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丽国新雕大藏校正别录 / 佚名

高丽国新雕大藏挍正别录卷第二十一

沙门 守其等奉 勑挍勘

弥沙塞五分戒本之余

若比丘为破和合僧勤方便诸比丘语彼比丘汝莫为破和合僧勤方便当与僧和合僧和合故欢喜无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共弘师教安乐行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若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助破和合僧若二若三若众多语诸比丘言是比丘所说是知说非不知说说法不说非法说律不说非律皆是我等心所忍乐诸比丘语彼比丘汝莫作是语是比丘所说是知说非不知说说法不说非法说律不说非律皆是我等心所忍乐何以故是比丘非知说不说法不说律汝莫乐助破和合僧当乐助和合僧僧和合故欢喜无诤一心一学如水乳合共弘师教安乐行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恶性难共语与诸比丘同学经戒数数犯罪诸比丘如法如律谏其所犯荅言大德汝莫语我若好若恶我亦不以好恶语汝诸比丘复语言汝莫作自我不可共语汝当为诸比丘说如法诸比丘亦当为汝说如法如是展转相教转相出罪成如来众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比丘依聚落住行恶行污他家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诸比丘语彼比丘汝行恶行污他家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汝出去不应此中住彼比丘言诸大德随爱恚痴畏何以故有如是等同罪比丘有駈者有不駈者诸比丘复语言汝莫作是语诸大德随爱恚痴畏有如是等同罪比丘有駈者有不駈者汝行恶行污他家行恶行皆见闻知污他家亦见闻知汝舍是随爱恚痴畏语汝出去不应此中住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诸大德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初罪四乃至三谏若比丘犯一一戒知故覆藏随几时应与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已六夜行摩那埵次到阿浮呵那如法作已应二十僧中出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是比丘不得出罪诸比丘应如法呵是法应尒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共一女人独屏处可婬处坐可信优婆夷见於三法中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若比丘言如优婆夷所说应三法中随所说治是初不定法。

若比丘共一女人独露处坐说麤恶婬欲语可信优婆夷见於二法中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若比丘言如优婆夷所说应二法中随所说治是二不定法。

诸大德已说二不定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三衣中离一一衣宿过一夜除僧羯磨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得非时衣若须应受速作受持若足者善若不足望更有得处令具足成乃至一月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从非亲里比丘尼取衣除贸易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故衣若染若打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除因缘尼萨耆波逸提因缘者夺衣失衣烧衣漂衣衣坏是名因缘。

若比丘夺衣失衣烧衣漂衣衣坏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若居士居士妇欲多与衣是比丘应受二衣若过是受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非亲里居士居士妇共议当以如是衣直作衣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自恣请便徃问居士居士妇言汝为我以如是衣直作衣不荅言如是便言善哉居士居士妇可作如是衣与我为好故尼萨耆波逸提。

若非亲里居士居士妇共议我当各以如是衣直作衣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自恣请便徃问居士居士妇言汝各为我以如是衣直作衣不荅言如是便言善哉居士居士妇可合作一衣与我为好故尼萨耆波逸提若王若大臣婆罗门居士为比丘故遣使送衣直使到比丘所言大德彼王大臣送此衣直大德受之是比丘言我不应受衣直若得净衣当手受持使言大德有执事人不比丘即指示处使便到执事所语言某王大臣送此衣直与某甲比丘汝为受作取便与之使既与已还比丘所白言大德所示执事人我已与竟大德须衣便可徃取是比丘二返三返到执事所语言我须衣我须衣若得者善若不得四返五返六返到执事前嘿然立若得者善若过求得者尼萨耆波逸提若不得衣随使来处若自往若遣信语言汝为某甲比丘送衣直是比丘竟不得汝还自索莫使失是事应尒。

