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道 / 张君房

禀生受命部·卷三

2025-07-05 10:54 知道

◎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二十四神回元经

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神、二十四真人,混气变生,主仙上精,散解胞结,释滞关元,二十四神所命乃得除脱也。兆能修存名字者,则治镇一身,保守元精。欲解节结之法,当先祝之,乃得开关耳。此灵并是结气之玄宗,成体之具神,连道云雾,带生烟絜,能致玉辇龙骑,千万列行,同与一体,白日登天。此太一真人、二十四神,存玄元帝君上清乘飚欻之道也。常当安身静心,正气夷形,闭目内视,忘体念神,烧香盥练,存神守真,仿佛三八,蔼晖玄英,行之十八年,太上命太微帝君、太一五神、化生混灵道君,从二十四真人,千乘万骑,骋风摄云,呼吸流升,白日造天。存神之道,勿交非类,深室避事,栖精蹑空,心存目想,微妙守冲,静魂安形,则万害不伤,百鬼避窜,千妖不行,消灾散祸,神庆不可胜纪。先叩齿二十四通毕,乃存思。

脑神,名觉元子,字道都,形长一寸一分,色正白。

发神,名玄文华,字道衡,形长二寸一分,色玄。

皮肤神,名通众仲,字道连,形长一寸五分,色黄。

目神,名虚监生,字道童,形长三寸六分,衣五色。

项髓神,名灵谟盖,字道週,形长五寸,色白素衣。

膂神,名益历辅,字道柱,形长三寸,半白玉素衣。

鼻神,名冲龙玉,字道微,形长二寸五分,青白黄色衣。

舌神,名始梁峙,字道歧,形长七寸,正赤色。

右一身上部八景神童名字,先存之并如婴兒之形,仿佛在身,各安其所。讫,乃叩齿八通,咽液八过,而微祝曰:

上景八神,一合入身。帝君玄母,五神各陈。举形遁化,流变适真。千乘万骑,俱升帝晨。白元无英,道养太宾。八灵翼体,玉华衔烟。恍惚十週,经造日门。

初存思之始,先三呼神名字。祝讫,又三呼神名字,令声则出口,三部同尔。

平旦、日中、夜半三时,恒存二十四神,以次念之,祝呼如上法。《高上宝神明科经说》曰:叩齿之法,左左相叩,名曰扣天钟;右右相叩,名曰捶天磬;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若卒遇凶恶不祥,当扣天钟三十过。若经山辟邪,威神大祝,当捶天磬。若存思念道,致真招灵,当鸣天鼓。叩齿虽一,其实有左右上下也。故凶恶而畏天钟之响,山神而慑夭磬之动,招神而肃天鼓之震矣。玄音有节,希微内感,不可以一既木而求,不可以偶然而合也。千章万事,皆当如此。叩齿之道演矣,钟鼓之音别矣。是以道数不可乖错,法术不可杂乱。乖错则有暗昧之败,杂乱则有嚣毁之祸。非冥冥之无贯也,行冥贯之无序则道之不可成,事之不可验,良由求真之途不得也。履迹踧之造,而多愆于世俗矣。扣天钟三十过谓无他祝孤行此以除不祥耳。若有所案行,随本法叩齿之多少,不必须扣三十过也。

喉神,名百流放,字道通,形长八寸八分,九色衣。

肺神,名素灵生,字道平,形长八寸一分,纯白。

心神,名焕阳昌,字道明,形长九寸,色赤。

肝神,名开君童,字道青,形长六寸,色青黄。

胆神,名龙德拘,字道放,形长三寸六分,色青黄绿。

左肾神,名春元真,字道卿,形长三寸七分,数变白赤青五色无常。

右肾神,名象地无,字道生,形长三寸五分,色白或黑。

脾神,名宝元全,字道骞,形长七寸三分,色正黄。

右一身中部八景神童名字,次存之并如婴兒之形,仿佛在身,各安其所。讫,叩齿八通,咽液八过,而微咒曰:

