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胡文焕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2025-09-10 11:26 读医

夜半子

夜半子,少阳之气生于阴,分纾伸转掣。

《混元经》∶戌、亥、子三时,阴气生而人寐。既寐,即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

鼓腹淘气

《淘气决》∶闭目仰面,停两手于乳间。侧立两膝,举腰背,鼓气海中气,使内外转,呵而去之。不使耳闻,一九二九止。凡欲服气,须淘转呵出,独令宿食消化。故气出尽,然后始可调而服之。服气人睡觉口干舌涩,是五脏热,即大开口,微呵数十遍,候喉中津液出,是热退而五脏凉矣。

取气太冲

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后,仰视举首,左右招摇,使项与手争。次以手攀脚,稍闭气,取太冲之气。

太冲二穴在大指本节后二寸,骨罅间陷者是。

挽如引弓

左挽如引弓状,右挽亦如之。

《大洞真经·按摩篇》∶叉两手,乃度以掩项后。仰面视上,举手使项与手争。为之三四,令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能久行之,无病。毕,又屈动身体,伸手四极,反张侧掣,宣摇百关,为之各三。《华伦别传》云∶人身欲得劳动,但不当极尔。体常动摇,各气得血脉流通。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形体亦然。真人导引,盖取诸此。《元通经》云∶元气难积而易散,关节易闭而难通。

故修生之士以导引为先。

气息平定内视神宫

眉间一寸为明堂,深三寸为洞房,上入三寸为上丹田泥丸宫,中丹田为绛宫,下丹田为气宫。

各有神人,故曰神宫。

叩齿及牙

先叩齿当门小鸣,后叩大牙大鸣。《真诰》云∶叩齿所以警身中诸神,神不得散,则鬼气不得侵。

捏目四

《太上三关经》∶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 。闭气为之,气通即止,终而复始。常行之,眼能洞见。又云∶导引毕,以手按目四 三九过,令见光明,是捡眼神之道。久为之,得见灵也。

摩手熨目

用两手掌侧立,摩掌如火,有硫黄气乃止,开目熨睛数次。

对修常居

《内经》云∶常以手按眉后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书。亦可于人中密行之,勿语其状。

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眼生晕、和营精光、长珠彻瞳。保炼目瞳,是真人坐起之道,一名真人常居。真谚云∶子欲夜书,当修常居。真人所以能旁观四达、八遐照烛者,实常居之数明也。《紫微夫人诰》∶仰和天真,俯按山源。天真是两眉之角,山源是鼻下人中也。两眉之角是彻视之津梁,天真是引灵之上房。

灌溉中岳

《消魔经》∶鼻欲得按其左右,唯令无数,令人气平。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 。

俯按山源

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侧在鼻下小谷中也。楚庄公时,市长宋来子常洒扫一市,常歌曰∶天庭发双华,山源障阴邪,清晨按天马,来诣太清家。真人无那隐,又以灭百邪。

常歌此,乞食一市,无人解其歌者。乞食公西岳真人冯延寿也,周宣王时史官也。手为天马,鼻为山源。每经危险之路,庙貌之间,心中有疑忌之意者,乃先反舌内向,咽津一二过。毕,以左手第二节三指摄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内际。鼻中隔之际曰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魂台。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薄神池,则邪根散分;手临魂台,则玉真守关。于是感激灵根,天兽来卫,千精震伏,莫干我气,此自然之理使然也。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之耳。

营治城廓

《消魔经》云∶耳欲得数按抑,左右令无数,使人聪彻。所谓营治城廓,名书皇籍。

击探天鼓

天鼓者,耳中声也。以两手心紧按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操,有益于下丹田。或声散不续,无壮盛者,即元气不集,宜整之。

拭摩神庭

《真诰》云∶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即面焦,脑减则发素。《太素经》云∶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泽通气,常盈不没。又云∶勤而行之,手不离面,乃佳。

上朝三元

《真诰》云∶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使发不白。以两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之,顺发就结,唯令多也。

《黄庭经》云∶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其中。

下摩生门

《黄庭经》云∶两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

山巅取水

此在口诀。气海与肾相连,属壬癸。水性就下,水归于海,不能独升,必以阳配。阳既下临,阴即上报。故化为云雾,蒸为甘雨,润泽枯槁,百骸九窍,无所不达。烟萝子所谓火逼水、云 、五行相连会成功。启玄子亦云∶无出则不入,无降则无升。

