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八百九十 ◎兽部二

2025-10-01 17:29 太平御览
○獬豸

  《说文》曰:獬豸,似牛,一角。古者决讼,命触不直。黄帝时有遗帝獬豸者,帝问何食何处,曰:"食荐。春夏处水泽,秋冬处竹箭松筠。"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兽,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忠直,见人斗则触不直,闻人论则咋不正。名曰獬豸,一名任法兽。(张华曰:今御史法冠曰獬豸。)

  《论衡》曰: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皋繇治狱,有罪者令羊触之。皋繇敬羊,跪坐事之。

  《田捄子》曰:尧时黄{艹縻}豸,缉其尾以为帝帐。

  《唐书》曰:开玄二十一年,有一角神羊产于京兆之富平县,肉角当顶,白毛上捧。识者以獬豸名之。

  ○驺虞

  《说文》曰:白虎黑文,尾长于身,食自死之肉,名曰驺虞。有志信之德,不食人。

  《诗·国风·驺虞》曰:《驺虞》,《鹊巢》之应也。《鹊巢》之化行,则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彼茁者葭,一发五豝,于嗟乎驺虞。(驺虞,义什蘙。白虎异文,不食生物。有至德之信,则应之。)

  《草木虫鱼疏》曰:驺虞即白虎也,文异,尾长身,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君王有德则见也。

  《尚书大传》曰:文王因囚羑里,散宜生之于陵氏取怪兽,尾倍其身,名曰驺虞,以献纣。

  《山海经》曰:驺虞如虎,五色具。一曰:尾长于身。出孟山,亦出鸟鼠同穴山,圉林氏之国。日行千里。(《东京赋》曰:围林氏之驺虞。)

  《晋书》曰:隆安中,新野驺虞见。

  《宋书》曰:玄嘉二十六年,琅邪有白驺虞见,二赤虎从之。

  ○犀

  《尔雅》曰:犀,似豕。(郭璞症曰:形似牛,猪头,大腹,卑脚,有三蹄,黑色,二角,一在鼻上者,食角也,小而不堕,好食棘。)

  《东观汉记》曰:章帝玄和玄年,日南献白雉、白犀。

  《晋书》曰:温峤还武昌,至牛渚矶。云其水多怪物,遂燬犀角而照之。见奇形异状,或朱衣,乘车马。峤梦人曰:"与君幽明道别,何苦相照?"

  《竹书纪年》曰:夷王猎於杜林,得一犀牛。

  《韩诗外传》曰:太史南宫适至义渠,得骇鸡犀,以献纣。

  《战国策》曰: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楚遣车百乘,献骇鸡之犀、夜光之璧于秦王。

  《离骚》曰:淹芳芷于腐臭,(淹,渍。腐,臭。)弃骇鸡于筐箓。(箓,竹器也。)

  《范子计然》曰:犀角出南郡,上价八千,中三千,下一千。

  《淮南万毕术》曰:犀角骇狐。(犀角置狐穴,狐去,不敢复居也。)

  《抱朴子》曰:通天犀角有白理如綖(音线)者,以盛米置群鸡中,欲啄米,至则惊却,故南人名为骇鸡也。得真角一尺以上,刻以为鱼,而衔以入水,水常为开,方三尺,可得气息死晷。以其角为义导者,得毒药以此搅之,皆生白沫;无复毒势,则无沫起也。通天犀所以能杀毒也,为物食百草之毒及众木棘。岁一解角,藏于山中。人以木如其角代之,犀不觉,后年辄复解。

  《山海经》曰:琴鼓之山多白犀。

  《蜀王本纪》曰: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咐晷,一在市桥下,二在渊中,以厌水精,因曰石犀里也。