中景八神,四变九飞。练魂正身,明景同晖。帝君解结,胎练四归。上通玄母,散灵步威。得与八神合辇齐扉,千乘万骑上登太微。

胃神,名同来育,字道展,形长七寸,色黄。

穷肠中神,名兆滕康,字道还,形长二寸四分,黄赤色。

大小肠中神,名蓬送留,字道厨,形长二寸一分,色赤黄。

胴中神,名受厚勃,字道虚,形长九寸一分,九色衣。

胸膈神,名广瑛宅,字道仲,形长五寸,色白。

两胁神,名辟假马,字道成,形长四寸一分,赤白色。

左阴左阳神,名扶流起,字道圭,形长二寸三分,青黄白色,在男存为左阳,在女存为左阴。

右阴右阳神,名苞表明,字道生,形长二寸三分,青黄白色,在男存为右阳,在女存为右阴。

右一身下部八景神童名字,后存之并如婴兒之形,仿佛在身,各安其所。讫,乃叩齿八通,咽液八过,而微祝曰:

下景八神,散形化灵。紫烟郁生,含元守精。太一元父,帝君挺生。七爽免籍,司命记生。魂魄以安,五华育明。千乘万骑,与我同并。先造太素,北揖上清。

道一内神,名逮无马,字道极生,形长一寸二分,紫色,男存曰道一内神,女存曰真元中灵。

右一神极根之幽神,守中之上灵也。次又存之如婴兒之状,安坐其所。讫,乃叩齿二十四通,咽液二十四过,而微祝曰:

玄上内真,养形侍晨,总纽摄纲,九度八旋。斗星内朗,宫馆九陈。帝君合昌,九道七咽。出液内精,和灌众神。五藏生华,反老童颜。千乘万骑,与我升天。上朝太陛,高揖玉晨。

右一身宝,名内,字化,生之精神也。不知此名,则仙道不成矣。若解结之日,不先祝此者,则结节不解也。结节不解,必三魂失适,上元内丧,五老失明,帝君乖疏也。男存为童子之神,女存为女子之神,俱同一名字也。

存二十四神,当以夜半去枕平卧,握固放体,气调而微微,存思其身神,安念帝君,令仿佛居位,闭目内视之,如有不具,便当烧香平坐,闭目,握固两膝上,精存众神,祝行如法。其平旦、日中时,存神,自平坐而行之,勿令有见之者矣。皆内视临闭目而存也。

月一日夜半存神讫,又存两目中有白无如鸡子大,在面目前,须臾变成两明镜,径九寸,以前后照我一体上,二十四神使洞鉴分明。良久,乃心祝曰:

大明宝镜,分形散花。鉴朗元神,制却万魔。飞行上清,披云巾罗,役使千灵,封山召河。毕,五日一行之,所谓覆校内精,检敛五神者也。常能行之,灾害不生,而位登高仙。

拂童之道,使彻见帝君、五神之法,常以甲子之旬庚午日日中时,取清水一升,以一铢真丹投水中,搅之左行三七过,祝曰:

玄流硃精,生光八明。身神众列,并来见形。彻视万里,中达九灵。帝君映童,使我上清。祝毕,东向以洗目二七过。恒行之者,彻视万神。祝当微言,以水向月建洗目,不常东向也。

◎济众经

太上道君告普光真人曰:五种烟絜,聚而成体,会其宿业,因而受识,轮转其神,有其生也。因识受染,流入恶缘。处在昏衢,居于暗界,廕蔽垢浊,魔狱禁形,长劫艰辛,失于明性,由是展转迷波苦海中,未有一人求出离者。

普光又问:烟絜之理,何处流来?暗界明性,是谁为主?神之与识,何处禀形?识神是一,为复二耶?是一不合二名,是二各明何事?为善作恶,不审是谁?若神之所为,则神妙无方。既曰无方,则无过恶。识为恶者,识当异神。彼此罪罚,何容累及?何以扶我?闻神尊所说道品中善恶两业必由于神,以是言之,识有何罪?臣之愚蒙,实所不了,伏惟哀愍,有以教之,则万劫因绿,一切咸荷!