若比丘自行乞缕雇织师织作衣尼萨耆波逸提。

若居士居士妇为比丘使织师织作衣是比丘先不自恣请便到织师所作是言汝知不此衣为我作汝好为我织令极致广当别相报後若与一食若一食直得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与比丘衣後瞋不喜若自夺若使人夺作是语还我衣不与汝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知檀越欲与僧物回以入己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病得服四种含消药酥油蜜石蜜一受乃至七日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住阿链若处安居三月未满八月若处有恐怖听寄一一衣着界内白衣家若有因缘出界离此衣宿乃至六夜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春余一月应求雨浴衣余半月应持若未至一月求先半月持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前後安居十日未至自恣得急施衣若须应受乃至衣时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鉢未满五缀更乞新鉢为好故尼萨耆波逸提是鉢应僧中舍僧应取众中最下鉢与之语言汝受是鉢乃至破是法应尒。

若比丘长鉢乃至十日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新憍[赊-示+未]耶作卧具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纯黑羺羊毛作新卧具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作新卧具应用二分纯黑羺羊毛第三分白第四分下若过是作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作新卧具应六年畜未满六年若舍若不舍更作新卧具除僧羯磨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纯黑羺羊毛作新尼师坛应用故尼师坛一修伽陀搩手坏好色若不坏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得羊毛须持有所至若自持乃至三由旬若过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擘羺羊毛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种种贩卖求利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以金银及钱种种卖买尼萨耆波逸提。

若比丘自捉金银及钱若使人捉若发心受尼萨耆波逸提。

诸大德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九十一波逸提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故妄语波逸提。

若比丘毁呰比丘波逸提。

若比丘两舌闘乱比丘波逸提。

若比丘为女人说法过五六语除有别知善恶语男子波逸提。

若比丘知僧如法断事竟还发起波逸提。

若比丘教未受具戒人经并诵者波逸提。

若比丘与未受具戒人宿过三夜波逸提。

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自说得过人法言我如是知如是见实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他比丘麁罪向未受具戒人说除僧羯磨波逸提。

若比丘作是语何用是杂碎戒为说是戒时令人忧恼作如是毁呰戒者波逸提。

若比丘自伐鬼村若使人伐波逸提。

若比丘故不随问荅波逸提。

若比丘诬说僧所差人波逸提。

若比丘於露地自敷僧卧具若使人敷若他敷若坐若卧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不嘱举若见僧卧具敷在露地而不举者波逸提。

若比丘於僧房内自敷僧卧具若使人敷若他敷若坐若卧去时不自举不教人举不嘱举波逸提。

若比丘瞋不喜於僧房中自牵比丘出若使人牵作是语出去灭去莫此中住波逸提。

若比丘知他先敷卧具後来强自敷若使人敷作是念若不乐者自当出去波逸提。

若比丘僧重阁上尖脚绳牀木牀用力坐卧波逸提。

若比丘作大房舍从平地垒留牎户处极令坚牢再三重覆若过波逸提。

若比丘知水有虫若取浇泥若饮食诸用波逸提。

若比丘僧不差教诫比丘尼波逸提。

若比丘僧差教诫比丘尼至日没波逸提。

若比丘僧不差为教诫故入比丘尼住处除病因缘波逸提。

若比丘作是语诸比丘为供养利故教诫比丘尼波逸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尼独屏处坐波逸提。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衣除贸易波逸提。

若比丘与非亲里比丘尼作衣波逸提。

若比丘与比丘尼先期共道行从此聚落到彼聚落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若多伴有疑畏处是名因缘。