  《林邑经纪》曰:犀行过丛林,不通,便开口露齿,前向直指,棘林自开。

  《南州异物志》曰:犀如像大,色黑,头似豪妇猪,食草木也。

  《南越志》曰:高州平之县,巨海有大犀,其出入有光,水为之开。

  刘欣期《交州记》曰:有犀角通天,向水辄开。

  万震《南州异物志》曰:犀有特神者,角有光耀,白日视之如角,夜暗掷晷理皆灿然,光由中出,望如火炬。欲知此角神异,置之草野,飞鸟走兽过皆惊。昔行野中见一世人,鸢乌欲往啄之,每至其头殁í走飞去。怪而视之,其头中有犀簪,近此角也。

  刘欣期《交州记》曰:犀出九德县,其毛如豕,蹄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长,额上角短。

  晋郭璞《犀赞》曰:犀之为状,形兼牛豕。力无不倾,呴无不靡。以贿婴灾,困乎角掎。

  傅咸《犀钩铭》曰:世称鸡骇之犀,有以此钩见遗者,为之铭。曰:兽曰玄犀,处自林麓。食惟棘刺,体兼五肉。或有神异,表露以角。含精吐烈,望如华烛。蜀之荒野,禽兽莫触。

  ○兕

  《尔雅》曰:兕,似牛。(郭璞症曰:一角,青色,重三千斤。)

  《说文》曰:兕如野牛,青毛,其皮坚厚可为铠。嶓冢之上,其兽多兕。

  《诗》曰: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又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又曰:既张我弓,既挟我矢,殪彼大兕。

  《春秋传》曰:犀兕尚多,弃田则那!

  《论语》曰:虎兕出于匣,(槛也。)是谁之过与?(典守者过也。)

  《国语》曰:平公射鴳,(音安)。不世,使竖襄搏之,失。公怒,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夕至于朝,)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鴳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於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世,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也。君蒲柏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厚颜,乃趣赦之。

  《战国策》曰: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野火之起若云霓,兕虎之声若雷霆。有狂兕,王弯弓而射,发而殪。笑曰:"乐矣!今日之游。千秋万岁之后,谁与乐此?"

  《楚辞》曰:君王亲发兮(发,射。)惮青兕。(惮,惊也。言怀王是时亲自射,以言常从君田猎;今狩,惊有兕牛,而不能制也。)

  《吕氏春秋》曰:楚庄王时,猎云梦,欲射杀随兕者,申公子培劫(音劫。)王夺而射之。王怒曰:"何蒲癌而不敬也!"欲诛之。左右谏乃止。不出三日,子培病亡。楚与晋战于两棠之地,大胜,赏有功者。子培之弟请曰:"人有功于军旅,臣之兄有功于车下。臣兄常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日。故臣兄劫而杀之,果有病死。"王乃检故记,果有之,遂赏子培弟也。

  《淮南子》曰:小国不斗于大国之间,两虎不斗于伏兕之旁。(畏见食也。)

  《论衡》曰:尚父伐纣,渡孟津,杖钺呼曰:"苍兕,苍兕!"案丛兕,水什蘙,善复舟,因令急渡,苍兕害汝。河中有此兽,时浮出,一身九首,人恶畏之,未必能复舟也。亦谓之苍雉。

  《西都赋》曰:狂兕触蹶。

  《江赋》曰:水兕雷咆乎阳侯。

  曹洪《与魏文帝书》曰:若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

  晋郭璞《山海图赞》曰:兕惟壮兽,似牛,青黑,力无不倾。***,以革皮充窝案,角助文德。

  ○像

  《春秋运斗枢》曰:摇光之星,散而为像。

  《尔雅》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像焉。

  《说文》曰:像,长鼻、牙,南越之大兽,三岁一乳。

  《左传·襄公四年》曰:像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又《定上》曰:吴伐楚,鍼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像以奔吴师。(烧火燧系像尾,使赴吴师。)

  《汉书·大宛传》曰:身毒国,其人乘像以战。

  《汉书》曰:武帝玄始二年,南越献驯像。(注曰:能拜,随人意。)

  《吴时外国传》曰:扶南王盘况,少而雄杰。闻山林有大像,辄生捕取之,教习乘骑。诸国闻而伏之。

  又曰:贺齐为新都太守,孙权出,祖道,作乐舞像。(《吴书》曰:权谓齐曰:"今定天下,都中国,使殊俗贡珍,狡兽率舞,非君而谁也!")