太上道君告普光曰:五无相结,乃有烟絜。触业生形,因形能化,性理和合,是以为物。从识生变,神乃为用。识之与神,不一不异。何以故?法同源故。体则是识,五性相和;用则为神,照于境智。神若无识,何所用智?识若无神,不能为理。譬犹荇菜而为和羹,五味相和,何曾列异?无菜则味不独擅,无神则识不为用。是以用神为智,味菜为羹。以此论之,何曾有暗?众生执著,是故无明。悟则是明,明无定处;迷则为暗,暗岂殊方?深爱为狱,形乃被拘;无爱无受,亦无所有。譬如野外无人之乡,十二时神何曾有地?墙垣既至,屋宇斯成,四方之神以效灵变。故其屋宇诸神尽在。众生暗狱,亦复如是。神之来也,不知所从?神之去也,不知所往?恶业若成,狱则为业;罪咎君尽,亦不知无。且智有大小,神有尊卑,见神则曰无方,一切人应皆圣。何以故?同不同故。普光真人,汝今当知明暗神识尽于此也。

◎说真父母

天尊言曰:气气相续,种种生缘,善恶祸福,各有命根,非天、非地、亦又非人,正由心也,心由神也。形非我有,所以得生者,从虚无自然中来,因缘寄胎,受化而生。我受胎父母,亦非我始主父母也。真父母不在,此父母贵重尊高无上。今所生父母,我寄备因缘,禀受养育之恩,故以礼报而称为父母焉。故我受形亦非我形也,寄之为屋宅,因之为营构,以舍我也。附之以为形,示之以有无,故得道者无复有形也。及无身神也,一身神并一,则为真身,归于始生父母而成道也。