若比丘与比丘尼先期共舩行若上水若下水除直渡波逸提。

若比丘知比丘尼赞叹因缘得食食除檀越先发心作波逸提。

若比丘数数食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病时衣时施衣时是名因缘。

若比丘受别请众食波逸提除因缘因缘者病时衣时施衣时作衣时行路时舩上行时大会时沙门会时是名因缘。

若比丘无病施一食处过一食波逸提。

若比丘到白衣家自恣多与饮食若饼若麨若不住其家食须二三鉢应受出外与余比丘共食若无病过是受及不与余比丘共食波逸提。

若比丘食竟不作残食法波逸提。

若比丘知他比丘食竟不作残食法强劝令食欲使犯罪波逸提。

若比丘不受食着口中除尝食杨枝及水波逸提。

若比丘非时食波逸提。

若比丘食残宿食波逸提。

若比丘自手与外道裸形若男若女食波逸提。

若诸家中有如是美食乳酪酥油鱼肉若比丘无病为己索得食者波逸提。

若比丘食家中与女人坐波逸提。

若比丘与女人独屏处坐波逸提。

若比丘与女人独露处坐波逸提。

若比丘观军发行波逸提。

若比丘有因缘到军中乃至二三宿若过波逸提。

若比丘有因缘到军中二三宿观军阵合战波逸提。

若比丘作是语如我解佛所说障道法不能障道诸比丘语彼比丘汝莫作是语莫谤佛莫诬佛佛说障道法实能障道汝舍是恶邪见如是谏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谏舍是事善不舍者波逸提。

若比丘知彼比丘不如法悔不舍恶邪见共坐共语共宿共事波逸提。

若沙弥作是语如我解佛所说受五欲不能障道诸比丘语是沙弥汝莫作是语莫谤佛莫诬佛佛说五欲障道实能障道汝沙弥舍是恶邪见如是教坚持不舍应第二第三教第二第三教舍是事善若不舍诸比丘应语是沙弥汝出去从今莫言佛是我师莫在比丘後行如余沙弥得共比丘二宿汝亦无是事痴人出去灭去莫此中住若比丘知如法[打-丁+(实-毋+尸)]沙弥畜使共住共语波逸提。

若比丘故夺畜生命波逸提。

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令彼比丘乃至少时恼波逸提。

若比丘僧断事时不与欲起去波逸提。

若比丘击攊比丘波逸提。

若比丘水中戏波逸提。

若比丘与女人同室宿波逸提。

若比丘饮酒波逸提。

若比丘轻师及戒波逸提。

若比丘自掘地若使人掘言掘者波逸提。

若比丘共诤已嘿听作是念诸比丘所说我忆持波逸提。

若比丘知不满二十岁与受具足戒波逸提是人不得戒诸比丘亦可呵是法应尒。

若比丘受四月自恣请药若过是受除更请自送请长请波逸提。

若比丘数数犯罪诸比丘如法谏作是语我不学是戒当问余比丘持法持律者波逸提比丘欲求解应问持法持律者是法应尒。

若比丘说戒时作是语我今始知是法半月布萨戒经中说诸比丘知是比丘已再三说戒中生是比丘不以不知故得脱随所犯罪如法治应呵其不知所作不善说戒时不一心听不着心中波逸提。

若比丘王未出未藏宝若入过後宫门限波逸提。

若比丘与贼期共道行从此聚落到彼聚落波逸提。

若比丘与女人期共道行从此聚落到彼聚落波逸提。

若比丘无病为炙故自然火若使人然波逸提。

若比丘若宝若宝等物若自取若教人取除僧坊内及宿处波逸提若僧坊内及宿处取宝等物後有主索应还是事应尒。

若比丘半月内浴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病时作时行时风雨时热时是名因缘。

若比丘瞋故打比丘波逸提。

若比丘瞋故以手拟比丘波逸提。

若比丘故恐怖比丘波逸提。

若比丘知比丘犯麤罪覆藏过一宿波逸提。

若比丘以无根僧伽婆尸沙谤比丘波逸提。

若比丘语彼比丘共到诸家与汝多羙饮食既到不与作是言汝出去共汝若坐若语不乐我独坐独语乐欲令彼恼波逸提。

若比丘新得衣应三种色作帜若青若黑若木兰若不以三色作帜波逸提。

若比丘为戏笑故藏比丘若衣若鉢坐具针筒如是一一生活具若使人藏波逸提。

若比丘僧断事时如法与欲竟後更呵波逸提。

若比丘作是语诸比丘随知识回僧物与波逸提。

若比丘与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净施衣还夺波逸提。

若比丘受他请食前食後食行诣余家不近白余比丘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衣时是名因缘。