海底觅火

此在口诀。世人不蒙师授,多将心火为火。火属神,且内中垆鼎在心,下得心火为火,其火在鼎上。《千经万论》言火从下发,未闻火从上来。《周易》卦有水火既济,是上水下火,火自脐下起,水在鼎中生。故曰上水下火。诀云∶但从山头取水,海底起火,重阳中取汞,重阴中取铅。故行有路,取有时,世人窃用其道,不受口诀,反受其病。通真子歌云∶解接无根木,能挑海底灯。古歌亦曰∶还丹修炼本无形,元火烹来即渐成。

须信神仙路咫尺,朗然飞步上青冥。

养虎咽气

此在口诀。阴真人云∶若欲长生,当服内气。《素问》云∶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天气者,内气也。《阴符经》云∶天生天煞,食元和之气。天不能煞,地不能埋,名之曰真人。故修行之士,饥食元和之气,渴饮华池之水。老子所谓实其腹者,此也。若未绝粒人,欲服气,当须少食,务要腹中旷然虚静。然亦无早晚,腹空则咽之。然而所以要口诀者,服气须分内外、辨清浊、别咽喉。不分内外,则吸邪气;不辨清浊,则无分两;不别咽喉,则不入胃脘。

偷龙咽津

此在口诀。人之得体,始于北极元泉之下。元泉者,真一也。自丹田上朝舌下二窍,谓之神水华池,咀嚼至浓。养生家名曰炼精合虚。鼓漱搅成大药,其数一周天,赤龙不能胜载,方为铅汞重宝。

内想神宫,微微出气,作意咽之,直令喉中作声,下入丹田中,凝结如鸡子洁白状。紫河车歌曰∶左为日兮右为月,两半同升合为一。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桔。中有佳味甘如蜜,子若得之慎勿失。审能修之仙道毕。《内景经》亦云∶舌下玄膺生死岸。又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命长存。《赤城长生记》∶人身上之津液,非漱咽则无以灌溉于五脏,发其光泽也。

离卦用九·坎卦用六

太白真人云∶五行颠倒术,龙从火里出。五行不顺行,虎向水中生。又曰∶欲知颠倒术,相克乃相生。又曰∶欲知颠倒由离坎,须识浮沉定主宾。《草堂歌》曰∶若欲学长生,先须 五行。

五行不颠倒,还丹不解成。会得五行颠倒,方知利中有害,害却成利。珞 子云∶每见凶中有吉,吉乃先凶。《阴符经》所谓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且以天地万物观之,无有不颠倒者。然须识真五行,方解颠倒术。曹真人云∶五行处处有,岂是真人惜。欲识五行真,一水还一石。郑真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一水一石之谓丹。又歌曰∶为得铅中金,兼得石中水。盖水中出金,石中出液。

日南午

所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日南午,太阴之气乘于余阳,燕坐。

燕坐者,儒家所谓潜神,释氏所谓坐禅。左玄真人云∶夫欲修生,放舍外事,无令干心。然后安坐,内观于心,若觉一念起,即除灭。其法要∶于净室宽衣叠足,蟠坐闭目,安稳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则元气自复,兀然而佳矣。

调息

太白真人授冲和子云∶神庐者,鼻也。夫欲安元和之气,先净室中调,令气微微然。小则生之门,大则死之路,故生死之机在此矣。启之又不可,闭之又难为。但令微之,又微不得令奔而口吐。故老子云∶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容成子∶吐故纳新,察鼻之出入。《内观经》云∶元气入鼻灌泥丸也。《保神经》云∶欲得延年寿,无过治髓门。髓门者,玄牝之门也。

心无外缘

《黄庭经》云∶脐下一寸名曰下丹田。刘真君歌曰∶欲得不死长在天,须将元气守丹田。

大抵心无外缘,是真人初修道法,所谓收视为听。其法要∶喘息不出于鼻,内思惟不离于身中。老子云∶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皆此义也。

以神驭气

尹真人曰∶若神能驭气,即鼻不失于息。真人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终日行而不失,上至泥丸,下至命门.二境相通,可救老残。若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若吸不得神宰,一息不全。若能息息之中,神气相合,子母不相离,即当内结,求死不得。功成之后,男子关元无聚精,女子脐下不结婴。若神气各驰,情为欲牵,元气下降,自不能制,遂有畎浍之忧。若息息之中神气相持,子母不离,虽有会合,常味于无味,乃于得术矣。西竺迦叶、留形、马明、龙树,并得此密传于世。得闻此者,皆累世积福,于仙录有缘,乃可遇之。

