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秀轩集 / 钟惺

卷三十·論又二

2025-05-09 17:50 隐秀轩集

漢高帝

其一

取天下者,在得其大勢,不在戰守之勝敗得失也。如奕者然,妙處不過數著,全局在我,而小小利鈍不計焉。項羽殺義帝,漢擊之;雖使楚破漢於睢水可也。項王怨黥布,漢得使隨何說降之;雖使楚擊破布可也。此楚讓漢妙著也。漢王不得王關中,封於蜀,燒所過棧道,以齊王田榮反書遺項王,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雖使楚奪漢關中可也。彭越反梁地,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食;雖使楚擊破越可也。此漢自得妙著也。楚方自賀戰勝,而不知漢有天下之局,已定於此數著矣。

妙著有數端焉:我與敵之所共,敵失之而我得之者,曰先著;我發之於此,而敵不得備之於彼者,曰警著;敵備之於此,而我引之於彼,使不得至此者,曰松著;我與敵俱不得與,傍出而中起之,敵所不利,即為我所利者,曰應著;我不求勝,而不可敗,而卒以此取勝者,曰穩著。取天下之勢,不越此數端而已。

帝王初興,其智勇盡取之臣下,又皆其故等夷,必有一種意外舉措,先制其命、奪其魄,使不敢動,而後能為吾用。高祖至修武,自稱漢使者,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至定陶,馳入韓信壁奪其軍。此時已弄信於掌股之上矣。駕馭籠蓋,寓於玩戲之中,足以逆折其邪萌,而消之於未然。韓信不入蒯通之說而不反,非不欲反也,知其反之無能為也。知反之無能為,而又負反名,信豈肯為之乎?善乎信之言曰:「陛下不善將兵,而善將將。」此心服之言也。高祖自謂不如留侯、蕭何、韓信,而又曰:「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二語殊占地步,非謙遜歸功臣下之言,正自明其能驅策智勇,出三人上耳。

封王子弟,至吳王濞,撫之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反者,豈若耶?」屬呂后後事曰:「安劉氏者必勃也。」此從何處看出?悍王、驕后,當亦骨驚。文帝勞軍至灞上,曰:「如兒戲耳。」則二將伎倆,已落其胸中、眼中久矣。帝王識量與臣下不同,屈策屈力,豈待其反而後制之哉?

高帝終不以戚姬故廢嫡立愛,明知有人彘之虐、諸呂之禍,而聽後人為之。所不肯作法於涼,不獨開國遠慮,亦自是丈夫氣。然呂雉老狐,不得用武帝處鉤弋夫人法處之,為千古恨耳。

高帝病,呂后問:「百歲後蕭相國死,誰可代之?」次曹參,次王陵,次陳平,次周勃。此數人者,呂后瞑目屈指中數之熟矣。窮究到底,正觀其用人次第分數何如。其意不在劉氏,而觀其何以備呂氏也。不待其詞之畢,而帝已見其肺肝矣。問至周勃,漢之人數已窮,而復問其次,尤為狠毒。上亦寒心,而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一語恨甚。此時發付,隻得如此。然上亦知呂后之老、諸呂之庸,而平、勃諸人辦之有餘。知平、勃諸人之足以辦諸呂,又何必除一呂后,以為開國綱常之累哉?上之言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其一片苦心,如醫之量藥,剛柔佐使,毫厘不差。而低欿顧步,長慮深思,尤於「然安劉氏者必勃也」一「然」字中見之。處分如此,則帝亦何有於諸呂也?

蘇軾謂「不去呂后,為惠帝計。如家有主母,而豪奴悍僕不敢與弱子抗。」當時韓、彭已死,其將以蕭、曹、平、勃為豪奴悍僕乎?似亦不倫之甚矣。且自蕭、曹、平、勃輩而下,其能為豪且悍者誰也?漢之不必除呂后,正以有平、勃輩在耳。他日呂后欲王諸呂,問於平、勃,平、勃順旨,蓋諸呂伎倆業已看定算定,知他日之必能制其命,時不可爭,不得不為此養晦行巽之道,以為所欲為耳。然其際亦危矣!