  《三国典略》曰:周军逼江陵,梁人率步骑开枇晁门出战。初,岭南献二像于梁,至是,梁王被之以甲,负之以楼,束刃于鼻,令昆仑奴驭之以战。杨忠射之,二像反走。

  《隋书》曰:刘方授驩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大业玄年正月,军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险,方击走之。师次阇梨江,贼据南岸立栅。方盛陈旗帜,击金鼓,惧而溃之。既渡江,行三十里,贼乘巨像四面而至。以弩射像,像中创,却蹂其阵。王师力战,贼奔於栅,因攻破之,俘贼馘万计。

  《唐书》曰:自永徽以来,文单国累献驯像,凡三十有二。皆豢于禁中,颇有善舞者,以备玄会,充庭之饰。及德宗即位,曰:"王者不尚异物,不贵难得之货。今官用费而物性不得,非宜也。"悉放于荆山之阳。

  又曰:高宗时,周澄国遣使上表云:"诃伽国有白像,首垂四牙,身运五足。像之所地,其土必丰。既有威灵,又弭灾患。力兼十像,强制百人。以水洗牙,饮之愈疾。请发兵迎取以献之。"上谓侍臣曰:"夫作法於俭,蒲爸犹奢,谁能制止?故圣人越席以昭俭,茅茨以戒奢。《书》云珍禽奇兽,不育于国。方知无益之源,不可不遏。朕安用奇像,令其远献?"乃劳其使而遣之。

  《山海经》曰:巴蛇食像,三岁而出其骨。

  《帝王世纪》曰:舜葬苍梧,下有群像常为之耕。

  又云:禹葬会稽,祠下有群像耕田。

  《万岁历》曰:成帝咸康六年,临邑王献像一,知跪拜。

  《文子》云:见像之牙,知大于牛。

  《吕氏春秋》曰:肉之美者,髦像之约。(高诱注曰:髦、像,肉之美者。)

  《吴录·地理经》曰:九真郡庞县多像,像生山中。郡内及日南饶之。

  《江表传》曰:孙权遣使诣阙,献像二头。魏太祖欲知其斤重,咸莫能出其理。时邓王冲尚幼,乃曰:"置像大舡,刻其所至,称物以载之,可知也。"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又曰:魏文帝遣使于吴求像牙。群臣以非礼,欲不与。孙权敕付使者。

  《论衡》曰:像耕鸟耘,虚言也。五帝三王,皆有贡月,何独为舜、禹也?苍梧多像之地,会稽众鸟所居,像自蹈土,鸟自食草,土蹶草尽,若耕耘也。

  又曰:夫十围之牛,为牧竖所驱,长仞之像,为越童所钩,无便故也。

  蒋子《万机论》曰:庄周妇死而歌。夫通性命者,以卑及尊,死生不悼,不可论也。夫像见子皮,无远近必泣,周何忍哉!

  《博物志》曰:南海四像,各有雌雄。其一雌死,百有馀日,其雄泥土着身,独不饮酒食肉。长吏问其所以,辄流涕,若有哀状。

  《晋诸公赞》曰:晋时,南越致驯像,于皋泽中养之。为作车,黄门鼓吹数十人,令越人骑之。每正朝大会,皆入充庭。帝行,则以像车导引,以试桥梁。后像以鼻击害人,有司启之而杀像,像泣血流地,不敢动。自后朝议以像尾嫳于事,悉送还越。

