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佚名

侧人形

2025-09-30 11:06 读医

侧人形第一

侧人形第一图(图缺)

脑空二穴,在承灵穴后一寸半,玉枕骨下陷者中。灸七壮。主头晕目瞑,癫狂病,身寒热引项强急,鼻衄不止,耳鸣耳聋。

颊车二穴,在耳下二韭叶陷者宛宛中。灸三壮。主牙关不开,口噤不能言,牙齿疼痛不得嚼,及颊肿也。

秦承祖灸狐魅神邪,及癫狂病,诸般医治不瘥者,以并两手大拇指,用软丝绳子急缚之,灸三壮。艾炷着四处,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处尽烧,一处不烧其疾不愈,神效不可量也。

小儿胎痫、奶痫、惊痫一根据此,灸一壮,炷如小麦大。

悬钟二穴,在外踝上三寸宛宛中。灸五壮。主腹满,中焦客热,不嗜食,并腿胯连膝胫痹麻,屈伸难也。

蠡沟二穴,在内踝上五寸陷者中。灸七壮。主卒疝,小腹肿,小便不利,脐下积气如卵石,足寒胫酸,屈伸难也。

岐伯灸膀胱气攻冲两胁,脐下时鸣,阴卵入腹,灸脐下六寸,长过两旁各一寸六分,各三七壮。

侧人形第二

巨骨二穴,在肩端上两行骨陷者中。灸一壮。主肩中痛,不能动摇也。

周荣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陷者中。灸五壮。主胸胁支满,不得俯仰,咳唾脓也。

曲池二穴,在肘外辅屈肘曲骨之中,纹头陷者是穴也。灸七壮。主肘中痛,屈伸难,手不得举,偏风,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肘臂偏细。《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儿遍身风疹,皮肤痂疥也。

侧人形第二图(图缺)

后溪二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者中。灸三壮。主 疟寒热,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难屈伸,五指尽痛不可掣。

岐伯灸法∶疗脚转筋,时发不可忍者,灸脚踝上一壮。内筋急,灸内;外筋急,灸外也

侧人形第三

支正二穴,在手太阳腕后五寸,去养老穴四寸陷者中。灸五壮。主惊恐悲愁,肘臂挛,难屈伸,手不握,十指尽痛也。秦承祖云∶兼主五劳,四肢力弱,虚乏等病。

侧人形第三图(图缺)

巨虚二穴,在三里穴下三寸, 骨外,大筋内;筋骨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脚胫酸痛,屈伸难,不能久立。甄权云∶主六气不足,偏风, 腿脚不能相随也。

黄帝问岐伯曰∶凡人患噎疾,百味珍馔不能而食者,灸何穴而立得其愈?岐伯答曰∶夫人噎病者五般∶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此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利,故令气隔不调成噎疾。气噎,灸膻中,在两乳间;忧噎,灸心俞,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食噎,灸乳根,在两乳下各一寸六分;劳噎,灸膈愈,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思噎,灸天府,在腋下三寸。

侧人形第四

侧人形第四图(图缺)

上关二穴,在耳前上廉起骨开口有穴陷者宛宛中是也。灸一壮。主唇吻强上,口眼偏斜,牙齿龋痛,耳鸣聋。

天窗二穴,在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有陷者中。灸三壮。主耳鸣聋无所闻,颊肿喉中痛,暴喑不能言,及肩痛引项不得顾。

液门二穴,在手小指次指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肘痛不能上下, 疟寒热,目涩KT KT ,头痛泣出也。

束骨二穴,在足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者中。灸三壮。主惊痫狂癫,身寒热,头痛目眩。秦承祖云∶主风赤,胎赤,两目 烂。

筑宾二穴,在足内踝上。灸三壮。主小儿胎疝,癫病,吐舌及呕吐不止也。张文仲疗风眼卒生翳膜,两目疼痛不可忍,灸手中指本节间尖上,三壮。炷如小麦大。患左灸右。患右

侧人形第五

曲发二穴,在耳上发际曲隅陷者中,鼓颔有穴。灸三壮。主颈项急强,不得顾引,牙齿痛,口噤不能言也。

兑端一穴,在颐前下唇之下宛宛中,开口取之。灸三壮。主口噤,鼓颔,癫疾及吐沫,衄血不止。

天顶二穴,在项缺盆直扶突气舍后一寸陷者中。灸七壮。主暴喑,咽肿,饮食不下,及喉中鸣。

侧人形第五图(图缺)

