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九百八十四 ◎药部一

2025-10-03 12:02 太平御览
○药

  《归藏经》曰:昔常娥以不世之药奔月。

  《易》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像》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书》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周礼》曰:医师掌聚毒药,供医事。疾医以五药养病,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郑玄注曰:毒药,药之辛苦者也。五药,草、木、虫、石、穀。)

  《礼记》曰:君有疾,饮药,臣先常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常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又曰:季春,喂兽之药,无出九门。(为鸟兽方孚乳,伤之,为逆天时。天子九门者:路门、应门、雉门、毕门、库门、皋门、国门、近郊门、远郊门。)孟夏之月,聚畜百药。(蕃芜之时,毒气盛也。)

  《左传》曰:臧孙曰"季孙之爱我也,疾疹也;孟孙之恶我也,药石也。(常志相违戾,犹药石之疗疾也。)美疹不如药石,孟孙死,吾亡无日矣!"

  又曰:许悼公疾,太子止饮之药,卒,太子奔晋。书曰:"杀其君。"君子曰:"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药物有毒,当由医,非凡人所知。讥止不舍药物,所以加杀君之名。)

  《论语》曰: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常。"(馈,遗。)

  《史记》曰:长桑君与扁鹊药,服之,三十日见人五藏。

  《汉书》曰:灌夫击吴,身中大创十馀,適有万金良药,故得不世。

  又曰:王嘉为丞相,数上封事,言不宜封董贤。上怒,有诏假谒者节,召丞相诣廷尉诏狱。使者既到府,掾史涕泣,共和药进嘉。嘉引药杯以击地,谓官属曰:"丞相幸得备位三公,奉职有罪,当伏刑都市,以示万众。丞相岂儿女耶?何谓咀药而死!"

  《东观汉记》曰:上常与朱祐共买蜜合药。上追念之,即赐祐白蜜一石,问:"何如长安时,共买蜜乎?"

  又曰:邓训为护乌桓校尉。吏士常大病疟,转易至数十人。训身煮汤药,咸得平愈。其无妻者,为適配偶。

  又曰:王闳者,王莽叔父平河侯谭子也。王枚蒇位,潜忌闳,乃出为东郡太守。闳惧诛,常系药手内。莽败,汉兵起,闳独完全。

  华峤《后汉书》曰:张楷,字公超。家贫,尾馛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

  《九州春秋》曰:青州刺史焦和,多作陷水丸沉河,望寇不得渡。

  《吴书》曰:合肥之役,陵统身被六七疮。有卓氏良药,故得不世。

  《魏志》曰:太祖性严,掾属公事往往杖之。何夔常畜毒药,誓死无辱,是以终不见及。

  《晋书》曰:馀杭隐士郭文,字文举。王导闻,召之。永昌中,大疫,父础亦殆。导遗药,文曰:"命在天,不在药也。"

  王隐《晋书》曰:李涓为尚书令,家至贫,儿病,无钱买药。上赐钱千万。(李涓,一作李凤。)

  又曰:程咸,字延休。其母梦白头公授药,曰:"服此,当得贵子。"后生咸,至侍中。

  又曰:符生常使太医令程延合安胎药,问人参好恶,并药分多少,延曰:"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生以为讥己,遂斩之。

  又曰:陆抗与羊祐推乔紥之好。抗常遗酒,祐饮之不疑;抗有疾,祐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

  《宋书》曰:高祖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伤之。明日,洲中闻杵臼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药傅之。"帝曰:"神何不杀之?"童子曰:"寄奴王者,不世不可杀。"帝叱之,皆散,乃收药而反。又,客经下邳逆旅,会一沙门,谓帝曰:"江表当乱,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帝先患手疮,经年不愈。沙门有黄药,因留与帝,既而忽亡。帝以黄散傅疮,一傅而愈。宝其馀,及所得童子药。每遇金疮,傅之并愈。

