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克林威尔 / 钱智修

第十一章 保国主

2025-05-28 13:51 克林威尔

克林威尔以百战余生,为开国元老。江淮草木知张万福之威名(唐德宗以张万福为濠州刺史,谓之曰:朕闻江淮草木,亦知尔之威名。);西夏小儿,闻刘都护而止哭(宋刘锜为陇右都护,与夏人战屡胜,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其功名声望,在英伦三岛中,固已无与抗衡矣,然克林威尔尚不敢忘其共和国民之本分。故战胜归来,仍以国会议员,尽力政治宗教之改革,乃不二年而风波激荡,全局尽翻,卒以成保国政府之新形势。此则克林威尔戆直之性情,纯单之思想,其不适于共和政治者固多,抑亦国会之不孚人望有以致之也。

初,英国之宣布共和国也,其时戎马倥偬,国基飘荡,盖未暇为长治久安计。故婪尾国会,遂以五十余任期久满之议员,握立法行政之大权。国民方以抵御王党为事,无如之何也。至是,议员益专横,国民及军队两方面均恶之,屡有解散国会之请。而克林威尔则以议员一分子,运动国会之更选。盖据克林威尔之意,若新国会成立,则旧议员依法退职,而行政立法诸权限,自可迎刃而解,初不必借助于武力也。

婪尾国会以克林威尔之请求,因于一千六百五十三年(清顺治九年,民国前二百四十九年)四月,提出新选举案。

顾其内容,则出人意外。凡旧议员均不须更选,继续任职,而新议员资格,则须旧员承认。于是克林威尔知国会终无悔祸之心,解散之意遂决。是月二十日,新选举案方付三读会,克林威尔率卫士守院门。逾时,议长宣告议案成立,卫士入议场,尽驱诸议员出,而二十余年之长期国会,至此遂宣告闭幕。

克林威尔于议员退席时,大呼曰:余尝日夜祷上帝,宁杀吾身而不愿出此。而今终不得不出此者,则君等之迫我为之也。

言时,容度沉毅,不胜悲愤,盖其积怒于国会者深矣。

婪尾国会解散,英国陷于无政府状态者数月。时克林威尔望重功高,军符在握,实际上已无异君主。因有议以克林威尔之女,与查理士第二联姻,使其以元舅之名,复建君统者。然克林威尔拒之,语人曰:吾辈之解散国会,盖将以同心卫国之诚,昭示世人非藉武力以攘权利也。何得有此不名誉之举?

盖是时,克林威尔犹不愿以手造之共和,及身而破坏之也。是年七月,行政会议召集新国会。是会议员百四十人,史称雏形国会(Little Parliament),言其仅具国会之形式也。越六月,雏形国会内哄,自辞职。克林威尔乃以行政会议之建议,称共和国保国主(Lord Protector)。至是而英苏爱三邦之统治权,集于克林威尔一身,而共和政体仅存其名义矣。时为一千六百五十三年十二月,克林威尔年五十四岁。

克林威尔为保国主者五年。此五年中,又解散国会二次,其手段亦日趋专制,世颇以是议之。惟政教修明,改订民刑律,提倡大学教育,均卓然有成效。其于整顿风化,尤极注意,凡斗鸡、赛马、赌博及无益之游戏,均有禁,欲以造成清教醇朴节俭之风。论者谓英国承斯跳脱朝之末流,骄奢淫佚,纲纪荡然。克林威尔此等政策,其裨益人心实多云。

【批评】

克林威尔以共和党起,而以保国主终,实为其生平缺憾。然当其苦心孤诣,以调停于国会军队间时,保存共和之心,何尝不切!至国会垄断政权,深闭固拒,于是两方面之意见,背道而驰,而专制之局成矣。此所以共和国民,既须有保持权利之能力,尤贵有调和互让之精神,非专恃气矜之雄,所能济也。

以克林威尔与查理士第二联姻之说,几与王莽为安汉公事相同。盖人当声势隆赫之时,必有左右近习,出其种种手段,为献媚邀功计。克林威尔人格高尚,幸不为其所惑。然古今之堕其术中而据炉火上者众矣。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可不慎诸。

国奢示之以俭。克林威尔整顿风化诸政,非特英国当时之良药,抑亦我国今日借镜之资也。振人心,挽末俗,少年有志之士,与有责矣。

克林威尔以身经百战的劫后余生,成为开国元老。就如同江淮的草木,都知道张万福的威名(唐德宗以张万福为濠州刺史,并说:朕听说江淮的草木也知道你的威名。),西夏国的小孩,听到刘都护的名字后就都不敢再哭(宋刘锜为陇右都护,与西夏战,屡屡得胜。西夏人听到儿童啼哭,就会吓唬他们说:刘都护来了。)一样,克林威尔的功名声望,在英伦三岛中,固然已经没有可以与他抗衡的人了,但克林威尔还是不敢忘记自己是共和国国民的身份。所以战胜归来后,他仍以国会议员的身份,全力推行政治与宗教的改革,但不到二年就风波激荡,局面全部翻盘,最终形成了保国政府的新形势。这就是克林威尔戆直的性情、单纯的思想,不适应共和政治的方面固然很多,但也是国会不孚人望而导致的结果吧!