蕭相國

蕭相國,樸忠人也。明於國家大計,而智不暇及身。守關中,上使使勞苦丞相,賴鮑生言遣子弟之軍而悟;使使益封,置衛衛之,賴召平言出家財佐軍而悟;上擊黥布,使使問「相國何為」,益逼矣,賴客教以買田地自汙而悟;至上且喜,令其自謝民,乃為民請苑,自媚於民,益犯上所忌,又若與其買田自汙之計相反者,所以上一旦係之不疑。王衛尉之說,猶未能使上釋然。雖使使出相國,帝猶不懌。相國徒跣謝,上曰:「我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明其德歸己而過歸君,其忌尚在也。而相國猶若不知,稍知自為者若是乎?其得免者幸矣。故曰蕭相國樸忠人也。若曹參則藏身甚妙,然術彌工而心彌苦矣。

留侯

留侯一生作用,著著在事外,步步在人先。其學問操放,全在用人。立韓後則用項梁;謝羽鴻門則用項伯,用樊噲;欲楚之勿西憂漢則用田榮反書;捐關東以破楚,則用黥布,用彭越,用韓信;定太子則用四皓;而其大者,在全用沛公。故子房用漢,非為漢用者也。

為韓報仇,是其用漢主意。博浪之椎,非輕於一試也,以為如是而可以報韓仇,則亦不必用漢。用漢非得已也。不得已而用漢,又肯使漢得以功臣待之乎?故為韓報仇,子房自道出,非漢君臣能知之也。曷為欲使漢知其為韓報仇也?恐漢得以功臣待之也。漢不得以功臣待之,而後可免於何之囚、參之醉、平之汙、信、越之族。子房於此不無戒心矣。故曰:非得已也。使為韓報仇一語,子房不自道出,豈惟漢君臣不知,即司馬遷亦不得而知之也。

陸賈

陸賈,蓋子房之流,英雄有道術,而姑以辨士自晦者也。賈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凡漢定天下之事,若何之守,參與勃之戰,良、平之智,信、越之勇,賈皆無聞焉。及漢有天下,可以無所用賈矣,賈乃起而有為。其一說尉佗,為漢服遠人;其一奏《新語》,為漢開文治;而其大者,乃在聯將相之交,用平、勃以誅諸呂,為漢克復舊物,功在社稷。察其動靜顯藏,蓋諸臣圖功食報之終,乃為賈奮身揆策之始。意不能無所為,而又不欲為諸臣之所已為。其有所不為也,不獨養其純氣,留其全力,以標其獨能而已;抑亦置其身於諸功臣之外,使漢不得有所加,以預為自全之地。而其起而有為也,則事必擇其大,時必待其可,功必度其成。諸功臣身名俱亨,策力兩窮,而徐以一辨士收之。則陸生之所以為陸生者,皆不在漢有天下之前也。

天下已定,女主臨朝,欲王諸呂,畏諸大臣有口者。陸生自度不能爭之,乃病免家居。使陸生而與之爭,則其為陸生也,亦淺矣。買田分金,飲食歌舞,藏身袖手於樂生娛老之中,而誅呂安劉始末,業有全局於胸中矣。當其時,非惟呂氏之人不知,即劉氏之人亦不知也。能使呂氏與劉氏之人浮沒其中而不知,然後可以惟吾所為而莫之礙。當其時,智如陳平,燕居深念,計無所出;而不知深心妙用,陸生之部署久矣。

善哉乎,「將相和調則權不分」,千古謀國名言!身為侯鯖,不出杯杓筐篚之內,而已默制諸呂之命。布局寬而當機緊,用力輕而取道捷,功歸平、勃,而仍以辨士自了,有功臣之實,而始終於辨士之名。其薄於食其報者,正厚於托其身者也。陸生竟以壽終。漢功臣如此結局者,蓋亦難其人矣。觀其進退取舍,蓋英雄而有道術者也。不然,使粵之功,止可當一婁敬;《新語》之奏,止可當一叔孫通。其誅呂安劉及自全之妙,作用機權,非子房莫能與於此也。

衛青

衛青以奴虜為外戚,能以邊功自奮,稱大將軍。使史家不入《外戚》,特為立傳,亦英雄也。武帝,雄主也。以皇后故貴青有之,然其時開邊多事,信賞罰,明功罪,使恩澤無故加於外戚,不足以驅策智勇,亦帝之所內諱。而青自以邊功為大將軍,代為帝出脫私外戚之名與跡,尤帝之所心醉也。

封青三子,青固辭,曰:「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繈褓,未有勤勞,上幸列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及不敢薦士,以招賢絀不肖之柄歸之人主,有識有體,有機權,有情實,似從學問世務中出,非獨奴虜所難,恐功臣中亦鮮有及此者。獲上收眾,道俱不出此。及蘇建亡軍歸,或言當斬,或言當赦,青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示不敢專。處分折衷,出諸將士之上,稱大將軍,不虛耳。處盛滿之術固應如是。