  万震《南州日南传》曰:扶南王善射猎,每乘像三百头,从者四五千人。

  《异物志》曰:俗传像牙岁脱,犹爱惜之,掘地而藏之。人欲取,当主假牙,潜往易之。觉则不藏。

  沉怀远《南越志》曰:像牙长一丈馀,脱其牙则深藏之。削木代之可得,不尔,穷其土得乃已也。

  《异苑》曰:会稽张茂,字伟康,常梦大像。以问万推,推曰:"当为太守,而不能善终。夫像者大兽,取诸其音,兽者守也。像以齿焚其身,后必为人所杀。"茂永昌中为吴兴太守,值王敦问鼎,执政不移。敦遣黍充灭之,而取其郡。

  万震《南州异物志》曰:像之为兽,形谭曦诡。身倍数牛,目不逾犭希。鼻为口役,望头若尾。驯良承教,听言则跪。素牙映侧,载籍所美。服重致远,行如丘徙。

  王韶之《始兴记》曰:伊水口有长洲,洲广十里,平林蔚然,有群像野牛。

  《法显记》曰:蓝莫国王得佛一分舍利,起塔。塔旁有池,池中有龙,常守护。有群像,以鼻取水,杂香花,而来供养。

  《后魏书》曰:乾陀国好征战,有斗像七百头。十人乘一像,皆执兵仗,像鼻持刀。

  《岭表录异》曰:广之属郡潮、循州多野像。潮、循人或捕得像,争食蒲扒,云肥脆尤堪作炙。或云像肉有十二种,像胆不附肝,随月转在诸肉。楚越之间,铣苍青黑,惟西方佛林大食多白像。又云南豪族,家多畜像,负重致远,若中国之牛马。汉使至其国,辄舞像,饰以金羁,皆合节奏。乾符中,占城献驯像,亦能蹈舞。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第一回 悲太平會員懷舊 破寥寥社長貽書

    凡讀過世界地理同歷史的,都曉得有個亞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亞美利加獨立戰爭一事,連孩子也曉得是驚天動地;應該時時記得,永遠不忘的。今且不說,單說那獨立戰爭時,合衆國中,有一個麥烈蘭國,其首府名曰拔爾祛摩,..

    33 月界旅行 2025-10-17
  • 卷第五百 杂录八

    孔纬 李克助 京都儒士 孟乙 振武角抵人 赵崇 韩偓 薛昌绪姜太师 康义诚 高季昌 沈尚书妻 杨蘧 袁继谦 帝羓----------------------------------------孔纬鲁国公孔纬入相后,言于甥侄曰:“吾顷任兵部侍郎,与王晋公..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九 杂录七

    崔铉 王铎 李蠙 韦保衡 衲衣道人 路群卢弘正 毕諴 李师望高骈 韦宙 王氏子 刘蜕 皮日休 郭使君 李德权----------------------------------------崔铉崔铉,元略之子。京(“京”字原缺,据陈校本补)兆参军卢甚之死..

    31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八 杂录六

    李宗闵 冯宿 李回 周复 杨希古 刘禹锡 催阵使 李群玉温庭筠 苗耽 裴勋 邓敞----------------------------------------李宗闵李德裕在维扬,李宗闵在湖州,拜宾客分司。德裕大惧,遣专使,厚致信好,宗闵不受,取路江..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七 杂录五

    高逞 吕元膺 王锷 江西驿官 王仲舒 周愿 张荐 莲花漏 唐衢 脂粉钱韦执谊 李光颜 李益 吴武陵 韦乾度 赵宗儒 席夔 刘禹锡 滕迈----------------------------------------高逞高逞(陈校本“逞”作“郢”)为中书舍人..

    35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六 杂录四

    赵存 严震 卢杞 韦皋 陆畅 马畅 吴凑 袁傪 李勉 于公异邢君牙 张造 吕元膺 李章武 元稹 于頔 薛尚衍----------------------------------------赵存冯翊之东窟谷,有隐士赵存者,元和十四年,寿逾九十。服精术之药,..

