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胡文焕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2025-09-10 11:26 读医

夜半子

夜半子,少阳之气生于阴,分纾伸转掣。

《混元经》∶戌、亥、子三时,阴气生而人寐。既寐,即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

鼓腹淘气

《淘气决》∶闭目仰面,停两手于乳间。侧立两膝,举腰背,鼓气海中气,使内外转,呵而去之。不使耳闻,一九二九止。凡欲服气,须淘转呵出,独令宿食消化。故气出尽,然后始可调而服之。服气人睡觉口干舌涩,是五脏热,即大开口,微呵数十遍,候喉中津液出,是热退而五脏凉矣。

取气太冲

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后,仰视举首,左右招摇,使项与手争。次以手攀脚,稍闭气,取太冲之气。

太冲二穴在大指本节后二寸,骨罅间陷者是。

挽如引弓

左挽如引弓状,右挽亦如之。

《大洞真经·按摩篇》∶叉两手,乃度以掩项后。仰面视上,举手使项与手争。为之三四,令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能久行之,无病。毕,又屈动身体,伸手四极,反张侧掣,宣摇百关,为之各三。《华伦别传》云∶人身欲得劳动,但不当极尔。体常动摇,各气得血脉流通。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形体亦然。真人导引,盖取诸此。《元通经》云∶元气难积而易散,关节易闭而难通。

故修生之士以导引为先。

气息平定内视神宫

眉间一寸为明堂,深三寸为洞房,上入三寸为上丹田泥丸宫,中丹田为绛宫,下丹田为气宫。

各有神人,故曰神宫。

叩齿及牙

先叩齿当门小鸣,后叩大牙大鸣。《真诰》云∶叩齿所以警身中诸神,神不得散,则鬼气不得侵。

捏目四

《太上三关经》∶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 。闭气为之,气通即止,终而复始。常行之,眼能洞见。又云∶导引毕,以手按目四 三九过,令见光明,是捡眼神之道。久为之,得见灵也。

摩手熨目

用两手掌侧立,摩掌如火,有硫黄气乃止,开目熨睛数次。

对修常居

《内经》云∶常以手按眉后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书。亦可于人中密行之,勿语其状。

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眼生晕、和营精光、长珠彻瞳。保炼目瞳,是真人坐起之道,一名真人常居。真谚云∶子欲夜书,当修常居。真人所以能旁观四达、八遐照烛者,实常居之数明也。《紫微夫人诰》∶仰和天真,俯按山源。天真是两眉之角,山源是鼻下人中也。两眉之角是彻视之津梁,天真是引灵之上房。

灌溉中岳

《消魔经》∶鼻欲得按其左右,唯令无数,令人气平。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 。

俯按山源

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侧在鼻下小谷中也。楚庄公时,市长宋来子常洒扫一市,常歌曰∶天庭发双华,山源障阴邪,清晨按天马,来诣太清家。真人无那隐,又以灭百邪。

常歌此,乞食一市,无人解其歌者。乞食公西岳真人冯延寿也,周宣王时史官也。手为天马,鼻为山源。每经危险之路,庙貌之间,心中有疑忌之意者,乃先反舌内向,咽津一二过。毕,以左手第二节三指摄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内际。鼻中隔之际曰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魂台。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薄神池,则邪根散分;手临魂台,则玉真守关。于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气,此自然之理使然也。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耳。

营治城廓

《消魔经》云∶耳欲得数按抑,左右令无数,使人聪彻。所谓营治城廓,名书皇籍。

击探天鼓

天鼓者,耳中声也。以两手心紧按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操,有益于下丹田。或声散不续,无壮盛者,即元气不集,宜整之。

拭摩神庭

《真诰》云∶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即面焦,脑减则发素。《太素经》云∶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泽通气,常盈不没。又云∶勤而行之,手不离面,乃佳。

上朝三元

《真诰》云∶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使发不白。以两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之,顺发就结,唯令多也。

《黄庭经》云∶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其中。

下摩生门

《黄庭经》云∶两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

山巅取水

此在口诀。气海与肾相连,属壬癸。水性就下,水归于海,不能独升,必以阳配。阳既下临,阴即上报。故化为云雾,蒸为甘雨,润泽枯槁,百骸九窍,无所不达。烟萝子所谓火逼水、云 、五行相连会成功。启玄子亦云∶无出则不入,无降则无升。

海底觅火

此在口诀。世人不蒙师授,多将心火为火。火属神,且内中垆鼎在心,下得心火为火,其火在鼎上。《千经万论》言火从下发,未闻火从上来。《周易》卦有水火既济,是上水下火,火自脐下起,水在鼎中生。故曰上水下火。诀云∶但从山头取水,海底起火,重阳中取汞,重阴中取铅。故行有路,取有时,世人窃用其道,不受口诀,反受其病。通真子歌云∶解接无根木,能挑海底灯。古歌亦曰∶还丹修炼本无形,元火烹来即渐成。

