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三十七 ◎百谷部一

2025-10-01 13:01 太平御览
○谷

  《周易》曰: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尚书》曰:稷降播种,农殖嘉谷。

  《毛诗·谷风·信南山》曰: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毛诗·甫田》曰: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周礼·天官》曰:太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郑司农云:九谷,稷、黍、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凡王之膳食用六谷。(郑司农云:稻、黍、稷、粱、麦、菰。菰,雕胡也。)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

  又《夏官》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辩其邦国都鄙九谷之数。扬州、荆州,其谷宜稻;豫州、并州,其谷宜五稷;(郑玄云:黍、稷、麦、稻、菽;)青州,其谷宜稻麦;兖州,其谷宜四种;(黍、稷、稻、麦。)雍州、冀州,其谷宜稷;幽州,其谷宜三种。(稷、黍、稻。)

  《礼记·月令》曰: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孟夏,驱兽无害五谷;(兽,麋鹿之属,食谷苗,驱之,令勿害也。)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黍稷之属於是始熟。)

  又《王制》曰:五谷不时,不鬻於市。

  又《乐记》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疹不作,而无妖祥,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

  《大戴礼》曰:黄帝播百谷草木,节用水火,财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又曰: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惠而巧,不食者不死。

  《礼斗威仪》曰:君乘木而王,则草木丰茂,嘉谷并生也。

  《左传·昭公》曰:秦伯之弟鍼谓赵文子曰:"鍼闻之,国无道年谷和熟,天赞之也,鲜不五稔。"

  又《襄公》曰:晋范宣子为政,赋《黍苗》。季武子兴,再拜稽首,曰:"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谷之仰膏雨也。"

  《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曰:京师大饥。五谷不升为大饥。(升,成也。)一谷不升谓之嗛,(嗛,不足貌。)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康,虚也。)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春秋繁露》曰:金干土则五谷伤,土干金则五谷不成。

  《春秋佐助期》曰:咸池主五谷。

  《尔雅》曰: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谷不熟为饥,仍饥为荐。(郭璞注曰:言泰山有鱼盐之饶也。不熟,五谷不成。荐,连岁不成也。)

  《周书》曰:凡禾麦居东方,黍居南方,稻居中央,粟居西方,菽居北方。

  《史记》曰:黄帝考定星历,立五行,民神易业,敬而不黩,故神降之嘉生。(嘉,谷也。)

  又曰: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今凤皇不来,嘉谷不生;而还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

  又曰: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谷。(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

  《汉书》曰:晁错曰:"粟米布帛生於地,长於时,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胡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减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蓄积之未及也,何也?地有遗利,民有馀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人未尽归农也。"

  又曰:宣帝即位,岁数丰穰,谷至石五钱。

  《东观汉记》曰:永平十五年,上始欲征匈奴,与窦固等议出兵调度,皆以为塞外草美,可不须谷马。案军出塞无谷马故事。马防言常与谷,上曰:"何以言之?"防对曰:"宣帝时,五将出征,案其奏,言匈奴候骑得汉矢,见其中有粟,知汉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马当与谷。"上善其用意微致,即下调马谷。防遂见亲也。

  又曰:建武初,谷食尚少。赵孝得谷,炊将熟,令弟礼夫妻出北,还,孝夫妻共蔬食茹菜。礼夫妻来辄独饴之,积久,礼心疑吝。后伺掩见,亦不复肯出。兄弟怡怡,乡里归德。

  华峤《后汉书》曰:马援在河西,有谷数万斛。乃叹曰:"凡殖财者,贵以施也。否则守钱虏耳!"

  袁宏《汉纪》曰:赤眉乱后,关中大饥,黄金一斤易五升谷。

  《后汉书》曰:董卓筑坞於郿,高原七丈,号曰万岁坞,(今案,坞旧基高一丈,周回一里,一百步也。)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又曰:王莽末,天下大饥。建武二年,天下野谷旅生,麻菽尤盛。

  《魏志》曰:自遭荒乱,率乏粮谷,曹公曰:"夫定国之术,在於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於是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

  又曰:袁曜卿为魏国郎中令,及卒,太祖为之流涕,赐谷二千斛:一教以太仓谷千斛赐郎中令家,一教以垣下谷千斛与曜卿家。外不解其意,教曰:"以太仓谷者,官法也;以垣下谷者,亲旧也。"

  又曰:袁谭以王循为别驾。太祖破邺,藉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破南皮,阅循家,谷不满十斛。

  又曰:高堂隆谏曰:"禄赐谷帛,人主之所以惠养吏民,而为之司命。若令有废,是夺其命。"

  又曰:甄皇后三岁失父。后天下兵乱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后年十馀岁,白母曰:"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振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举家称善。

  《曹瞒传》曰:太祖尝赋廪谷不足,私谓主者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借汝一死厌众。"乃殉曰:"小斛盗官谷。"即斩之。

  《江表传》曰:诸葛亮闻恪代徐详,书与陆逊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王隐《晋书》曰:邓攸为吴郡太守。吴人饥荒,攸辄出台仓谷振之。后被劾,攸曰:"善不可为也!"

