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宋词赏析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全文及赏析_杨冠卿

2025-05-30 11:38 古代文学

●卜算子·秋晚集杜句贾傅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 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侧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杨冠卿词作鉴赏

集句,是古诗词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其作法为截取前人诗文单句,拼集成篇。若按取材范围的大小来分析,或杂糅经、史、子、集或单用其中一部;或广收上下古今,或断取某一朝代;或兼蓄百家群籍,或专采一人一书,—并无固定不变的要求,作者可以各取所需。只有一条:须使文意联属,如出一辙。

倘把作诗填词比作盖房子,一字一字地写就好象是一砖一瓦地砌而成句成句地集用,则俨然是现代化建筑施工,成套单元,整块吊装。如说来,仿佛是“自撰”难而“集句”易了?其实正相反。因为现代化建筑中的成套单元,乃是按设计要求定做的,尺寸丝毫不差,无须费心考虑。而“集句”不啻是从不同规格的一幢幢楼房里去拆“单元”,然后拼装,当然费事得多。勉强拼装成形,已属不易,更求其浑然一体,并抒发作者感情,如之何不戛戛乎其难哉!因此,清代贺裳曾说过,集句,佳则仅一斑烂衣,不佳且百补破衲也(见清邹祗谟《远志斋词衷》)。但是,气盛才高,笔饱学富之士,以写集句诗词擅名的作家,历代仍不乏其人。南宋的杨冠卿就是一个。他这首《卜算子》大气包举,天衣无缝,称得上集句词中的上乘之作。

杜甫诗博大深,千汇万状,向为集句者所乐于取资。本篇即全部采自杜诗。按顺序八句分别撷取于《行次昭陵》、《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寄赠郑谏议十韵》、《入乔口》、《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蜀相》、《暮春 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等八篇。题曰“秋晚……吊贾傅”。贾傅,即西汉负一代盛名之政论家、文学家贾谊。贾谊是洛人,他年少时便精通诸子百家之书,为汉文帝所赏识,二十余岁就被召为博士,一年中越级升迁,官至太中大夫。文帝以其才华出众一度曾有意任用他为公卿,但由于受到周勃、灌婴等元老大臣排挤,文帝和他的关系渐次疏远,终于将他遣往远离政治中心的洞庭湖南,任长沙王太傅。后改任梁怀王太傅。怀王骑马失足摔死,他自伤失职,哭泣岁余,后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三岁。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汉书》本传。因其两次担任诸王的太傅,故后人尊称“贾傅”。贾谊在赴任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凭吊屈原,并自抒官场失意的感叹,辞情凄怨,很能引起后世有着类似遭际的文士们的共鸣。杨冠卿本人也一生坎坷,怀才不遇,始则碌碌为下僚,为九 (今安徽寿县一带)都统制司掾官,后来知广州,又因事被罢免,侨寓临安。因此,他“吊贾傅”,实际个人胸怀南宋朝政的不满者,是属借题发挥,借古伤今之作。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发端即见出词人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按《汉书》本传载贾谊屡次上疏陈奏政事,指出当时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且尖锐地指出:“夫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亡寒, 可得也?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亡饥,不可得也。”当天下百姓在沉重的剥削下喘息而未能复苏之际,贾谊不为阿谀逢迎之辞以粉饰太平,而奋笔直陈民生艰苦,这种敢于正视社会现实的勇气和精神是很可贵的,词人贾谊的这种勇气和精神放在第一位来加以推崇,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如贾谊一样直陈民生。此是深一层内涵。

“文采风流 今尚存,毫发无遗恨。”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贾谊的政论、文章之所以能够留传千古,除了卓越的政治见识和充沛的思想激情,还得力于文辞的美赡与风韵的高卓。故三、四两句,即转而盛赞其作品的艺术成就。按贾谊的名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以上见《史记。屈贾列传》)《过秦论》(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见《汉书》本传)。“今尚存当是谓此。连司马迁、班固这样的文豪对贾谊都十分崇拜,不惜当是将他的作品全文移录入史传,无怪词人对其推崇有加,称贾文字字得体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了。

上阕四句二层,分从为官、文章两方面将“贾傅”写足,无限仰慕之情,已溢于言表;下阕乃直入词题,围绕“吊”字组织辞句,进而抒发悼念斯人时不能自己的满腔悲愤之情。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秋将尽”照应题面“秋晚”二字,这是作词时的真实节令。当此萧瑟凄凉的暮秋,又步步靠近长沙—贾谊当年贬谪所去的僻远之地,怎不使人悲从中来心怀感动,因是集句,我们无法证实词人作此词时正在赴长沙途中,(虽然如此但如果竟连这一点也丝丝入扣的话,那本篇亦堪称“天衣无缝毫发无遗恨”了。)但不管作是词时,词人身处何处,其心中必有与贾傅同“境”相怜之意。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上文已点出心情“凄恻”矣,此处复以“泪满襟”三字为之作具体的渲染,且藉“英雄二字,明示”凄恻“之人(亦即自己)也非凡夫俗子,见出惺惺惜惺惺,非失路之英雄不能如此伤悼英雄之失路。又藉”长使“二字,更言对贾傅表如此同情者,历代豪杰无不潸然。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今却凭吊古人伤感如此,究竟为何呢?这就逼出了愤懑苍凉的最后一句。

