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宋词赏析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全文及赏析_杨冠卿

2025-05-30 11:38 古代文学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 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侧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杨冠卿词作鉴赏

集句,是古诗词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其作法为截取前人诗文单句,拼集成篇。若按取材范围的大小来分析,或杂糅经、史、子、集或单用其中一部;或广收上下古今,或断取某一朝代;或兼蓄百家群籍,或专采一人一书,—并无固定不变的要求,作者可以各取所需。只有一条:须使文意联属,如出一辙。

倘把作诗填词比作盖房子,一字一字地写就好象是一砖一瓦地砌而成句成句地集用,则俨然是现代化建筑施工,成套单元,整块吊装。如说来,仿佛是“自撰”难而“集句”易了?其实正相反。因为现代化建筑中的成套单元,乃是按设计要求定做的,尺寸丝毫不差,无须费心考虑。而“集句”不啻是从不同规格的一幢幢楼房里去拆“单元”,然后拼装,当然费事得多。勉强拼装成形,已属不易,更求其浑然一体,并抒发作者感情,如之何不戛戛乎其难哉!因此,清代贺裳曾说过,集句,佳则仅一斑烂衣,不佳且百补破衲也(见清邹祗谟《远志斋词衷》)。但是,气盛才高,笔饱学富之士,以写集句诗词擅名的作家,历代仍不乏其人。南宋的杨冠卿就是一个。他这首《卜算子》大气包举,天衣无缝,称得上集句词中的上乘之作。

杜甫诗博大深,千汇万状,向为集句者所乐于取资。本篇即全部采自杜诗。按顺序八句分别撷取于《行次昭陵》、《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寄赠郑谏议十韵》、《入乔口》、《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蜀相》、《暮春 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等八篇。题曰“秋晚……吊贾傅”。贾傅,即西汉负一代盛名之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贾谊是洛人,他年少时便精通诸子百家之书,为汉文帝所赏识,二十余岁就被召为博士,一年中越级升迁,官至太中大夫。文帝以其才华出众一度曾有意任用他为公卿,但由于受到周勃、灌婴等元老大臣排挤,文帝和他的关系渐次疏远,终于将他遣往远离政治中心的洞庭湖南,任长沙王太傅。后改任梁怀王太傅。怀王骑马失足摔死,他自伤失职,哭泣岁余,后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三岁。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汉书》本传。因其两次担任诸王的太傅,故后人尊称“贾傅”。贾谊在赴任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凭吊屈原,并自抒官场失意的感叹,辞情凄怨,很能引起后世有着类似遭际的文士们的共鸣。杨冠卿本人也一生坎坷,怀才不遇,始则碌碌为下僚,为九 (今安徽寿县一带)都统制司掾官,后来知广州,又因事被罢免,侨寓临安。因此,他“吊贾傅”,实际个人胸怀南宋朝政的不满者,是属借题发挥,借古伤今之作。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发端即见出词人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按《汉书》本传载贾谊屡次上疏陈奏政事,指出当时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且尖锐地指出:“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 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当天下百姓在沉重的剥削下喘息而未能复苏之际,贾谊不为阿谀逢迎之辞以粉饰太平,而奋笔直陈民生艰苦,这种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勇气和精神是很可贵的,词人贾谊的这种勇气和精神放在第一位来加以推崇,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如贾谊一样直陈民生。此是深一层内涵。

“文采风流 今尚存,毫发无遗恨。”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贾谊的政论、文章之所以能够留传千古,除了卓越的政治见识和充沛的思想激情,还得力于文辞的美赡与风韵的高卓。故三、四两句,即转而盛赞其作品的艺术成就。按贾谊的名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以上见《史记。屈贾列传》)《过秦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见《汉书》本传)。“今尚存当是谓此。连司马迁、班固这样的文豪对贾谊都十分崇拜,不惜当是将他的作品全文移录入史传,无怪词人对其推崇有加,称贾文字字得体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了。

上阕四句二层,分从为官、文章两方面将“贾傅”写足,无限仰慕之情,已溢于言表;下阕乃直入词题,围绕“吊”字组织辞句,进而抒发悼念斯人时不能自己的满腔悲愤之情。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秋将尽”照应题面“秋晚”二字,这是作词时的真实节令。当此萧瑟凄凉的暮秋,又步步靠近长沙—贾谊当年贬谪所去的僻远之地,怎不使人悲从中来心怀感动,因是集句,我们无法证实词人作此词时正在赴长沙途中,(虽然如此但如果竟连这一点也丝丝入扣的话,那本篇亦堪称“天衣无缝毫发无遗恨”了。)但不管作是词时,词人身处何处,其心中必有与贾傅同“境”相怜之意。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上文已点出心情“凄恻”矣,此处复以“泪满襟”三字为之作具体的渲染,且藉“英雄二字,明示”凄恻“之人(亦即自己)也非凡夫俗子,见出惺惺惜惺惺,非失路之英雄不能如此伤悼英雄之失路。又藉”长使“二字,更言对贾傅表如此同情者,历代豪杰无不潸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今却凭吊古人伤感如此,究竟为何呢?这就逼出了愤懑苍凉的最后一句。

“天意高难问”很明显辞是怨天,意实尤人。因为“天”亦可用作人间帝王的代名辞,如帝王之容颜称“天容”、“天颜”;帝王之仪表称“天仪”、“天表”;帝王之视听称“天视”、“天听”;帝王之口谕称“天语”、“天宪”。当然,帝王之心思也就是“天意”了。

