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二十二 ◎资产部二

2025-09-30 18:59 太平御览
○农

  《周礼·地官下》曰:凡任民,任农以耕事,贡九谷。

  《礼记·月令》孟春曰:乃命有司布农事,舍东郊,修封疆,审端径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导人,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又仲春曰:无作大事,以妨农事。(大事,兵役之属。)

  又孟夏曰:无起土功,无发大众,无伐大树。(为妨蚕农之事。)是月也,命有司巡行田原,劝农勉人,无或失时。(劝农人以及时。)

  又孟秋曰:是月也,筑场圃,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又季秋曰:乃命有司,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

  又孟冬曰:是月也,劳农以休息之。

  又仲冬曰: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禽兽有放逸者,取之不诘。

  又季冬曰:冰已入,令告人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命有司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

  又《王制》曰:制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也。(农夫皆受田於公。田肥墝有五等,收入不同也。庶人在官,谓府史之属,官长所除,命於天子国君者。)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

  《左传·闵公》曰:卫文公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又《昭元》曰:譬如农夫,是藨是蓘,(藨,耘也。拥本曰蓘。)虽有饥馑,必有丰年。

  《春秋元命苞》曰:周先姜原履大人迹,生后稷扶桑。推种生,故稷好农。(神始行从道,道必有迹,而姜原履之,意感,遂生后稷於扶桑之所出之野。长而推演种生之法而好农,知为仓神所命明也。)

  《尚书·盘庚上》曰: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农勤穑,则有秋;下承上,则有福。)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忝稷。

  又《洪范》曰:三曰农用八政,(农,厚也,厚用之,政乃成。)一曰食。(劝农业。)

  又《梓材》曰: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言为君监民,惟若农夫之考田,已劳力布发之,惟其陈列修治,为其疆畔畎垄,然后功成,以喻教化。)

  《论语·子路》曰: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汉书》曰:谚曰:"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亦出《史记》。)

  又曰:杨季官至卢江太守,有田一廛、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

  《后汉书》曰:王丹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於田间,候勤者而劳之;(《东观汉记》曰:载酒肴便於田头大树下饮食劝勉之,因留其馀酒肴而去。)其惰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则赙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馀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

  又曰:崔恢,字行逊,迁鄢陵令。每至春农,身到庐陌,劝民耕桑,农无废业。

  《东观汉记》曰: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植。

  《南史》曰:梁张兴世为方伯父仲子,由兴世致位给事中,兴世欲将往襄阳,爱乡里,不肯去。尝谓兴世曰:"我虽田舍老公,乐闻鼓角,汝可送一部,行田时吹之。"

  《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镰、一耨、一铫、一铚,然后成为农也。

  又曰:北泽烧火照堂下,管子入贺,桓公曰:"吾田野辟,农夫必有百倍之利也。"

  又曰:善为国者,使农寒耕而热耘,力归于上。

  又曰:夫国富多粟生於农,故先王贵之。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战胜者地广。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故农者,月不足而岁有馀也。

  又曰:先王者,善为民兴利除害,故天下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

  又曰:一农之量褒百亩也。

  又曰: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

  《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者也。

  《孙卿子》曰:农精於田,不可为农师;贾精於市,不以为市师。

  又曰: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韩子》曰:历山农者侵畔,舜往耕,期年让畔。

  《国语曰》:管仲曰:昔者,先王处农就田野,令农夫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四时树艺各有宜。)权节其用,耒耜枷芟。(权平之,节其器用小大倨勾之宜。枷,拂也,所以击草。芟,大镰,所以芟草。)及寒,击槁除田,(寒,季冬大寒之时。槁,枯草也。)以待时耕;(时耕,立春之后。)及耕,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疾,速。耰,磨。时雨至,当种。)时雨既至,挟其抢刈耨镈,(在掖曰挟。抢,椿也。刈,镰。耨,兹其。镈,锄也。)以旦暮从事於田野。脱衣就功,首载茅蒲,身衣袯襫,(脱,解。茅蒲,簦笠也。袯襫,蓑蘗。)沾体涂足,(沾,濡。)暴其发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昵,近。)

  《吕氏春秋》曰:匡章谓惠子於魏王之前曰:"蝗螟者,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害稼也。"

  《汜胜之书》曰:农士惰勤,其功力相什倍。

  又曰:卫尉前上蚕法,今上农法。民事,人所忽略,卫尉{勤心}之,可谓忠国爱民之至。

  《风俗通》曰:古者使人如借,故曰籍田。

  孙盛作南昌令教曰:且欲先婚配境内,然后督其农桑。

  《梁州记》曰:黑水村有鱼池,池上立美台,下四周有水,左右官良田数十顷,故以美农为名。

  ○耕

  《周礼·天官上》曰: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籍,以时入之,以共粢盛。(其属,府史胥徒也。耨,耘耔也。王以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庶人终於千亩。庶人,谓徒三百人。籍之言借也。王一耕之,而使庶人耘耔终之。粢盛,祭祀所用谷也。)