须信神仙路咫尺,朗然飞步上青冥。

养虎咽气

此在口诀。阴真人云∶若欲长生,当服内气。《素问》云∶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天气者,内气也。《阴符经》云∶天生天煞,食元和之气。天不能煞,地不能埋,名之曰真人。故修行之士,饥食元和之气,渴饮华池之水。老子所谓实其腹者,此也。若未绝粒人,欲服气,当须少食,务要腹中旷然虚静。然亦无早晚,腹空则咽之。然而所以要口诀者,服气须分内外、辨清浊、别咽喉。不分内外,则吸邪气;不辨清浊,则无分两;不别咽喉,则不入胃脘。

偷龙咽津

此在口诀。人之得体,始于北极元泉之下。元泉者,真一也。自丹田上朝舌下二窍,谓之神水华池,咀嚼至浓。养生家名曰炼精合虚。鼓漱搅成大药,其数一周天,赤龙不能胜载,方为铅汞重宝。

内想神宫,微微出气,作意咽之,直令喉中作声,下入丹田中,凝结如鸡子洁白状。紫河车歌曰∶左为日兮右为月,两半同升合为一。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桔。中有佳味甘如蜜,子若得之慎勿失。审能修之仙道毕。《内景经》亦云∶舌下玄膺生死岸。又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命长存。《赤城长生记》∶人身上之津液,非漱咽则无以灌溉于五脏,发其光泽也。

离卦用九·坎卦用六

太白真人云∶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又曰∶欲知颠倒术,相克乃相生。又曰∶欲知颠倒由离坎,须识浮沉定主宾。《草堂歌》曰∶若欲学长生,先须 五行。

五行不颠倒,还丹不解成。会得五行颠倒,方知利中有害,害却成利。珞 子云∶每见凶中有吉,吉乃先凶。《阴符经》所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且以天地万物观之,无有不颠倒者。然须识真五行,方解颠倒术。曹真人云∶五行处处有,岂是真人惜。欲识五行真,一水还一石。郑真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水一石之谓丹。又歌曰∶为得铅中金,兼得石中水。盖水中出金,石中出液。

日南午

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日南午,太阴之气乘于余阳,燕坐。

燕坐者,儒家所谓潜神,释氏所谓坐禅。左玄真人云∶夫欲修生,放舍外事,无令干心。然后安坐,内观于心,若觉一念起,即除灭。其法要∶于净室宽衣叠足,蟠坐闭目,安稳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则元气自复,兀然而佳矣。

调息

太白真人授冲和子云∶神庐者,鼻也。夫欲安元和之气,先净室中调,令气微微然。小则生之门,大则死之路,故生死之机在此矣。启之又不可,闭之又难为。但令微之,又微不得令奔而口吐。故老子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容成子∶吐故纳新,察鼻之出入。《内观经》云∶元气入鼻灌泥丸也。《保神经》云∶欲得延年寿,无过治髓门。髓门者,玄牝之门也。

心无外缘

《黄庭经》云∶脐下一寸名曰下丹田。刘真君歌曰∶欲得不死长在天,须将元气守丹田。

大抵心无外缘,是真人初修道法,所谓收视为听。其法要∶喘息不出于鼻,内思惟不离于身中。老子云∶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皆此义也。

以神驭气

尹真人曰∶若神能驭气,即鼻不失于息。真人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终日行而不失,上至泥丸,下至命门.二境相通,可救老残。若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若吸不得神宰,一息不全。若能息息之中,神气相合,子母不相离,即当内结,求死不得。功成之后,男子关元无聚精,女子脐下不结婴。若神气各驰,情为欲牵,元气下降,自不能制,遂有畎浍之忧。若息息之中神气相持,子母不离,虽有会合,常味于无味,乃于得术矣。西竺迦叶、留形、马明、龙树,并得此密传于世。得闻此者,皆累世积福,于仙录有缘,乃可遇之。

古歌曰∶若欲长生学伏心,莫观他事去来今。但向定中神气合,何忧不至大仙林。

闭神庐以定火候

草衣子歌曰∶采炼铅汞在午前,一阴生即破其干。所以修生之士,阳时则服气,午后只闭息而已。所以炼阴也。《赤城记》所谓炼气者,闭息也。闭息千日,则五脏不交、六腑不传、百脉不行、百关自凑、神气自御、万化自定。天地不能盗其体,阴阳不能衰其形。从一至十,从十至百,从百至千,闭息一百二十为小乘,闭息一千二百为中乘,闭息一万二千为大乘。昼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吸计五百四十动为一息,去仙不远矣。其术∶湛然无思,澄心燕坐,昂头瞑目闭息,以右手第二指第三指节,谓之生死门,受神之所,乃以数珠按之,心默数之。息急即右转咽喉,不可令大急,急则微出外气,复吸则上。此在口诀。

