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孔子的故事 / 李长之

七 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2025-05-21 12:32 孔子的故事

公元前五一七年,孔子到了齐国,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有记录的政治活动。齐国原是东方大国,疆土在现在的山东中部和东部一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并富有鱼盐之利,在齐桓公时代(公元前六八五前六四三年),又经过杰出的政治家管仲整顿国政,成了春秋时期的一等大国。这时是齐景公统治的时代,也是大政治家晏婴活跃的时代,国家安定而强盛。孔子希望在齐国做一番事业,是有现实根据的。然而事情不是那么顺利。

孔子何以不留在鲁国而跑到齐国去呢?这固然由于齐国的局面好像大有可为,同时也由于鲁国发生了***。

原来鲁国有三家有势力的贵族,一是孟孙氏,就是孟懿子、南宫敬叔他们那一家;二是叔孙氏;三是季孙氏,就是孔子年轻时穿了孝服赶去吃饭的那一家。这三家贵族原是鲁桓公的子孙,所以又称为三桓。三家之中,季氏势力最大,这时季氏的季平子专政,鲁君昭公很讨厌他。恰巧季平子和另一贵族郈昭伯因斗鸡发生了纠纷,原来季家的鸡翅膀上加了芥末,为的是害对方的鸡的眼睛,而郈家的鸡爪子上却带了锋利的金属,季平子见郈昭伯不肯退让,便强占了郈家的封地,郈昭伯于是向鲁昭公诉冤,鲁昭公以此为借口,讨伐了季平子。季平子联合孟孙氏、叔孙氏,进行反击,鲁昭公失败了,逃到齐国。齐国把他安置在郓城(在现在的山东郓城县东),郓城是齐国从鲁国夺去的地方。[39]鲁昭公便在齐国住了下去。鲁国陷在混乱中。

对于三桓的擅权,孔子本来是不满意的,现在鲁昭公也被三桓驱逐出国,他实在看不下去,便也离开鲁国,到齐国去试一下。

据说齐景公在五年前(公元前五二二年)到鲁国的时候就见过孔子。那时齐景公曾问孔子:从前秦穆公国不大,地方又偏僻,可是为什么能称霸一方呢?孔子当时回答说:秦国国家虽然小,可是他们的人志气大;地方虽然偏僻,可是他们的人行起事儿来正当。秦穆公又会用人,曾看中了喂牛的百里奚,和他谈了三天话,便能信任他,叫他执政。像秦穆公这样的做法,统治全中国也是够格的;称霸一方,还只能算是小成就呢。齐景公听了很满意。[40]因此孔子心里有了底儿,以为到齐国可以做百里奚第二。

依照当时从事政治活动的方式,要去投效一个国君,得找一点门路。

哪怕孔子已经见过齐景公,齐景公对孔子的印象也很好,但如果不打通齐景公的亲信,也还是难以掌握实权的。虽然有百里奚那样的传说,但那究竟只是一般士所乐道的美谈罢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不是那样的。因此,孔子先当了齐景公的亲信高昭子的家臣。

高昭子果然替孔子在齐景公跟前说了些好话。于是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政治的大道理。孔子说:君王要像君王,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意思是要维持社会上的统治秩序,各人要按其名分办事,用孔子自己的话讲,这就叫正名,他后来在长时间内也还是这样主张的。这种说法无疑是对统治者有利的,尤其在阶级矛盾渐趋剧烈的时候,就更合统治者的口味了。所以齐景公听了,便高兴地说:对呀,如果君王不像君王,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那么,我就是有的是米,还能吃得成饭吗?[41]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问孔子政治上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孔子看准了齐国当时最大的毛病是奢侈浪费,于是说:问题在于节约。[42]当然,孔子的节约主张是不彻底的,因为孔子终究是讲排场的。但齐景公听了还是表示满意,这大概因为齐国当时实在奢侈得不像话了吧。这时,齐景公想把尼溪地方的田地封给孔子。