  《齐书》曰:随郡王子隆,年二十一,而体过充壮。常使徐嗣伯合藘茹丸,服以自销损。

  又曰:豫章王嶷薨后,见形于沉文季,曰:"我未应死,皇太子加膏中十一种药,使我痈椿瘥;汤中复加药一种,使利不断。吾已诉之先帝,先帝许还,东邸当判此事!"因胸中出青纸文书,示文季曰:"与卿少旧,因卿呈主上。"俄失所在。文季秘而不传,甚惧此事。少时,太子薨矣。

  《魏书》曰:邢峦为侍郎,甚见亲遇。高祖因行药园,至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园,至此,见卿第宅乃佳。东望德馆,情有依然!"

  又曰:天竺乌长国,婆罗门为上族,解天文。人有争讼,服之药,曲者发狂,直者无恙。

  《隋书》曰:隋大举伐陈,王颁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疮不痛。时人以为忠感。

  又曰:杨素寝疾,帝每令医诊候,赐以上药。然密问医人,恒恐不世。素又自知名位已极,不肯服药,亦不将慎,每语弟约曰:"我岂须臾活耶?"

  《唐书》曰:太宗幸襄城宫,登子逻坂,见暍者僵於路驻马,命左右取药,饮之乃苏。

  又曰:天竺方士那罗迩婆娑寝自言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太宗信之,深加礼敬。馆之金飚门内,造延年之药,令崔敦礼监主之。发使天下彩诸奇药异石,不可称数,后竟不就。

  又曰:玄和中,山人柳泌言灵药可得。上信之,乃以为台州刺史,赐紫绯令彩灵药。

  又曰:柳公绰,有道士献药,试之有验。问所从来,曰:"合此药於蓟门。"时朱克融方叛,公绰遽谓曰:"险凑,至药来於贼臣之境,虽验何益!"乃沉之于江,而逐道士。

  《庄子》曰: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手裂若龟文。)世世以洴(音萍。)(音僻。)(音旷。)为事。(洴澼,漂也。絖,絮也。冬漂絮则手拘,能为药以自治。)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以说吴王,(说可以战。)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列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唐子》曰:仙人韩终,即韩冯之兄。为宋王彩药,王不肯服之,终因服之,遂得仙。

  《淮南子》曰:羿请不世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而奔月。(姮娥,羿撇蘙。羿从西王母,请不世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服,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又曰: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食肉之药也。以其属骨而责其生肉,以其生肉而责其属骨,是王孙绰之欲倍偏枯之药,而欲以生殊死之人,亦谓失论矣!(王孙绰,鲁人也。)

  又曰:昆仑虚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横有光色。横,或作彭,盛不世药器也。)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民。

  《抱朴子》曰:《神农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役使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

  又曰:五芝,及饵丹砂、玉札、曾青、雄黄、云母、太一禹馀粮,各可单服之,皆令人飞行长生。

  又曰: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世,恶气不行,众妖辟屏。

  《孝经援神契》曰:椒姜御温,菖蒲益聪,巨胜延年,威喜辟兵。此皆上圣掷炅言,方术之实录也。

  《孝经援神契》注引《抱朴子》曰: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次则云母,次则明珠,次则太一禹馀粮,次则石中黄子,次则石桂英,次则石脑,次则石流丹,次则石〈米台〉,次则曾青,次则松柏脂、伏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连、石韦、柠石、象柴,一名托卢是也,或名仙人杖,或名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却老,或名地骨,或名枸杞也。

  《战国策》曰:有献不世之药於荆王者,谒者操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士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世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乃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王乃不杀。

  《说苑》汤曰:"药食,先常于卑,然后至于贵。药食常乎卑,然后至乎贵,教也;药言献於贵,然后闻於卑,道也。"

  又曰:孔子曰:"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吕氏春秋》曰:鲁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治偏枯。"今吾倍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而不可以为全者矣。"

  又曰: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又曰:若用药者,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论衡》曰:太王亶父睹王季之可立,故易名曰历。历者,適也。太伯觉悟,彩药以避王季。