若比丘非时入聚落不近白善比丘除因缘波逸提因缘者难时是名因缘。

若比丘以兜罗贮坐卧具波逸提。

若比丘自作坐卧绳牀木牀足应高修伽陀八指除入梐若过波逸提。

若比丘用骨牙角作针筒波逸提。

若比丘作尼师坛应如量作长二修伽陀搩手广一搩手半若续方一搩手若过波逸提。

若比丘作覆疮衣应如量作长四修伽陀搩手广二搩手若过波逸提。

若比丘作雨浴衣应如量作长五修伽陀搩手广二搩手半若过波逸提。

若比丘作修伽陀衣量衣若过波逸提修伽陀衣量者长九修伽陀搩手广六搩手是名修伽陀衣量。

若比丘知坛越欲与僧物回与余人波逸提。

诸大德已说九十一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若比丘无病在街巷中从非亲里比丘尼自手受食是比丘应向诸比丘悔过我堕可呵法今向诸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白衣家请食有比丘尼教益食人与是比丘饭与是比丘羹诸比丘应语是比丘尼姉妹小却待诸比丘食竟若众中乃至无一人语者是诸比丘应向诸比丘悔过我堕可呵法今向诸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有诸学家僧作学家羯磨若比丘无病先不受请於是学家自手受食是比丘应向诸比丘悔过我堕可呵法今向诸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若比丘住阿链若处有疑恐怖先不伺视在僧坊内自手受食不出外受是比丘应向诸比丘悔过我堕可呵法今向诸大德悔过是名悔过法。

诸大德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众学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不高着内衣应当学。

不下着内衣应当学。

不参差着内衣应当学。

不如多罗叶着内衣应当学。

不如象鼻着内衣应当学。

不如圆[木*奈]着内衣应当学。

不细襵着内衣应当学。

不高披衣应当学。

不下披衣应当学。

不参差披衣应当学。

好覆身入白衣舍应当学。

好覆身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反抄衣着右肩上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反抄衣着右肩上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反抄衣着左肩上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反抄衣着左肩上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左右反抄衣着两肩上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左右反抄衣着两肩上入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摇身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摇身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摇头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摇头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摇肩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摇肩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携手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携手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隐人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隐人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叉腰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叉腰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拄颊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拄颊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掉臂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掉臂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高视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高视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左右顾视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蹲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蹲行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企行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企行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覆头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覆头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戏笑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戏笑白衣舍坐应当学。

不高声入白衣舍应当学。

不高声白衣舍坐应当学。

庠序入白衣舍应当学。

庠序白衣舍坐应当学。

一心受食应当学。

不溢鉢受食应当学。

羹饭俱食应当学。

不於鉢中处处食应当学。

不刳中央食应当学。

不曲指擦鉢食应当学。

不齅食食应当学。

谛视鉢食应当学。

不弃饭食应当学。

不以食手捉净饭器应当学。

不吸食食应当学。

不嚼食作声食应当学。

不舐取食应当学。

不满手食应当学。

不大张口食应当学。

饭未至不大张口待应当学。

不缩鼻食应当学。

不含食语应当学。

不胀颊食应当学。

不啮半食应当学。

不舒臂取食应当学。

不振手食应当学。

不吐舌食应当学。

不全吞食应当学。

不抟饭遥掷口中应当学。

不以鉢中有食水洒白衣屋内应当学。

不以饭覆羹更望得应当学。

不嫌呵食应当学。

不为己索益食应当学。

不嫌心视比坐鉢应当学。

不立大小便除病应当学。

不大小便净水中除病应当学。

不大小便生草菜上除病应当学。

人着屐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着革屣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现胷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坐比丘立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高坐比丘在下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卧比丘坐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前比丘在後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人在道中比丘在道外不应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覆头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反抄衣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左右反抄衣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持盖覆身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骑乘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拄杖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捉刀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不为捉弓箭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树过人不得上除大因缘应当学。

诸大德已说众学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七灭诤法半月半月戒经中说。

应与现前比尼与现前比尼。

应与忆念比尼与忆念比尼。

应与不痴比尼与不痴比尼。

应与本言与本言治。

应与自言与自言治。

应与多人语与多人语。

应与草布地与草布地。

诸大德已说七灭诤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嘿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已说戒经序已说四波罗夷法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已说二不定法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说九十一波逸提法已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已说众学法已说七灭诤法是法入佛戒经中半月半月波罗提木叉中说及余随道戒法是中诸大德一心和合欢喜不诤如水乳合安乐行应当学。

