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五百六十二 ◎礼仪部四十一

2025-09-27 16:53 太平御览
○谥

  《释名》曰:古者诸侯薨时,天子论行以赐谥。惟王者无上,故於南郊称天以谥之。当春秋时,周室卑微,臣谥其父,故诸侯之谥多不以实也。

  《周礼》曰:太师,凡大丧,帅其瞽而廞,作柩谥。(郑玄注曰:廞,兴也。兴言王之行。陈其生时行迹为作谥。)

  又曰:太史掌卿大夫之丧,赐谥读诔。(其读谥诔,亦以太史赐谥。)

  《礼》曰:己孤暴贵,不为父作谥。(郑玄注曰:子事父母,无贵贱等也。)

  又曰: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於其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谥者行之迹也。)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君,灵公也。)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又曰: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

  又曰:死而谥,今也。昔者生无爵,死无谥。(古谓殷以前也。大夫以上乃谓之爵,无有谥也。)

  又曰: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於行也。"(名谓声誉也。先王论行为谥以尊名者,使声誉可得而尊言也。惠犹善也。言声誉虽众,节以其行一大善者为谥也。)

  《传》曰:无骇卒,(无骇始为卿,未赐族也。)羽父请陲褛族。公问於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祚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又曰:郑人田衲公之乱,斫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

  又曰:楚恭王卒,子囊谋谥。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为'恭',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得谓之恭乎?请谥之'恭'。"大夫从之。

  又曰:卫侯赐北宫喜谥曰"贞子",赐析朱鉏诸曰"成子"。

  《论语》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汉书》曰:景令诸侯薨、列侯初封及之国,大鸿胪奏谥诔策。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谥,奏诔策。

  又曰:贾山奏事曰:"圣王作谥,三四十世耳。虽尧、舜、禹、汤、文、武,累世广德,以为子孙基业,无过三四十世也。"

  秦始皇帝曰:"死而以谥法,是父子名号有时相袭者。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故死而号曰"始皇帝",其次曰"二世皇帝",欲以一至万也。

  张璠《汉书》曰:范丹卒,三府各遣令史奔吊,累行论谥,曰:"宜为'贞节先生'。"

  又曰:蔡雍尝至朱穆家写其书,及穆卒,雍及门人共谥穆曰"忠文"。(璠论曰:夫谥者,上之所赠,非丁之所造。故颜冉至德,不闻有谥。蔡朱二子各以衰代臧否不立,故私议也。)

  范晔《后汉书》曰:夏侯恭善为文章,诸儒共谥曰"宣明"。子牙少习家业,著赋颂赞凡四十篇。举孝廉,早卒。乡入号曰"文德先生"。

  《魏书》曰:有司议谥,以为锺繇昔为廷尉,辨理刑狱,决嫌明疑,民无怨者,犹于张之在汉也。诏曰:"太傅功高德茂,位为师傅。论行赐谥,当先依此。廉叙廷尉,于张之德耳,乃策谥曰'成侯'。"

  干宝《晋记》曰:何曾卒,下礼官谥。博士秦秀议曰:"曾资性骄奢,不修轨则。弈世以来,宰臣辅相未有受诟辱之声、被有司之劾、父子尘累而蒙恩贷若曾者也。谨按《谥法》:名与实爽曰'缪',怙威肆行曰'丑'。曾宜谥为'缪丑'。"

  又曰:太尉鲁公贾充薨。初,充用韩谧为贾氏嗣,上特许之。及议谥,博士秦秀曰:"充位冠群俊,惟民之望。而悖礼溺情,以乱大伦。案《谥法》:昏乱纪度曰荒。充宜谥曰荒。"上弗从,赐谥曰武。

  《晋书》曰:太康八年,太常上谥。故太常、平阳男郭弈为景侯,有司奏云:"晋受命以来,祖宗号谥群下,未有同者。故郭弈与景皇同,不可听。宜谥曰穆。"

