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四百二十 ◎人事部六十一

2025-09-25 18:19 太平御览
○义上

  《释名》曰: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

  《说文》曰:义者,己之威仪也。

  《易·下系》曰: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礼记·经解》曰: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

  《尚书》曰:以义制事。

  《左传·隐公》曰:君子曰:"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

  《论语·里仁》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喻,犹晓也。)

  又曰:君子之於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此。

  又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史记》曰:赵朔将下军,娶晋成公姊为夫人。景公三年,屠岸贾欲诛赵氏。贾始有宠於灵公,至景公时,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韩厥告赵朔趋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祠,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攻赵氏於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於宫中。夫人置儿袴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既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索之,奈何?"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立孤难耳。"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孰予我千金,吾告其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杀之。诸将以为赵氏孤儿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不遂者为崇。景公问韩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绝祠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功德,未尝绝祠。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惟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乎?"韩厥具以实告。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令,群臣之愿也。"於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诸将遂反与赵武、程婴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武田邑如故。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苕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今不报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又曰: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父兄乃降。即以鲁公礼葬项王。

  又曰:乐毅去燕之赵,赵王欲图燕。毅泣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若获戾施在他国,终身不敢谋赵之徒隶,况燕昭王后嗣乎?"

  又曰:栾布,梁人也。彭越吻家人时,常与布游。及汉诛彭越,夷三族,枭首雒阳下,诏曰:"有收视者,辄捕之。"布时为越使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以闻,上召骂布:"若与彭越反耶?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遂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则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苻受封,亦欲傅之万世。今汉一徵兵於梁,彭王病不得从,而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细诛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上乃释布,拜为都尉。

  《汉书》曰:楼护有故人吕公,无子,归护托身。护与吕公及妻与吕妪同食。护妻子颇厌吕公。护闻之,流涕责子曰:"吕公以穷老托身於我,义所当扶拢"遂养吕公终身。

  又曰:卫青日衰而霍去病日贵。青故人门下,多事去病辄得官爵,惟独任安不去。

  又曰:卜式,河南人,初以田畜为事。弟奇,忽请於式,欲分财异居。式便脱身出,惟取羊百头,遂入山放牧。经十馀年,十倍於初,却买田宅居焉。弟奇悉破其产矣,式辄复分与之。

  《续汉书》曰:李固被诛,梁冀乃露固尸於四衢,令有敢临者加其罪。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左提章钺,右秉鈇锧,诣阙上书,乞收固尸,不许,因往临哭,陈辞於其前,遂守丧不去。夏门亭长呵之,亮曰:"亮含阴阳气以生,戴乾履坤。义之所重,岂知生命,何为以死相惧?"太后闻而不诛,乃听得襚敛归葬之。

  又曰:梁冀讽有司劾杜乔,遂执系之,死狱中,与李固俱暴尸於城北,家属故人莫敢视者。乔故掾陈留杨匡闻之,号哭星行到洛,托为夏门亭吏,守卫尸丧,驱护蝇虫。都官从事执之以闻,太后义而不罪。匡於是带鈇锧上书诣阙,乞杜、李二公骸骨。太后许之。成礼殡殓,送乔丧还家,葬送行服,隐匿不仕。

  又曰:袁忠子秘为郡门下议生。黄巾起,秘从太守赵谦击之,军败。秘与功曹封观等七人以身扞刃,皆死於阵,谦以得。诏复秘等门闾,号曰七贤。

  又曰:陈蕃既被害,友人陈留朱震时为铚令,闻而弃宫哭之。收葬蕃尸,匿其子逸於甘陵界中。事觉,系狱,合门桎梏,震受拷掠,誓死不言,故逸其得免。

  又曰:史弼迁河东太守,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遣诸生赍书请之,并求假盐税。弼大怒,乃付安邑狱拷杀之。览遂诈作飞章,下司隶诬弼诽谤,槛车徵。前孝谦魏劭,毁变形服,诈吻家僮,瞻护於弼。弼遂受诬事,当弃市,劭与同郡人卖郡邸行赂於览,得减死罪一等,论输左校。时人或讥曰:"平原行货免君,无乃甚乎?陶丘洪曰:"文王羑里,闳散怀金,史弼遭患,义夫献宝,亦何疑焉。"议者乃息。