  《礼记·月令》曰:正月,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公五推,诸侯九推。(郑玄注曰:帝籍,为天伸借人力所治之田也。蔡邕《章句》曰:礼成於三,故天子三推。卑者劳,故三公五推也。)

  又《王制》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又《少仪》曰: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

  又《表记》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诸侯勤以辅事於天子。(言无事而居位食禄,是不义而富且贵。)

  《左传·襄公七年》曰: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孟献子曰:"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周始祖,能播植者。)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今就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启蛰,夏正建寅之月。耕谓春分。)

  又《襄公十四年》曰:吴子诸樊既除丧,(诸樊,吴子乘之长子也。乘卒,至此春十七月既葬而除丧。)将立季札。(札,诸樊少弟。)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君,义嗣也,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札虽不才,愿附於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传言季札之让,且明吴兄弟相传。)

  又《昭公五》曰:伍员如吴,言伐楚之利於州于。(州于,吴王僚。)公子光曰:"是宗为戮,而欲反其仇,不可从也。"(光,吴公子图阖也。反,复也。)员曰:"彼将有他志。(光欲杀獠,不利员用事,故破其议,而员亦知之。)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计未得用,故进勇士以求入於光,退居边鄙。)乃见专诸焉,(专诸,勇士。)而耕於鄙。

  《谷梁传·成公》曰:郄克曰:"反鲁卫之侵地,使耕者皆东亩。"(欲以利其戎车。)

  《论语·卫灵公》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又《微子》曰:长沮、桀溺耦而耕。

  《论语比考谶》曰:叔孙武叔毁孔子,譬若尧民曰:"我耕田而食,穿井而饮,尧何力功?"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

  《韩诗》曰:"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至於四月,始可举足而耕。

  又曰:齐人青将讨公孙无知,辞其友,其友曰:"耕田刈草,农之力也;讨君之贼,大夫职也。"

  《史记》曰:赵肃侯游大陵,出於鹿门,大夫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而谢之。

  又曰:伍子胥进专诸於公子光,退而与故太子建之孤子胜耕於野。

  又曰:陈涉少时,与人佣耕,辍耕垅上曰:"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子为人佣耕,何富贵耶?"涉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又曰:高后立诸吕为王,擅权用事。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势,常入侍高后燕饮,曰:"请为太后歌田。"太后曰:"试为我言田意。"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吕后默然。

  《战国策》曰:主父欲伐中山,使李疵观之。疵曰:"举士,即民务名不好本;朝上贤,即耕者隋而战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汉昭纪》曰:上耕于钩盾,弄田。(应劭曰:昭帝九年,未能亲耕帝籍,钩盾有田近署,故往试耕,为戏弄也。)

  又曰:江南之地,火耕水耨。(应劭曰:烧草,下水种稻。)

  又曰:夏侯胜每授书,谓诸生曰:"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后汉书》曰:王莽末,盗贼起,人皆忧,移徙遁逃,莫事农桑。淳于恭遂独耕,乡人止之曰:"世方散乱,死生未分,何空自苦为?"恭曰:"正我不得食,他人食之,何伤?奈何不耕?"

  《东观汉记》曰:梁鸿乃将妻之霸陵山中,耕耘、织作以供衣食,弹琴、诵书以娱其志。

  又曰:承宫将妻之华阴山谷,耕种禾黍。临熟,人就认之,宫悉推与去。由是显名。

  又曰:第五伦为会稽太守,免官归田里,身自耕种,不交通人物。

  《魏略》曰:常林少单贫,自非手力,不取之於人。性好学,汉末,为诸生,带经耕锄。其妻常自担饷馈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吴录》曰:徵崇,字子知,遭乱,遂隐於会稽,躬耕以求其志。好尚者从学,所教不过数人辄止,欲令其业必有成也。

  《吴志》曰:薛综上疏云:"任延为九真太守,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

  《晋书》曰:朱冲,字巨容,少有志行,闲静寡欲,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

  又曰: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洛阳缑氏。令初到官,至年十三,与母同观。母曰:"汝先世本非微贱,世乱流离,遂为士伍耳。尔后能如此不?"至感母言,诣师受业。闻父耕叱牛声,投书而泣。师怪问之,至曰:"我小,未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师甚异之。

  《宋书》曰:王韶之家贫好学,尝三日绝粮,而执卷不辍。家人请之曰:"困穷如此,何不耕?"答曰:"我自耕耳。"