而是歲霍去病適以材見幸,日進用,為驃騎將軍,大將軍漸退。使青不早為自處之地,後將何以收局乎?青於盛衰消息之際,似有所見者,亦知幾人也。

江充

漢初定天下,洞疑臣下,欲鉤其陰,故重告變之法,賁赫輩以此封侯。武帝雄察之主,承之不改。而一種陰賊小人,如江充者乘之。始以逃死,終以規利。用之趙太子而效,用之貴戚而效,用之公主而效,所謂「取必於萬乘,以報私怨,後雖烹醢,計猶不悔」,是此輩所以安身立命者也。氣盛計酬,志高機熟,騎虎難下,操刀必割。無已而用之皇太子。用之皇太子,是亦不可以已乎?曰:非也。上以是用充,充非此無以自固於上。用之皇太子,充盡頭一著已托出無餘,充雖強黠,恐亦莫能自必。然上猶曰:「人臣當如是矣。」充何憚而不用之皇太子,以博上此一語哉?獸窮鳥困,不得不出於巫蠱一事,以為僥幸自出之途。而雄察之主,至以社稷之重、骨肉之親,供其用而不之悔。「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此之謂也。

然充以其術亂趙,先充死而收其父兄棄市者,趙也。又以其術亂漢,後充死而夷三族者,漢也。雖不足盡其辜,天處賊奴亦快哉!

卜式

卜式,以奇取人者也。奇之為用,在乘其急而捷得之。一不得,則興盡而意改,故其道難於持久。今式輸家之半助邊,不願官職,不願報冤,奇矣!數歲不報而田牧如故也,持錢二千萬給徙民如故也,外繇四百人盡復予縣官如故也,為郎而牧羊如故也,御史大夫之爵使人主自予之,而己若無所取焉。故古今善出錢買官者,未有如式者也。不難於奇,難於其奇而能持久。

公孫弘,鐵人也,駁之曰:「此非人情。不軌之臣,不可以為化而亂法。願陛下勿許。」然卒不能出式彀中。式之強忍,出弘上遠矣。至已得御史大夫,而持論駁鹽鐵船算,欲烹弘羊,置身於諸利臣之外而出其上。一生交狙,以持正終,何其工也!觀其操放進退,蓋得老氏之術而用之者也。

平準

平準之法,是武帝理財盡頭之想、最後之著,所以代一切興利之事,而救告緡之禍。所謂窮而變、變而通,其道不得不出於此者也。

何也?文、景殷富,而武帝以喜功生事,化而為虛耗之世:鬻爵鬻罪,而鬻爵鬻罪不效也;鹽鐵,而鹽鐵不效也;鑄錢製皮幣,而錢幣不效也;酎金,而酎金不效也;風示百姓分財助縣官,而分財不效也;募徙民,而徙民不效也。非惟不效而已矣,而又曰「選舉陵遲,廉恥相冒」;曰「吏道雜而多端,官職耗廢」;曰「見知之法生」,「窮治之獄用」;曰「縣官大空」,「而富商大賈或祼財役貧」;曰「公卿大夫諂諛取容」。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則形已見而勢已窮矣。至於告緡之令下,以天子而同於盜與兵,天下囂然喪其樂生之心。不思以解之,且求為秦之季世而不可得矣。

桑弘羊晚出,乃始為平準之法,籠天下財物歸於縣官而相灌輸,貴即賣之,賤即買之,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雖所謂「不加賦而天下用饒」,是利臣籠絡人主之語,而賞賜帛百餘萬匹、金錢巨萬計,皆取足大農,不復告緡。不復告緡,此即平準之效也。

或曰:是又以天子而同於負販矣。以天子而同於負販,不猶愈於以天子而同於盜與兵乎?且告緡之禍可以亡,平準,非救窮,以救亡也。故曰:平準者,所以代一切興利之事,而救告緡之禍,其道不得不出於此者也。

其道不得不出於此,然則史遂無說乎?曰惡得無譏?漢文、景之天下,何以遂化為武帝之天下也?睹時觀變,史蓋有深悲焉。非悲平準也,悲其所以不得不出於平準之故也。

貨殖

貨殖之說,昉於子貢,其來歷已不同矣。就中有至理,有妙用,有深心。今讀其文,而天時地理人事之變如指諸掌。其本末經權,蓋必有管、商之才,而又出之以黃、老之學者也。

今其言曰:「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又曰:「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又曰:「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又曰:「君子富,好行其德。」又曰:「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又曰:「此皆誠壹之所致。」是何等本領!首引范蠡修備知物之說,以為「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欲用之家」,此《貨殖傳》大意也。而其通篇歸重處,又借白圭一段議論作用發之。

白圭之言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讀此便知貨殖非細事,貨殖之人非庸人。故曰「請略道當世賢人所以富者」,而以卓、任諸人實之,皆一時奇士,體用足以經國,不試於時而小用之。太史公借以寫其胸中實用,又以補《平準書》之所未備耳。其意若謂《平準書》中一切言利之人、興利之事,究竟於國計無裨,皆所謂「最下者與之爭」,而足國生財自有利道、教誨、整齊之理,俱可於《貨殖傳》悟而得之。

今觀《平準》言利,漸向剝削;《貨殖》言利,漸向條理。故曰:《貨殖》者,所以補《平準》之所未備也。蓋從學問世故中淹透出來,將治身治國與貨殖之道不分作二事,方有此文。大抵凡事見得深者,看貨殖亦深;見得淺者,看治身治國亦淺。古人作一事,作一文,皆有原委。乃云司馬遷遭腐刑,家貧不能自贖,而發憤於此,何其以細人之腹度君子之心也!

