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宋词赏析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全文及赏析_杨佥判

2025-05-20 12:38 古代文学

●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

试问如今事若何?

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

朱门日日买朱娥。

军事如何?

民事如何?

杨佥判作鉴赏

杨佥判,其真实名字不详。佥判是一个幕职官。1268年9月,蒙古大军南侵,包围襄樊,围城达四年多。守城军民顽强抵抗,但内外 围,竟达到以孩肉为食,以人骨为薪的地步。但临安城里仍是过着酒醉神迷、歌舞升平的生活。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直把杭州做汴州。”贾似道权奸当路,卖国求荣,杨佥判闻之深为不满,拍案而起,作《一剪梅》一首,痛斥贾似道一流的无耻行径。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襄樊一带战事进行了四年有余,人民的和平生活全遭破坏,何谈什么“渔歌”、“樵歌”?尽管襄樊粮尽援绝,守将频频告急,贾似道为一己之私利却隐瞒军情,匿而不报。襄军事万分危急,求助不得任何支援,“四载弄干戈,”民力殆尽,军事告急,大厦已将倾。

“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贾似道对待关于国家生亡大事却无动于衷,他们只知拿钱粮(金帛)去纳“岁币”,去向蒙古乞求“和平”。贾似道一方面在 南推行所谓的“经界推排法”,大肆搜括民脂民膏,一方面又无耻地向蒙古政权“进贡”财宝,卑职厚币,希冀他们自动退兵。事与愿违一方面弄得国穷民匮,另一方面又并不能满足对方的贪欲,最终弄得国事一发不可收拾,亡国之危险已经迫在眉捷。“试问如今事若何”?忧国之情流露出来。“《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直接以“丑恶”两字抨击贾似道之流的可耻行径。

“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又重申上意,而更以结尾的两个反问句质问和揭露他们误国殃民的罪恶。据《宋史。贾似道传》载:“时襄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乐其中。”似这等权奸当道,国已至此,国将不国矣。南宋末年,外有蒙古虎视耽耽,大兵指日南下,内有贾氏之流,奸邪当道。在这内忧外患之中,生死存亡之际,涌现出许多以政治为题材的“政治批判词”。这些词颇为勇敢和大胆,在奸邪之徒权势薰天之时,保持着一种正义的呼声,也颇为可贵了。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更多的是揭露事实,以事实发话,直斥权奸,很有战斗性和讽刺性。词虽短小,但如一柄锋利的短刃,直斥贾似道之流的谎言。风格较为直率发露,是很有艺术特色的一首政治批判词。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柳》原文

    柳高缕千丝纤暖风,带烟笼雾市桥东。绾成幽恨斜一陽一里,折断离情细雨中。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酒醒》原文

    酒醒梦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贪眠唤不应。瘦瘠一江一 梅知我意,隔窗和月漫腾腾。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即事》原文

    即事旋妆冷火试龙涎①,香绕屏山不动烟。帘幕半垂灯烛暗,酒阑时节未忺眠②。【注解】①龙涎(xin):香料。②忺(xiān):高兴,适意。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寄情》原文、翻译及赏析

    寄情欲寄相思满纸愁,鱼沉雁杳又还休①。分明此去无多地,如在天涯无尽头。【注解】①鱼沉雁杳(yǎo):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鉴赏】此诗属于闺怨诗。描写的是女子欲寄相思,满纸是愁意绵绵,书信写就,却面临鱼..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黄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鉴赏】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手法,将苔藓的善于变化和菊花的始终不变加以对照,表达诗人对菊花品质节操的赞赏,表明自己宁可抱香枝上老,也不会..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画眉》原文及赏析

    画眉晓来偶意画愁眉,种种新妆试略施。堪笑时人争彷佛,满城将谓是时宜。【鉴赏】这首诗属于闺阁诗类。清早起床 后,她就开始梳妆打扮。在菱花铜镜前,这位爱美的女孩子用那眉笔细细描画弯弯愁眉。她对着镜子里的自..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恨别》原文及赏析