贾谊的悲剧,乃至包括词人自己在内的一班政治失意者的悲剧,悲就悲在最高统治者们好恶无常,不能真正信用忧国忧民、有真才实学的栋梁之士呵!全篇得此句作结,可谓“图穷而匕首见”了。在“天王圣明兮臣罪当诛”之声 不绝于耳的专制时代,词人能够掷出怨怼的匕首,算得上鲜而有之了。

老杜之诗,“沉郁顿挫”。本篇集杜句,吊章法平直起伏不大,不足以当“顿挫”,但因一腔感情汇融其中“沉郁”二字还是做到了的。全词八句中,仅“凄恻近长沙”一句与吊贾谊事有关,原作上句为“贾生骨已朽”。集句吊古,文中须见古人姓字,方为落实,但样的成句最难寻觅。通常,见到这样明标“贾生”这样之句,当如获至宝,决无轻易放过的道理。然而词人创作态度极其严格,他不愿捡这个“便宜”,而破坏整体风骨,舍之弗取,却另从老杜寄赠友人岳州司马贾某的诗中拈出“贾笔论孤愤”句,妙合无垠,如此凑巧真当感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了总之,这首集句词辞情俱佳,笔意两至。集句本首许多局限,仿佛戴打拳戴着镣,抬腿举足,动辄受掣,但即使如此,作者仍能作这样佳作。若非胸有一股浩气,腹有万卷诗书,手有千钧笔力,是断断办不到的。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第十章 宋词的发展

    第一节词的兴起及发展的原因词在初期的面貌作为中国格律诗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词,就其存在的作品的一般内容 论,又系具有和传统的诗有显著的不同的特色的词,是起源于中唐,发展在五代,而特别流行于两宋的。这是什么..

    1 中国文学史略稿 2025-08-31
  • 《天香·咏龙涎香》全文及赏析

    ●天香·咏龙涎香【作者:王沂孙】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

    18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全文及赏析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作者:王沂孙】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一陰一门掩。屐齿莓苔,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一流 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

    19 古代文学 2025-08-16
  • 《扫花游声·商飙乍发》全文及赏析

    ●扫花游声【作者:王沂孙】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

    19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醉蓬莱·归故山》全文及赏析

    ●醉蓬莱·归故山【作者:王沂孙】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一陰一,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

    20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全文及赏析

    ●高一陽一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作者:王沂孙】残雪庭一陰一,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 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一江一 南自是离愁苦,况游..

    15 古代文学 2025-08-16
  • 《高阳台·残萼梅酸》全文及赏析

    ●高一陽一台【作者:王沂孙】残萼梅酸,新沟水绿,初睛节序暄妍。独立雕阑,谁怜枉度华年。朝朝准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又争知、一字相思,不到吟边。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一陰一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

    18 古代文学 2025-08-16
  • 《庆清朝·榴花》全文及赏析

    ●庆清朝·榴花【作者:王沂孙】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一陰一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

    20 古代文学 2025-08-15
  • 《齐天乐萤·碧痕初化池塘草》全文及赏析

    ●齐天乐萤【作者:王沂孙】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燐。练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楼一陰一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汉苑飘苔,秦..

    15 古代文学 2025-08-15
  • 《齐天乐萤·绿槐千树西窗悄》全文及赏析

    ●齐天乐蝉【作者:王沂孙】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凄凉倦耳。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病叶难留,纤柯易..

    24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水龙吟·落叶》全文及赏析

    ●水龙吟·落叶【作者:王沂孙】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厓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螿未歇,..

    16 古代文学 2025-08-15
  • 《眉妩·新月》全文及赏析

    ●眉妩·新月【作者:王沂孙】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一团一 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

    15 古代文学 2025-08-15
  • 《花犯·苔梅》全文及赏析

    ●花犯·苔梅【作者:王沂孙】古婵娟,苍鬟素,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谩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

    16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水仙花·明玉擎金》全文及赏析

    ●水仙花【作者:王沂孙】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花恼难禁,酒销欲尽..

    20 古代文学 2025-08-15
  • 《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全文及赏析

    ●台城路·寄姚一江一 太白山人陈文卿【作者:张炎】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千里悲歌,唾壶敲缺。却说巴山,此时怀抱那时节。寒香深处话别。病来浑瘦损,懒赋..

    15 古代文学 2025-08-15
  • 《解连环·孤雁》全文及赏析

    ●解连环·孤雁【作者:张炎】楚一江一 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23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满庭芳·小春》全文及赏析

    ●满庭芳·小春【作者:张炎】睛皎霜花,晓融冰羽,开帘觉道寒轻。误闻啼鸟,生意又园林。闲了凄凉赋笔,便而今、懒听秋声。消凝处,一枝借暖,终是未多情。一陽一和能几许?寻红探粉,也恁炊人。笑邻娃痴小,料理护..

    16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月下笛》全文及赏析

    ●月下笛【作者:张炎】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

    18 古代文学 2025-08-15
  • 《摸鱼子·高爱山隐居》全文及赏析

    ●摸鱼子·高爱山隐居【作者:张炎】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眠鸥未醒。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

    20 古代文学 2025-08-15
  •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全文及赏析

    ●八声甘州【作者:张炎】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各处杭越。逾岁,尧道来问寂寞,语笑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并寄赵学舟。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一江一 表,..

    21 古代文学 2025-08-1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