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六百二十 ◎治道部一

2025-09-28 14:54 太平御览
○君

  《尔雅》曰: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易·师卦》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尚书·泰誓》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又曰:《洪范》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毛诗》曰: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

  《礼记·礼运》曰:礼者,君之大柄也。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子思曰:"人主自藏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藏之,犹却众谋,况知非以长乎?夫不察事人之是非,而悦人之赞已,闇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闇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弗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荀悦《汉纪论》曰:有王主,有治主,有存主,有衰主,有危主,有亡主。体正性仁,心明志固;动以为人,不以为己,是谓王主。克己恕躬,好问力行;动以从义,不以从情,是谓治主。勤居守业,不敢流怠;动以先公,不以先私,是谓存主。情义交争,公私并行;一得一失,不纯道度,是谓衰主。情过其义,私多於公;制度逾限,政令失常,是谓危主。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情追欲,不顾礼度;出入游放,不拘仪禁;赏赐行礼,以越公用;忿怒施罚,以逾治理;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忠言壅塞,直谏诛戮,是谓亡主。故王主能致兴平;治主能修其政;存主能保其国;衰主遭无难,则庶几得全,苟有难,则殆危;危主遭无难则幸而免,有难则亡;亡主者必亡而已矣。

  《白虎通》曰:君者,群也,群下之所归心。

  管仲曰: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於其间,则上下相疾也。

  《邓析书》曰:君有三累,臣有四责。何谓三累?亲所信,一累也;以名取士,二累也;近故疏亲,三累也。何谓四责?受重赏而无功,一责也;居大位而不治,二责也;为理而不平,三责也;御军陈而皆奔背,四责也。君无三累,臣无四责,可谓安国家也。

  又曰:为君者当若冬日之阳,夏至之阴,万物归之。莫之使也,偃卧而功自成,优游而政自治。

  又曰:为君者灭形匿影,群下无私,掩目塞耳,万民恐震,循名责实,案法立成,是谓明主。

  《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

  《孙卿子》曰:君,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行舟,亦能覆舟。

  又曰:君者,义也。义正则君正。君者,盘也。水者,民也。盘方则水方,盘圆则水圆。君者,源也;水者,流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鬼谷子》曰:事圣君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有谏诤无谄谀,事暴君有补削无矫拂。

  又曰:君得名则群臣恃之,君失名则群臣欺之。

  《尸子》曰:孔子谓子夏日:"汝知君子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日:"商,汝知之。"

  又曰:"日在井中,不能烛远;日在足下,不可以视。君之有国,犹天之有日,居不高则不明,视不尊则不远。"

  《韩子》曰:晋平公问叔向:"齐桓公九合一匡,君之力?臣之力?"叔向称:"管仲、隰朋之力。"师旷曰:"君,壤地也;臣,草木也。壤地美然后草木硕。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焉?"

  。又曰:势者,君之舆也;威者,君之策也;臣者,君之马也;民者,君之轮也。势固则舆安,威定则策劲,臣顺则马良,人和则轮利。而为国皆失此,有覆舆、走马、折策、败轮矣。

  又曰:为人君者犹壶也;民亦水也。壶方水方,壶圆水圆。

  《吕氏春秋》曰: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智。至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封君弟而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不肖。"文侯不悦,座趋而起。次及翟璜,曰:"君,贤君也。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座之言直,是以知君贤也。"

  又曰:善为君者,蛮夷反舌皆服,俗淳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人君贤,则豪杰赴之。

  又曰:君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道之。务除其灾、致其福,故人之于上也,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以圆则圆。若五种之地,必应其类而蕃息百倍。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又曰:古之王者,其所为少。其所为少,因者,君术也;为者,臣道也。为则扰矣,因则静矣。因冬为寒,因夏为暑,君系事焉?故曰:君道无为。

  又曰:昔太古尝无君,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此无君之患,故臣之义,不可不明也。自上世以来,天下亡国多矣,而君道不废者,天下利之也。

