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皇甫谧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2025-10-07 10:01 读医

黄帝问曰∶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对曰∶天地之间,不离于五,人亦应之,非徒一阴一阳而已。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此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血气亦不同也。

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济湛湛,好内而恶出,心抑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人,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少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嫉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罔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无改(一作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 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宣,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而谦让,卑而不谄,是谓至治。古之善用针灸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

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知,缓筋而浓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

少阴之人,多阴而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

太阳之人,多阳而无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

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重不足,病不起矣。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宜谨审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其有余,察其不足,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也。

太阴之人,其状 (音朕)然黑色,念然下意,临临然长大, (音窘)然未偻。

少阴之人,其状清然窃然,固以阴贼,立而躁险,行而似伏。

太阳之人,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 。

少阳之人,其状立则好仰,行则好摇其两臂,两臂肘皆出于背。

阴阳和平之人,其状逶逶然,随随然, 然,哀哀然,豆豆然,众人皆曰君子。(一本多愉愉然,HT HT 然。)

黄帝问曰∶余闻阴阳之人于少师。少师曰∶天地之间不离于五,故五五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岐伯对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声,而二十五人具也。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苍色小头,长面大肩,平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材,好劳心少力,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右角(一曰少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音太,一曰右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鸠鸠然(一曰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括括然。

火形之人,比于上征,赤色广KT ,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遥,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了,好颜急心,不寿暴死,奈春夏不奈秋冬,感而生病,主手少阴窍窍然(一曰核核然)。太征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少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 然( 音剔,又音倘)。右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一曰熊熊然)。判征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然,熙熙然。

土形之人,比于上宫,黄色,大头圆面,美肩背,大腹,好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奈秋冬不奈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足太阴敦敦然。太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加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 (音咳)然(一曰坎坎然)。少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一曰众之人,一曰阳明之上)。

金形之人,比于上商,白色,小头方面,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一曰发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奈秋冬不奈春夏,春夏感而生病,主手太阴敦敦然。太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右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左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少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黑色,大头面不平(一云曲面),广颐小肩,大腹小手足(小一,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纡纡然。众之为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桎之为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

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害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富贵大乐。曰∶其形色相胜之时,年加可知乎?曰∶凡人之大忌常加九岁。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失则忧矣。

曰∶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以知形气奈何?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须美长,血多气少则须短,气多血少则须少,血气俱少则无须,两吻多画。(须字一本俱作髯字,吻音稳。)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大指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善瘃(瘃音 );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而枯瘁,善痿厥足痹。足少阳之上,血气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髯,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浓;血少气多则 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而无肉。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小理;血少气盛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阴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手阳明之上,气血盛则上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善转筋,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拳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瘦以寒;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多髯,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黑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血气俱不足。审察其形气经络之凝泣结而不通者,此于身背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泣,凝泣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往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即而取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别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则刺约毕矣。

曰∶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之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病益甚。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曰∶重阳之盛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矫矫蒿蒿(一本作 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喜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此人颇有阴者也。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阴阳和调者,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其阴多而阳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其多阴而少阳者,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之乃知。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也,沉浮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也。

《针灸甲乙经》(公元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撰。十二卷。论述生理、病理、诊断、经络、俞穴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

猜你喜欢

  • 窦汉卿流注指要后序

    望闻问切,推明得病之原;补泻迎随,揭示用针之要。予余是学,自古迄今,虽常覃思以研精,竟未钩玄而索隐。俄经传之暇日,承外舅之训言,亡了(按《卫生宝鉴》作云及)世纷,续推兵扰。其人也,神无根据而心无定;或..

    44 读医 2025-10-14
  • 附∶针灸杂说

    月内人神所在之图(新添逐日辰忌)一日在足大指厥阴分,刺之跗肿。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三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少腹痛。四日在腰太阳分,刺之腰偻无力。五日在口太阴分,刺灸之舌强。六日在两手阳明分,..

    48 读医 2025-10-14
  • 冬至叶蛰宫说

    冬至叶蛰宫图按周身立法,取九宫方位。离为上部,中州为中部,坎为下部,巽坤为二肩兑为左右胁,干艮为左右二足。太一游至处,禁忌针灸。(若起叶蛰宫,取冬至一日为首,他皆仿此。)太一血忌之图(图缺)经曰∶身形..