可是齐国的执政大臣、老政治家晏婴,是不赞成孔子所讲究的那一套礼数的,他便向齐景公说:这班新兴起来的儒(也就是士),他们只会说漂亮话,不能受约束;他们很骄傲,很自以为是,不肯俯就别人。治丧主张铺张,埋葬不惜倾家荡产,这种风气也要不得。他们靠着游说、当食客过日子,国家能依赖这些游民吗?自从周朝衰落以来,不见出过什么贤人,过去的礼节乐章也好久没有人弄得明白了。现在孔子就专讲究这一套。怎么见人,怎么走路,穿戴什么,甚而摆什么面孔,烦琐得要命。多少年也学不完,一辈子也搞不清。您如果让他在齐国实行起来,恐怕解决不了什么最急切的问题的。[43]

因为这话说中了孔子的主要毛病,齐景公动摇了。以后齐景公再见孔子的时候,便不再向他请教大道理,不过表面上还很客气罢了。过了一些时候,齐景公才对孔子说:如果像鲁国对待季孙氏那样,拿有权的上卿地位给你,我做不到;如果像鲁国对待孟孙氏那样,拿无权的下卿地位给你,我也不肯。那么,我待你在季孙氏、孟孙氏之间吧。[44]

这话自然是冷淡孔子的。而且齐国的贵族也怕孔子真正在齐国当权,便都想陷害他,孔子是有些风闻了。

齐景公终于向孔子点破:我老了,精力不济,不能任用你来图谋改革了。

孔子听了,便只好收拾行李,干脆离开了齐国。

《孔子的故事》最早出版于1956年,在之后的数十年中,这本书又多次再版,甚至被翻译成其他语言走向海外,成为了读者了解孔子的一个窗口。是李长之先生专门写给大众读者的一部通俗读物。他用通俗而富有情感的笔法讲述了孔子的精神面貌和孔子的坎坷一生。全书截取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片断,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书中的孔子有十五岁便“志于学”的少年意气,有夹谷会齐时牛刀小试的喜悦,有见君王“好德不如好色”的悲叹,有率领众弟子奔波辗转的艰辛,有命悬一线却不改从容的气魄,有至死不渝追寻理想的执著。《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读物,李长之并没有因此减弱他斟酌史料的严肃性,相反,他对史料的取舍拣择都有根有据,一丝不苟。《孔子的故事》不到十万字,而脚注多达239条,引书几十种之多,可称言必有据,其中凝铸着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本书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通俗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猜你喜欢

  • 一则故事的省思

    一个拥有很多优点的人,不代表那个人没有缺点;相对的,一个拥有很多缺点的人,也不代表那个人没有优点。每个人必定会有许多有点,只是人们都只相信刻板印象,而忘记去换个角度思考罢了。有位老师做了一个测验,想测..

    14 初中作文 2025-11-08
  • 故事里的人生

    看过很多中国民间故事,总结一下,不过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这些故事,我想,古人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其实都是正能量的,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深刻理解,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有些故..

    30 高中作文 2025-11-07
  • 我们的故事

    时间是一片海洋,我沉溺其中。探寻不到的远方,追问不了的消逝,像六月璀璨的烟火在我的心头绽放,最是年华的美。温暖的阳光下飞舞着文字,跳跃着的精灵在贝壳上奏出轻盈的乐符,浅浅吟唱着尽是让人心动的歌。其实,..

    16 高中作文 2025-11-05
  • 《渔夫的故事》读后感

    一个渔夫每天都悠闲自在的钓着鱼,有天来了个商人。商人对渔夫说:你怎么不买条小船出海捕鱼呢?渔夫:我捕了那么多鱼能做啥?又吃不完。商人:你抓了较多的鱼,就能卖得较多的钱,等赚够了再买条大渔船。渔夫:我要..

    27 初中作文 2025-11-04
  • 爱拉的故事

    如果你的生活事事都必须听从他人的命令,你会活的怎么样呢?是乖乖的任人摆布,或是干脆不想活下去呢?由作家盖儿.卡森.乐文所写的魔法灰姑娘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它叙述的是一个被糊涂的仙女露欣达赐与了听话礼物..

    44 初中作文 2025-11-01
  • 01 假如孔子重返人间

    如果中国伟大的圣人孔夫子重返人间,并对各种地图所反映出的世界进步进行研究的话,他会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毫无疑问,他会高兴地发现构成本土民族的那些浅棕色眼睛、黑色头发的人们占据了整个地球人口..

