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张仲景

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2025-04-20 11:19 读医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证三条 方八首)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下血者,后断三月下血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获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藏。(方未见)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芎归胶艾汤方(一方加干姜一两,胡氏治妇人胞动,无干姜)

芎穷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

右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妇人怀娠,腹中休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窮半斤(一作三两)

右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二两

右三昧,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九,日三服。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九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右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当归散方

当归 黄芩 芍药 芎穷各一斤 白术半斤

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疾苦。产后百病悉主之。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白术散方(见《外台》)

白术 芎穷 蜀椒三分(去汗) 牡蛎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穷;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大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见《玉函》)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猜你喜欢

  • 骨空论篇第六十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汗出,灸譩嘻,譩嘻在背下侠..

    0 读医 2025-07-31
  •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旁,各一。风府两旁,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

    0 读医 2025-07-31
  •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精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已明,耳..

    1 读医 2025-07-31
  •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1 读医 2025-07-31
  •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

    1 读医 2025-07-31
  •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在头头疾痛,为藏针之。刺至骨病已,上无伤骨肉及皮,皮者道也。阴刺入一,傍四处,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会,腹中寒热去而止。与刺之要,发针而浅出血。治腐肿..

    0 读医 2025-07-31
  • 针解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

    0 读医 2025-07-31
  •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

    1 读医 2025-07-31
  •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

    0 读医 2025-07-31
  •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勿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

    1 读医 2025-07-31
  • 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

    1 读医 2025-07-31
  • 脉解篇第四十九

    太阳所谓肿,腰脽痛者,正月太阳寅,寅太阳也。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也。病偏虚为跛者,正月阳气冻解,地气而出也。所谓偏虚者,冬寒颇有不足者,故偏虚为跛也。所谓强上引背者,阳..

    0 读医 2025-07-31
  •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肺之雍,喘而两胠满;肝雍,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骨行)大跛,易偏枯。心脉满大,癎瘈筋挛;肝脉小急,癎瘈筋挛;肝脉惊暴,有所惊骇,脉不..

    0 读医 2025-07-31
  •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

    1 读医 2025-07-31
  •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帝曰:善。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

    0 读医 2025-07-31
  • 厥论篇第四十五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帝曰..

    1 读医 2025-07-31
  • 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

    1 读医 2025-07-31
  • 痹论篇第四十三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

    0 读医 2025-07-31
  •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对曰:风气藏在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

    0 读医 2025-07-31
  •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出血。阳明令人腰痛,不可..

    0 读医 2025-07-3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