  《三国典略》曰:后梁有何山者,其射之妙,人莫能及。有乌噪於庭树,萧詧恶之,谓山曰:"射中者,赐一车谷。"其乌雏并於枝上,山曰:"脱一箭中两,请赐两车;臣无车牛,愿官为送。"詧许之。於是山射,中其二项。詧甚欣悦,即令载谷送之。

  《后魏书》曰:韦珍迁显武将军、郢州刺史,在州有声绩。朝廷嘉之,迁龙骧将军,赐骅骝二匹、帛五十五匹、谷三百斛。珍乃召集州内孤贫者,谓曰:"天子以我能绥抚乡故,赐以谷、帛,吾何敢独当?"遂以所赐悉分与之。

  《北史》曰:卢义僖宽和畏慎,不妄交款,性情俭素,不营财利。少时,幽州频遭水旱,先有数万石谷贷人,义僖以年谷不熟,乃燔其契,州闾悦其恩德。虽居显位,每至困乏,麦饭蔬食,忻然甘之。

  《唐书》曰:长寿二年元日大雪,其夜质明而晴。上谓侍臣曰:"俗云元日有雪则百谷丰,末知此语有何故实?"文昌左丞姚璹对曰:"《汜胜书》云:'雪是五谷之精,以其汁和种,则年谷大穰。'又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元日降雪,以为嘉瑞。"上曰:"朕临御万方,心存百姓,如得年登岁稔,此即可为大瑞。虽获麟凤,亦何用为?"

  《墨子》曰: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馑则大夫以下损禄五分之一,旱则二,凶则三,馈则四,饥则尽禄,廪食而已。

  《孔丛子》曰:魏王问子慎曰:"寡人闻昔上天神异,后稷而为之下嘉谷,周遂以兴;住中山之地,无故有谷,非人所为,云天雨之。反以亡国,何?"答曰:"天虽至神,自古及今,未闻其下谷与人也。《诗》美后稷,能大教民种善谷,以利天下,所谓'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其义一也。若中山之谷,妖怪之事,非所谓天祥也。"

  《管子》曰:常山之东,河、汝之间,早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

  《陈子要言》曰:食谷而鄙田,衣帛而笑蚕,是惑也。

  《范子计然》曰: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也。是故无道之君及无道之臣,皆不能积其盛有馀之时,以待其衰不足。

  《星经》曰:八谷八星,在五车北。(主黍稷稻粱麻麦乌麻。星明俱熟。)

  《师旷》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益种之。

  京房《五星占》曰:五谷俱伤?何君无德也!

  京房《易逆刺》曰:天雨谷,岁大熟。

  《淮南子》曰: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故禾春生秋死,(禾,禾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也。)菽夏生冬死、(菽,火也,火王而生,水王而死也。)麦秋生夏死、(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也。)荠冬生仲夏死。(荠,水也,水王而生,土王而死也。)

  又曰:稷垦草发甾,粪土树谷,使五谷之五种,各得其宜,因地之势也。

  又曰:女夷鼓歌,(女夷,天帝之女,下司时,和春阳,喜乐鼓歌也。)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孟夏之月,以享谷本,雄鸠长鸣,为帝候岁。(雄鸠养,长谷之鸟也。)

  《金楼子》曰:鬻官者,欲民之死;蓄谷者,欲岁之饥。船漏水入,囊洞内虚也。

  《说苑》曰:楚、魏会於晋阳,将以伐齐。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愿先生与寡人共之。"淳于髡大笑而不应,三问而不应,王怫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笑邻之祠田也,以箧饮与一鲋鱼,其祝曰:'下田洿耶,得谷百车,{解土}(户买反。)(口对反。)者宜禾。'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求者多。"王曰:"善。"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山海经》曰:都广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郭璞注曰: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播琴,犹播殖,方俗言耳。)

  扬雄《方言》曰:凡以火幹五谷之类,出自山东,齐楚以往曰熬,陇冀以往曰{福灬},(平力切。)秦晋之间曰焣。(创眇切。)

  杨泉《物理论》曰: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养性之术,常使穀气少,则病不生矣。梁者,黍稷之总名也;稻者,溉种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种,为六十。疏、果之实助谷,各二十种。为百谷。故《诗》曰:"播厥百谷。"谷者,众种之大名也。