    36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雪夜的故事

    那天早上一直在下雪。给侄女小鹤做的裙裤终于做好了,那天放学后,我便把它送到中野的婶子家去了。为了感谢我,婶子给了我两片鱿鱼干。等我在吉祥寺车站下车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脚下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可还..

    34 太宰治短篇小说集 2025-10-17
  • 第二讲 权力自由与政治社会

    一、政治社会与起源二、政治权力的目的与意见三、政治权力的自由状态四、政治权力的战争状态五、政治权力的地位一、政治社会与起源上帝既把人造成这样一种动物,按照上帝的判断他是不宜于单独生活的,他的爱好和需求..

    29 自由与人权 2025-10-14
  • 雨的故事

    滴答,滴答窗外的梅雨下呀下;滴答,滴答房里的时钟转呀转。雨滴如晶莹剔透的碎鑚石,无尽无止,从天而降,盛大的宴会──梅雨季,就这样开锣啰!绵绵细雨在空中漫步,栋栋高楼大厦,映衬着轻柔曼妙的舞姿,远远望去..

    32 初中作文 2025-09-27
  • 政治的学习

    民主政治是今日政治的主流,每一个人对于民主政治都当设法有比较切实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在大国中,英美是两个民主国家。另外,在欧洲大陆,有几个较小的国家,或多或少的也已经实现民主政治。我们现在,根据这几个..

    55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42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故事的小黄花

    从出生那年就飘着,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记忆中的爷爷,要班总是那样的停止,站是一颗松可能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他的肩膀总是那样的宽大,在上面渡过了我颇有趣味的童年,但不知是何时开始,他变成了..

    32 高中作文 2025-09-14
  • 一个人有故事的伤感说说大全

    1、好好爱自己,因为生活还要继续。2、九分喜欢,一分尊严,我可以很爱你,也可以没有你。3、男人哭了,是因为他真的爱了;女人哭了,是因为她真的放弃了。4、我还记得第一次看到你的场景,那时的我并没想到现在你对..

    42 好句大全 2025-09-02
  • 第二 孔子、孟子、荀子及其他諸家 [1]

    文學者,民族精神之所寄也。凡一民族形成之時期,其哲人鉅子之言論風采,往往影響於其民族精神,流風餘韻,亘千百年。故於此時期中,能深求一代名哲之主張,于其民族文學之得失,思過半矣。此其人雖不必以文學批評家..

  • 阿傩伽叶向唐僧讨取贿赂

    唐僧四众跋履山川,逾越险阻,一路与恶魔毒怪抗斗,共历一十四寒暑,才到灵山,参见佛祖。大功告成,他们固谓三藏佛经可以得到了。哪知阿傩、伽叶二位尊者竟对唐僧说: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

  • 凤仙郡三年亢旱

    凤仙郡三年不雨,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百姓生活艰苦极了。亢旱三年,据《西游记》所言,乃郡侯因妻不贤,恶言相斗,一时怒发,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冒犯上天。..

  • 孙行者要求朱紫国国王亲身来迎

    朱紫国国王病入膏肓,张榜求医,孙行者揭了榜文,对校尉说:你去教那国王亲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校尉入朝启奏,这个时候国王的态度如何?并没有王赫胥怒,反而说道:他肯揭我榜文,教寡人亲迎,断然有医国之能..

  • 如意真仙不许孙行者白手来取落胎泉的水

    唐僧四众经过西梁女国,唐僧及猪八戒吃了子母河的水,腹痛成胎,必须喝了解阳山破儿洞落胎泉的水,方能解除胎气。但是这个泉水是属于如意真仙的。孙行者恃其神通广大,借了瓦钵,到解阳山取水,而如意真仙却说:泉水..

  • 孙行者劝唐僧收起善心

    刘备殂,遗诏敕后主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卷二《先主传》章武三年注引《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此言也,是教后主如何修身,不是教后主如何治国。换言之,是教后主如何做人,不是教后主如何..

  • 孙行者与紧箍儿

    《西游记》称孙行者为心猿,这个心猿曾打到地府,强销死籍,打到天宫,强索官职。他既有上天入地之力,故可称为力之象征,若合心之一字言之,则为力之意志。意志本来自由,而再加之以力,则更无拘无束,由意志自由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