古歌曰∶若欲长生学伏心,莫观他事去来今。但向定中神气合,何忧不至大仙林。

闭神庐以定火候

草衣子歌曰∶采炼铅汞在午前,一阴生即破其干。所以修生之士,阳时则服气,午后只闭息而已。所以炼阴也。《赤城记》所谓炼气者,闭息也。闭息千日,则五脏不交、六腑不传、百脉不行、百关自凑、神气自御、万化自定。天地不能盗其体,阴阳不能衰其形。从一至十,从十至百,从百至千,闭息一百二十为小乘,闭息一千二百为中乘,闭息一万二千为大乘。昼夜计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吸计五百四十动为一息,去仙不远矣。其术∶湛然无思,澄心燕坐,昂头瞑目闭息,以右手第二指第三指节,谓之生死门,受神之所,乃以数珠按之,心默数之。息急即右转咽喉,不可令大急,急则微出外气,复吸则上。此在口诀。

开生门而复婴儿

胎息者,抱一守中之法也。婴儿在腹中,取气于脐管。十月脱胎,即取气于神庐。真人鼻无出入,其息深深。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者,胎息之谓也。《胎息歌》云∶鼻口非呼吸,方为胎息功。

虽居宇宙内,如在胞胎中。世人为生门有脐盖闭塞,所以气出不得。脐虚之后,求息则息,自然气从此处出,鼻中无息也。蟠足正坐,两手交在脐上者,为脐虚。存一之后,应从此处出也。

圣胎内结

圣胎内结,握固凝然。卫生之经,思过半矣。自子至午为炼阳,自午至酉为炼阴。阳主乎动,阴主乎静。阳不欲溢,阴不欲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然而知之非难,持之在久无间断。与道相应则内外俱进,而还丹之事可议矣。

《谷神论》∶含津炼气,吐故纳新,上入泥丸,下注丹田,谓之内丹。阳龙阴虎,木液金精,二气交会,烹炼而成,谓之外丹。修道之人,先成内丹,后炼外药,内外相应,即致神仙。烟萝子云∶真外应,丹自来。金华山人云∶只修真气不修丹,到了多应变化难。定机子亦云∶虽是长生客,未为拔宅仙。更须修大药,方始得飞仙。

导引诀

并闭息为之,息满急则微微吐放。

仰托一度理三焦

双手极力向上,如擎天状,托之,左右各三次。

左肝右肺如射雕

先左引,次右引,极力为之,如前。

东肝单托西通肾

右手握固,柱右肾堂,左手极力托之。左手握固,柱左肾堂,右手极力托之。左右各三次。

五劳回顾七伤调

右手抱左肘则左顾,左手抱右肘则右顾,皆极力三作。

游鱼摆尾通心脏

双展两臂摆之,数多为妙。

手攀双足理于腰

正坐,舒展双足,以双手取足心,极力三攀之。

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双手紧掩两耳,叩齿三十六下,以第二指敲耳后骨。

《神农经》曰∶食谷者智能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相翼日月并列。《混元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则不死。神为五脏之神。

猜你喜欢

  • 养生咏玄集

    序夫咏玄者,乃咏玄中深奥也。窈冥取理,恍惚求真。撮众妙之英华,采群经之要会。言上直而义正,道入重玄;旨似远而意明,风存上祖。引龙虎同归之躁竞,显玄牝绝利之玄微。直示指归,立成妙用。正演开遮之说,明分去..

    3 读医 2025-09-10
  • 养生秘录

    玉溪子丹房语录心凝曰神,凝神归气以炼丹。情复乎性,复性归根以养命。还丹之本,铅汞而已。元精为命之根,宝元精而真铅自生。元神乃性之宗,啬元精而真汞自产。是知固精以养气,固气以养神。铅汞有时而相投,驻息绵..

    4 读医 2025-09-10
  • 养生导引法全

    中风门一法∶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疝、大风、偏枯诸风痹。一法∶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去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一法∶以背正倚,展两足及指,瞑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

    2 读医 2025-09-10
  • 太清导引养生经

    慎修内法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常以朝起,布席东向。先以两手叉头上,挽头至地,五吸五息。止胀气。次以卧,右手掩脑,左肘肘地极。复以左手掩脑,右肘肘地极。五息止。引筋骨。次以..

    3 读医 2025-09-10
  • 修龄要指

    四时调摄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节情欲,以葆生生之气。少饮酒以防逆上之火。肝旺脾衰,减酸增甘。肝藏魂,性仁,属木,味酸,形如悬匏。有七叶,少近心,左三叶,右四叶。着于内者为筋,见于外者为爪。以目为..

    3 读医 2025-09-10
  • 修真秘录

    食宜篇思仙问曰∶夫修养之士,何物所宜食之充饥得不伤损矣?真人曰∶酸咸甘苦,食之各归其时,春夏秋冬,顺之勿逆其脏。所食大过,成疾亦深,节戒作,方延益无限。其伤损之事,前已具言。延益之宜,今为子说。无令说..