环跳二穴,在砚子骨下宛宛中。灸三壮。主冷痹,风湿,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疼痛。岐伯曰∶主睡卧伸缩回转不得也。

漏谷二穴,在足内踝上六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足热痛,腿冷痛,疼不能久立,麻痹不仁也。

京骨二穴,在足外侧大骨下,白肉际陷者中。灸五壮。主寒疟寒热,善惊悸,不欲食,腿膝胫痿,脚挛不得伸,癫病狂走,善自啮,及膝胫寒也。

侧人形第六

侧人形第六图(图缺)

黄帝灸法∶疗神邪鬼魅及癫狂病,语不择尊卑,灸上唇里面中央肉弦上一壮,炷如小麦大。又用钢刀决断更佳。

承浆一穴,在下唇棱下宛宛中,灸三壮。主偏风口眼 斜,消渴饮水不休,口禁不开,及暴哑不能言也。

肩外俞二穴,在肩甲上廉去脊骨三寸,灸三壮,主肩痛发寒热,引项急强,左右罔顾。

温留二穴,在腕后五寸六寸间动脉中是穴,灸三壮。主寒热头痛,善哕衄,肩不举,癫痫病,吐舌鼓颔,狂言,喉痹不能言。

少府二穴,在手小指本节后陷者中,直劳宫,灸三壮。主 疟久不愈者,烦满少气,悲恐畏人,臂酸掌中热,手握不伸。

阴市二穴,在膝上三寸,伏兔穴下宛宛陷者中,灸五壮。主卒疝,小腹痛,力痿气少,伏兔中寒,腰如冷水。

临泣二穴,在足小趾次趾本节后,去侠溪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壮。主胸膈满闷,腋下肿,善自啮颊,兼主疟病,日西发者。

侧人形第七

侧人形第七图(图缺)

库房二穴,在气户下一寸六分陷者宛宛中,仰而取之,灸五壮。主胸胁支满,咳逆上气,呼吸不至息,及肺寒咳嗽,唾脓也。《千金》杨玄操同。

肘聊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灸五壮。主肘臂酸重,不可屈伸,麻痹不仁也

风市二穴,在膝外两筋间,乎立舒下两手着腿当中,指头陷者宛宛中,灸三壮。

主冷痹脚胫麻,腿膝酸痛,腰尻重,起坐难也。

光明二穴,在外踝上五寸陷者中,灸七壮。主膝胫酸痹不仁,手足偏小,坐不能也。

阴跷二穴,在足内踝下陷者中,灸三壮。主卒疝,小腹痛,左取右,右取左立已,及女子月水不调,嗜卧怠惰,喜悲不乐,手足偏枯不能行,及小便难也。

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方法和所治疾痛。并附40余幅腧穴图。现存日刻本。元代时此书辑入《针灸四书》中。

猜你喜欢

  • 扁鹊有言.疾在腠理.熨 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是针灸故弃针与灸而莫之讲.每遇伤寒热入血室.闪挫诸疾.非药饵所能愈.而必俟夫刺者.则束手无策.自愧技穷.因悟治病犹对垒.攻守奇..

    1 读医 2025-09-30
  • 正人形

    正人形第一小儿惊痫者,先惊悸啼叫,后乃发也。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小儿风痫者,先屈手指如数物及发也。灸鼻柱上发际宛宛中,三壮,炷如小麦大。小儿缓惊风,灸尺泽各一壮,在肘中横纹约上动脉中,..

    2 读医 2025-09-30
  • 背人形

    背人形第一背人形第一图(图缺)风府一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禁不可灸。主头痛,项急不得顾,暴喑不得言,多悲恐惊悸,狂走欲自杀,目反视。大杼二穴,在项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壮。主颈项..

    1 读医 2025-09-30
  • 卷中 正人形

    正人形第一百会一穴,在头中心陷者中。灸七壮。主脑重鼻塞,头疼目眩,少心力,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及大人小儿脱肛等疾。神庭一穴,在鼻柱上发际中。灸三壮。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羊痫吐舌。水沟一穴,..