开生门而复婴儿

胎息者,抱一守中之法也。婴儿在腹中,取气于脐管。十月脱胎,即取气于神庐。真人鼻无出入,其息深深。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者,胎息之谓也。《胎息歌》云∶鼻口非呼吸,方为胎息功。

虽居宇宙内,如在胞胎中。世人为生门有脐盖闭塞,所以气出不得。脐虚之后,求息则息,自然气从此处出,鼻中无息也。蟠足正坐,两手交在脐上者,为脐虚。存一之后,应从此处出也。

圣胎内结

圣胎内结,握固凝然。卫生之经,思过半矣。自子至午为炼阳,自午至酉为炼阴。阳主乎动,阴主乎静。阳不欲溢,阴不欲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然而知之非难,持之在久无间断。与道相应则内外俱进,而还丹之事可议矣。

《谷神论》∶含津炼气,吐故纳新,上入泥丸,下注丹田,谓之内丹。阳龙阴虎,木液金精,二气交会,烹炼而成,谓之外丹。修道之人,先成内丹,后炼外药,内外相应,即致神仙。烟萝子云∶真外应,丹自来。金华山人云∶只修真气不修丹,到了多应变化难。定机子亦云∶虽是长生客,未为拔宅仙。更须修大药,方始得飞仙。

导引诀

并闭息为之,息满急则微微吐放。

仰托一度理三焦

双手极力向上,如擎天状,托之,左右各三次。

左肝右肺如射雕

先左引,次右引,极力为之,如前。

东肝单托西通肾

右手握固,柱右肾堂,左手极力托之。左手握固,柱左肾堂,右手极力托之。左右各三次。

五劳回顾七伤调

右手抱左肘则左顾,左手抱右肘则右顾,皆极力三作。

游鱼摆尾通心脏

双展两臂摆之,数多为妙。

手攀双足理于腰

正坐,舒展双足,以双手取足心,极力三攀之。

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双手紧掩两耳,叩齿三十六下,以第二指敲耳后骨。

《神农经》曰∶食谷者智能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相翼日月并列。《混元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则不死。神为五脏之神。

猜你喜欢

  • 诸虚门

    参归腰子治心气虚损,自汗。人参五钱,当归四两,猪肾一枚,细切,同煮食之,以汁送下,或用山药捣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多服乃佳。煨肾法治肾虚腰痛。猪肾一枚,薄切五七片,以椒盐淹去腥水,以杜..

    23 读医 2025-10-17
  • 阳虚门

    羊肉羹治下焦虚冷,小便频数。羊肉四两,羊肺一具,细切,入盐、豉,煮作羹,空心食。胡桃粥治阳虚腰疼及石淋五痔。胡桃肉煮粥食。又浸酒方加小茴香、杜仲、补骨脂。桂花酒酿成玉色,香味超然,非世间物也。羊羔酒大..

    20 读医 2025-10-17
  • 阴虚门

    (忌酒)芡实粥见前脾胃门。枸杞粥治肝家火旺血衰,益肾气。甘州枸杞一合,米三合,煮食。又方采鲜叶如常煮粥食,入盐少许,空腹食佳。鳗鱼补虚劳,杀虫,治肛门肿痛,痔久不愈。鳗鱼细切,煮作 ,入盐、豉、姜、椒..

    19 读医 2025-10-17
  • 血门

    阿胶粥止血补虚,浓肠胃,又治胎动不安。糯米煮粥,临熟入阿胶末一两,和匀食。桑耳粥治五痔下血,常烦热羸瘦。桑耳二两,取汁,和粳米三合,煮熟,空心食。槐茶治风热下血,明目益气,止牙疼,利脏腑,顺气道。嫩槐..

    18 读医 2025-10-17
  • 气门

    杏仁粥治上气咳嗽。扁杏仁去皮尖二两,研如泥,或加猪肺,同米三合,煮食。莱菔子粥治气喘。用莱菔子,即萝卜子三合,煮粥食。猪肾粥治香港脚顽痹,行履不便,疼痛不止。猪肾两枚,切碎,葱白五茎,米三合,同煮,临..

    13 读医 2025-10-17
  • 调理脾胃门

    凡病后脾胃弱,肌肉瘦,择相宜者食之,以助药力,绝妙。人参粥治翻胃吐酸,及病后脾弱。用粟米一合煮粥,入人参末、姜汁各五钱,和匀空心食。门冬粥治咳嗽及翻胃。用麦门冬浸汁,和米煮粥,妊妇食之亦宜。粟米粥治脾..