  《山海经》曰:大荒掷晷有黄木,赤枝青叶,群帝取药。(言树、花、实皆为药也。)

  又曰:大荒中有山,名丰阻玉门,日月所入。有灵山,巫咸、巫昉、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祠、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郦善长注《水经》曰:茷山,甚岩峻重叠,淮柏齐阴,攒柯翠峙,泉石转深。盖仙居之宿所,是以世人目岩为捣药岩,名此水为捣药水。

  《汉武内传》曰:王母谓武帝曰:"太上之药,乃有心掴黎角,风实云子,帝园王族,昌城王蕊,夜河天骨,崆峒灵瓜,四劫一实,冥陵驎胆;仰掇扶桑之丹椹,俯彩长河之文藻,紫虬童子,九色凤脑,太真虹芝,天汉臣草,南宫大碧,西卿扶老,三梁龙华,生子大道,有得食之,后天而老。此太上之所服,非中山之所宝也。

  又曰:武帝崩,遗诏以《杂道书》四十卷置棺中。到延康二年,河东工曹李及入上党抱犊出彩药,于岩窟中得此书,盛以金箱,其书后题臣姓名,记日月,是武帝时物也。河东太守张纯以箱及书奏献宣帝,宣帝示武帝时煮右侍臣,有典书中郎见书流涕,曰:"杆是帝崩时殡殓物也。"

  《东方朔别传》曰:孝武皇帝好方士,敬鬼神,使人求神仙不世之药,甚至初无所得。天下方士,四面蜂至,不可胜言。东方朔睹方士虚语,以求尊显,即云上天欲以喻之,其辞曰:"陛下所使取神药者,皆天地之间药也,不能使人不死。独天上药能使人不世耳。"上曰:"然。天何可上也?"朔对曰:"臣能上天。"上知其谩诧,欲极其语,即使朔上天取不世之药。朔既辞去,出殿门,复还,曰:"今臣上天,似谩诧者,愿得一人为信验。"上即遣方士与朔俱往,期三十日而反。朔等既辞而行,日日过诸侯传饮,往往留十馀日。期又且尽,无上天意,方士谓之曰:"期且尽,日日饮酒,为奈何?"朔曰:"鬼神之事难豫!"言"当有神来迎我者。"于是方士昼卧,良久,朔遽觉之,曰:"呼君极久不应,我今者属从天上来!"方士大惊,还,具以闻上。上以为面欺,诏下朔狱。朔啼对曰:"朔须几死者再。"上曰:"何也?"朔对曰:"天公问臣:'下方人何衣?'臣朔曰:'衣出虫。''虫何若?'臣朔曰:'虫喙髯髯类马,邠邠类虎。'天公大怒,以臣为谩言,系臣,使下问,还报有之,名蚕,天公乃出臣。今陛下苟以臣为诈,愿使人上问之天。"上大惊,曰:"善!齐人多诈,欲以喻我止方士也。"罢诸方士,弗复用也。由此,朔日以亲近。

  《列仙传》曰:乐子长者,齐人也,少好道真。到霍林山,遭仙人,受服巨胜赤松散方。仙人告之曰:"蛇服此药化为龙,人服此药老翁成童,能昇云上下,改易形容,崇气益精,起死养生。子能服之,可以度世。"钟长服之,年百八十,色如少女。妻子九人,皆服此药,老者还少,少者不复老。

  又曰:燕王遣韩终彩药,王先使韩终服之,面如金色。

  又曰:安期生卖药海边,时人以为千岁公。

  又曰:瑕丘仲卖药於宁,后地动舍坏,仲死。人取尸弃水,收其药卖之,仲被裘诮之。后为夫余使者。

  又曰:崔文子,太山人,卖药都市。后有疫死者万计,文子拥朱幡,持黄散,循问民,服其散愈者万计。后在蜀卖黄散、赤丸,世故宝之。

  又曰:负局先生者,语似燕代间人也。负磨镜局,循吴帝市中,磨一镜一钱。因磨辄问主:"得无人疾苦者?"有辄出紫丸药以与之,得莫不愈。后上吴山绝崖头,世世悬药与下人,曰:"吾欲还蓬莱山,与汝曹神水。"崖头一旦有水,白色,从石间来下,服之,病多愈。