    0 读医 2025-09-30
  •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正月卯日 二月寅日 三月丑日四月子日 五月亥日 六月戌日七月酉日 八月申日 九月未日十月午日 十一月巳 十二月辰凡医者,若不能知此诸般禁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惟不能愈疾,甚至或致患人伤命,为害非轻。若逢病..

    0 读医 2025-09-30
  • 九部旁通人神不宜灸

    杂忌旁通不宜灸四季人神不宜灸春在左胁,秋在右胁,夏在脐,冬在腰。男忌除日,女忌破日。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图缺)一岁十岁起,二官顺行,逐日人神,就甲子内检尻神者,神农之所制也。凡人年命..

    0 读医 2025-09-30
  •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一岁∶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 人神在心。二岁∶十四、二十六、三十八、五十、六十二、七十四、八十六。 人神在喉。三岁∶十五、二十七、三十九、五十一、六十三、七十五、八十七。..

    0 读医 2025-09-30
  • 十二时忌不宜灸

    子时在踝,丑时在头,寅时在耳,卯时在面,辰时在项,巳时在乳,午时在胸,未时在腹,申时在心,酉时在背,戌时在腰,亥时在股。

    0 读医 2025-09-30
  •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建日在足,禁晡时;除日在眼,禁日入;满日在腹,禁黄昏;平日在背,禁人定,定日在心,禁夜半;执日在手,禁鸡鸣;破日在口,禁平旦;危日在鼻,禁日出;成日在唇,禁食时;收日在头,禁禺中;开日在耳,禁午时;闭..

    0 读医 2025-09-30
  • 每月忌日不宜针灸出血

    正月丑日,二月未日,三月寅日,四月申日,五月卯日,六月酉日,七月辰日,八月戌日,九月巳日,十月亥日,十一月午日,十二月子日。

    0 读医 2025-09-30
  • 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一日在大趾,二日在外踝,三日在股内,四日在腰间,五日在口舌,六日在两手,七日在内十四日在胃管,十五日在遍身,十六日在胃,十七日在气冲,十八日在股内,十九日在足,二十日在内踝,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在..

    1 读医 2025-09-30
  • 贴灸疮法

    春取柳飞花如鹅毛者,夏用竹膜,秋用新棉,冬用兔毛,取腹上白细腻者,猫儿腹上者

    0 读医 2025-09-30
  • 淋洗灸疮法

    凡着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二味煎汤,温温淋洗灸疮周回约一、二尺以来,驱令逐风气于疮口内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于疮下,自然疮坏疾愈。若灸疮退火痂后,用桃树东南枝梢,青嫩柳皮二味,等分煎汤,温温淋..

    0 读医 2025-09-30
  • 发灸疮法

    凡着火疗病,历春夏秋冬不较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 灰火..

    1 读医 2025-09-30
  • 定发际法

    凡灸发际,如是患人有发际整齐,根据明堂所说,易取其穴;如是患人,有因疾患后脱落尽发际,或性本额项无发,难凭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后取大椎直上三寸为发际,以此为准。..

    0 读医 2025-09-30
  • 定灸多少法

    凡灸头与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阴之会也。若灸多,令人头旋目眩,远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炷下,宜歇火气少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炷数足..

    2 读医 2025-09-30
  • 候天色法

    凡点灸时,若值阴雾大起,风雪忽降,猛雨炎暑,雷电虹霓,临时且停,候待晴明,即再下火灸。灸时不得伤饱大饥,饮酒大醉,食生硬物。兼忌思虑愁忧,恚怒呼骂,吁嗟叹息,一切不祥,忌之大吉。..

    2 读医 2025-09-29
  • 用火法

    古来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瘥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木火伤荣卫经络。有火珠耀日,以艾丞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为良,凡人卒难备矣;次有火照耀日,以引之便得火出,此火亦佳。若遇天..

    2 读医 2025-09-29
  • 下火法

    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赤辉广三分,若不三分,孔穴不中,不合得经络。缘荣卫经脉,气血通流,各有所主,灸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矣。..

    2 读医 2025-09-29
  • 点灸法

    凡点灸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灸时孔穴不正,

    2 读医 2025-09-2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