    20 读医 2025-10-17
  • 火门

    甘蔗粥治咳嗽虚热,口干舌燥,涕吐稠粘。用甘蔗取汁三碗,入米三合煮粥,空心食之。竹沥粥治痰火如神。如常煮粥法,以竹沥下半杯,食之。绿豆酒治阴虚痰火诸疾。用绿豆、山药各二两,黄怕、牛膝、元参、沙参、白芍、..

    14 读医 2025-10-17
  • 燥门

    生地粥滋阴润肺,及妊娠胎漏,下血目赤。生地捣汁,米二合,煮熟入汁一合,调匀再煮,加熟蜜少许,空心服。麻苏粥治产后血晕,汗多便闭,老人血虚风闭,胸腹不快,恶心吐逆。用家园苏子、麻子各五钱,水淘净微炒,研..

    19 读医 2025-10-17
  • 湿门

    薏苡粥去湿气肿胀,利肠胃,功胜诸药。用薏米淘净,对配白米煮粥,入白糖一二匙食。郁李仁粥治水肿,腹胀喘急,二便不通,体重痛痹,转动不能,香港脚亦宜。郁李仁二两,研汁,和薏米五合,同米煮粥食。赤豆粥利小便..

    15 读医 2025-10-16
  • 暑门

    绿豆粥解暑渴。用绿豆淘净,下汤煮熟,入米同煮食之。绿豆酒治同上。用绿豆蒸熟,浸酒服。又方加黄连少许。桂浆解暑渴,去热生凉,益气消痰。官桂末一两,白蜜二两,先以水二斗煎至一斗,候冷入瓷坛中,入桂、蜜二味..

    18 读医 2025-10-16
  • 寒门

    干姜粥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满。用白米四合,入干姜、良姜各一两,煮食。生姜煎治反胃羸弱。生姜切片,麻油煎过为末,煮粥调食。生姜酒治霍乱转筋,入腹欲死,心腹冷疼。生姜三两捣,陈酒一升,煮两三沸服,..

    17 读医 2025-10-16
  • 风门

    葱粥治伤风鼻塞,妊娠胎动,产后血晕。用糯米煮粥,临熟入葱数茎,再略沸食之。羊脂粥治半身不遂,中风。用羊脂入粳米、葱白、姜、椒、豉煮粥。日食一具,十日效。苍耳粥治目暗不明,及诸风鼻流清涕,兼治下血痔疮。..

    12 读医 2025-10-16
  • 食治秘方

    客曰∶万病皆从口入,如何食反能治病耶?盖草木药石,得五行之偏气,如人之得疾。因五脏有偏胜,则气血有偏倾。故用偏气之药物,治五脏偏胜之气血,使得归其正。然中病则已,不可过焉,过则药又反能生病也。是故饮食..

    15 读医 2025-10-16
  • 病后调理服食法

    凡一切病后将愈,表里气血耗于外,脏腑精神损于内,形体虚弱,倦怠少力,乃其常也。宜安心静养,调和脾胃为要,防风寒,慎起居,戒脑怒,节饮食,忌房劳,除妄想,是其切要。若犯之,即良医亦难奏功矣。勿以身命等蜉..

    18 读医 2025-10-16
  • 药品制度法

    药之制度,食品之调和也。食品之加五味,非调和不能足其味。次药有良毒,不藉修治,岂能奏效?假如芩、连、知、柏,用治头面手足皮肤者,须酒炒,以其性沉寒,借酒力可上腾也。用治中焦,酒洗。下焦生用。黄连去痰火..

    17 读医 2025-10-16
  • 用药例丸散汤膏各有所宜

    药有宜丸宜散者,宜水煎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过越。汤者,荡也,煎成清汁是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研成细末是也。丸者,缓也,作为丸粒也,不能速效,舒缓..

    20 读医 2025-10-16
  • 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

    孙真人云∶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以嗜欲多于丈夫,故感病倍于男子。盖其慈恋爱憎,嫉忧患,染着坚牢,情不自抑,以此成疾,非外感六气,必内伤七情之所致也。七情之病不可医,诚以情想内结,自无而有,思虑过当,..

    15 读医 2025-10-16
  • 服饵忌羊血

    服饵之家,忌食羊血,虽服饵数十年,一食则前功尽丧,以其能解药力如此。

    18 读医 2025-10-16
  • 真菊野菊

    蜀人多种菊,以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园圃悉能植之。今人多采野菊供药肆,颇有大误。真菊延龄,野菊杀人。如张华言∶黄精益寿,钩吻杀人。形类相似之误,有如此。..

    18 读医 2025-10-16
  • 草药不可妄用

    《甲志》云∶绍兴十九年三月,英州僧希赐,往州南三十里 口扫塔,有客船自番禺至,舟中士人携一仆,病脚弱,不能行,舟师悯之曰∶吾有一药,治此病如神,饵之而瘥者,不可胜计。既赛庙毕,饮胙颇醉,乃入山求得,草..

    17 读医 2025-10-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