比婆尸如来应正遍知为寂静僧略说波罗提木叉。

忍辱第一道 涅盘佛称最

出家恼他人 不名为沙门

尸弃如来应正遍知为寂静僧略说波罗提木叉。

譬如明眼人 能避险恶道

世有聡明人 能远离诸恶

比叶婆如来应正遍知为寂静僧略说波罗提木叉。

不恼不说过 如戒所说行 饭食知节量

常乐在闲处 心寂乐精进 是名诸佛教

拘留孙如来应正遍知为寂静僧略说波罗提木叉。

譬如蜂采花 不坏色与香 但取其味去 比丘入聚落

不破坏他事 不观作不作 但自观身行 谛视善不善

拘那含牟尼如来应正遍知为寂静僧略说波罗提木叉。

欲得好心莫放逸 圣人善法当勤学

若有知寂一心人 尒乃无复忧愁患

迦叶如来应正遍知为寂静僧略说波罗提木叉。

一切恶莫作 当具足善法

自净其志意 是则诸佛教

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为寂静僧略说波罗提木叉。

护身为善哉 能护口亦善 护意为善哉

护一切亦善 比丘护一切 便得离众苦

比丘守口意 身不犯众恶 是三业道净 得圣所得道

若人打骂不还报 於嫌恨人心不恨

於瞋人中心常静 见人为恶自不作

七佛为世尊 能救护世闲 所可说戒经

我已广说竟 诸佛及弟子 恭敬是戒经

恭敬戒经已 各各相恭敬 慙愧得具足 能得无为道

诸大德已说波罗提木叉竟僧一心得布萨(五分戒本竟)。

高丽国新雕大藏挍正别录卷第二十一 (二十六张)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敕雕造

高丽国僧人守其等奉敕校勘。三十卷。是现存《高丽藏》再雕版的校勘记录。全书共收六十九部佛典的七十七篇校勘记。其中大乘经十九部(卷一至卷一一)、大乘论八部(卷一二至卷一四)、小乘经十六部(卷一五至卷二○前部分)、小乘律八部(卷二○后部分至卷二五)、小乘论七部(卷二六至卷二七前部分)、贤圣集传五部(卷二七后部分至卷二九前部分)、《开元录》后新入藏经典六部(卷二九后部分至卷三○)。所记校勘版本有“国本”(初雕《高丽藏》)、“宋本”(《开宝藏》)、“丹本”(《契丹藏》)。各校勘记先标千字文函号和经名(一经多译则另注译者),后据有关经录核对经文,作出判断,进行取舍。此书是了解已佚三种大藏经之异同和《高丽藏》特色的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仅《高丽藏》收载。

猜你喜欢

  •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大兴朱圭石君敬校睢阳蒋予蒲梦因重订真君曰:吾道德圆通,久证真位。兹以劫运可念,遂愿救度众生。壬申岁七月七日,时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琅舆羽轩、麟车凤驾、玉童玉女、神将天兵、乐队旌旗百万..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

    大洞救轮回劫第一章尔时元始天宝至尊,在郁罗萧台之中,登紫极琼霄之殿,诸天环拱,万圣侍班。至尊放大威光,一时在侧者乘斯慧照,无弗洞见尘劫,未敢议问。至尊喟然叹曰:尘劫累累,鲜能超脱。茫茫重重,实可悯伤。..