    39 读医 2025-10-14
  • 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序

    经曰∶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始居于叶蛰之宫。从其宫数所在,日徙一处,至九日复一.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此乃太一日游之法也。其旨甚明,别无所隐。奈行针之士,无有知者,纵有知者,秘而不传,致使圣人之法,罕..

    54 读医 2025-10-14
  • 杂忌法

    杂忌法有数端。经云∶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于至巧;气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笃危者,不可刺;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皆不可刺。然大寒无刺,令病患于无风暖室中,啜以粥食,饮以醪酪,令病患无畏..

    36 读医 2025-10-13
  • 古法流注

    经云∶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太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注还于手太阴。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昼夜行流,与天同度。此法如气血所王之经络..

    45 读医 2025-10-13
  • 夫妇配合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气血也。阴日血先气后,阳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故阴日虽遇阳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而行,..

    41 读医 2025-10-13
  • 真言补泻手法

    补法∶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透于腠理,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分寸,待针头沉紧时,转针头以手循扪,觉气至,却回针头向下,觉针头沉紧,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吸出针乃闭其穴(谓一手急然孔是..

    42 读医 2025-10-13
  • 定八穴所在

    公孙二穴,足太阴脾之经。在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令病患坐蜷两足底,相对取之。合内关穴。内关二穴,手厥阴心包之经,在手掌后二寸。令病患稳坐,抑手取之。独会。临泣二穴,足少阳胆之经,在足小趾次趾本节..

    45 读医 2025-10-13
  • 流注八穴序

    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然不知孰氏之所述,但序云∶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近代往之弥验。予少时尝得其本于山人宋子华,以此术行于河淮间四十一年。起危笃患,随手应者,岂胜数哉!予嗜此术,亦何啻伯伦之嗜酒也,第..

    49 读医 2025-10-13
  •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系昼夜百刻十二时定体之图说)手太阴肺经配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上∶手太阴肺经,五穴为阴穴,大指内侧角起,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肺属金,在支为未,在干为辛。 手阳明大肠经,六穴为阳穴,从大..

    42 读医 2025-10-13
  • 气血问答

    予问∶脉之理果是气耶,果是血耶?答曰∶气血之波澜,身体之橐 ,此说特未契理。脉者陌也,魂魄之生,气血之府也,天地之祖,万物之宗,此说极有气味,吾常拟此。予问∶经之理,果何意耶?答曰∶经者气血经历之路也..

    49 读医 2025-10-13
  • 交经辨

    足厥阴肝经上内踝八寸,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足太阴脾经,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

    48 读医 2025-10-13
  • 络说

    络一十有五,有横络、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络穴说络穴正在两经中间,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尽处,手腕后高骨缝间列缺是也。内为手太阴肺经,外为手阳明大肠经,列缺穴交两经之中。若刺络穴,..

    38 读医 2025-10-13
  • 针经直说

    手太阳小肠经∶踝中(脘骨是也。) 肩解(背后缝是也。)手阳明大肠经∶上柱骨(缺盆外横骨是也。) (颧外是也,颧谓项骨也。)足厥阴肝经∶足跗(足面是也。)胁(腋下是也。) (屈心是也。)巅(头心是也。)人..

    42 读医 2025-10-13
  • 流注通玄指要赋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善回阳而倒阴。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歧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

    41 读医 2025-10-13
  • 针经标幽赋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

    29 读医 2025-10-13
  • 小儿杂病第十一

    婴儿病,在头毛皆逆上者死。婴儿耳间青脉起者, ,腹痛。大便青瓣,飧泄,脉大,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者,易已。惊痫脉五,针手足太阴各五,刺经太阳者五,刺手足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

    45 读医 2025-10-13
  • 妇人杂病第十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病?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治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辜(《素问》作 )。所谓不足者,身羸瘦..

    46 读医 2025-10-13
  •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瘿,天窗(一本作天容,《千金》作天府)及 会主之。瘤瘿,气舍主之。

    44 读医 2025-10-1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