  又曰:李燮,字德公。初,李固既策罢,知不免祸,乃遣三子归乡里,时燮年十三。有顷难作,下郡收固三子,二兄受害,燮姊文姬乃告父门生王成曰:"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成乃将燮入徐州界中,变名姓为酒家佣,而成卖卜於市,阴相往来。梁冀既诛而灾眚屡见。明年,史官上言宜有赦令,又当存录大臣冤死者子孙,於是求固后。燮乃以本末告酒家,酒家具车重厚遣之。后王成卒,燮以礼葬之,感伤旧恩,每四节为设上宾之位而祠焉。

  又曰:李膺门生皆禁锢,侍御史景毅子实为膺门徒,未有录牒,故不谴。毅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脱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后汉段颖讨羌,凉州刺史郭闳贪其功,稽留颖军。义从者日役久,恋乡,悉反叛於闳,罪归颍,颖坐徵,下狱,输左校。羌凉覆没营坞,吏人守门讼颖,诏问状,颖谢罪,不敢言枉,京师称之为长者焉。

  又曰:雷义,字仲翁,为尚书郎。同时郎坐事当居刑,义默自表取罪论免。同台郎觉之,委位白上,乞赎义罪。顺帝皆除其罪。

  《东观汉记》曰:杜林弟成物故,隗嚣乃听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於陇遮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当今之世,谁能行义?虽小人,何忍杀义士。"乃亡去。

  又曰:鲍永,字君长,为司隶校尉,行县到京兆灞陵,过更始冢,引车入陌,欲下,从事谏止之,永曰:"亲北面事人,过其墓,虽以获罪,司隶不辞也。"遂下车,哭尽哀。西至右扶风,椎牛上苟谏冢。上问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时太中大夫张堪对曰:"仁者百行之宗,忠者礼义之至也。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上悦。

  又曰:肃宗崩,廉范奔赴敬陵。时庐江郡严麟奉章吊国,俱会於路。麟乘小车,途深马死,不能自进。范见而愍然,命从骑下马与之。不告而去。麟事毕,不知马所归,缘路访之。或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周人穷,今奔国丧,当是耳。"麟亦素闻范名,以为然,即牵马造门,谢而归之。世伏其好义。

  又曰:李善,字次孙,南阳人,本同县李玄苍头。建武中疫疾,玄家相继死没,惟孤儿续始生数旬,而有资财千万。诸奴婢私共计议,欲谋杀续,分财产。善乃潜负续逃亡,隐山阳瑕丘界中,亲自哺养,乳为生续。孩抱奉之不异长君,有事辄长跪请白,然后行之。闾里感其行,皆相率修义。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修理旧业,告奴婢於长吏,悉收杀之。时锺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行状。

  又曰:索卢放,字君阳,东郡人。署门下掾。更始时,使者督行郡国,太守有事,当斩。放前对曰:"方今天下苦王氏之虐政,戴仰汉德。傅车所过,未闻思泽,而斩郡守,恐天下惶惧,各自疑也。使有功不如使有过。"遂解衣而前,愿代太守斩,使者义而赦之,由是显名。

  又曰:魏谭,字少闻,王莽末,政乱,盗贼起,人民相食。谭为夷所得,等辈数十皆缚束,当稍就啖。见谭貌谨敕,独放,令主炊养。有夷长公哀谭,谓曰:"汝曹皆当以次死,哀纵汝,急宜去。"谭不肯去,叩头曰:"我常为诸君主炊养,食馨肉肌香,馀皆菜食,羸瘦,肉腥臊不可食,愿先等辈死。"长公义之,即相谓此儿有义,可哀纵也。贼遂皆放之,数十人皆得脱。

  又曰: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喜,信义著闻,愿得降之。"更始微喜,使诣舞阴李氏,遂降。

