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孟子

操则存,舍则亡

2025-09-27 12:42 古代文学

则存,舍则亡

【原文】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5)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6)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7)之所为,有梏亡之矣(8)。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则存,舍则亡;出人无时,莫知其乡。’(9)惟心之谓与?”

【注释】

①牛山: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②郊:此处作动词用,在……郊.大国:即大都市,指临淄。③息:生长。④萌蘖(nie):新枝嫩芽。(5)濯濯(Zhuo):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6)平旦:黎明,天刚亮时.(7)旦昼:第一天。(8)有:同“又”。梏(gu):拘禁,束缚。梏亡指因受束缚而消亡。(9)乡:乡里,“居”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盛的,但是由于它在大都市的郊外,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子去砍伐,还有够保持茂盛吗?当然,山上的树木日日夜夜都在生长,雨水露珠也在滋润着,并非没有清枝嫩芽长出来,但随即又有人赶着牛羊去放牧,所以也就像这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牛山从来也不曾有过高大的树木,这难道是这山的本吗?即使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如此,难道没仁义之心吗?他们的放任良。心失去,也像用斧头砍伐树木一样,天天砍伐,还可以保持茂盛吗?他们日日夜夜的生息,在天刚亮时的清明之气,这些在他心里所产生出未的好恶与一般人相近的也有那么一点点,可到了第二天,他们的所作所为,又把它们窒息而消亡了。反复窒息的结果,便使他们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了,夜晚的息养之气不足以存在,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人们见到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还以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过天生的资质。这难道是人的本如此吗?所以,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生长;假如失去滋养,没有什么东西不消亡。孔子说过:‘把握住就存在,放弃就失去;进出没有一定的时候,也不知道它去向何方。’这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读解】

还是说本善,只不过侧重于后天的滋养保持一方面罢了。

虽然本来善良,但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良心失去,那就会像用斧头天天去砍伐树木一样,即便是再茂盛的森林也会被砍成光秃秃的。而一旦良心失去,心灵失去把持,还会以为原本就不存在。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心灵的故乡在哪里呢?

现代人惶惑不安,不就正在到处寻找神的家园、灵魂的故乡吗?

问圣人,圣人也只是回答“则存,舍则亡”,至于它什么时候出入,故乡在哪里,圣人也“莫知其乡。”

实际上,按照孟子翻来覆去的阐述,神的家园或故乡根本就无它处可寻,而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在我们自己的本之中。

所以,关键是自我把持,自我滋养,加以发扬光大,而不要到身外去寻求。

一句话——

“还是回家种自己的园地要紧!”伏尔泰笔下的老实人如是说。

猜你喜欢

  •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注释】患:忧虑,怨恨。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读解】别人不了解我,..

    3 古代文学 2025-11-11
  •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怎样才算是好学?

    怎样才算是好学?【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注释】就有道:接近德才兼备的人。正:改正,修正。【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

    5 古代文学 2025-11-11
  • 和与礼的辩证法

    和与礼的辩证法【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斯:此,这。节:节制,约束。【译文】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继承父亲的遗志

    继承父亲的遗志【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注释】其:他的,这里指儿子,不是指父亲。没:死去,与"在"相对。三年:泛指多年【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观..

    5 古代文学 2025-11-11
  • 温良恭俭让的风范

    温良恭俭让的风范【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注释】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子贡:孔..

    5 古代文学 2025-11-11
  •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注释】终:老死,指父母去世。远:祖先。【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

    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注释】无:不要。惮:怕。【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信用,不要和..

    5 古代文学 2025-11-11
  •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

    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注释】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贤贤易色: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

    3 古代文学 2025-11-11
  •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一爱一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释】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三省:多次自我反省。“三”表示多次,不是实指三次。传:指老师传授的..

    5 古代文学 2025-11-11
  •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原文】子日:“巧言令色(1),鲜矣仁。”【注释】(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读解】巧言令色。这是一幅..

    3 古代文学 2025-11-11
  • 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

    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原文】有子曰(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小毖警惕祸从己出-译文与读解

    小毖——警惕祸从己出【原文】予其惩罚(1),而毖后患(2)。莫予荓蜂(3),自求辛螫(4)。肇允彼桃虫(5),拼飞维鸟(6)。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7).【注释】(1)惩:警戒,警惕。(2)毖:小心谨慎。(3)荓(ping)蜂:牵扯,..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丰年丰收不忘祭祖先-译文与读解

    丰年——丰收不忘祭祖先【原文】丰年多黍多稌(1),亦有高廪(2)。万亿及秭(3),为酒为醴。烝畀祖妣(4),以洽百礼(5),降福孔皆(6)。【注释】(1)稌(tu):稻子。(2)廪(lin):收藏粮食的仓库。(3)亿:数万。秭:数亿。亿..

    3 古代文学 2025-11-11
  • 天作志在四方建功业-译文与读解

    天作——志在四方建功业【原文】天作高山(1),大王荒之(2)。彼作矣(3),文王康之(4)。彼徂矣岐(5),有夷之行(6),子孙保之。【注释】(1)作:生。高山:指岐山。(2大王:指周代开国君主。荒:治理(3)彼:指周太一王。..

    3 古代文学 2025-11-11
  • 维清规则是成功的根本-译文与读解

    维清——规则是成功的根本【原文】维清缉熙(1),文王之典(2)。肇肇(3),迄用有成(4),维周之祯(5)。【注释】(1)清:清明。缉:延续。熙:光明。(2)典:前代定下的法则。(3)肇:开始。肇:祭天。(4)迄:至,到。有成:指..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灵台与民同乐的君主有几多-译文与读解

    灵台——与民同乐的君主有几多【原文】经始灵台(1),经之营之(2)。庶民攻之(3),不日成之。经始勿亟(4),庶民子来。王在灵囿(5),麀鹿攸伏(6),麀鹿濯濯(7),白鸟翯翯(8)。王在灵沼,於牣鱼跃(9)。虡业维枞(10),贲鼓..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思齐君王率先垂范-译文与读解

    思齐——君王率先垂范【原文】思齐大任(1),文王之母。思媚周姜(2),京室之妇(3)。大姒嗣徽音(4),则百斯男(5)。惠于宗公(6),神罔时怨(7)。神罔时恫(8),刑于寡妻(9)。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10)。雝雝在宫(11),肃肃..

    4 古代文学 2025-11-11
  • 緜先民创业的史诗-译文与读解

    緜——先民创业的史诗【原文】緜緜瓜瓞(1),民之初生②。自土沮漆③,古公亶父④陶复陶一穴一(5),未有家室。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6),至于岐下。一爱一及姜女(7),聿来胥宇(8)。周原膴膴(9),堇茶如饴(10)..

    7 古代文学 2025-11-1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