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庄子南华

07.应帝王: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2025-11-05 12:03 古代文学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得道的人在这个世间,是用心若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心如明镜,一切都像镜子摆在那里,一切影像到他前在一照,如梦如幻,什么叫梦幻呢?我们往大穿衣镜前一站,马上就到了那个境界,往穿衣镜里看自己,不要看肉体,看镜子里的我,立刻会忘掉我这个身体的。不过要注意,不能长看。真的哟,昼夜看,只要看七天七夜,就会忘了自己这个肉体,会把那个抓往了,人会马上离开这个身体了。很可能,非常可能,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道家有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不能轻易用,用不得的。所以人只要看自己在镜子里的影子,你就体会到,我们现在这个生命,的确是梦中生。这个秘诀漏了,本来不漏,给一个朋友问了半天,漏了以后,他去一试验,就会体会进去了,我就没有卖的了。所以用镜子处事这个道理,八个字: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这个就是佛家讲的大圆镜智,也就是明镜亦非台。的道理。

得道的人处在这个世间,不将不逆,逆就是欢迎,将就是去将就去执着,既不执着也不欢迎,任何事情来了也不拒绝。你说今天我倒霉了,遇上很不痛快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倒霉,你天天都很舒服,不岔入一件不痛快的事,那个生活太单调了,需要来个不痛快隔隔,因为不痛快过后,来个痛快,你不晓得多高兴,所以一定要这么调节一下。所以好的与坏的来了,不将不逆,不欢迎也不拒绝,听其自然。应而不藏,就是镜子照东西一样的道理,物来而应,过去不留,心中不藏,一切恩怨是非,不是没有是非善恶,都有,过去就不留,此心很平静。故能胜物而不伤。你修养到这样才能入世。这是道,最高的境界。

内七篇到了这一段,是一篇大结论。这一段很重要哟。现在是工商业的社会,大家那个生活呀,忙碌得自己已经不是真人了。父母把我们生下来,等到一长大,那个真人跑掉了,活着的都是假人,不是至人,都是这个物质环境忙碌得昏了头了。真抓住自己是一个人,应付二十一世纪的时代,必须要《庄子》这一段,《应帝王》入世,能够这样,就可以胜物而不伤,才能不被物质所打垮,不被环境所诱惑,才不会伤害到自己,做到我还是我。

我们平常研究《庄子》,翻开来,总把一条鱼变成大鹏鸟,看得很彩,那个一点都不彩,那是电影的广告,序幕,真正的彩在《应帝王》这一段,这一点只出世之道入世之道都讲完了。但是你不要看着容易,这个道理很有意思,很有意思你就做不到,就是我经常讲的,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得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这就是我的咒语,是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庄子这个道理,我们一听非常有理,但做不到。要怎么样做到呢?对不起,从《逍遥游》第一篇开始,就要有这个道的修养,有这个道的修养,才能真做到这样,所以很难了。相反的来说,你如果在道理上认通了,没有道的修养,能够做人做到这个档子,前面所讲的至人之道,都得到了,自然就会成功了。正反是一样的道理。那么下面,庄子的习惯,有一个话头给你参。

浑沌初开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帝代表主宰,南北极各有一个主宰,一个叫儵,一个叫忽,这两个主宰分区而治。他们不用竞选的,天生来就是如此。我们一般讲话,你这个人太疏忽了,规规矩矩照古文写,应写作儵忽。疏忽这个术语是从这里来的。注意哟,庄子很少提到东西,只提南北。中央有个主宰叫浑沌,不是我们吃的馄饨,这个浑沌,就是陰陽合在一起。其实我们吃的馄饨,肉啊面粉啊等包在一起,原始的意思就是从浑沌这两个字的观念来的。

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这两个家伙的名字叫儵、忽,一听就知冒昧得很。换句话说,儵的外号叫冒,忽的外号叫昧,合起来就叫冒昧。这两个冒失鬼,经常在中央老板那里会面,浑沌待之甚善,大概浑沌请他们吃了馄饨。他们觉得浑沌太好了,就想报答浑沌,想了半天,想到了世界上的人,这些人都聪明,为什么呢?因为脸上有七个洞。人脸上有了洞,眼可看,耳可听,鼻可呼吸,这些多重要埃可惜这个浑沌老兄,脸像汤圆一样是圆的,他没有开窍,太混蛋了。所以,唯有一个办法报答浑沌的就是使他开窍。两位冒失鬼就到工具店买一个工具箱,每一天给浑沌开一个窍,七天开了七个窍,浑沌死掉了。馄饨死掉了就变成面包了,这下完了。庄子就是那么幽默的,所以读《庄子》有时我们会读得笑的。你要学风趣的文章,就要学《庄子》。