  又曰:桓典,字公雅,举孝廉为郎中。居无几,国相王吉以罪被诛,故人亲戚莫敢至者。典独弃官帐敛归葬,服丧三年,负土成坟,为立祠堂,尽礼而去。

  又曰:刘车,字公子,楚郡人。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抱仲遗腹女而充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祸拢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饿贼,将烹之,叩头曰:"今旦为母求菜,老母等归为命,愿得归,食母毕,还就。"因涕泣,贼哀而遣之。平还,食母讫,因白曰"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今乃见之。去矣,吾不忍食子。"於是得全。

  又曰:汝南王琳,字巨尉,年十馀岁。弟季出,遇赤眉贼,将为所哺。琳自缚,请先季死,贼矜而放遣。

  谢承《后汉书》曰:天下乱,人相食。赵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饥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放之。谓曰:"可归!更持米糒来。孝求不能得,复往报贼,愿就烹。众异之,遂不害。

  又曰:姜肱,字伯淮,彭城人。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著闻。肱尝与季江谒郡,夜於道遇盗,欲杀之。兄弟争死,贼遂两释,但夺衣资。既至郡中,见肱无衣,怪问,肱托以他辞,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徵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略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

  又曰:刘翊,字子相,陈国人也。张季礼尝吊师丧。大冰寒,车毁牛病,不能进,罢曳道路。翊行於汝南界中逢之,素与疏阔,下马与语,便推所乘牢车强牛与之,供其资粮,不告姓名。

  又曰:梁国车章为县功曹令。黄拳为人所诬,章证其无罪,当下笔立辞,乃以斧斫右手五指,闭口死狱中。

  又曰:会稽戴就为郡仓曹掾,太守为州所奏,见收,持吏以鈇针刺手爪中,使以把土,就十爪皆堕地,终无挠辞。

  又曰:张俭为东部督邮。时中尝侍侯览,残暴百姓。俭举劾览,遏绝章奏,并不得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俭得亡命,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延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

  又曰:彭修,州辟从事。时贼张子林等数百人作乱,修与太守俱出讨贼,贼望见车马,竞交射之,飞矢雨集。修以身障扞太守,而为流矢所中死,太守得全。贼素闻其恩信,即杀弩中修者,馀悉皆降散。言曰:"自为彭君故降,不为太守服也。"

  《魏志》曰:阎温,字伯俭,天水西城人,守上邽令。马超奔上邽,郡人任养等举众迎之。温止之,不能禁,乃驰还州。超复围州甚急,乃遣温密出,告急於夏侯渊。贼围数重,温夜从水中潜出。明日,贼见其迹,遣追逐,得之。执温还诣超,解其缚,谓曰:"今成败可见,若从吾言,反谓城中东方无救,此转祸为福之计也。不然,今为戮矣。"温伪许之,超乃载温诣城下。温向城大呼曰:"大军不过三日至,勉之!"超怒数之曰:"足下不为命计耶?"温曰:"夫事君有死无贰,而公乃欲令长者出不义之名,吾岂苟生者乎?"超遂杀之。

  又曰:董卓迁帝长安,幽州牧刘虞署田畴为从事,奉使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谓曰:"汝何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於我?"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惟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於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方举大事,以求所欲,既灭无罪之君,又雠守义之臣,诚行此事,则燕、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岂忍从将军者。"瓒壮其对,不诛。

  又曰:初,济阴王思与梁习俱为西曹令史。思直日白事,失太祖旨。太祖大怒,教召主者,将如重辟。时思近出,习代往对,已被收执,思乃驰还,自陈己罪,罪应受死。太祖叹息之,不言,嗟思之识分,曰:"何意吾军中有士二人乎?"

  又曰:牵招,字子经。袁绍辟为督军从事,绍卒,又事子尚。后,辽东送袁尚首,悬在马市,牵招睹之悲感,设祭头下。太祖义之。

  又曰:庞淯字子异,初以凉州刺史从事守破羌长,会武威太守张猛反,杀刺史邯郸商,猛令:"敢有临商丧,死不赦。"淯闻之,弃官,昼夜奔走,号哭丧所讫,诣猛门,怀匕首,欲因见以杀猛。猛知其义士,敕遣不杀,由是以忠烈闻。

  《魏略下》:旨习除大医令,与孔融亲善。会融被诛,当时许中与融善者,莫敢收恤,而习独往,抚而哭之曰:"文举卿舍我而死,复当与语者。"哀叹无已。太祖收习欲理之,寻以其事直见原。

