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皇甫谧
皇甫谧
  • 新校正黄帝

    臣聞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醫者〔1〕,雖曰方技〔2〕,其實儒者之事乎。班固序《蓺文志》稱儒者〔3〕,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又云,方技者,蓋〔4〕論病以及國,原診〔5〕以知..

    皇甫谧 2025-04-30
  • 黄帝三部灸甲乙經序

    晉玄晏先生皇甫謐夫醫道所興,其來久矣。上古神農,始嘗草木而知百藥〔1〕。黄帝咨訪岐伯、伯高、少俞之徒〔2〕,内考五藏六府,外綜〔3〕經絡血氣色候,參之天地,驗之人物〔4〕,本性命〔5〕,窮神極變〔6〕,而鍼..

    皇甫谧 2025-04-30
  • 序例

    諸問,黄帝及雷公皆曰問。其對也,黄帝曰荅,岐伯之徒皆曰對。上章問及對已有名字者,則下章但言問言對,亦不更説名字也;若人異則重複更名字,此則其例也。諸言主之者,可灸可刺;其言刺之者,不可灸;言灸之者,不..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一

    精神五藏第一(按:藏下原有論字,據餘篇删)本篇自黄帝問曰至蕩憚而不收,見《靈樞本神》、《太素》卷六首篇。自怒則氣逆至故氣結,見《素問舉痛論》、《太素九氣》。自肝藏血至而謹調之,見《靈樞本神》、《太素》..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二

    十二經脉絡脉支别第一上本篇自雷公問曰:禁服之言至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見《靈樞經脉》、《太素經脉連環》。自足少陰氣絶至水勝火也,見《靈樞經脉》。自《靈樞》云:少陰終者至上下不通而終矣,見《靈樞終始》、《..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三

    頭直鼻中髮際傍行至頭維凡七穴第一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以舍大氣也。見《素問氣穴論》、《太素氣穴》。提要:本篇主要説明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及孫絡、谿谷溢奇邪通榮衛的重要意義;闡述了頭中綫沿前髮際邊緣横開至頭..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四

    經脉第一上本篇自雷公問曰至無勞用力,見《靈樞禁服》、《太素人迎脉口診》;自黄帝問曰:病之益甚至脉口盛緊者,傷於食,見《靈樞五色》、《太素人迎脉口診》;自其脉滑大以代而長者至可變而已,見《靈樞五色》;自..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五

    鍼灸禁忌第一上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氣穴爲寶、又曰:春取經,血脉分肉之間、自又曰:夏取盛經至絶皮膚、秋取經俞,邪在府,取之於合、又曰:冬取井滎,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故春刺絡脉至間者淺刺之、自夏..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六

    八正八虚八風大論第一本篇自黄帝問曰至發腠理者也,見《靈樞歲露論》、《太素八正風候》。自風從其衝後來者至則爲擊仆偏枯矣,見《靈樞九宫八風》、《太素九宫八風》。自曰:四時八風之中人也至不能傷也,見《靈樞歲..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七

    六經受病發傷寒熱病第一上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三日其氣乃盡故死,見《素問熱論》、《太素熱病決》。自肝熱病者至頰上者鬲上也,見《素問刺熱篇》、《太素五藏熱病》。自冬傷於寒至秋必病瘧,見《素問》生氣通天論及陰陽..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八

    五藏傳病發寒熱第一上本篇自黄帝問曰至皆死不治,見《素問玉機真藏論》,其中自大骨枯槁至皆死不治,見《太素真藏脉形》。自曰:寒熱瘰癧至赤脉不貫瞳子者可治,見《靈樞寒熱》、《太素寒熱瘰癧》。自人有善病寒熱者..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九

    大寒内薄骨髓陽逆發頭痛第一頷項痛附本篇自黄帝問曰至頭痛齒亦痛,見《素問奇病論》、《太素頭齒痛》。自陽逆頭痛至取人迎,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厥頭痛至後取足少陽陽明,見《靈樞厥病》、《太素..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十

    陰受病發痺第一上本篇自黄帝問曰至轉引而行之,見《靈樞周痺》、《太素痺論》。自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痺者至視其三部,見《靈樞五變》。自曰:刺有三變至内熱者也,見《靈樞壽夭剛柔》、《太素三變刺》。自曰:痺將安..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十一

    胸中寒發脉代第一提要:本篇主要論述由於胸中有寒,致使脉代不至所出現之脉証,並提出主治腧穴,故以此名篇。脉代不至寸口〔1〕,四逆〔2〕,脉鼓不通〔3〕,雲門主之。胸中寒,脉代時不至〔4〕,上重下輕,足不能安..

    皇甫谧 2025-04-30
  • 卷之十二

    欠噦唏振寒噫嚏泣出太息下耳鳴囓舌善忘善饑第一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寫太足陰,見《靈樞口問》、《太素十二邪》。自亦可以草刺其鼻至大驚之亦可已,見《靈樞雜病》、《太素療噦》。自曰:人之唏者何至俠頸者,頭中分也..

    皇甫谧 2025-04-30
  • 林序

    臣闻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医者虽曰方技,其实儒者之事乎。班固序《艺文志》,称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又云∶方技者,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非能通三才之奥,安能及国之..

    皇甫谧 2025-10-06
  • 皇甫序

    夫医道所兴,其来久矣。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雷公受业传之于后。伊芳尹以亚圣..

    皇甫谧 2025-10-06
  • 卷一 精神五脏论第一

    黄帝问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对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故生之来谓之精..

    皇甫谧 2025-10-06
  • 五脏变第二

    黄帝问曰;五脏五 ,愿闻其数?岐伯对曰∶人有五脏,脏有五变,变有五 ,故五五二十五 ,以应五时。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素问》曰肝在味为辛,于经义为未通。)心为牡脏,其色赤..

    皇甫谧 2025-10-06
  •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清净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少阴属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此六..

    皇甫谧 2025-10-0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