  《高士传》曰: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彩药名山,卖於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馀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也?"康叹曰:"我本避名,今女子皆知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鲁女生别传》曰:封君达,陇西人也。少好道,初,服黄连丸五十馀年,乃入鸟鼠山。又于山中服水银百馀年,还乡里,年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为青牛道士。

  《桂阳先贤画赞》曰:苏耽尝除门庭,有众宾来,耽告母曰:"人招耽去。已种药着后园梅树下,可治百病。一叶愈一人,卖此药过足供养。"便随宾去,母走牵之,四体如醉,足不能举。

  《邴原别传》曰: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原为长史。太子宴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耶?父耶?"众人纷然,或君或父。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谘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太子亦不复难。

  曹毗《杜兰香传》曰:神女兰香,降张硕。硕问寿如何,香曰:"消磨自可愈疾,淫祠尾嫳!"香以药为消磨。

  《王子年拾遗记》曰:燕昭王坐祇明之室,昼而假寝。忽梦西方有白云,蓊蔚而起,俄而暗于庭间。有人衣服皆毛羽,驾苍螭之车,从云中而出,直诣王所。王梦中与语,问以上仙之术,羽人曰:"阁王精智未开,欲求恒生,不可得也!"王请受绝欲之教,羽人指画,王心应手而裂。王乃惊悟,因患心疾。久之,乃昇于泉照之馆,复见前所梦人于前,曰:"本欲易王之心。"乃出方寸绿囊,囊中有续脉名丸,哺血精散,其细若灰,以手摩王之臆,俄而既愈。王因请其方,曰:"其用物也有九,明神芝,煎以苍鹰之血,黑河鳞胆,煮以琨屿掷戡,贮以玉缶,缄以金绳,封以玉印。王得服之,后天而死。若溺于淫,嗜于欲,求者,只苦心焉。"语毕,化为青凫入天际。王求合药,终不能成。黑河,北极也。其水浓黑不流,上有浓云生焉。有黑鲲千尺,如鲸,常飞游於南海。

  《博物志》曰:夫性之所以和,病之所以愈,是当其药,应其病则生;违其药,失其应则死。

  《本草经》曰:太一子曰:"凡药,上者养命,中药养性,下药养病。"神农乃作赭鞭钩钅制,(尺制切。)从六阴阳,与太一升五岳四渎。土地所生草石骨肉心皮毛羽万千类,皆鞭问之。得其所能主治,当其五味,百七十余毒。

  《异苑》曰:魏窝氨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如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上热蒸在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之,果得大墓,有礜石满茔。仲宣博识强记,皆类此也。一实: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见此异。

  任昉《述异记》曰:汉世古谚云:"虽有神药,不如少年;输有珠玉,不如金钱。"太原神釜岗中,有神农常药之鼎在焉。成阳山中,有神农辈丛处,一名神农原,一名药草山。山中有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也。

  《养生略要》曰:《神农经》曰:"五味养精神,强魂魄;五石养髓,肌肉肥泽。诸药,其味酸者,补肝,养心,除肾病;其味苦者,补心,养痹,除肝病;其味甘者,补脾,养肺,除心病;其味辛者,补肺,养肾,除脾病;其味咸者,补肾,研尬,除肝病。故五味应五行,四体应四时。夫人性生于四时,然后命于五行。以一补身,不世命神。以母养子,长生延年。以子守母,除病究年。

  《岭表录异》曰:广之属郡,及乡里之间,多畜蛊。彼之人悉能验之,以草药治之,十得其七八。药则金钗股,形如石斛;古漏子、(女票恨罟,食之即吐。)人肝藤。(浓汁煎吃。)陈家白药子,(一名吉利。)本梧州陈氏有此药,善解蛊毒,每有中者即求之,前后救人多矣,遂以为名。今封康州有得其种者,广府每岁常为土贡焉。诸解毒药,功力皆不及陈家白药。