  《晋中兴书》曰:中宗即尊号也,时赐谥多由封爵,不考德行。王遵上疏曰:"臣闻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名则实称,不诬而已。近代以来,惟爵得谥,武官牙门有爵必谥,卿校常伯无爵,悉不赐谥,甚失制谥之本。今中兴肇建,勋德兼被,宜深体前训,使行以谥彰,岂可限以有爵?"中宗纳焉。自后公卿无爵而谥,自遵始也。

  沈约《宋书》曰:江智渊出於北中郎长史。初,上宠姬宣贵妃殷氏卒,使群臣议谥。智渊上谥曰"怀"。上以不尽嘉号,甚衔之。后车驾幸南山,乘马至殷氏墓,群臣皆骑从,上以马鞭指石柱,谓智渊曰:"此柱上不容有'怀'字。"智渊益惧。

  《宋书》曰:刘康祖出军未至寿阳数十里,会魏永昌王以长安之众八万骑与康祖相及於尉武。康祖有八千人,乃结车营而进。魏军四面来攻,众分为三,且休且战。康祖率厉士将,无不一当百。魏军死者大半,流血没踝。矢中头而死,於是大败,举军沦覆,免者才数十人。魏人传康祖首示彭城百姓。赠益州刺史,谥曰壮。

  又南史曰:萧〈目尔〉(音轹)素为诸暨令,到县十余日,挂衣冠於县门而去。独居屏事,非亲戚不得至其篱门。妻齐太尉王俭女,久与别居,遂无子。卒,亲故迹其事行,谥曰"贞文先生"。

  又曰:昙首卒,文帝临、恸,叹曰:"王詹事所疾不救,国之衰也。"中书舍人周赴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殡。"上曰:"直是我家衰耳。"以预诛羡之等谋,追封预宁县侯,谥曰文。

  又曰:王晏为吏部尚书令。王俭虽贵而疏晏,既领选,权行台阁,与俭颇不平。俭卒,礼官欲依王谥为文献。晏启上曰:"乃得此谥,但宋来不加素族。"出谓人曰:"平头宪事已行矣。"

  《后魏书》曰:孝文太和十六年,改谥宣尼曰"大圣尼父",告谥孔庙。

  《齐书》曰:长沙威王晃。武帝尝幸锺山,晃从驾,以马槊刺道边枯蘖。上令左右数人引之,银缠皆卷聚而槊不出,乃令晃复驰马拔之,应手便去。每远州献骏马,上辄令晃於华林中调试之。高帝尝曰:"此我家任城也。"武帝缘此意,故谥曰威。(任城即魏任城王彰也。)

  《梁书》曰:萧子显卒,请谥。手敕曰:"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又曰:徐勉卒,武帝闻而流涕,即车驾临殡。皇太后亦举哀朝堂。有司奏谥:"居敬行简曰简,执心决断曰肃。"因谥简肃公。

  又曰:萧机字智通,位湘州刺史,美姿容,善吐纳。家既多书,博学强记。然而好弄尚力,远士子,近小人。为州专意聚敛,无政绩,频被案劾。将葬,有司请谥。诏曰:"王好内怠政,宜谥曰炀。"

  又曰:萧晔为晋陵太守。晔初至,郡属旱。躬自祈祷,果获甘润。郡多猛兽为害,晔在政六年,此暴遂息。卒於郡。初,晔寝疾历年,官曹拥滞。有司案谥法:"言行相违曰僣。"乃谥曰僣侯。

  《陈书》曰:袁泌为司徒左长史,卒于官。临终,戒其子芳华曰:"吾於朝廷素无功绩。瞑目之后,敛手足,旋葬,无得受赐谥。"其子述泌遗意,朝廷不许,谥曰质。

  《唐书》曰:开元中,赠左丞相程行谌谥曰贞,岐王府长史裴子余谥曰孝。同时列上。中书令张说省之,曰:"程,裴二谥,可谓谥之无愧也。"

  又曰:贞元中,太常奏马燧谥景武,上改为庄武,以避太祖谥。

  又曰:元和中,赐太子宾客于頔谥曰思。初,有司谥曰厉,至是特易之。右丞张正甫封其敕,请还本谥。补阙高钺上疏曰:"夫谥者,所以惩恶劝善,激浊扬清,使忠臣义士知劝,乱臣贼子畏罪。孔乎修《春秋》,乱臣贼子惧,盖为此也。垂范如此,尚不能救,况又隳其典法乎?"

