早。在富易为容,居贫难自好。..

    27 孟郊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

    孙武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

    35 嘉祐集 2025-10-12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2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2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3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