〈(沈刻《隱秀軒集文列集論又二》止此)

又名。《钟伯敬合集》。诗文集。各本卷数不一。明钟惺(1574—1625)撰。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是集天启间成书。钟氏论诗注重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强调独创性,但对诗情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孤诣”的作品才富于诗意。故其诗多咏物记游之作,善用瘦硬雄健之笔画奇山异水、幽谷险境,以抒发作者与世寡和,孤芳自赏之情,其中有些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不肯趋附权贵的崇高情怀。

猜你喜欢

  • 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

    ○瑟调曲四 魏·文帝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苦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

    35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

    ○瑟调曲三 【饮马长城窟行】(古辞) 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郦道元《水..

    32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

    ○瑟调曲二 【陇西行】(古辞) 一曰《步出夏门行》。《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宾。次言善於主馈,终言送迎有礼。此篇出诸集,不入《乐志》。若梁简文‘陇西战地..

    3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

    ○清调曲四 魏·武帝 (《西京杂记》曰:“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於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於今日也..

    1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

    ○清调曲三 【长安有狭斜行】(古辞)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挟毂问君家。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

    32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

    ○清调曲二 【豫章行】(古辞) (《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虔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

    2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

    ○平调曲四 唐·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

    29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

    ○平调曲三 【君子行】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

    25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

    ○平调曲二 陈·张正见 (一曰《铜雀妓》。《邺都故事》曰:“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邺中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馀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台,台上施六尺床,下繐..

    31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

    ○四弦曲 (《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节家旧有六解,宋歌有五..

    3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郊庙歌辞三

    ○齐雩祭乐歌(谢朓) (《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造辞,一依谢庄,唯世祖四言也。”) 【迎神歌八解】 清明畅,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阳律亢,阴晷伏。秏下土,荐穜稑。震仪警,王度乾。..

    30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感兴上

    审交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怨别一别一回老,志士白发早。在富易为容,居贫难自好。..

    27 孟郊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

    孙武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

    35 嘉祐集 2025-10-12
  • 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

    清泰主 仆射陂 李泳子 谯乂俊 刘峭 袁州父老 朱廷禹 僧德林 司马正彝刘宣 黄鲁 张鋋 郭厚 浔阳县吏 朱元吉 沽酒王氏 鲍回 刘皞 崔练师----------------------------------------清泰主唐清泰主,乃晋高祖之妇兄也。..

    37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

    入话:阔舍平野断云连,苇岸无穷接楚田。翠苏苍崖森古木,坏桥危磴走飞泉。风生谷口猿相叫,月上青林入未眠。独倚兰干意难写,一声邻笛旧山川。话说杨令公之孙,重立之子,名温,排行第三,唤作杨三官人,武艺高强,..

    21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刎颈鸳鸯会

    入话: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怜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

    2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入话:禅宗法教岂非凡,佛祖流传在世间。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话说大宋英宗治平年间,去这浙江路宁海军钱塘门外,南山净慈孝光禅寺,乃名山古刹。本寺有二个得道高僧,是师兄师弟,一个唤做五戒禅师,一..

    1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入话:独坐书斋阅史篇,三真九烈古来传。历观天下崄岖峤,大庚梅岭不堪言。君骑白马连云栈,我驾孤舟乱石滩。扬鞭举棹休相笑,烟波名利大家难。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云这东京汴梁城内,..

    26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阴骘积善

    入话:燕门壮士吴门豪,竹中注铅鱼隐刀。感君恩重与君死,太山一击若鸿毛。唐德宗朝有秀才,南剑州人,姓林名积,字善甫。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更兼为事梗直。在京师大学读书,给假在家,侍奉母亲..

    28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文渊阁书目卷三

    ○元字号第一厨书目△礼书唐郊祭录一部三册(阙)唐开元礼一部十五册(完全)宋元丰郊庙奉祀礼文一部四册(完全)宋陈祥道礼书一部十册(完全)朱陆氏礼象一部五册(阙)宋太常议定九章冕服一部一册(阙)宋政和冠婚..

    33 文渊阁书目 2025-10-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