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论语解读

丧期要不要改革?

2025-11-26 11:01 古代文学

丧期要不要改革?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①,钻燧改火②,期③可 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 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 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④之不仁也!子生三 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 年之于其父母乎?”

【注释】

①升:登,登场。 ②钻燧改火:古代钻木取火或敲燧石取火。改火 只与钻木有关,燧系连带提到。钻木改火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 秋取柞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论 语集解》引马融注)③期:一年。④予:宰予,即宰我。

【译文】

“宰我问道:“为父母守丧三年,为期太久了吧?君子三年不习 礼仪,礼仪一定会被败坏;三年不奏乐,乐一定会被毁掉。陈谷 子吃完了,新谷子不登场,钻火改木周而复始,一年也就可以了 吧?”孔子说:“守丧不满三年就吃白米饭,穿花缎衣,对于你来 说能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那你就那样 做吧!对于君子来说,有丧在身,吃美味不觉得味美,听音乐不 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因此不像你说的那样做。现在你 既然觉得心安,那你就那样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我 真不仁啊!子女生下来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守 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 三年怀抱的抚吗?”

【读解】

宰我就是那个大白天睡觉的“朽木”,被孔子骂了个够。可偏 偏这块“朽木”就是“不可雕”,挨了臭骂仍然是冥顽不化,这一 次又提出了大逆不道的问题,居然想把天下人通行的三年丧期改 为一年。

说起来,宰我的改革思路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守丧三年 在我们看来也的确是太久了一点。但按照孔子的解释,守丧三年 不过是对父母怀抱自己三年的回报罢了,没有什么苛刻的地方。何 况,守丧不到三年,自己也于心不安。前一方面是理,后一方面 是情。论情论理,守丧三年都不为过。而宰我于理不回报三年,子 情能够心安,所以孔子斥责他是一个不仁的人,就像自己没有承 受过父母一样。

宰我既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行也”,又是一个不 仁的人,真该被一脚踢出孔门!

可是,礼仪风俗,与世推移,到我们今天来看,不合时宜的 反倒是圣人孔子而不是朽木宰我。守丧不仅不是三年,而且也不 是宰我提出的一年,而仅仅是三天了。人死如灯灭,三天以后,早 已是灰飞烟灭,形迹全无了。还守什么丧,戴什么孝,禁什么歌 舞礼乐呢?不在三天内猜拳行令,麻将不休就算谢天谢地了。

其实说来也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还是用孔子的那句话来 衡量:“这样做,你觉得心安吗?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

只不过,你不是君子,而是像宰我那样不仁的“朽木”和 “粪土之墙”罢了!

猜你喜欢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①者乎?为 之犹贤乎已。”通丧也,予也有三 年之一爱一于其父母乎?”【注释】①博奔:博,即六博,古代的一种棋局游戏,近似后代的双陆..

    0 古代文学 2025-11-26
  • 不屑之教

    不屑之教【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 之间之。【注释】①孺悲:鲁国人。②将命者:传命的人。【译文】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加以推辞。传命的人冈灿 房门,孔子便取..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 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讲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讲话,那么弟子们又传..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古今人物毛病谈

    古今人物一毛一病谈【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1),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 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2),今之矜也忿戾(3);古之愚也直,今之愚 也诈而已矣。”【注释】 (1)疾:一毛一病。(2)廉:棱角,这..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原文】子曰:“?夫①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注释】①?夫:品质低下的人,相当于说“小人”。。②:患不得之:通行本作“患得之”..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原文】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译文】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读解】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据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住..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原文】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注释】①乡原(yuan):原同“愿”,所以“乡原”也写作“乡愿”。“愿”在这里的意思是谨慎,乡愿,指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的人的好感,而实№上欺世盗..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色厉内荏,穿窬之盗

    色厉内荏,穿窬之盗【原文】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注释】①荏:软弱。②窬(yu):同“逾”,越过。【译文】孔子说:“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个钻洞爬..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不学诗如面壁而立

    不学诗如面壁而立【原文】子谓泊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注释】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周南》是用周代乐瞩写的诗..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礼乐到底是什么?

    礼乐到底是什么?【原文】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译文】孔子说:“总是说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指玉帛之类的礼物吗?总是说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读解】千..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诗的伟大作用

    诗的伟大作用【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注释】①迩(er):近。【译文】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一情..

    4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六言六蔽

    六言六蔽【原文】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原文】佛胖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卖劣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胖以中牟②畔民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④;不曰白乎,涅..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原文】子张间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

    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原文】子之①武城②,闻弦歌之一声③。夫子莞尔④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⑤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一爱一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之言是也。前..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变的。”【读解】一方面,“一性一相近,习相远。”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句话是密切相..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人性的问题

    人一性一的问题【原文】子曰:“一性一相近也,习相远也。”【译文】孔子说:“人一性一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读解】《三字经》一打头就说:“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习相远..

    4 古代文学 2025-11-25
  • 诗礼传家

    诗礼传家【原文】陈亢①问于伯鱼②曰:“子亦有异闻③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原文】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陽②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③”?【注释】①千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叫驷,千驷就是四千匹马,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注释】①如不及:好象赶不上似的,形容急切追求。②探汤:..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