  《说文》曰:稑,(音六。)疾熟也。谷,续也,百谷总名也。

  《贾谊书》曰:至于神农,尝百草之实,察咸苦之味,教民食谷。

  《汜胜之书》曰:雪者,五谷之精。

  又曰: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丑,秫忌未,小麦忌戍,大麦忌子。

  桓谭《新论》曰:世俗咸言:汉文帝泽加黎庶,谷至石数钱。

  《论衡》曰:谓天雨谷,从天而下,应变而生,非也。夫云出於山,散而为雨,人见从天坠,谓天雨水也。夏日则雨,冬寒则凝为雪,发於丘山,不从天降,明矣!谷从地起,与疾风俱飘,集於地,人谓之天雨谷也。建武三十一年,陈留雨谷蔽地。视谷形,如米而黑,此夷狄地所生谷也。夷狄不粒食,谷生於草野,成熟,委於地,遭疾风吹扬,与之俱飞,风衰,谷集坠中国。中国见之,谓天雨谷。

  《世要论》曰:学不勤,则不知道,耕不力则不得谷。

  又曰:服一彩则念女工劳,御一谷则恤农夫勤。

  《兵书》曰:军中地生五谷,将军得天道,大吉。

  《梦书》曰:五谷为财饮食物。梦见谷,得财吉;五谷入家,家当盛。

  《殷氏世传》曰:殷谡,字伯起。遭世丧乱,埋谷数百石。后谡为贼所执,见掠责,具以谷告之,贼犹嫌其未实,欲刃焉。谡乃詈曰:"卿行劫害,当知人心,岂有出财还自杀耶?"则知其诚,遂免。

  《羊祜别传》曰:祜周行贼境七百馀里,往反四十馀日,刈贼谷以为军粮,皆计顷亩送绢,还直使如谷价。

  《风俗通》曰:建武之初,旅谷弥望,野茧被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桂阳郡西北接耒阳县,有温泉,其下流百里,恒资以溉灌。常十二月一日种,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重种,一年三熟。

  《博物志》曰:马食谷,则足重不能行。

  又曰:扶海洲上有草焉,名曰{艹师}。其实食之如大麦。从七月稔熟,民敛获至冬乃讫。名曰自然谷,或曰禹馀粮。

  又曰:孝元竟宁元年,南阳山都雨谷,小者如黍、粟而青黑,味苦;大者如米、豆而赤黄,味如麦。下三日生根叶,状如大豆初生时。

  《幽明录》曰:琅琊诸葛氏,兄弟二人,寓居晋陵。家甚贫耗,常假乞自给。谷在囷中,计日用未应尽,而早以空罄。始者谓是家中相窃盗,复封检题识,而耗如初。后有宿客远来,际夕至巷口,见数人担谷从门出。客借问:"诸葛在否?"答云:"悉在。"客进内,言语之后因问:"卿何得大粜谷?"主人云:"告乞少谷,欲充口,云何复得粜之?"客云:"吾向来,逢见数人担谷从门出。若不粜者,为何事?"主人兄弟相视,窃自疑怪。试入看封题,俨然如故。试开囷量视,即无十许斛。知前后所失,非人为之。

  《异苑》曰:凉州张骏时,天雨五谷,殖之悉生,因名为天麦。

  张衡《东京赋》曰:所贵惟贤,所宝惟谷。

  曹植《谢赐谷表》曰:诏书念臣经用不足,以船河邸阁谷五千斛赐臣。

  《谢玄书·奏》曰:粮谷十斛,是钓池上之所种。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九百三 ◎兽部十五

    ○豕 《尔雅》曰:豕,猪。(江东呼为犭希。)〈隋中"阝改豕"〉,豮。(〈隋中"阝改豕"〉,羊箠反。俗呼小豮猪为〈隋中"阝改豕"〉子也。)幺,幼。(最后生者,俗呼为么豚。)奏者〈才昷〉。(音温。今〈才区〉猪短头,皮理..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二 ◎兽部十四

    ○羊 《说文》曰:羊,祥也。像四足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举。" 又曰:羔,羊子也。羜,五月生羔也。骛(亡具切。)六月生羔也。羍,七月生羊也。兆,(雉矫切。)羊未足岁也。牂,牝羊也。公,(扶分切。)..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一 ◎兽部十三

    ○驴 《说文》曰:驴,似马,长耳也。 何承天《纂文》曰:驴,一曰漠骊,其子曰〈马蒙〉。 《史记》曰:匈奴奇畜即驴、骡也。 《汉书·西域传》曰:乌桓国,有驴无牛。 《后汉书》曰:蓟子训,汉末入市,投主人家停..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九百 ◎兽部十二