  又曰: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郭偃,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承,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之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范吉射染于张柳朔、王生,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雄、太宰嚭,智伯瑶染于智国、张武,申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皆残亡,身或死辱。为君,非为君而因荣也,非为君而安也。以为行理也。

  又曰:先王用非其有如已之有,通乎君道者也。君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

  又曰:郑君问于被瞻曰:"闻先生之义不死君,信有之乎?"被瞻对曰:"有之。夫言不能听,道不能行,则固不事君也。若言听道行,又何死亡?"故被瞻之不死亡,贤于死亡也。

  又曰:豫让欲报襄子。其友谓之曰:"子之所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智则不然。以子之材而索事襄子,(索,求。)襄子必近子。子得近之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大乱君臣之义也。子无失吾所为矣。凡吾所为此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非从易也。"

  《淮南子》曰:君,根本也;臣,枝叶也。根本不善,枝叶茂,未闻也。有道之世,以人与国;无道之世,以国与人。以贤人而与之国,尧舜是也;以国与人,桀纣与汤武是也。

  《说苑》曰:晋平公问於师旷曰:"人君之道奈何?"师旷曰:"人君清静无为,务在于博爱,趣在任贤,开耳目以察万方,不溷溺於俗,不拘系於左右,廓然远见,倬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新序》曰:赵襄子问於王子维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吴君吝而不忍。"襄子曰:"宜哉,吴之亡也!吝则不能赏贤,不忍则不能罚奸。贤者不赏,有罪不罚,不亡何待?"

  《潜夫论》曰:凡人君之治,莫大於和阴阳。夫阴阳者,以天为本。天心顺则阴阳和,天心逆则阴阳乖。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

  《抱朴子》曰:清玄剖而上浮,浊黄判而下流,尊卑等威於是乎著。曩圣取诸两仪,而君臣之道立;设官分职,而雍熙之化隆。君人者必修诸己,以先四海;去偏党,以平王道;遣私情,以树至公。昭德塞违,庸亲昵贤,使规尽其圆,矩尽其方矣。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六百六十三 ◎道部五

    ○地仙 《史记》曰:蓬莱、方丈、瀛州,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常有至者,诸仙及灵药宰缮。其物禽兽尽白,未至,望之如云。 《秘要经》曰: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 《抱朴子》曰:彭祖言天上多..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二 ◎道部四

    ○天仙 《天仙品》曰: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神仙众真戒经》曰:大方诸山,对会稽之东,上有天仙宫室,金玉杂为栋宇。 《金根经》曰:天阙上有层楼玉台,主众仙出入之所也。 《玉清刻石隐铭》..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一 ◎道部三

    ○真人下 《集仙录》曰:王母者,龟山金母也。西华至精之气,化而生金母,生而飞翔,处极阴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所居宫阙在舂山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楼十二,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蓬发虎齿,非西母之..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 ◎道部二

    ○真人上 《太上经》曰:太微天中,有二十四气混,黄杂聚结,有名无气,变化为真人。道之积成,托形立影,与时翱翔,有名无体,谓之真人。 《八素真经》曰:若精勤得道者,皆当书以蕊简,刻以琼文,位为上清左真公。..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九 ◎道部一

    ○道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虚极之妙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者,妙本也,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天地之间,其由橐籥乎?玄牡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八 ◎释部六

    ○戒律 《书》曰:武帝惑於佛教,朝贤多启求授戒。江革精信因果,而帝未知,谓革不奉佛法,乃赐革《觉意诗》五百字,又手敕革曰:"果报不可不信。"革因乞授菩萨戒。 又曰:陶弘景曾梦佛,授其菩萨记,云名为胜力菩萨..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七 ◎释部五

    ○经 《晋书》曰:姚兴如逍遥园,引沙门于澄玄堂,汤瀵摩罗什演佛经。罗什通辩夏言,寻览旧经,多有乖谬,不与胡本相应。兴与罗什及沙门僧肇、昙顺等八百人更出大品,罗什持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其新文异旧者..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六 ◎释部四

