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伤寒论校注
伤寒论校注
  • 卷第十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發汗吐下後病脉證并治第二十二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提要本篇重集論中汗、吐、下後所引起的陰陽不和諸般變證,意在重申汗、吐、下三法爲驅除病邪..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九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不可下病脉證并治第二十合四法,方六首。提要本篇重集了六經病篇中不可下之證:即太陽表證不可下;陽明病見心下鞕滿者、面合色赤者、嘔多者亦不可下..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八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發汗後病脉證并治第十七合二十五法,方二十四首。提要本篇重集了六經病篇中發汗後諸病證治:汗後表邪未解仍需再汗的麻黄湯證和桂枝湯證、桂枝二麻黄..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七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霍亂病脉證并治第十三合六法,方六首。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以吐利並作爲主證的霍亂病證治。内容包括中焦陽虚,寒濕内擾的理中丸證;外有表邪,内兼停..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六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太陰病脉證并治第十合三法,方三首。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太陰陽虚,中寒濕阻,升降失調之嘔吐下利、腹滿時痛的四逆輩證。兼述了太陰風淫末疾致四肢煩..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五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陽明病脉證并治第八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并見陽明少陽合病法。提要本篇首先以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叙述了陽明病邪之來路和陽明病..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四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下第七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見太陽少陽合病法。提要本篇原文計五十一條,論述的主要内容可分四個部分:一、熱實結胸證治。包括熱..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三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中第六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見太陽陽明合病法。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太陽傷寒表實無汗之麻黄湯證,及其加減證和禁忌證,兼述了太..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二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傷寒例第三提要本篇可視爲外感熱病學的概論,傷寒辨證之規範。内容包括四時正氣之序、預防傷寒之法、感而即病之傷寒、伏氣所發之温病與暑病、時行疫氣..

    张仲景 2025-05-01
  • 卷第一

    漢 張仲景述 晉 王叔和撰次宋 林 億校正明 趙開美校刻沈 琳仝校辨脉法第一提要本篇首先闡述了辨别脉象之大法:脉分陰陽。大、浮、數、動、滑,爲陽脉;沉、濇、弱、弦、微,爲陰脉,以此提出辨脉之綱。繼而列舉了陰..

    张仲景 2025-05-01
  • 傷寒卒病論集〔1〕

    注〔1〕傷寒卒病論集 卒字誤,當作雜。見宋郭雍《傷寒補亡論》卷一《傷寒名例十問》。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2〕,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

    张仲景 2025-05-01
  • 傷寒論序

    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倫擬。故晉皇甫謐序《甲乙鍼經》云: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爲《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爲十數卷,用之多驗。近世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遺論甚精,皆可..

    张仲景 2025-05-01
  • 刻仲景全書序

    歲乙未〔1〕,吾邑疫厲大作,予家臧獲〔2〕率六七就枕席。吾吳和緩明卿沈君南昉在海虞〔3〕,藉其力而起死亡殆徧,予家得大造〔4〕于沈君矣。不知沈君操何術而若斯之神,因詢之。君曰:予豈探龍藏秘典,剖青囊奥旨而..

    张仲景 2025-05-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