当初,英国宣布为共和国时,国家军务繁忙,整个国家动荡不安,那是因为没有时间来考虑长治久安的策略。所以婪尾国会,就以五十多位长期担任议员的人,掌握了立法行政的大权。国民这时主要精力在抵御国王党,所以面对国会,却没有任何办法。这样一来,议员更加专横,民众与军队两方面均厌恶他们,经常有解散国会的请求。而克林威尔则以议员中的一员,在策划着如何进行国会的重新选举。按照克林威尔的意图,如果新国会成立,旧议员就要依法退职,而行政立法的诸多权限,自然就可迎刃而解了,这样一开始也就不需要借助武力了。

婪尾国会也因克林威尔的请求,于是在1653年(清顺治九年,民国前249年)4月,提出了新的选举方案。但新方案的内容,却出人意外。新方案规定,凡是旧议员都不需要重新选举,继续留任,但新议员的资格,却需要须旧议员的承认。于是克林威尔明白,国会始终没有悔悟之心,解散国会的心意便更加决绝。当月二十日,新选举案刚刚交付三读会,克林威尔便率卫士守住了议会院门。不多时,当议长宣告议案成立时,卫士进入议场,驱逐了所有议员,而二十余年的长期国会,至此宣告闭幕。

克林威尔在议员退席时,大声说道:我曾经日夜祈祷上帝,宁愿自己身死也不想这样做。但现在却不得不这样做,实在是各位逼我的呀。

说这些话时,他表情沉着坚毅,异常悲愤,这是因为他长久以来对国会的怨气已很深了。

婪尾国会解散后,英国长达几个月陷于无政府状态。当时克林威尔威望高,功劳大,又军权在握,实际上和君王已没什么差别。所以,有人因为克林威尔的女儿与查理士二世有婚姻关系,提议让他以元舅的名义,重新建立君主统治国家,但是克林威尔不同意。他对别人说:我们之所以解散国会,是本着大家共同保卫国家的诚意,告诉世人,并非是借助武力夺取权利。又怎么会再做这样有损我们名誉的事情呢?

这个时候,克林威尔还是不愿亲眼看着自己亲手缔造的共和国被破坏。这年七月,行政会议召集了新国会。此次会议,共有一百四十名议员,史称雏形国会(Little Parliament),是说它仅仅具有了国会的形式而已。过了六个月,雏形国会发生了内讧,议员自动辞职。克林威尔于是根据行政会议的提议,出任共和国保国主(Lord Protector)的职位。从此,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统治权,都集中到了克林威尔一人身上,而共和政体也仅仅只在名义上存在。当时为1653年12月,克林威尔五十四岁。

克林威尔担任保国主五年。在这五年中,他又两次解散国会,他的手段也越来越专制,世人对此也是议论纷纷。但是在他执政期间,政治清明,修订了民刑律,提倡大学教育,这些举措都非常有成效。他尤其注意社会公德和民风习俗的整顿,凡是像斗鸡、赛马、赌博等无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都在禁止之列,想要通过这些措施来形成清教醇朴、节俭的风气。有评论者说,英国继承了斯跳脱王朝的末代之风,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法律纲纪,荡然无存。克林威尔推行这些政策,对人们的精神健康实在是益处很多。

【评论】

克林威尔的政治生涯从共和党起家,以保国主结束,实在是他生平的缺憾。然而当他苦心孤诣,在调停国会与军队之间不和的时候,他极力保存共和体制的主张,又如何会不急切呢!到国会垄断政权后,又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于是两方面的意见背道而驰,而专制局面也由此形成。所以共和国国民,既要有保持权利的能力,特别是又需具备可贵的具有调和互让的精神,而不是单凭意气用事、骄慢自大所能做到的。

而克林威尔与查理士第二联姻的说法,几乎和王莽成为安汉公一事相同。因为当人声势隆赫的时候,身边那些受宠的小人就会通过种种手段,献媚邀功。克林威尔人格高尚,所幸没有被这些人迷惑。然而古往今来,被谗言所惑而陷于不义的人太多了。建立邦国,继承封邑,千万不可任用小人,这不得不谨慎啊。

一个国家盛行奢侈之风时,那么领导者就必须带头力行俭约。克林威尔整顿风化诸等举措,不单单是英国当时的良药,同样是我们现在也应该借鉴的。振奋人心,改良风俗,年轻有志的人士,都有责任。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克林威尔》钱智修著。克林威尔即奥利弗·克伦威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生于英格兰亨丁顿郡乡绅家庭。17岁人剑桥大学。29岁当选国会议员。1640年再度入选国会。为虔诚的清教徒。内战爆发后,召募并率骑兵在1644年马斯顿草原一役勇挫国王军,所部遂有“铁骑军”之誉,并因此得到国会授权,组建“新模范军”。1645年在纳斯比战役中击溃王党军队。是1649年审讯和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英吉利共和国的主要力量。1649—1652年率军远征爱尔兰、平定苏格兰王党叛乱。1653年起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公,实行军事独裁。对外在与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取胜。对其评价历来褒贬不一。

猜你喜欢

  • 第十一章 兵机

    前此为赴鄂救援之行,不妨仓卒成军。近日为东下讨贼之计,必须简练慎出。若不教之卒、窳败之械则何地无之;而必远求之湖南,等于辽东自诩涿(无水旁)。仍同灞上儿戏之军。故此行不可不精选,不可不久练。 兵者,阴事..