  《蜀志》曰:曹公东征,擒关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渥。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无久留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而后乃归。"辽以羽言报曹公。公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何时去?"辽曰:"受公恩必效力而后去也。"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拜书告辞而奔先主,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为其主,勿追也。"

  《吴志》曰:陆瑁同郡徐愿,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瑁书,托孤。瑁为起坟,收导其子,养之。

  王隐《晋书》曰:邓攸遭石勒乱,负母妻行入草,遇贼失牛马。攸语其妻:"吾弟早亡,惟有遗民,今当步担两儿,便当尽死,不如自弃儿,抱遗民,吾后犹当有儿。"妇乃从之。

  又曰:赵王伦害张华之时,洛中震悚。惟阎绩诣东市,号哭吊尸,而抚之曰:"早语君逊位,而不肯去,今果不免祸。"

  于宝《晋纪》曰:宣王讨王陵,发令狐遇冢,暴尸。兖州武吏东平马隆托庐三年,种植松柏。一州之士愧之。

  《汉晋春秋》曰:文王诛锺会,为功曹向雄收葬。王召而责之。雄曰:"昔先王掩骸埋胔,仁流枯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哉!今王诛既加,於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法教无阙,法立於上,教弘於下,以此训物,雄曰可矣,何使雄背死违生,以立於时?殿下雠忿,枯骨捐之中野,百岁之后,为臧获所笑,岂仁贤所掩哉!"王悦,与宴谈而遣之。

  《三十国春秋》曰:成都王颖御长沙王乂於建春门,陆机败,遁走。颖诛机及弟云,夷三族。机,吴人,而在宠族之上,人多恶之。成都王嬖人孟玖,素不快於云,及机建门之败,机众多丧。牵秀谮之於颍,言机持两端,孟玖复构之於内,使牵秀斩机。初,机之专征,请孙承为后军司马,至是收承下狱,考捶数百,两髁骨见,终言机冤。吏知承义烈,谓承曰:"二陆之痛,谁不知枉?君何不爱身?"承仰天曰:"陆君兄弟,世之奇士,有顾於吾,吾危不能济,死复相诬,非吾徒也。"乃夷三族。承门人费慈自诣颖,明承之冤。承喻之曰:"吾惟不负二陆,死自吾分,卿何为尔邪?"慈曰:"仆又安负君而求生乎?"固明承冤,玖又疾之,亦并见害。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四百二十三 ◎人事部六十四

    ○谦 《易·谦卦》曰:《谦》亨。君子有终。吉。彖曰:"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象》曰:地中有..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二十二 ◎人事部六十三

    ○义下 《战国策》曰: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债於薛者?"冯〈马雚〉曰:"能。"於是载券契而行,辞曰:"收债毕,何市而反?"孟尝曰:"视吾家所寡有者,乃为之。"至薛,召诸民当偿债者,悉来合..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二十一 ◎人事部六十二

    ○义中 《晋书》曰: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汉御史大夫虑之玄孙。初,鉴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穷馁,乡人以鉴名德,傅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生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

    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九 ◎人事部六十

    ○仁德 《释名》曰:仁,忍也。性恶杀,好善,含忍之也。 《礼记·经解》曰:上下相亲谓之仁。 又《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又《表记》曰: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

    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八 ◎人事部五十九

    ○忠贞 《管子》曰:忠者,臣下之高行。 《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 《淮南子》曰: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抱朴子》曰:竭身命以徇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 《说苑》曰:逆命利君谓之忠。 又曰:卑身贱体,..

    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七 ◎人事部五十八

    ○忠勇 《左传·庄公》曰:齐侯田于贝丘,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於徒人费。(诛,责也。)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诈欲助贼。)伏公而出斗,..