“天意高难问”很明显辞是怨天,意实尤人。因为“天”亦可用作人间帝王的代名辞,如帝王之容颜称“天容”、“天颜”;帝王之仪表称“天仪”、“天表”;帝王之视听称“天视”、“天听”;帝王之口谕称“天语”、“天宪”。当然,帝王之心思也就是“天意”了。

贾谊的悲剧,乃至包括词人自己在内的一班政治失意者的悲剧,悲就悲在最高统治者们好恶无常,不能真正信用忧国忧民、有真才实学的栋梁之士呵!全篇得此句作结,可谓“图穷而匕首见”了。在“天王圣明兮臣罪当诛”之声 不绝于耳的专制时代,词人能够掷出怨怼的匕首,算得上鲜而有之了。

老杜之诗,“沉郁顿挫”。本篇集杜句,吊章法平直起伏不大,不足以当“顿挫”,但因一腔感情汇融其中“沉郁”二字还是做到了的。全词八句中,仅“凄恻近长沙”一句与吊贾谊事有关,原作上句为“贾生骨已朽”。集句吊古,文中须见古人姓字,方为落实,但样的成句最难寻觅。通常,见到这样明标“贾生”这样之句,当如获至宝,决无轻易放过的道理。然而词人创作态度极其严格,他不愿捡这个“便宜”,而破坏整体风骨,舍之弗取,却另从老杜寄赠友人岳州司马贾某的诗中拈出“贾笔论孤愤”句,妙合无垠,如此凑巧真当感叹“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了总之,这首集句词辞情俱佳,笔意两至。集句本首许多局限,仿佛戴打拳戴着镣,抬腿举足,动辄受掣,但即使如此,作者仍能作这样佳作。若非胸有一股浩气,腹有万卷诗书,手有千钧笔力,是断断办不到的。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猜你喜欢

  • 忆秦娥·风淅淅

    忆秦娥风淅淅,夜雨连云黑。滴滴,窗下芭蕉灯下客。除非魂梦到乡国,免被关山隔。忆忆,一句枕前争忘得。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

    2 古代文学 2025-07-16
  • 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

    忆一江一 南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东风吹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发人离别。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

    2 古代文学 2025-07-16
  • 忆江南·去岁迎春楼上月

    忆一江一 南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香薄见天真。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今宵帘幕扬花一陰一,空余枕泪独伤心。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

    醉桃源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塞鸿无限欲惊飞,城乌休夜啼。寻断梦,掩香闺,行人去路迷。门前杨柳绿一陰一齐,何时闻马嘶。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

    4 古代文学 2025-07-16
  •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阶前还日暮。屏掩画堂深,帘卷萧萧雨。玉人何处去,鹊喜浑无据。双眉愁几许。漏声看却夜将阑,点寒灯,扃绣户。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

    2 古代文学 2025-07-16
  • 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

    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洞房人正睡。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晓风寒不啻,独立成憔悴。闲愁浑未已。人心情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栏杆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

    2 古代文学 2025-07-16
  • 寿山曲·铜壶滴漏初尽

    寿山曲铜壶滴漏初尽,高阁鸡鸣半空。催启五门金锁,犹垂三殿帘栊。阶前御柳摇绿,仗下宫花散红。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侍臣舞蹈重拜,圣寿南山永同。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

    2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

    虞美人春山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坐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绿霞飞。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虞美人·碧波帘幕垂朱户

    虞美人碧波帘幕垂朱户,帘下莺莺语。薄罗依旧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难论。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说。须臾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

    虞美人画堂新霁情萧索,深夜垂珠箔。洞房人睡月婵娟,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贺圣朝·金丝帐暖牙床稳

    贺圣朝金丝帐暖牙床 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柳沾花润。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转羞人问。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菩萨蛮·西风袅袅凌歌扇

    菩萨蛮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人远。花叶脱霜红,流莺残月中。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翠被已消香,梦随寒漏长。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菩萨蛮娇鬟①堆枕钗横凤,落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注解】①鬟(hun):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声随幽怨绝,云断澄霜月。月影下重帘,轻风花满檐。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一江一 上。顾影约流萍,楚歌娇未成。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家住柳一陰一中,画桥东复东。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一江一 南春草长。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人去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人去,疏星时作银河渡。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暝。玉筝弹未彻,凤髻鸾钗脱。忆梦翠蛾低,微风凉绣衣。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

    3 古代文学 2025-07-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