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国人 / 路德维希

译者前言

2025-10-16 15:29 德国人

《德国人》是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刻画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盛衰史。这不是一部通常的编年史,而是通过对德国历史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绘,使读者似乎身历其境,重温千百年来的德国人历史。

作者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回顾德国人非同寻常的历史。他以挚爱的笔触探讨德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奥秘。在他看来,浮士德身上永无休止的渴求精神,是德国人最大的动力。德国人正是以这种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永不满足的精神,攀登人类文化的高峰。而在作者笔下的德国历代统治者,从古代条顿族首领,德国的皇帝和将军,到纳粹头头希特勒,无一不怯懦狠毒,凶残野蛮,背信弃义,野心勃勃,妄想征服全世界。

这本书写成于四十多年前,是正当全世界人民对德国民族所作所为都感到困惑、惊愕、愤怒和仇恨的时刻,于1941年出版的。作者对德国法西斯深恶痛绝,早年迁居瑞士,并于1932年加入瑞士籍。1940年以后,路德维希定居美国,《德国人》是他在美国写成的。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德国人盲从希特勒,到处杀戮抢劫,对人类犯下了滔天大罪?路德维希深刻地解剖了德国人性格上的弱点,并且指出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甘心忍受战败屈辱的地位,听信了希特勒蛊惑人心的谎言,甘心情愿听任法西斯的驱使。路德维希谴责德国人的愚昧无知,为他们误入歧途而惋惜不已。读者从作者的分析中,会看到他对德国人的否定多于肯定,但贯穿全书的,仍是他对德国人的深情厚谊。希特勒发动战争的罪责,已由历史作出了公正的结论。作者在这本出版于战争期间的书中对德国人的无情鞭挞,用意在于期望一切追随希特勒的德国人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改邪归正,使德国悠久和优秀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译者深信,由于作者爱之深切,而对德国人作出的过分的批判,不会抹煞德国人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艾米尔路德维希1881年生于德国的布列斯劳(Breslau,现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编者注)。他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创作了《歌德》、《拿破仑》、《俾斯麦》、《威廉二世》、《天才和性格》和《艺术和命运》等一系列出色的传记文学作品而蜚声欧美文坛。他曾对美国记者谈话中称:我15岁开始写作。在20岁到40岁期间撰写了一系列戏剧,其中有12部戏剧汇集成一部文集,半数在舞台上演出过。早年受到霍普特曼和尼采的影响。30岁以后,首先试图撰写俾斯麦传,此后利用青年时代为写戏剧搜集的素材,专心从事创作刻画心理的传记文学。我从来也没有要找到新的历史材料的野心,更多的是利用众所周知的材料,塑造形象性的人物,使读者读起来,好像在大街上邂逅于故人旧友一样。《德国人》也许是作者撰写的最后一部巨著,他在数十年创作无数德国历史伟人传记的基础上,通过本书将德国历史串连一起,刻画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阐明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梦想主宰世界的卡尔大帝,发明活版印刷的古腾堡,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路德,发现行星规律、为牛顿万有引力奠定基础的天文学家开普勒,狂飙运动中兴起的伟大文学家歌德,愤世嫉俗的天才音乐家贝多芬,一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直到臭名昭著的希特勒,在作者的笔下无不栩栩如生。

这本书是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侨居美国的德国人的反思。在这本书战后湮没了近三十年后,美国又于1980年重版发行,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温故而知新,无疑也会从中得到启发。

译者

1988年10月于维也纳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是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它刻画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盛衰史。这不是一部通常的编年史,而是通过对德国历史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绘,使读者似乎身历其境,重温千百年来的德国人历史。作者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回顾德国人非同寻常的历史。他以挚爱的笔触探讨德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奥秘。在他看来,浮士德身上永无休止的渴求精神,是德国人最大的动力。德国人正是以这种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永不满足的精神,攀登人类文化的高峰。

猜你喜欢

  • 第五卷 衰落

    从威廉二世到希特勒(18901940)也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使高尚的精神和高度的文化深入到我们同胞的心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长期以来他们始终是处于野蛮和愚昧状态之中。歌德世界反对德国德国廉价的工业工人和士..

    3 德国人 2025-10-16
  • 第四卷 世界公民及民族主义分子

    从贝多芬到俾斯麦(18001890)德国爱国者是如此的傲慢,他坚信一切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并且把别的国家取得的成就也僭称为自己的,因为据说这些国家不是德国的后代,至少也是德国的远亲。歌德四座碑塔拿破仑一种有黑色..

    3 德国人 2025-10-16
  • 第三卷 国家与精神的分裂

    从大选帝侯到歌德(16501800)德国?她在哪里?我们怎么才能找到她的整体?德国人是博学多才的,但是这个国家却是另一回事。歌德普鲁士的景色维也纳两个城市的比较音乐与效率伟大的德意志人来自何方?普鲁士人是何许..