    4 读医 2025-09-10
  • 保生要录

    序尝闻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月而必蠹;藏雪于阴山,虽累年而不消。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促者延。物情既尔,人理岂殊?然则所谓调摄之术者,又可忽乎?臣窃览前人所撰保生之书,往往拘..

    4 读医 2025-09-10
  • 西山群仙会真记

    序序曰∶性非生知,学道者,必资于切问。道难言传,立教者不尚于明文,藏机隐意,恐轻泄于圣言;比物嘱辞,乃密传于达士。世有读书而五行俱下,开卷则一览无遗,声名喧世,孰知不死之方;头角摩天,岂悟希夷之理。必..

    4 读医 2025-09-10
  • 养性延命录

    教诫篇第一《神农经》曰∶食谷者智能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相翼日月并列。《混元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则不..

    2 读医 2025-09-10
  • 函三为一图歌

    天地人三元,每元六十年。三六百八十,此寿得於天。天本全付与,於人或自偏。全之有其法,奈何世罕传。函三为一图,妙探太极先。外圆而内方,一坤与一乾。定体凝坤象,妙用周乾园。寿年在其问,得之本自然。一岁加..

    10 读医 2025-08-26
  • 阴德延寿论

    一念之觉,固所以得三元之寿。考一德之修,又所以培三元之寿。脉甚矣,念之不可以不觉,而德之不可以不修也。《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在天。紫阳真人曰:大药修之有易难也,须由我,也由天。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

    12 读医 2025-08-26
  • 卷五 神仙警世

    黄帝问气之盛衰。歧伯对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通,真气在下,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好步。四十岁,脏腑、十二筋脉皆大盛以平定,胜理始疏,荣华..

    15 读医 2025-08-26
  • 还元有图

    乾,阳刚也。生意本具,一旦为阴柔乘之,为娠,为运,为否,为观,为剥。剥极而为坤。坤,纯阴也。阴极则主杀矣。苟知所复,则硕果不食。阴极而阳静。极而动,生意又勃然矣。坤阴也。阴极阳复。阴,人欲也。阳,天..

    12 读医 2025-08-26
  • 导引有法

    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觉,或无事闲坐,腹空时,宽衣解带,先微微呵出腹中浊气,一九止,或五六止。定心闭目,叩齿三十六通,以集身神。然后以大拇指背拭目,大小九过。使无翳障,明目,去风,亦补肾气。兼按鼻左右..

    12 读医 2025-08-26
  • 滋补有药

    孙真人曰:人年四十以后,美药当不离於身。神仙曰:世事不能断绝,妙药不能频服。因兹致患,岁月之久,肉消骨弱。彭祖日:使人丁壮,房室不劳损,莫过麋角也。麋角末七两,酒浸,炙热生附子一个,炮热右末合和。每..

    14 读医 2025-08-26
  • 卷四 救世真诀

    神仙救世却老还童真诀三元之道,所谓天元#1、地元、人元,百二十岁之寿。得其术,则得其寿矣。如迷涂,一呼万里可彻。然天元,六十者固已。失之东隅,能不收之桑榆者乎?归而求之,又将与天地终始,岂止六十而已哉..

    14 读医 2025-08-26
  • 鱼类

    鲩鱼,有疮者不可食。鲤鱼,多发风热。修理当去脊上两筋及黑血。沙石溪中者,毒多在脑,勿食其头。山上水中有鲤,不可食。五月五日勿食鲤。天行病后不可食,再发死。腹有瘕不可食。与麦酱同食,咽生疮。与紫苏同食..

    11 读医 2025-08-26
  • 走兽

    猪肉之用最多,然不宜人。食之暴肥,致风虚也。闭血脉,弱筋骨,虚人肌,病人、金疮者尤甚。食其肉,饮酒,不可卧秫穰中。又白猪,白蹄杂青者,不可食。猪肾,理肾气,多食肾虚,久食少子。脂作灯目暗,膏忌乌梅。..

    11 读医 2025-08-26
  • 飞禽

    鸡、黄者宜老人,乌者暖血,产妇宜之。具五色,食者必狂。六指玄鸡,白头家鸡,及野禽生子有八字文,及死不伸足,害人。乌鸡合鲤鱼食,生瘫疽。丙午日忌食鸡雉。四月勿食暴鸡肉,作疽、腋漏、男女虚劳、乏气。八月..

    10 读医 2025-08-26
  • 菜蔬

    葵,为五菜主,秋种。早者至春作子,名冬葵。其心有毒,伤人。性玲,热食之亦令热闷,甚动风气。葵冻者,生食之动五种留饮,甚则吐水。和鲤鱼食之,害人。四季勿食生葵,不化,发人一切宿病。百药忌食之,发狂六咬..

    12 读医 2025-08-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