  《大戴礼》曰:周公旦为太师,相嗣王,作谥法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状也;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溢,慎也。以人行之始终,悉慎录之以为名也。

  《礼记外传》曰:古者生无爵,死无谥。(古谓殷夏之前。)谥法,周公所为也。尧、舜、禹汤皆后追议其功耳。谥者,行之迹也。累积平生所行事善恶而定其名也。有大行,受大名,谓之景行;(景,大也。有大善若禹、汤、文武者。)小善受小名。(若宣若成,其德狭也。)文经天地,其德博也;武定祸乱,其功大也。

  《五经通义》曰: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谥之。生有善行,死有善谥,所以劝善戒恶也。谥之言列其所行。身虽死,名常存,故谥也。

  《白虎通》曰:谥者何谓也?谥之为言引也,引列行之迹也。所以进劝威德,使上务礼节,死乃谥之。《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始终不能若一,故据其终后可知也。今世所以临葬而谥之何?因众会,欲显扬之也。谥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一言为谥,质者两言为谥。故汤死后称成汤,是明二言为谥也。谥七十二品。

  《礼·法谥》曰:翼善传圣曰尧,仁圣盛明曰舜,慈惠爱民曰文,刚德理直曰武。天子崩,大臣至郊谥之者何?以为臣子之义,莫不欲褒称其君,掩恶扬美者,故之郊,明不得欺天也。

  又曰:卿大夫老归,死有谥何?谥者,别尊卑,彰有德。卿大夫归,无过,犹有禄位,故有谥也。夫人无谥者何?无爵,故无谥。或曰:夫人有谥。夫人,国之母,修闺门之内,即下亦化之,故设谥以彰其善恶。

  《春秋传》曰:"葬宋恭姬。"《公羊传》曰:"其称谥何?贤也。"

  《传》曰:"哀者何?庄公大夫也。卿大夫妻无谥者何?贱也。八妾所以无谥何?卑贱无所能豫,犹士卑小,不得有谥。太子夫人无谥何?本妇人,随夫,太子无谥,则夫人不得有谥。天子太子,元士也,士无谥,知太子亦无谥也。附庸所以无谥何?卑小无爵也。"

  《王制》曰:古者之制爵禄凡五等,附庸不在其中,明附庸无爵也。号谥何法?生称火,死称灰也。

  《抱朴子》曰:上古无谥,始於周家耳。黄帝谥,盖后人追为之。谥取其治世时行迹而已,非黄帝群臣之作也。俗人通自不信仙,宁肯追以仙谥黄帝乎?

  《穆天子传》曰:为盛姬谥曰哀淑人。

  《荀氏家传》曰:荀爽对象策曰:"臣闻火生於木,故其德孝。汉之谥帝称孝者,其义取此。故汉制使天下皆诵《孝经》,选吏则举孝廉,以孝为务也。

  《列女传》曰:鲁黔娄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焉,曰:"何以为谥?"其妻曰:"以康为谥。昔先君尝赐之粟三十锺,先生辞而不受,是其馀富也;君尝欲授之以国相,先生辞而弗为,是其馀贵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於贫贱,不汲汲於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谥为康,不亦宜乎?"