  《齐书》曰:戴僧静为北徐州刺史,买牛给贫人,令耕种。

  《梁书》曰:孔子祛,会稽山阴人也。少孤贫好学。耕耘樵采,常怀书自随,投闲则诵读。勤苦自励,遂通经术。

  《赵书》曰:东耕仪直殿中监,铺席於侍臣之南,北面解匣,出御耒,跽受黄门侍中。侍中释剑,擎跽,以颖授尊。太常赞曰:"皇帝亲耕籍田,一推一反,三推三反。"成礼,侍中跽取耒,以授侍郎,以授殿中监,监复韬匣。

  《管子》曰: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於是财用足。

  又曰:行其游野,视其耕耘,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以知也。

  又曰:耕者,出入不应於父兄,用力不农,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

  又曰:地大而不耕,非其地也。

  《文子》曰: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

  《晏子春秋》曰:有纳书景公者,云:"吾不知晏子之忠臣也。"公以为然。晏子入朝,公色不悦。晏子退而穷处,东耕于海滨。

  《墨子》曰:鲁南郑人吴宪者,冬陶夏耕,自比於舜。

  又曰:墨子之齐,遇故人,曰:"今天下莫为不若已。"墨子曰:"今小人,一人耕,九人处,耕者不可以不急。何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子宜劝我,何以止我?"

  又《非乐》曰:使丈夫为之废丈夫耕稼树艺之时,使妇人为之废妇人纺织之事。

  《庄子》曰: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而耕。禹往见之,则在野。

  又曰: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退而耕於颍水之阳,终身不见。

  《尸子》曰:有虞氏身有南亩,妻有桑田。神农耕而王,所以观耕。

  《商子》曰: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此为螟螣蚵(胡多切。)(之欲切。)亦大矣。是有《诗》《书》,犹无益於治。

  《孟子》曰:伊尹耕於有华之野,汤躬诣之,伊尹嚣然弗顾。

  又曰: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於其野也。

  《孙卿子》曰:子路问孔子曰:"有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而无孝名,何也?"子曰:"但使入则笃行,出则友贤,何患无孝名也?"

  《韩子》曰: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免走触林而死。因释耕而守株,冀更得兔,宋人笑之。

  《淮南子》曰:夫织者日以进,耕者日以却,事相反,成功一也。

  扬子《法言》曰: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振京都。

  《傅子》曰:耕根车,天子亲耕乘之;蹑猪车,畋猎乘之。

  《山海经》曰:后稷播百谷,始作耕。

  《六韬》曰:昔帝尧之王天下,不以私曲之故留耕绩之时。

  《国语》曰:古者天子籍田,后稷监之,(监,察。)太史赞替王,(赞,导。)王敬从之。王耕一墢,(一墢,耜之墢也。王无耦,以一耜耕也。)班三之,(班三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也,王一墢,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庶人终于千亩。(终,尽耕之。)

  又曰:管仲对齐桓公曰:"深耕而疾耰之,以待时雨。"

  《吕氏春秋》曰:匡章谓魏王曰:"今君行多者数百人,皆不耕而食,此害稼亦甚矣!"

  又曰:人臣孝则事君忠,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耘疾,守战固。

  又曰:舜耕於历山,昌草生,於是始耕。

  《董生书》曰:禹见耕者五耦而轼。

  《贾谊书》曰: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馀一年之食;九年耕,而馀三年之食。三十岁,民有十年之蓄。

  《说苑》曰:曾子衣弊衣而耕,鲁君使人致邑,曾子不受,曰:"受人者畏人,与人者骄人。"终不受。

  《太玄经》曰:神农冬耕,被服纯青。

  崔元始《正论》曰:宣帝使蔡登校民耕相,三犁共一牛,一人持之,下种挽搂,皆取备焉,一日种一顷也。

  《拾遗录》曰:需支夫善耕,妇人善织。以五色丝稍内口中,两手引而结之,则成文锦。丈夫多力,勤稼,一日锄十顷之地。

  《董正别传》曰:刘恭嗣少有异才,闻司马操博物多通,故往见焉。遇其方耕,执耒耜於垅亩之上,於是释耒下衽,相就而言。

  《任嘏别传》曰:嘏字昭先,乐安人。有比居者,擅耕嘏地数十亩,种之。人以语嘏,嘏曰:"我自以借之也。"耕者闻之,惭谢还地。

  《襄阳耆旧传》曰:庞公,襄阳人,居沔水上,至老不入襄阳城。躬自耕耔,其妻相待如宾,休息则整巾端坐,以琴书自娱。睹其貌者,肃如也。

  《桓阶别传》曰:阶为赵郡太守,期月之间,增户万馀。路有遗一囊,耕者见之,举以系树。数日,其主还取。

  《石勒别传》曰:石勒,元康中流宕山东,寄旅平原茬平界,与师欣家佣耕,耳恒闻鼓角鞞铎之音,勒私异之。

  《琴操》曰:曾子幼小慈仁,居贫,无业以事父母。躬耕力作,随五土之利,四时惟宜,以进甘脆。尝耕於太山之下,遭雨雪寒冻,旬月不得归,乃作《忧思歌》。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百二十 宋紀二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強圉單閼,(丁卯)凡四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元年(甲子、四二四年) 春,正月,魏改元始光。 丙寅,魏安定殤王彌卒。 營陽王居喪無禮,好與左右狎暱,遊戲無度。特進致仕范泰上封事曰:「伏聞..