  • 屯卦第三

    积极建功屯卦象征着万物初生的萌芽状态,此时正是开创事业的最佳时期。【题解】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纯光明纯进取,还是纯黑暗纯停滞的时代都极为罕见,甚至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想象。纯阳纯阴至刚至柔..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9
  • 杂 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朱熹《周易本义》: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二卦互有与求之义。]《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序 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今正取始于天地,天地之先,圣人弗之论也。故其所法象,秘自天地而还。]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

    14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说 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据今而称上代,谓之昔昔。聪明睿智,谓之圣人,卿伏羲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幽,隐也。赞,见也。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下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释文》:趣,本又作趋。]吉凶者,贞胜者也。天..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上传

    天尊地卑,[《说文》:尊,高称也。《说文》:卑,赂也,执事之。]乾坤定矣。卑高以陈[《广韵》:陈同阵,军伍行列也。]贵贱位矣。动静有常,[《玉篇》:常,恒也。]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4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未济卦第六十四

    新的起点未济卦预示着新的起点。【题解】任何伟大事业胜利之后,都仍将面临新的挑战,从来就没有大功告成而一无可为的时候。用易家先师的话说,那就是既济虽济,济犹未济,济之再济,此即未济。从卦象看,未济恰好是..

    19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既济卦第六十三

    济事即成事既济卦寓意要察机识变,用人修德,取得胜利。【题解】古易家认为,小过善补就能成功过渡彼岸,所以紧接小过卦之后的,是象征事物圆满成功的既济卦。既是完成、已经的意思。济也就是如何渡过象征困难和障碍..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小过卦第六十二

    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小过卦寓意可小事不可大事,不宜上宜下。【题解】常言道,小过不改,终成大错。但易家的小过卦却是一吉卦,其中有何深意呢?从卦辞、《彖传》、《象传》的阐析看,小过可获大吉之义,其实是肯定..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中孚卦第六十一

    修德守信中孚卦寓意着诚信忠实。【题解】号召人们勤俭节约的人,首先自己要诚心实意地带头勤俭节约。易家在主张节制、节约的节卦之后,紧接着就是中孚卦,以强调修德守信的重要性。从卦序易理看,正是适当诚信的节制..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节卦第六十

    适当节制节卦告诉我们要节制节约。【题解】易家的《序卦传》深刻指出,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始终分离涣散,涣散的局面终归需要加以节制,否则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接着涣卦之后是节卦。节制就是易经节卦所说的要义。节..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涣卦第五十九

    有正就有反,有聚合就会有涣散涣卦本意涣散,聚合是涣散的前提,涣散是聚合的解体,两者相反相成。【题解】人一高兴愉悦就会显得精神焕发。虽然涣卦的涣是水旁而不是火旁,但从卦意看,涣卦的涣散接兑卦的善说而来,..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兑卦第五十八

    上善若水兑为水,象征着少女脾气和顺,性情如水。【题解】在易家眼中,兑正是纯卦八口之家里,年龄最幼的少女,她脾气和顺,性情如水,活泼天真,悦容喜色,尊父敬母,应对裕如,故很得全家人喜爱。从中国后世儒家所..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巽卦第五十七

    果断行事,成就大业巽为风,象征柔顺。【题解】凡旅游者都喜欢旅途一帆风顺,而风与顺均通巽。在八纯卦家族里,巽是长女,以顺逊阴柔为品性,喜伏喜齐喜人,如风如鸡如木,而上下卦均为巽卦的六十四卦随风巽,则最为..

    18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旅卦第五十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卦象征着旅行。【题解】旅是空间的转换,心态的放宽,生命的迁移,是动物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进行的时空运动。把旅列为易学范畴,在《序卦传》中用极其丰盛壮大必然会失掉自己的居所,所以丰..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丰卦第五十五

    抓紧天下光明的时机,明断是非,赶紧做事丰卦象征丰收,是大好的时节。【题解】丰之义,美而满,腴而肥、多而足,人见人爱。丰卦的卦象是离下震上,喻义是雷电交加,大雨丰沛,万物繁茂的丰盛景象。但是,丰茂过甚也..

    14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归妹卦第五十四

    夫妇之道归妹卦象征着男婚女嫁。【题解】中国商朝的英明君王帝乙,为了弥合商周两家濒临破裂的政治关系,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后来的周文王姬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和亲事件帝乙归妹,它开创了商周良好关系的新时期,..

    11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渐卦第五十三

    循序渐进,不偏不躁渐卦教导人们要循序渐进。【题解】量变与质变规律,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易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量变与质变规律的现代哲学概念,却早已经知道量变的道理,这就是渐变。渐变就是量变,就是逐..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