  崔骃《章帝谥议》曰:"臣闻号者,功之表;谥者,行之迹。据德录功,各当其实。《孝经》曰:'天地明察,神明章矣。'"

  《唐书》数尧之德曰:平章百姓,言天之常德也。《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文王,纲纪四方。"

  又曰:"倬彼云汉,为章於天。"喻文王圣德,有金玉之质,犹云汉之在天也。举表折义,四方德附矣。《易》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臣愚以宜上尊号曰章。唐独孤及谥吕諲曰"肃"严郢驳曰:国家故事,宰臣之陲裥二字,以彰善旌德焉。夫以吕公文能无害,武能禁暴,贞则幹事,忠则利人,盛烈宏规,不可备举。传叙八元之德曰忠肃恭懿。若以美谥,拟於形容,请曰忠肃。"及重议曰:"谥法在惩恶劝善,不在字多,必称其大而略其细。故言文不言武,言武不言文。三代以下,朴散礼坏,乃有二字之谥,非古也。其源生於衰周。汉兴,萧何、张良、霍去病、霍光俱以文武大略,佐汉致太平。其事业不一,谓一文不足以纪其善,於是有文、成、景、桓、成之谥。虽黩礼甚矣,然犹褒不失人。唐兴,参用周秦之制,以魏征为文贞,萧瑀为贞褊。其杜如晦封彝,陈叔达、温彦博、岑文本、唐休璟、魏知古、崔日用,并当时赫赫以功名居宰相者,谥不过一字,不闻子孙佐吏有以字少称屈。由此言之,二字不必为褒,一字不必为贬。若褒贬果在乎字数,则是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不如周威烈、慎靓也,齐桓、晋文不如赵武灵、魏安里也。杜如晦、王珪以下或成、或明、或懿、或宪,不如萧瑀之贞褊也。然肃者,威德克就之名,以諲之从政,威能闲邪,德可济众,故以肃易名,而忠在其中矣。亦犹随会宁俞之不称文,岂必因而重之然后为美?魏晋以来,贾许之筹算,贾逵之忠庄,张既之政能,程普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恢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方之东平,宜无惭德,死之日,并谥曰肃。当代不以为贬,何当征一字二字以为之升降乎?"

  ○讳

  《周礼》曰: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志谓记也。先生死为忌,名为讳。)

  《礼》曰: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远不及也。谓幼孤不及识父母,不至於祖名也。孝子闻名心惧,讳之由心也。谓庶人也。适士以庙事祖,虽不逮父母,犹讳祖也。)大夫之所有公讳。(避君讳也。)《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谓有事于高祖则不讳。曾祖以下尊无二也。)《大》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臣於夫人之家恩远也。质,独对也。)妇讳不出门。(妇亲近于宫中,言避之耳。)大功小功不讳。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又曰:二名不偏讳。夫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称,举也。)

  又曰:过而举君之讳则起,(举犹言也。起立者,失言而变自新。)与君之讳同则称字。(谓诸臣之名也。)

  又曰:卒哭而讳。(自此而鬼神事之,尊而讳其名。)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与父同讳。(父为其亲讳,则子不敢不从讳也。诸王父母以不之亲讳,是谓士也。天子诸侯讳群祖。)母之讳,宫中讳。妻之讳,不举诸其侧。与从祖昆弟同名,则讳之。

  《传》曰: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君父之臣,固非臣子所斥。然礼妈卒哭,以大译徇曰舍,故而讳新曰舍。亲尽乏祖而讳新死者,故言以大讳事神名丝将讳之。自父至高祖皆不敢斥言。)

  萧子显《齐书》曰:始安贞王道生字孝伯,太祖次兄也。子凤字景慈,卒於宋。明帝赠始安靖王,改华林凤庄门,为望贤门,太极东堂画凤鸟,题为神鸟,而鸾鸟为神雀。

  《南史》曰:王琨避讳过甚,父名怿,母名恭,心不得犯焉。时咸谓矫枉过正。

  又曰:王亮,王攸之子,为晋陵太守。在职清公,有美政。时有晋陵令沈瓒之,性粗疏,好犯亮讳。亮不堪,遂启代之。瓒之怏怏,乃造坐,云:"下官以犯讳被代,未知明府讳。若为攸字,当作无骹尊旁,旁为犬旁无骹尊。若是有心悠、无心攸,乞告示。"亮不履下床,跣而走。瓒之拊掌大笑而去。