    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六 ◎人事部五十七

    ○友悌 《周礼·大司徒》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礼记·曲礼》曰: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悌也。 又《礼运》曰:兄良,弟悌,夫义,妇听,家之肥也。 又《檀弓上》曰: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五 ◎人事部五十六

    ○孝女 《史记》曰:淳于缇萦者,齐人也。父淳于意,为太仓令,生女五人,萦最小。父犯罪当刑,乃骂其女曰:"生女不生男,缓急非有益也。"萦自伤涕泣,随父至长安,诣北阙上书曰:"父为吏,齐中皆称廉平。今坐法当刑..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四 ◎人事部五十五

    ○孝下 《汝南先贤传》曰:薛苞,字孟尝,西平人。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父娶后妻而憎苞,分之出宅。苞日夜泣不能去,被殴杖,不得已庐於外,旦入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於里门,晨昏不废。积岁馀,父母惭而..

    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十三 ◎人事部五十四

    ○孝中 《陈书》曰:徐孝克,陵第三弟。事所生母,尽孝。每侍宴,无所食啖,至席散,当其前膳羞又损减。高祖密记以问中书舍人管斌,尝不能对。自是,斌以意伺之,见孝克取珍果内伸带,斌常莫能识其意,后更寻访,方..

    2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二 ◎人事部五十三

    ○孝上 《尔雅》曰:善父母为孝。 《毛诗·邶》曰:《凯风》,(凯风,南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 又曰:《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小迫..

    2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一 ◎人事部五十二

    ○孝感 《孝经左契》曰:玄气混沌,孝在其中。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书,大孽消灭,云景出游。 《孝经援神契》曰:庶人孝则木泽茂,浮珍舒恪草,秀水出神鱼。(此庶人谓有德不仕,若曾子之孝,千里感母,能使其域..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一十 ◎人事部五十一

    ○交友五 《傅幹与张叔威书》曰:吾与足下,义结纨素,恩比同生。 《东方朔与公孙弘书》曰:爵禄不相责以礼,同类之游不以远近为故。东门先生居蓬户空穴之中,魏公子一朝以百骑造之。吕望未尝与文王同席而坐,一朝让..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九 ◎人事部五十

    ○交友四 《庄子》曰:子祠、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知死生存亡之体,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见而笑,莫逆於心。遂相与为友。 又曰:孔子与柳下季为友。 又曰:桑扈、孟子、琴张三人相与为友。 《孟子》曰..

    2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八 ◎人事部四十九

    ○交友三 《宋书》曰:晋安帝义熙初,高祖命琅琊王弘为徐州治中从事吏,不就,隐于会稽,与鲁国孔淳之为莫逆交。 又曰:何点,字子皙,庐江灊人也。宋徵为庶子,不就。与陈郡谢瀹、吴国张融、会稽孔稚珪为莫逆之交。..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七 ◎人事部四十八

    ○交友二 范晔《后汉书》曰:孔融,宙之子也。十岁从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简重,敕外云:"自京非当世才艺、英贤、通家子孙,辄不得进。"融故造其门,云:"我与公积代通家子孙。"膺乃召见,问:"父祖尝与仆有恩旧?..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六 ◎人事部四十七

    ○叙交友 《释名》曰:友,有也。相保有也。 《说文》曰:友,爱也。同志为友。 《周易》曰: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黩。 又曰:朋从尔思。 又曰:君子以朋友讲习。 又曰: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又曰:二人同心,其利..

    1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五 ◎人事部四十六

    ○宾客 《尚书大传》曰:舜为宾客,禹为主人。于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 《尚书·洪范》曰:三,八政,七曰宾。(礼宾客,无不敬。) 《周礼·天官上》曰:太宰之职,以八统诏王,八曰礼宾。小宰以官..

    0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四 ◎人事部四十五

    ○师 《韩诗外传》曰:知如源泉,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又曰:哀公问於子夏曰:"五帝有师乎?"子夏曰:"臣闻黄帝学乎太颠,颛顼学乎禄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务成子附,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

    2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四百三 ◎人事部四十四

    ○道德 《礼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又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

    2 太平御览 2025-09-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 2048影视资源论坛 熊猫影视 河马影视 星辰影视 萝卜影院 八哥电影网 人人看电影 无忧影视网 橙子影视网 叮当影视网 天天影视网 青青影视网 电影天堂 开心追剧网 西瓜影院 麻花影视网 70影视网 年钻网 茶小舍电影 藏影堂 新神州影域 煮酒观影 体积影视 爱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