    29 德国人 2025-10-16
  • 第二卷 教义的斗争

    从路德到开普勒(15001650)关于宗教改革只有一件事是饶有趣味的,这就是备受人们赞美的路德的性格。其他一切则是一片混乱,至今令人忧虑不堪。歌德浮士德博士天才和神秘主义者苦行狂耻辱柱和女巫在一间烟雾腾腾,摆..

    2 德国人 2025-10-16
  • 第一卷 统治世界之梦

    从卡尔查理大帝到古腾堡(8001500)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黯然神伤,作为个人,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歌德查理大帝和文化精神持刀剑的基督皇帝的继承人查理查理大帝(742814)是日耳曼三四个..

    1 德国人 2025-10-16
  • 楔子

    恺撒和阿里欧维斯图斯日耳曼首领在讲话威胁和背信弃义晨曦从一座山丘从广阔的平原后面徐徐升起。两支外表和服饰迥异的马队从山的两侧同时向山头挺进。一支队伍穿着革制盔甲,无袖的古罗马束腰外衣。战士肩上披的军氅..

    2 德国人 2025-10-16
  • 作者原序

    本书叙述的是日耳曼人的历史,而不是德国的历史。和作者所有其他的作品一样,本书的叙述也着重于人物心理的剖析。即便如此,也难以通过一部书来概括整个历史。而要做到这一点,取决于作者选材的技巧。一些无关紧要的..

    2 德国人 2025-10-16
  • 译者自序

    小泉八云的作品,我国已经有许多人翻译过。可是所翻译的大概只是他的文艺评论,至于他另外的作品,似乎还没有人注意到,这本《日本与日本人》,很可以使我们从另外方面认识小泉之为人。小泉八云故居小泉八云(185019..

    2 日本与日本人 2025-10-16
  • 前言 三

    《曾胡治兵语录》成书于1911年夏。1917年蔡锷去世一年后,上海振武书局首次公开印行,梁启超为之作序。1919年李根源于广州重印。1924年蒋介石增辑《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名义印发黄埔军校作为教材。19..

    22 曾胡治兵语录 2025-09-01
  • 前言 二

    1911年春,蔡锷由广西赴云南担任新军训练工作。数年的军中生活,使他亲身体会到所谓的“新军”,依然是风气败坏,纪纲废驰。“基础已坏,欲挽回补救,决非一二人之力所能奏功”。面对这种现状,他感到只有号召“多数..

    37 曾胡治兵语录 2025-09-01
  • 前言 一

    《曾胡治兵语录》,是蔡锷辑录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言论而编成的一部语录体兵书。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1895年,未满13岁的..

    72 曾胡治兵语录 2025-09-01
  • 译者前记

    一在这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译小说已是不大合适,译的还是童话,天大的理由,也是罪不可恕。如果,读者这样责备我以大义,我自然觉得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只好学徐志摩在猛虎集序里的调子:您们还是不责备我的好。在..

    19 德国的古典精神 2025-08-28
  • 《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译者序一

    友:这些时候老没见你,你忙什么了?我:我正忙一部译稿。友:是谁作的?原名是什么?我:作者是玛尔霍兹(Werner Mahrholz)。书名是《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Literargeschichte 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友:..

    59 德国的古典精神 2025-08-28
  •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朋友们:从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七年,我有十多年没有和你们互通消息了。四人帮反党集团被一举粉碎之后,我才得到第二次解放,怀着舒畅的心情和老马伏枥的壮志,重理美学旧业,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文章。相识和不相识的..

    47 谈美书简 2025-08-26
  • 诗人杜甫 ——代前言

    一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同情人民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自唐以来,他..

    99 杜甫诗选注 2025-07-02
  • 出版前言

    【陈那着 法尊译编】《集量论》是古代印度着名的因明学家、佛教大论师陈那(Dignāgga,约当西元五~六世纪)的代表着作,为唯识学派主要依据的十一部论典之一。此书梵文原本至今尚未发现。唐代义净曾於景云二年(七..

    123 集量论略解 2025-06-26
  • 《喧哗与骚动》前言两篇[1]

    《喧哗与骚动》一九三三年前言艺术并不是南方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北方,情况似乎并非如此。它是曼哈顿大楼基石上的那块最坚硬的矿工之石。它是街上垃圾与破烂的一部分。箭头般向上耸立的建筑物从它那里往上生长,..

  • 前言

    忆余幼喜读南明史案,及长,转而探求清初东北满族兴起之由,乃上溯契丹、金源,以迄汉代乌桓、鲜卑之事迹,拟草成一部《东北史略》。时当九一八事变之时,大有李义山诗句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之感。尔后,..

    77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2025-04-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