    18 曾胡治兵语录 2025-09-01
  • 第十一章 元代文学 [1]

    第一节元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概况元代文学是很有成就的一个时期的文学。在这时,是从列宁所说两种文化看来,富有人民性的文学压倒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学的时期。在这时,是最鲜明地说明伟大的现实斗争是文学作品的动..

    54 中国文学史略稿 2025-08-31
  • 第十一章 助詞

    八十六,凡用在詞或句底後面,借他發明其中底語氣底,就叫做助詞。助詞可以分爲决定,疑嘆兩種。八十七,用來直指某事,帮助說者底口氣,使全句底勢力增加底,叫做决定助詞。决定助詞可分爲完結,限制,指定,推决,..

    18 语体文法大纲 2025-08-29
  • 第十一章 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成立

    大會的發起與召集一九二五年上半年中國職工運動進到復興期以後,從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觀察,顯然有許多徵兆預示著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快要到來。共產黨當時的任務,無疑的首先需要擴展和鞏固自己階級的力量,因此召集..

    21 中国职工运动史 2025-08-27
  • 老子第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①不美,美言不信。善者②不辩③,辩者不善。知者不博④,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⑤,既以为人己愈有⑥,既以与人己愈多⑦。天之道,利而不害⑧。圣人之道⑨,为而不争。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35 道德经 2025-08-12
  • 老子第七十一章

    原文知不知①,尚矣②;不知知③,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

    36 道德经 2025-08-12
  • 老子第六十一章

    原文大邦①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②。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③。大邦不过欲兼畜人④,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

    40 道德经 2025-08-12
  • 老子第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①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③;养④之覆⑤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⑥。译文道..

    76 道德经 2025-08-12
  • 老子第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①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②。上德若谷;大白若辱③;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质真若渝⑤。大方无隅⑥;大器晚..

    15 道德经 2025-08-12
  • 老子第三十一章

    原文夫兵者①,不祥之器,物或恶之②,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③,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④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

    21 道德经 2025-08-11
  • 老子第二十一章

    原文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1 道德经 2025-08-11
  • 老子第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

    41 道德经 2025-08-11
  • 第十一章  超百品

    一〇一 超百本生因缘 (〔菩萨=婆罗门〕)瞑想百年而尚愚昧者.纵使多至一百人以上.远不及一度听闻.即能领悟真相的一个智者。此本生因缘.其故事、文章、结构皆与超千本生因缘〔第九九〕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上..

    59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小型的复活

    廿三,罗成关。廿三岁那一年的确是我的一关,几乎没有闯过去。从生理上,心理上,和什么什么理上看,这句俗语确是个值得注意的警告。据一位学病理学的朋友告诉我:从十八到廿五岁这一段,最应当注意抵抗肺痨。事实上..

    87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易经·说卦传·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震为雷、为龙、为玄..

    79 周易 2025-06-09
  •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子曰: “夫易何为者也?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51 周易 2025-06-09
  • 第十一章 性质、关系、东西、事体、变、动

    一、性质A.性质底定义1.重行提出关系与性质 。第三章提出了关系与性质问题,第五章曾讨论这两问题。读者也许已经厌恶这两问题。可是本章还是要重新提出讨论一下。重复的地方也许难免,本段所说的在第五章已经提出过..

    75 知识论 2025-05-30
  • 第十三章 轶事

    克林威尔者,天性真挚人也。故不特其功名事业,皆一一自真性情中流出。即其言论丰采,与夫宴居si处时之遗闻轶事,亦足以表著伟大人格,而供吾人取法之资。此亦崇拜英雄者所不可不知者也。克林威尔长六尺,丰颅隆准,..

    90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二章 外交

    克林威尔所以功盖寰区,英民到今受其赐者,外交之胜利,其尤著者也。计其在位五年间,胜荷兰,联法兰西,败西班牙,凡英国旗之所至,欧洲诸国,无与抗颜行者。自非有过人之才,成竹在胸,谋定后动,又安足以语此?英..

    109 克林威尔 2025-05-28
  • 第十章 共和成立

    一千六百四十九年二月,婪尾国会决议,废元老院,除君主世袭制。五月,布建国令,改英伦为共和国,以国会为最高机关,由国民代表组织之;国会之下,设行政会议,以谋人民之安宁幸福,仍受国会裁制。是为英伦共和国(..

    71 克林威尔 2025-05-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