所以你们打坐的人,有时候碰到气脉浑然,入定了,第一步就要得浑沌的境界,这是道家的术语。真得到浑沌境界的时候,不是昏沉,那是真正的定,六根不动了,内外隔绝了,本身内部的气脉也不动了,气脉都通了嘛。你如果又想使什么河车转动,任督二脉打开,那中间的浑沌就死掉了。修养入定,必须进入浑沌的境界,才是修道的基础,然后才能陽神出窍。所以,一般人修气脉、转河车、修三脉七轮,为了什么?为了回到那个卖馄饨的家里去,那得道基础就有了。

猜你喜欢

  • 汉广单相思的哀歌-译文与读解

    汉广——单相思的哀歌【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①;汉有游女②,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④。翘翘错薪⑤,言刈其楚⑥;之子于归,言秣其马⑦。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芣苢体悟天地人间的节律-译文与读解

    芣苢——体悟天地人间的节律【原文】采采芣苢①,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注释】①芣苢(fuyi):植物名称,..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桃夭简单的就是好的-译文与读解

    桃夭——简单的就是好的【原文】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桃之夭夭,有⑤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释】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②灼..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螽斯人多势众-译文与读解

    螽斯——人多势众【原文】螽斯羽①,诜诜兮②。宜尔子孙③,振振兮④。螽斯羽,薨薨兮⑤。宜尔子孙,绳绳兮⑥。螽斯羽,揖揖兮⑦。宜尔子孙,蛰蛰兮⑧。【注释】①螽(zhong)斯:蝗虫。羽:翅膀。②诜诜(shen):同“..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卷耳女人的另一半是男人-译文与读解

    卷耳——女人的另一半是男人【原文】采采卷耳①,不盈顷筐②。嗟我怀人③,④彼周行。陟彼崔嵬⑤,我马虺阝贵⑥。我姑酌彼金⑦,维以不永怀⑧。陟彼高冈,我马玄黄⑨。我姑酌彼兕觥⑩,维以不永伤⑾。陟彼⑿矣,我马..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葛覃织布女心中的歌-译文与读解

    葛覃——织布女心中的歌【原文】葛之覃兮①,施于中谷②,维叶萋萋③。黄鸟于飞④,集于灌木,其鸣喈喈⑤。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⑥。是刈是劐⑦,为纟希为纟谷⑧,服之无肄⑨。言告师氏⑩,言告言归⑾。薄污..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关雎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译文与读解

    关雎——男欢女一爱一的千古绝唱【原文】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守本份

    守本份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无为名一尸一,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上面的故事讲,..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太冲莫胜

    太冲莫胜明日,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试齐,且复相之。第二天列子又陪神巫来见壶子。他出来告诉列子说:你这位老師莫名其妙,这个人不正常的,一下这样一下那样,我看不透了,没..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地文之定尸居

    地文之定一尸一居明日,列子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第二天,列子就把这位第一的老师带来见壶子。他看了一眼,跑出去告诉列子:你的老师要死了,不管..

    2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神巫季咸

    神巫季咸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列子见之而心醉,归,以告壶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则又有至焉者矣。壶子曰: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而固..

    2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立于不测之地

    立于不测之地陽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响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

    2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游心与合气

    游心与合气天根游于殷陽,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汝又何帛..

    3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为政治国的哲学

    为政治国的哲学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夫?正而后行,确..

    2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7.应帝王:四问而四不知

    这是《庄子》内七篇最后一篇。《庄子》内七篇,我们研究方法是一系列的,连贯一性一的。从第一篇《逍遥游》讲如何解脱,到怎么样悟道,怎么样修道,然后到《大宗师》,由得道的完成,既可以出世又可以入世。当然重点..

    2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6.大宗师:命也夫

    命也夫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 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 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子舆入,曰:子之歌诗,何故若 是?曰:吾思夫使我..

    1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6.大宗师:坐忘

    坐忘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也。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

    1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6.大宗师:是非仁义是刑罚

    是非仁义是刑罚意而子见许由,许由曰:尧何以资汝?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

    1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6.大宗师:生死问题

    生死问题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

    1 古代文学 2025-11-05
  • 06.大宗师:忘乎道术

    忘乎道术子贡曰:敢问其方。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子贡说:老师你讲了半天,这中间的道理,我还没有懂,请老师告诉我一个方向。控制只要用比喻来讲,鱼相造于水,人相造于道。这个造,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

    5 古代文学 2025-11-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