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2025-09-26 12:36 古代文学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原文】

徐子①曰:“仲尼亟②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③,不舍昼夜,盈科④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⑤。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问雨集,沟浍(6)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7)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孟子的学生徐辟。②亟:屡次。③混混:通“滚滚”,水势盛大的样子。④科:坎。⑤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句,“取这个罢了。”(6)侩(kuai):四间大沟渠。(7)声闻:名声,名誉。

【译文】

徐子说:“孔子曾多次赞叹水,说:‘水啊!水啊/他到底觉得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孟子说:“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把低洼之处--填满,然后又继续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埃试想,如果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月问的暴雨一样,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于酒枯竭。所以,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情形,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读解】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阐发水的特;另一方面用水比拟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务本求实,反对一个人的名誉声望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其实,我们在《韩诗外传》里发现了孔子自己对于为什么要“亟称于水”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

问题是由子贡提出的。子贡说:“君子看见大水总是要观察,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回答说:“君子是用水来比拟人的道德啊!水到处给予而无私,这不是像很有德行吗?所到之处万物生长,这不是像很有仁吗?流向总是循着一定的道理,这不是像很有正义吗?浅处流淌,深处莫测高深,这不是像很有智慧吗?奔赴深渊大谷而毫无疑惧,这不是像很有勇气吗?任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这不是像很明察吗?遇到险恶地势也不避让,这不是像很容忍大度吗?脏东西进去,干干净净出来,这不是像很善于化育吗?水面永远是平的,这不是像很公正吗?不求一概满盈,这不是像很有节度吗?无论经过多少曲折,始终向东流,这不是像意志很坚毅吗?正因为水有这些特,所以君子看见大水就一定要观察。”

这简直就是一首水的赞美诗啊!生动而深刻。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观水去呢?

猜你喜欢

  •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

    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原文】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①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注释】①季康子: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正卿,鲁国当时最有政治势力的人。②..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提拔正直的干部

    提拔正直的干部【原文】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①哀公:鲁国的国君,姓姬名蒋,鲁定公的儿子,在位27年(公元前494一466)。②举..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做官的学问

    做官的学问【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注释】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干禄:干,求。禄,官吏的俸给..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不要不懂装懂

    不要不懂装懂【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注释】由:即仲由,孔子的学生,字子路诲女:诲,教诲,教导。女,同“汝”,你。【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懂得..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异端的问题

    异端的问题【原文】子曰:“攻乎异端②,斯害也已!”【注释】攻:治,钻研。异端:指怪异的杂学邪说。也已: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译文】孔于说:“钻研异端邪说,那是很有害的啊!”【读解】对于异端邪说的看法..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书呆子与空想家

    书呆子与空想家【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罔:通“悯”,迷罔,无知的样子。殆:危险。【译文】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惆,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读解】只读书不思考是读..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要团结不要分裂

    要一团一结不要分裂【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释】周:普遍比:偏私【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一团一结人而不只是和少数几个人亲近,小人只和少数几个人亲近而不普遍一团一结人”。【读解..

    2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不要吹牛皮

    不要吹牛皮【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行动在先,说话在后。”【读解】真正的君子就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也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凡..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做一个通才

    做一个通才【原文】孔子曰:“君子不器。”【注释】器:器皿。【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一样。”【读解】器皿各有所用,打酱油的不能买醋。装酒的不能装油。而君子进德修正,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温故而知新

    温故而知新【原文】子曰:“温故①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①温故:温习旧知识,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的意思。【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能够获得新知识,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读解】“学而时习之,..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观察人的方法

    观察人的方法【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注释】视其所以:看他的所作所为。以,为。历,由,经历。②察其所安:观察他的兴趣。观其所由:考查他的经历,由,经历。【译..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大智若愚的颜回

    大智若愚的颜回【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注释】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发:发挥【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一整天,他从不提反对意贝和疑问,就像一个愚..

    2 古代文学 2025-11-12
  • 态度不是小问题

    态度不是小问题【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注释】色难:态度好很难。色,容色态度;难,困难。弟子:与下文“先生”相对,弟子指晚辈,先生指长辈。馔:吃喝..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释】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译文】子游问什么是..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其: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这里到底是代指父母还是儿女,历来有不同的理解。【译文】孟..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

    养生送死,孝不违礼【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孟懿子:“鲁国的..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德治与法治

    德治与法治【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释】道:通“导”,训导、引导、领导的意思。齐:整治免:避免格:至,来,引申为归服【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诗与政治

    诗与政治【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诗经》共有诗305篇。这里说“三百”是举其整数。蔽:概括。思无邪:原本是《诗经鲁颂同》中的一句;孔..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 道德与政治

    道德与政治【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注释】北辰:北极星共:同“拱”,环抱,环绕。【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执政者便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位置,别的星辰都环..

    1 古代文学 2025-11-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