    恨别调朱弄粉总无心①,瘦觉宽馀缠臂金②。别后大拼憔悴损③,思情未抵此情深。【注解】①调朱弄粉:调弄脂粉,打扮妆饰。②缠臂:手镯。③憔悴(cu):黄瘦,瘦损。【鉴赏】朱淑真写这首《恨别》所携带的情绪是明显的..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寒食永怀》原文及赏析

    寒食永怀①淮南寒食更风一流 ,丝管粉粉逐胜游②。春向眼前无限好,思亲怀土自多愁③。【注解】①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介愤而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之..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芙蓉》原文及翻译

    芙蓉满池红影蘸秋光,始觉芙容植在旁。赖有佳人频醉赏,和将红粉更施妆①。【注解】①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二色梅》原文及翻译

    二色梅缀雪融酥各自芳,两般颜色一般香。瑶池会罢朝元客,缟素仙棠问道装①。【注解】①缟(gǎo)素:白色。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色,指丧服,比喻俭朴。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对竹》原文及赏析

    对竹百竿高节拂云齐,千亩谁人羡渭溪。燕雀漫教来唧噪,虚心终待凤凰栖。【鉴赏】此诗中之意其实是借咏竹表达渴望能有一个志趣相投、气质高雅,能够配得上她的好老公(凤凰)。朱淑真一生郁郁而终,最终也没有实现这..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对秋有感》原文及翻译

    对秋有感风倍凄凉月倍明,人间占得十分清。可怜宋玉多才子①,只为多情苦怆情②。【注解】①宋玉:战国时楚人,辞赋家。或称是屈原弟子,曾为楚顷襄王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对景漫成》原文及翻译

    对景漫成半窗残照一帘风①,小小池亭竹径通②。枫叶醉红秋色里,两三行雁夕一陽一中。【注解】①残照:落日馀晖。②竹径:竹林中的小径。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端午》原文及翻译

    端午纵有灵符共采丝,心情不似旧家时。榴花照眼能牵恨①,强切菖蒲泛酒卮②。【注解】①榴花: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顿逊国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②菖蒲:单子叶植物..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读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读史笔头去取万千端①,后世遭它恣意瞒②。王霸漫分心与迹③,到成功处一般难。【注解】①笔头:谓写作。②恣(z)意:放纵,肆意。③王霸:王业与霸业。【鉴赏】笔者在诗里认为史书记载的事迹并不完全真实,笔头去取..

    4 古代文学 2025-07-25
  • 《独坐感春》原文、翻译

    独坐感春翠密藏鸦绿柳堤①,伤春懒矣步桃溪②。梦回窗下日当午,鶗鴂一声林外啼③。【注解】①藏鸦:比喻枝叶荫蔽。②桃溪:比喻因一些错误的行为丧失爱情。③鶗(t)鴂(ju):即杜鹃鸟。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

    4 古代文学 2025-07-25
  • 《冬夜不寐》原文、翻译

    冬夜不寐推枕鸳帏不耐寒①,起来霜月转栏干②。闷怀脉脉与谁说③,泪滴罗衣不忍看。【注解】①鸳帏:绣有鸳鸯的帷帐。②霜月:寒夜之月。③脉脉:有言不得吐的样子。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东马塍》原文、翻译及赏析

    东马塍一塍芳草碧芊芊①,活水穿花暗护田②。蚕事正忙农事急③,不知春一色 为谁妍?【注解】①芊芊:草木茂盛貌。②护田:围绕田地栽种的防护林。③蚕事:养蚕的事。【鉴赏】作者以激扬的情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

    3 古代文学 2025-07-25
  • 《中秋闻笛》原文

    中秋闻笛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 《答求谱》原文

    答求谱雨好解开花百结,风括扶起柳三眠。春醲酽处多伤感①,那得心情事管弦②。【注解】①醲(nng)酽(yn):汁液稠,味道厚。可以引申指颜色。形容茶、酒等。②管弦: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

    2 古代文学 2025-07-2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