    36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五 杂录三

    宇文融 歌舒翰 崔隐甫 萧嵩 陈怀卿 邹凤炽 高力士 王维史思明 豆谷 润州楼 丘为 裴佶 李抱贞 杨志坚----------------------------------------宇文融玄宗命宇文融为括田使,融方恣睢,稍不附己者,必加诬谮。密奏以..

    39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四 杂录二

    房光庭 崔思兢 崔湜 吕太一 许诫言 杜丰 修武县民 李元皛王琚 李适之 白履忠 夜明帘 班景倩 薛令之----------------------------------------房光庭房光庭为尚书郎,故人薛昭流放,而投光庭,光庭匿之。既败,御史陆..

    3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三 杂录一

    夏侯亶 王肃 李延实 李义琛 刘龙 裴玄智 度支郎 虞世南尉迟敬德 虞世基 来恒 欧阳询 许敬宗 元万顷 郭务静 唐临苏瑰李峤子 娄师德 李晦 宋之问 陆元方 陈希闵 李详----------------------------------------夏侯亶梁..

    3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九十二 杂传记九

    灵应传----------------------------------------灵应传泾州之东二十里,有故薛举城,城之隅有善女湫,广袤数里,蒹葭丛翠,古木萧疏,其水湛然而碧,莫有测其浅深者,水族灵怪,往往见焉,乡人立祠于旁,曰“九娘子..

    4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一 杂传记八

    谢小娥传 杨娼传 非烟传----------------------------------------谢小娥传 (李公佐撰)小娥姓谢氏,豫章人,估客女也。生八岁丧母,嫁历阳侠士段居贞。居贞负气重义,交游豪俊。小娥父畜巨产,隐名商贾间,常与段..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九十 杂传记七

    东阳夜怪录----------------------------------------东阳夜怪录前进士王洙字学源,其先琅琊人,元和十三年春擢第。尝居邹鲁间名山习业。洙自云,前四年时,因随籍入贡,暮次荥阳逆旅。值彭城客秀才成自虚者,以家事..

    28 太平广记 2025-10-12
  • 第四百八十九 杂传记六

    周秦行记 冥音录----------------------------------------周秦行记(牛僧孺撰)余真元中,举进士落第,归宛叶间。至伊阙南道鸣皋山下,将宿大安民舍。会暮,失道不至。更十余里,行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闻有异气..

    37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八 杂传记五

    莺莺传----------------------------------------莺莺传 (元稹撰)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

    3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七 杂传记四

    霍小玉传----------------------------------------霍小玉传 (蒋防撰)大历中,陇西李生名益,年二十,以进士擢(“擢”原作“推”,据明抄本改)第。其明年,拔萃,俟试于天官。夏六月,至长安,舍于新昌里。生门..

    42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六 杂传记三

    长恨传 无双传----------------------------------------长恨传 (陈鸿撰)唐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

    40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五 杂传记二

    东城老父传 柳氏传----------------------------------------东城老父传 (陈鸿撰)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

    23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四 杂传记一

    李娃传----------------------------------------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向行简为传述。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

    4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三 蛮夷四

    狗国 南蛮 缚妇民 南海人 日南 拘弥国 南诏 獠妇南中僧 番禺 岭南女工 芋羹 蜜唧 南州----------------------------------------狗国陵州刺史周遇不茹荤血,尝语刘恂云,顷年自青杜(明抄本“杜”作“社”)之海,归..

    44 太平广记 2025-10-12
  • 卷第四百八十二 蛮夷三

    苗民 奇肱 西北荒小人 于阗 乌苌 汉槃陀国 苏都识匿国 马留武宁蛮 悬渡国 飞头獠 蹄羌 扶楼 交趾 南越 尺郭 顿逊 堕婆登国哀牢夷 诃陵国 真腊国 留仇国 木客 缴濮国 木饮州 阿萨部孝忆国 婆弥烂国 拨拔力国 昆吾 绣..

    54 太平广记 2025-10-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