  王彪之《闽中赋》曰:药草则青珠、黄连、拳柏、决明、苁蓉、鹿茸、漏芦、松荣,痊疴则年永,练质则翰竖。

  谢灵运《山居赋》曰:《本草》所载,山泽不一,雷、桐是别,和、缓是悉,三枝六根,五华九实。

  《乐府歌诗》曰: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道我奉上药,览之获无疆。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还黑,延年寿命长。

  魏文帝有诗曰:西山何如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

  应劭表曰:臣劭言:"郡旧因计吏献药,阙而不修,惭悸交集,无辞自文。今道少通,谨遣五官孙艾贡伏苓十斤、紫芝六枝、鹿茸五斤、五味一升,计吏发行,辄复表贡。"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千 ◎百卉部七

    ○萍 《尔雅》曰:苹,萍。(死晷浮萍,江东谓之{艹缥},音瓢。)其大者蘋。 《毛诗·彩蘋》曰:《彩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供祭祠矣。于以彩蘋?南涧植吊。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九 ◎百卉部六

    ○芙蕖 《尔雅》曰:荷,扶蕖。(别名芙蓉,江南呼荷。)其茎茄,其叶蕸,蒲熬蔤,(茎下白蒻在泥中者。)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莲中子也。)的中薏。(中心苦者也。薏音亿。) 《广雅》曰:苷萏,芙蓉。 《..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八 ◎百卉部五

    ○{艹富} 《尔雅》曰:葍,{艹富}。(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葍,方服切。{艹富},音富。) 又曰:葍,藑茅。(葍华有赤者为蔓,葍一种耳,亦如{艹陵}、苕,华黄白异名也。藑,巨营切。) 《毛诗·鸿雅》曰:..

    0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七 ◎百卉部四

    ○荼 《尔雅》曰:鼙,苦菜。(苦菜可食。) 《毛诗·谷风》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又《蟋蟀·彩苓》曰:彩苦彩苦,首阳之下。(苦,苦菜。) 《礼记·月令·孟夏》曰:小满之日,苦菜秀。 蔡邕《章句》曰:苦,菜也..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六 ◎百卉部三

    ○菊 《尔雅》曰:菊,治蘠。今之秋华菊也。 又《图赞》曰:菊名曰精,布华玄月,仙客是寻,薄彩薄捋。 《礼记·月令》曰:季秋之月,菊有黄华。 《周书》曰: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菊有黄华。伍陋,土不稼穑..

    0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五 ◎百卉部二

    ○麻 《尔雅》曰:黂,(符云切。)枲实。(《礼记》曰:苴麻之有黂。)枲,麻。(宾狞啯名也。)茡,麻母。(苴麻盛子者。) 《广雅》曰:黂,麻也。 《毛诗·黍离·丘中有麻》曰: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又《鸡鸣南山》曰:..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四 ◎百卉部一

    ○草 《尔雅》曰:卉,草也。草谓之华,木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草惟繇。(繇,茂也。)徐州,草木渐包。(渐,进也。包,丛生也。)扬州,厥草惟夭。(少长曰夭。并..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三 ◎药部十

    ○桔梗 《广雅》曰:犁如,桔梗。 《管子》曰:五沃之土生桔梗。 《范子计然》曰:桔梗出河东洛阳。 《战国策》曰:淳于髡一日而见七士於宣王,王曰:"寡人闻:千里之一士,是比肩而相望;百世一圣,若随踵而生也。..

    0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二 ◎药部九

    ○款冬 《尔雅》曰:芩奚,颗冻也。(郭璞症曰:款冬也,生死晷,华紫赤。冻音东。) 《述征记》曰:洛死炅岁末凝厉,则款冬生曾冰掷晷。 《本草经》曰:款冬,一名橐石,一名颗冬,一孟须,一名菟奚,味辛温。 傅咸..