    ○牛下 《逸士传》曰:尧让天下於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於池滨。樊坚字仲父,牵牛饮之,见巢父洗耳,乃驱牛而还,耻令牛饮其下流。 《关中记》曰:周玄年,老子之度关,令尹喜先敕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九 ◎兽部十一

    ○牛中 《春秋潜潭巴》曰:宫有牛鸣,政教衰,诸侯相并。牛,兵之符也。 杨方《五经钩沉》曰:东夷之人以牛骨占事,呈吉示凶,无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若此之效。 《穆天子传》曰:泰山,百兽之所聚也,爰有赤..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八 ◎兽部十

    ○牛上 《说文》曰:牡,畜父也,从牛土声。犅,(古郎切。)特,牛父也。牝,畜母也,从牛匕声。犊,牛子也。牜市,(普外切。)二岁牛也。犙,(山耽切。)三岁牛也。牭,(思贰切。)四岁牛也。犗,(音戒,又音加。)騬牛..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七 ◎兽部九

    ○马五 《古今注》曰: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逐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翮,六曰铜雀,七曰晨凫。 崔豹《古今注》曰: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也。 《风俗通》曰:马一匹,俗说..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六 ◎兽部八

    ○马四 《战国策》曰:汙明见春申君曰:"夫骥之齿至矣,焚课车而上太行,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坂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而幕之。骥於是俯而喷,仰而鸣,声造於天。欣见伯乐掷戟己也。" ..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五 ◎兽部七

    ○马三 《晋书》曰:王济善解马性。常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杆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又曰:王师败於荡阴,嵇绍被害。初,绍之行也,侍中秦准谓曰:"今日向难,..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四 ◎兽部六

    ○马二 《史记》曰: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得骊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守,乐而忘归。 又曰:楚庄王有爱马,衣以文绣,置华屋之下,啖以枣脯。马死,欲以大夫礼葬之。乐人优孟入殿门大哭曰:"请以人君之礼..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三 ◎兽部五

    ○马一 《说文》曰:马,怒也,武也。马一赎曰馵,(音环。)二岁曰驹,三岁曰駣,(音兆。)八岁曰〈马八〉,(音八。)高六尺曰骄,七尺曰獴却,(音来。)八尺曰龙。騊(音陶。)駼(音途。)北野之良马也。骜,骏马也,以壬..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二 ◎兽部四

    ○虎下 《英雄记》曰:曹公擒吕布,布顾刘备曰:"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耶?"操曰:"缚饿虎,不得不急。"乃命缓缚布。 《吴志》曰:吕蒙欲从军,母止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一 ◎兽部三

    ○虎上 《说文》曰:虎,山兽之君也。 《春秋运斗枢》曰:枢星散而为虎。 《易·复卦》曰:履虎尾,不咥人,亨。 又《颐卦》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易·革卦》:九五像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易通卦验》曰..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九十 ◎兽部二

    ○獬豸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决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忠直,见人..

    0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九 ◎兽部一

    ○叙兽 《国语》曰:兽三为群。 《尔雅》曰:四足而毛谓之兽。 《说文》曰:兽,守备者也。兽足谓之番。毳,兽细毛也。翰,兽豪也。荐,兽所食草也。 《周礼·天官上》曰: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罟,网也。以网..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八 ◎妖异部四

    ○变化下 《庄子》曰: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於上风,雌应於下风而风化。(鶂以眸子相视,虫鸣以声相因,不待合而便生子,故曰风化也。) 《淮南子》曰:夫历阳之都,一夕反为湖,勇力圣智与怯不肖者..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七 ◎妖异部三

    ○重生 《左传·绪瀚上》曰:晋人获秦谍,杀诸绛市,六日而苏。 《后汉书》曰:献帝初平中,长沙人姓桓,死月馀。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曹公由匹庶起。 又曰:建安四年,武陵女子李..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六 ◎妖异部二

    ○魂魄 《易·上系》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韩诗外传》曰:"溱与洧",说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於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者俱往观也。 《礼记·檀弓下》曰:延陵季子適齐。其反也,..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五 ◎妖异部一

    ○怪 《春秋潜潭巴》曰: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左传·庄公》曰: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掷晷,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

    1 太平御览 2025-10-01
  • 卷八百八十四 ◎神鬼部四

    ○鬼下 《异苑》曰:广州治下有黄文鬼,出则为祟。所着衣帽皆黄,至人家张口而笑,必得疫疾。长短无定,随篱高下。自不出已十馀年,土俗畏怖惶恐不绝。 又曰:陆机初入洛,次河南之偃师。时夕,望道左若有民居,因往..

    2 太平御览 2025-10-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