    4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一百 晉紀二十二

    起旃蒙單閼,盡屠維協洽,凡五年。 穆皇帝永和十一年(乙卯、三五五年) 春,正月,故仇池公楊毅弟宋奴使其姑子梁式王刺殺楊初;初子國誅式王及宋奴,自立為仇池公。桓溫表國為鎮北將軍、秦州刺史。 二月,秦大蝗,..

    3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九十八 晉紀二十

    起著雍涒灘(戊申),盡上章閹茂(庚戌),凡三年。 孝宗穆皇帝永和四年(戊申、三四八年) 夏,四月,林邑寇九真,殺士民什八九。 趙秦公韜有寵於趙王虎,欲立之,以太子宣長,猶豫未決。宣嘗忤旨,虎怒曰:「悔不..

    4 资治通鉴 2025-11-15
  • 卷三十 漢紀二十二

    起屠維赤奮若(己丑),盡著雍閹茂(戊戌),凡十年。 孝成皇帝建始元年(己丑、前三二年) 春,正月,乙丑,悼考廟災。 石顯遷長信中太僕,秩中二千石。顯旣失倚,離權,於是丞相、御史條奏顯舊惡;及其黨牢梁、陳..

    6 资治通鉴 2025-11-14
  • 卷二十八 漢紀二十

    起昭陽作噩(癸酉),盡屠維單閼(己卯),凡七年。 孝元皇帝初元元年(癸酉、前四八年) 春,正月,辛丑,葬孝宣皇帝于杜陵;赦天下。 三月,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為陽平侯。 以三輔、太常、郡國公田及苑可省..

    5 资治通鉴 2025-11-14
  • 卷二十二 漢紀十四

    起昭陽協洽(癸未),盡閼逢敦牂(甲午),凡十二年。 孝武皇帝天漢三年(癸未、前九八年) 春,二月,王卿有罪自殺,以執金吾杜周為御史大夫。 初榷酒酤。 三月,上行幸泰山,脩封,祀明堂,因受計。還,祠常山,瘞..

    7 资治通鉴 2025-11-14
  • 卷二十 漢紀十二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盡重光協洽(辛未),凡九年。 孝武皇帝元狩五年(癸亥、前一一八年) 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盜孝景園堧地,葬其中,當下吏,自殺。 罷三銖錢,更鑄五銖錢。於是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 ..

    5 资治通鉴 2025-11-14
  • 二十周年结婚的祝福语

    1、在这么长时间之后,我喜欢看到你仍然彼此相爱。愿你有更多快乐的时刻。周年快乐!2、我觉得不是婚姻让我成长,而是你让我变得更加强大。这么多年以来,你总是默默的付出,在身后给我力量和鼓励。感谢不知道该从何..

    10 好句大全 2025-11-11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33 月界旅行 2025-10-17
  • 一~二十

    一、赶牛人与山母很久以前,一个赶牛人载满了盐腌的鲭鱼准备去山村里卖,结果却在半道上碰见了山母。山母对赶牛人说:赶牛人,给我一条盐腌鲭鱼!赶牛人无奈,只得从牛背上抽出一条鱼给山母,然后慌忙逃走了。但是山..

    26 日本昔话 2025-10-16
  • 卷二十二 横吹曲辞二

    ○汉横吹曲二 唐·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

    3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二十 鼓吹曲辞五

    ○齐随王鼓吹曲(谢朓) (齐永明八年,谢朓奉镇西随王教於荆州道中作:一曰《元会曲》,二曰《郊祀曲》,三曰《钧天曲》,四曰《入朝曲》,五曰《出藩曲》,六曰《校猎曲》,七曰《从戎曲》,八曰《送远曲》,九曰..

    33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嘉祐集卷十五 杂文二十一首

    张益州画像记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

    32 嘉祐集 2025-10-12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35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4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

    房光庭 崔思兢 崔湜 吕太一 许诫言 杜丰 修武县民 李元皛王琚 李适之 白履忠 夜明帘 班景倩 薛令之----------------------------------------房光庭房光庭为尚书郎,故人薛昭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既败,御史陆..

    31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