  《唐书》曰:贾曾除中书舍人,固辞,以父忠同音。识者以为中书是曹司名,语耠曾父音同字异,於礼无嫌,曾乃就职。

  《颜氏家训》曰:近世谢举甚有声誉,闻讳必哭,为世所讥。

  《世说》曰:桓玄呼人温酒,自道其父名,既而曰:"英雄正自粗疏。"

  《语林》曰:王蓝田作会稽令,人问讳,答曰:"惟祖惟考,四海所知,过无复讳。徐邈表不讳太子名,义兴太守褚爽上表称皇太子名,尚书下之礼官,以时议其可否?礼官议疑,无适准王,聊率所见,以论之曰:《礼记》曰:夫人之讳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案:夫人,国之小君,君之一体,太子之母也,而尚不讳,则太子何嫌乎?又《礼》:君前臣名,又周公告文王皆称武王名,可益明矣。"

  ○忌日

  《礼》曰: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不用,非不祥也。言夫忌日,志有所至,而不敢尽私。(忌日,亲亡之日。忌日者不用举他事,为有时日之禁也。祥,善也。志有所至,至於亲,以此日忘其哀心如丧时。)

  《续汉书》曰:申徒(与屠字同。)蟠字子龙,父母卒,蟠思慕,不饮酒食肉十馀年。忌日哀戚,辄三日不食。

  《晋书》曰:穆帝纳后,欲用九月九日,是忌月。范汪问王彪之,答云:"《礼》无忌月,不敢以所不见便谓无之。"博士曹耽、荀纳等并谓无忌月之文,不应有妨。王洽曰:"若有忌月,当复有忌岁。"

  《唐书》曰:万岁通天中,建安王攸宜平契丹,凯旋,欲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将入城,例有军乐,今属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鸾台侍郎王方庆奏:"案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纳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语。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军乐是军容,与常不同。请振作,於事无嫌。"

  《孔丛子》曰:季节见於子顺,子顺赐之酒,辞,问其故,对曰:"今家之忌日也。"故子顺曰:"饮也。礼,虽衰麻见于君、先生,君及先生与之粱肉,无辞。所以敬尊长而不敢遂其私也。忌日方於有服轻矣。"

  萧广济《孝子传》:王修字叔治,北海人。年十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年社日,修哀感悲号,邻人为之罢社

  《世说》曰:前辈人忌日,惟不饮酒作乐。王世将以忌日送客,至新亭,主人须臾欲作音声,王便去,时单往卫洗马墓下弹马。

  《语林》曰:桓玄不立忌日,政有忌时。每至日,弦觞无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五百八十三 ◎乐部二十一

    ○琵琶 《释名》曰: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 《晋书》曰:石季伦善弹琵琶。 《宋书》曰:庾仲文为吏部尚书,好货,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 《南史..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二 ◎乐部十二

    ○鼓 《风俗通》曰:鼓,不知谁所造。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万物皆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 《尔雅》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大鼗谓之麻,小者谓之料。徒击鼓谓之咢。(郭璞注曰:《诗》云:"或歌或咢"。鼖长八..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一 ◎乐部十九

    ○箫 《释名》曰:箫,肃也。其声肃肃清也。 《尔雅》曰: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郭璞注曰:{⺮言}二十二管,长尺四寸。筊十六管,长尺二寸。箫,一名籁也。) 《博雅》曰: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八十 ◎乐部十八

    ○笛 《释名》曰:笛,涤涤然也。 《史记》曰:黄帝使伶伦伐竹於昆溪,斩而作笛,吹之作凤鸣。 《风俗通》曰:笛,汉武帝时工人丘仲所造也。本出羌中。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 《乐书》..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九 ◎乐部十七

    ○琴下 《三礼图》曰:琴第一弦为宫,次为商,次为角,次为徵,次为羽,次为少宫,次为少商。 《广雅》曰:伏羲氏琴长七尺二寸,上有五弦。 《孙登别传》曰:孙登字公和,汲郡人。清静无为,好读《易》、弹琴,颓然..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八 ◎乐部十六