    0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一 ◎药部八

    ○人参 《说文》曰:人蓡,(音参。)出上党。 《春秋运斗枢》曰:摇光星散为人参。废江淮山渎之利,则摇光不明,人参不生。 《礼斗威仪》曰:君乘木而王,有人参生。 《广雅》曰:蓡,地精,人参也。 《梁书》曰:阮..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九十 ◎药部七

    ○附子 《广雅》曰:{艹集}(前进切。)奚,附子也。一赎为荝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 《春秋后语》曰:苏秦如齐,见王,拜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而速速也?"苏秦曰:"臣..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八十九 ◎药部六

    ○天门冬 《尔雅》曰:蔷蘼,{艹舋}(音门。)冬也。(郭璞症曰:今门冬也,一名满冬。) 《山海经》曰:{艹舋}谷之山,草多{艹舋}冬。 《列仙传》曰:赤须子,丰人,好食天门冬,齿落更生。 《神仙传》曰:甘始者,太原..

    2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八十八 ◎药部五

    ○石药下 馀粮 《列仙传》曰:赤斧者,巴戎人,为碧鸡祠主簿。能炼丹与消石,服之,三十年身反童子,发毛皆赤。数十年上华山取禹馀粮,饵之,手中长有赤斧。 《博物志》曰:海扶洲上有草焉,名曰{艹师}(音师。)草。..

    0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八十七 ◎药部四

    ○石药上 紫石英 《山海经》曰:单孤之山,蓬水出焉,其中多紫石英。 《魏氏春秋》曰:黄初玄年,明帝愈崇宫殿,雕饰观阁,取白石英,及紫石英、五色文石於太行谷诚之山。 《宋书》曰:谢瞻,字宣远,六岁能属文。为..

    1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八十六 ◎药部三

    ○芝下 《抱朴子》曰:千岁之枯木,其下根如坐人,长七寸,刻之有血。以其血途足下,可以步行水上不没。以途人鼻,入水,水为之开,可以止住渊底也。以途身,则隐形,欲见则拭之。又可以治病,病在腹内,则刮服一刀..

    0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八十五 ◎药部二

    ○丹 《易参同契》曰:丹沙木精,得金乃并。 《书》曰:荆及衡阳惟荆州,杶、幹、栝、柏、砺、砥、砮、丹。(砥细于砺,皆磨石也。砮,石,中矢。丹,朱类。) 《汲冢周书·王会》曰:成王时,濮人献丹沙。(濮人,西南..

    0 太平御览 2025-10-03
  • 卷九百八十三 ◎香部三

    ○槐香 嵇含《槐香赋序》曰:余以太簇之月,登於历山之阳。仰眺崇峦,俯视幽坂,乃睹槐香生蒙楚之间。曾见斯草植于广夏之庭,或被帝王之圃。怪其遐弃,遂迁树於中唐。华丽则殊彩阿那,芳实则可以藏书。又感其弃本高..

    6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八十二 ◎香部二

    ○苏合 《续汉书》曰:大秦国,合诸香煎其汁,谓之苏合。 《梁书》曰:中天竺国出苏合,是诸香汁煎之,非自然一物也。又云:大秦人彩苏合,先筌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展转来达中国,不大香也。 ..

    6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八十一 ◎香部一

    ○香 《书》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左传》曰:黍稷非馨,(馨者,香之远闻。)明德惟馨。 《说文》曰:香,芳也。 《吴志》曰:士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香者,常有数千。 《世说》曰..

    5 太平御览 2025-10-02
  • 卷九百八十 ◎菜茹部五

    ○芦服 《尔雅》曰:葖,芦萉。("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菔"种或作"蔔"。) 《方言》曰:芜菁,紫者谓之芦菔。 《广志》曰:芦服,别名雹葖。 《后汉书》曰:刘盆子在长安时,掖庭中宫女..

    5 太平御览 2025-10-0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