    ○异僧下 《高僧传》曰: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见称,虽居家而奉戒清峻。王薨,便词位。乃深惟苦空,散离形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帝之初..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五 ◎释部三

    ○僧 《宋书》:僧道生。彭城人。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元嘉十一年。卒於庐山。 又曰:徐湛之为南兖州刺史。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適。时有沙门释休善属文。湛之与之甚厚。孝武..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四 ◎释部二

    ○奉佛 袁弘《后汉纪》曰:楚王英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喜黄老,修浮图祠。八年,上临辟雍,礼毕,诏天下死罪得以缣赎罪。英遣郎中令诣彭城曰:"臣托在藩蔽,尾馛率先天下,过恶素积。喜闻大恩,谨奉黄缣二十五匹,..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三 ◎释部一

    ○叙佛 《汉书》曰: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棺苌耆山,得休王屠祭天金人。颜师古注曰:作金人以为天神之主而祭之,即今佛象,是其遗法也。 《后汉书》曰:浮图者,佛图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也,将..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二 ◎刑法部十八

    ○赦 《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书》曰:眚灾肆赦。(眚,过;灾,害;肆,缓。言大过害当缓赦之。)又曰: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刑疑赦从罚,罚疑赦从免,其当伺察,能得其礼。) 《..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一 ◎刑法部十七

    ○除名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胡毋崇为永康令,多授货赂,政治苛暴,诏都街顿辈筳百,除名为民。 《隋书》曰:贺若敦被除名,每出怨言。晋公护徵还,令自煞。临刑,呼子弼,谓曰:"吾欲必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 ◎刑法部十六

    ○杖 《尚书·尧典》曰:朴作教刑。(朴,槚楚也。不勤道业,则挞之。) 《礼记·学记》曰:槚楚二物,收其威也。 《家语》曰:舜之事父,小杖则授,大杖则走。 《后汉记》曰:明帝时政事严峻,九卿皆鞭杖。左雄上言:..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九 ◎刑法部十五

    ○髡 《周礼·秋官上·掌戮》曰:髡者使守积。(郑司农曰:髡当为完,谓但居作三年,不亏其体者也。五刑之中,而髡丈必王之同族不割者。宫之为剪伤其类,髡仍似守续也。) 《后汉书》曰:邓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八 ◎刑法部十四

    ○黥 《尚书·吕刑》曰:墨辟疑赦,其罚百鍰。(孔安国曰: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疑则赦从罚。六两日鍰。鍰,黄铁也。) 《尚书刑德放》曰:涿鹿者竿人颡也;黥者,马羁竿却舒也。(郑玄曰:涿鹿黥,箸先次刀笠伤人,墨..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七 ◎刑法部十三

    ○煞 《释名》曰:煞,窜也。埋之使不复见也。 《周礼·秋官上》曰:掌戮掌斩煞贼,谍而搏之。(斩以铁钺,若今要斩也。煞以刃刀,若今弃市也。谍为奸寇,反闻者斩之,小者煞之。)凡史其亲者焚之,煞王之亲者辜之。(..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六 ◎刑部十二

    ○斩 《释名》曰:斩,暂也。暂加兵即断也。 《周书》曰:武王使尚父以士卒驰,商师大崩,商辛乃内登于鹿台之上自燔,王崩于火。武王先入,乃射三发,而后下车,击之以轻吕,(剑名也。)斩之黄钺,悬诸大白旗。乃適二..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五 ◎刑法部十一

    ○象刑 《尚书大传》曰: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苗民用刑而民兴相渐。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纯,绿者。时人尚德义,犯刑者但易衣服,自为大耻。)中则杂屦,(屦,履也。)下刑墨幪,(幪,中也。使以下得冠饰。幪音..

    1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四 ◎刑法部十

    ○械 《易·蒙卦》曰: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又《噬嗑》曰:初九,屦校灭趾,无咎。(校者,以木绞者也,即械也。校者取其通名也。) 《传》曰: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执而梏之,(梏,械也。)与其父母妻子同一辕。(系之本..

    2 太平御览 2025-09-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