    ○琴中 《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七 ◎乐部十五

    ○琴上 《说文》曰: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弦,周加二弦。 《毛诗·关雎》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注曰:宜以琴瑟友乐之。笺云:贤女乃与琴瑟之志同也。) 又《鄘·柏舟·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椅桐梓..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六 ◎乐部十四

    ○磬 《说文》曰:磬,乐石也。古者毋句氏作磬。 《尔雅》曰:大磬谓之毊,徒鼓磬谓之蹇。郭璞曰:"毊音嚣,以玉饰之。" 《礼记·明堂位》曰:垂之和锺,叔之离磬。 又曰:诸侯之宫悬,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僣礼..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五 ◎乐部十三

    ○锺 《释名》曰:锺,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 《说文》曰:锺,秋分之音,物锺成也。 《易通卦验》曰:人主冬至日,纵八能之士,击黄锺之宫,则人主敬善,公卿大夫诚信。 《礼记》曰: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四 ◎乐部十二

    ○舞 《毛诗·甫田·宾之初筵》曰:舍其坐迁,屡舞仙仙。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又《宛丘·东门之枌》:刺幽公也。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歌舞於市井尔。 《尚书》曰:苗民逆命,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干..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三 ◎乐部十一

    ○歌四 司马相如《琴歌》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索我皇。时来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有艳淑女在此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接为鸳鸯? 崔琦《四皓颂》曰:昔南山四皓者,盖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二 ◎乐部十

    ○歌三 《山海经》曰: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焉。开始歌《九招》於天穆之野。(上美人於天帝,得天乐下也。)帝俊八子,是始为歌。(帝俊即帝舜也。) 《太元真经·茅盈内记》曰:秦始皇三十年九月..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一 ◎乐部九

    ○歌二 《家语》曰:孔子厄於匡,谓子路曰:"汝歌,予和汝。"子路弹剑,孔子和之。曲终,匡人解甲。 又曰:孔子相鲁,齐人患其将霸,欲败其政,乃选好女子八十人,衣以文锦而舞容玑,及文马四十。季桓子受女乐,君臣..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七十 ◎乐部八

    ○歌一 《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有柯叶。充言歌声如柯也。 《尔雅》曰:曰:徒歌谓之谣。 《尚书》曰: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用庶尹公谐,故作歌以戒之,安不忘危也。..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九 ◎乐部七

    ○优倡 《春秋元命包》曰:翼星主南宫之羽仪,文物声明之所丰茂,为乐库,为天倡,先王以宾於四门而列天庭之卫,主俳倡,近太微而尊。 《家语》曰:鲁定公与齐侯会於夹谷,孔子摄相事。齐奏宫中之乐,优倡侏儒戏於前..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八 ◎乐部六

    ○宴乐 《乐志》曰:《寿阳》乐,宋南平穆王为豫州刺史所作也。杨叛儿,齐隆昌时,有杨旻母为师巫,旻小随母入宫,及长,为后所幸。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语讹为"叛儿"。《西乌飞》,宋州刺史沈攸之举兵思归,..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七 ◎乐部五

    ○鼓吹乐 《乐志》曰:何承天云:鼓吹盖短箫饶歌,军乐也。黄帝使歧伯所作,以扬德建武。汉曲有:《朱鹭》、《思悲》、《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嵩》、《上陵》、《将进酒》、《君马黄》..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六 ◎乐部四

    ○历代乐 《吕氏春秋》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投犹蹀也。)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五 ◎乐部三

    ○雅乐下 《国语》曰:夫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大不逾宫,细不过羽,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尾丝尚商,匏竹尚徵,革木一声。吕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土以赞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六十四 ◎乐部二

    ○雅乐中 《传》曰:吴季札来聘,请观於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也,犹未也,(犹有商纣,未尽善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哉!忧而不困者也。..

    1 太平御览 2025-09-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