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张仲景

卷下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2025-04-20 11:34 读医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饮之。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辩曰:春不食肝者,为肝气王,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败尤甚,不可救,又肝王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若非王时即虚,以肝补之佳,余脏准此。

凡肝脏,自不可轻啖,自死者弥甚。

凡心皆为神识所舍,勿食之,使人来生复其报对矣。

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不可食之。

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

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

诸肉不干,火灸不动,见水自动者,不可食之。

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

六畜肉,热血不断者,不可食之。

父母及身本命肉,食之令人神魂不安。

食肥肉及热羹,不得饮冷水。

诸五脏及鱼,投地尘土不污者,不可食之。

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

自死肉口闭者,不可食之。

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

兽自死,北首及伏地者,食之杀人。

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一作血蛊。

疫死牛肉,食之令病洞下,亦致坚积,宜利药下之。

脯藏米瓮中有毒,及经夏食之,发肾病。

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

黄蘗屑,捣服方寸匕。

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郁肉,密器盖之,隔宿者是也。漏脯,茅屋漏下,沾著者是也。

烧犬屎,酒服方寸匕,每服人乳汁亦良。饮生韭汁三升,亦得。

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

大豆浓煮汁,饮数升即解,亦治狸肉漏脯等毒。

治食生肉中毒方:

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数沸,澄清汁,饮一升即愈。

治六畜鸟兽肝中毒方:

水浸豆豉,绞取汁,服数升愈。

马脚无夜眼者,不可食之。

食酸马肉,不饮酒,则杀人。

马肉不可热食,伤人心。

马鞍下肉,食之杀人。

白马黑头者,不可食之。

白马青蹄者,不可食之。

马肉?肉共食饱,醉卧大忌。

驴、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乱。

马肝及毛不可妄食,中毒害人。

食马肝中毒,人未死方:

雄鼠屎二七粒,末之,水和服,日再服。屎尖者是。

又方:人垢取方寸匕,服之佳。

治食马肉中毒欲死方:

香豉二两杏仁三两

上二味,蒸一食顷,熟杵之服,日再服。

又方:煮芦根汁,饮之良。

疫死牛,或目赤,或黄,食之大忌。

牛肉共猪肉食之,必作寸白虫。

青牛肠,不可合犬肉食之。

牛肺从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虫如马尾,割去勿食,食则损人。

牛羊猪肉,皆不得以楮木桑木蒸炙,食之令人腹内生虫。

啖蛇牛肉杀人,何以知之?啖蛇者,毛发向后顺者,是也。

治噉蛇牛肉,食之欲死方:

饮人乳汁一升,立愈。

又方:

以泔洗头,饮一升,愈。

牛肚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暖饮之,大汗出者愈。

治食牛肉中毒方:

甘草煮汁,饮之即解

羊肉其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羊肉不可共生鱼酪食之,害人。

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名羊悬筋,食之令人癫。

白羊黑头,食其脑,作肠痈。

羊肝共生椒食之,破人五脏。

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

猪肉以生胡荽同食,烂人脐。

猪脂不可合梅子食之。

猪肉和葵食之,少气。

鹿肉不可和蒲白作羹,食之发恶疮。

麋脂及梅李子,若妊妇食之,令子青盲,男子伤精。

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

痼疾人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愈。

白犬自死,不出舌者,食之害人。

食狗鼠余,令人发?疮。

治食犬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大渴,心急发热,妄语如狂,或洞下方:

杏仁一升,合皮熟研用

上一味,以沸汤三升和取汁,分三服,利下肉方,大验。

妇人妊娠,不可食兔肉、山羊肉及鳖、鸡、鸭,令子无声音。

兔肉不可合白鸡肉食之,令人面发黄。

兔肉着干姜食之,成霍乱。

凡鸟自死,口不闭,翅不合者,不可食之。

诸禽肉肝青者,食之杀人。

鸡有六翮四距者,不可食之。

乌鸡白首者,不可食之。

鸡不可共葫蒜食之,滞气。子。(一云

山鸡不可合鸟兽肉食之。

雉肉久食之,令人瘦。

鸭卵不可合鳖肉食之。

妇人妊娠,食雀肉,令子淫乱无耻。

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

燕肉勿食,入水为蛟龙所啖。

鸟兽有中毒箭死者,其肉有毒,解之方:

大豆煮汁,及盐汁,服之解。

鱼头正白,如连珠至脊上,食之杀人。

鱼头中无鳃者,不可食之,杀人。

鱼无肠胆者,不可食之,三年阴不起,女子绝生。

鱼头似有角者,不可食之。

鱼目合者,不可食之。

六甲日,勿食鳞甲之物。

鱼不可合鸡肉食之。

鱼不得和鸬肉食之。

鲤鱼鲊不可合小豆藿食之,其子不可合猪肝食之,害人。

鲤鱼不可合犬肉食之。

鲫鱼不可合猴雉肉食之。一云不可合猪肝食。

鳀鱼合鹿肉生食,令人筋甲缩。

青鱼鲊不可合生胡荽,及生葵,并麦中食之。

鳝不可合白犬血食之。(

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

鳖目凹陷者,及压下有王字形者,不可食之。

其肉不得合鸡鸭子食之。

龟鳖肉不可合苋菜食之。

虾无须及腹下通黑,煮之反白者,不可食之。

食脍,饮乳酪,令人腹中生虫,为瘕。

鲙食之,在心胸间不化,吐复不出,速下除之,久成症病,治之方:

橘皮一两大黄二两朴硝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大升,煮至小升,顿服即消。

食鲙多,不消,结为症病,治之方:

马鞭草

上一味,捣汁饮之,或以姜叶汁饮之一升,亦消。又可服吐药吐之。

食鱼后中毒,两种烦乱,治之方:

橘皮

浓煎汁,服之即解。

食鯸?魚中毒方:

芦根煮汁,服之即解。

蟹目相向,足斑目赤者,不可食之。

食蟹中毒,治之方:

紫苏

煮汁,饮之三升。紫苏子捣汁,饮之亦良。

又方:

冬瓜汁,饮二升,食冬瓜亦可。

凡蟹未遇霜,多毒,其熟者,乃可食之。

蜘蛛落食中,有毒,勿食之。

凡蜂蝇虫蚁等,多集食上,食之致?。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猜你喜欢

  •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卷内音释,上卷已有。方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熊校..

    21 读医 2025-09-26
  •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秋时阳气下行,则邪亦在下,故宜下。凡服下药,(赵本作“凡可下者”)用汤胜丸,(赵本有“散”字)中病即(赵本作“便”)止,不必尽剂也。汤之为言荡也,涤荡肠胃,溉灌脏腑,推陈燥结,却热下寒,..

    16 读医 2025-09-26
  •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赵本有“则”字)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阳微下之,阳气已虚,阴气内甚,..

    18 读医 2025-09-26
  •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赵本有“柴胡桂枝汤方”详见卷十)胃为水谷之海,津液之主。发汗多,亡津液,胃中燥,必发谵语;此非实热,则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

    19 读医 2025-09-26
  •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大法,春夏宜发汗。春夏阳气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可发汗。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赵本作“似”)然,一时间许,亦(赵本医统本并作“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赵本作“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

    18 读医 2025-09-26
  •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诸不可汗、不可下,病证药方,前三阴三阳篇中,经注已具者,更不复出;其余无..

    17 读医 2025-09-26
  •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赵本注∶“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散主之。大病新瘥,血气未复,余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曰易。男子病新..

    19 读医 2025-09-26
  •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赵本作“此名霍乱”)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遂成..

    26 读医 2025-09-26
  •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

    35 读医 2025-09-26
  •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

    21 读医 2025-09-26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阴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医统本作“上”)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18 读医 2025-09-26
  •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少阳之(赵本医统本皆有“为”字)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足少阳胆经也。《内经》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少阳之脉,起于目锐。少阳受邪,故口苦、咽干、..

    19 读医 2025-09-26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结胸者,邪结在胸;脏结者,..

    19 读医 2025-09-25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太阳病,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KTKT,汗出恶风者,中风表虚也;项背强KTKT,无汗恶风者,中风表实也。表虚宜解肌,表实宜发汗,是以葛根汤发之也。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

    19 读医 2025-09-25
  • 辨湿脉证第四

    伤寒所致太阳,(赵本有“病”字)、湿、(赵本有“此”字)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当作痉,传写之误也。者恶也,非强也。《内经》曰∶肺移热于肾,传为柔。柔为筋柔而无力,痉谓骨痉而不随。..

    33 读医 2025-09-25
  • 三、病能

    《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风者,风病不一也。掉,摇动也。眩,昏花也。风木善动,肝家之症也,掉眩虽同,而虚实有别,不可不察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收,敛束也。引,牵急也。筋脉挛急本是肝症..

    44 读医 2025-09-23
  • 二、治则

    《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此明天地万物,变化生杀,总不出于阴阳,察乎此者可以当神明矣。故治病者万绪纷然,必求于本,或本于阴,..

    35 读医 2025-09-23
  • 一、经络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故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当胃之中脘也。十二经者,营也,故曰营行脉中。首言肺者,肺朝百脉也,循序相传,尽于肝经,终而复始,又传于肺,是为一周..

    39 读医 2025-09-23
  • 五、藏象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一身之主,故为君主之官。其藏神,其位南,有离明之象,故曰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为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脏腑诸官听..

    29 读医 2025-09-23
  • 四、脉诊

    《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人身营卫之气,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当以平旦为常也。阴气正平..

    22 读医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