◎九真帝君九阴混合纵景万化隐天诀

《帝君九阴经》曰:欲变化分形,隐沦八方,匿躯藏影,入室造冥,来致万物,招制邪魅者,当常斋修帝君九阴之精思也。

北斗第一星中名太上宫,宫中有帝君变隐逃元。内妃名太一法恒,字幸正扶,著黄锦帔丹青飞裙,颓云髻。

第二星中名中元宫,宫中有帝君保胎化形。内嫔名太一三甕,字罗硃婴,著赤锦帔绿羽飞裙,颓云髻。

第三星中名真元宫,宫中有帝君六遁七隐。上元丹母名太一虚夷,字仲双兆,著青锦帔绣羽华飞裙,颓云髻。

第四星中名纽幽宫,宫中有帝君匿景藏光。中元内妃名太一七烈,字横单槃,著紫锦帔黄华羽裙,颓云髻。

第五星中名纲神宫,宫中有帝君变体易景。斗中大女名太一郁书,字畴丘兰。著硃锦帔紫青飞裙,颓云髻。

第六星中名纪明宫,宫中有帝君隐迹散众,斗中中女名太一气精,字抱定陵。著硃锦帔青绣飞裙,颓云髻。

第七星中名关会宫,宫中有帝君分景万形。斗中少女名太一郁墨,字天凡,著硃锦帔青华明羽裙,颓云髻。

第八星中名帝席宫,宫中有帝君化日月水火。斗中高皇左夫人名太一石启珠,字落茂华,著紫锦帔绣羽飞丹裙,颓云髻。

第九星中名上尊宫,宫中有帝君化金石山河,斗中高皇右夫人名太一条,字云育玄,著绿锦帔翠羽华裙,颓云髻。

右九帝君、九星斗中宫,隐妃九阴名字,若祝说之时,但说位号名字耳,勿道著衣帔及头髻下也。子能知帝君九阴者,升晨上天,位为上清真人,兆在世终身不受哭泣灾殃,太阴之神卫从,万灵之精拜谒,分形散变,混合天地。此太阴九妃者,乃帝君之阴宫神也。兆行道解结,奉符上籍,安魂制魄,化生体神,道炁延精,以求长生。而不知帝妃之名字,行九阴以混合者,亦万不得仙也。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明堂正方一寸,帝君、太阴九妃常居其中,恒以月之偶日斋,用生炁时烧香,入别室,坐卧任意,瞑目,良久,存帝君安坐在太极紫房中;又存太一五神在六合中;又存北斗九星在心中;又存太阴九妃在明堂中;又存太微童子干景精对立帝君前,童子左手把五符,右手把五籍;又存兆之形立童子后;又存太阴九妃从明堂中上入太极紫房中,以次横列立兆后;又存太一五神从六合中上入太极紫房中,以次横列立太阴九妃后。都毕,于是帝君众神倏欻一合大变,共为一人。一人如婴兒始生之状,名曰无常童子,字变化。左手把九星,头戴日,口衔月。童子以日月九星之光,映熏兆一身,内外洞彻,自觉兆一身通赤如火之炎,无复表里,表里皆烱烱然也。此为帝君、太一九阴混合变化万形也。良久,毕,叩齿二十四通,咽液九过,乃微祝曰:

洞天神光,回曜紫清。玄阴九晨,隐沦绝冥。斗中夫人,三女散形。神妃内化,万物立成。电光雷激,云雾流零。九变十化,生丹起青。太一九女,合化混停。无常纵遁,沦虚馆冥。锦帔华袂,紫羽飞裙。左佩隐符,右带虎文。衔火戴斗,手把绝幡。傍麾八风,四掣景云。逍遥天纲,化荡七元。蔽伏山河,巅回五辰。日月塞晖,列宿失真。分形作百,化躯入千。在火为火,入林为林。居水为水,入山为山。所求忽至,所召已前,倏欻适心,盼目立臻。千种万物,随心所言。帝君在形,太上玉晨。无英同景,四文白元。永生天地,保养我身。口有所道,随意化迁。玉童奉待,玉华执巾。神妃献香,四真同轩。事事物物,皆如我言。毕。

 《云笈七签》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北宋天禧三年(1019),当时任著作佐郎的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精要万余条,于天圣三年至七年(1025~1029)间辑成本书进献仁宗皇帝。道教称藏书之容器曰“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故张君房在该书的序言中有“掇云笈七部之英,略宝蕴诸子之奥”等语,因名《云笈七签》;并称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上以酬真宗皇帝委遇之恩,次以备皇帝陛下乙夜之览,下以裨文馆校雠之职,外此而少畅玄风年”。此书按张君房自序,原为一百二十卷,《中兴书目》(《玉海》引)、衢本《郡斋读书志》、袁本《郡斋读书后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皆著录。《遂初堂书目》无卷数。   《直斋书录解题》作一百二十四卷。《正统道藏》《四库全书》《四部丛刊》本皆作一百二十二卷。重刊《道藏辑要》本不分卷,亦无张君房自序,缺卷甚多。则此书有百二十卷本,百二十四卷本,百二十二卷本等多种。百二十二卷本为今通行本。载《正统道藏》太玄部。张君房虽称此书乃“掇云笈七部之英”而成,但这仅指它的内容是掇《大宋天宫宝藏》七部之英,而不是体例也按七部分类,实际上它是将摘录的七部内容按性质加以归类的。 如卷一道德部,采摘《老君指归》《韩非子》《淮南鸿烈》《混元圣纪序》《唐开元皇帝道德经序》中之语,以总论老子的道德概念,即道教的立教之旨;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引“道君曰”及《太始经》《太真科》《上清三天正法经》之语,以论宇宙生成变化,并特引《太上老君开天经》详述老君开天辟地及累世下降作王者师;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引《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灵宝经目序》《上清经述》《三皇经说》《云台治中内录》等,以论上清、灵宝、三皇诸家的传授系统。其他各卷无不以纲带目,在一个总题目下引录若干道书。有的题目内容较多,如杂修摄、说戒、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符图,以及仙籍语论、纪传等、则各列若干卷,以摘录多种道书。可见此书引录的道书虽多,但纲目颇为清晰。至于引录道书的具体数字,已难作出准确统计,因为所引之书,有的标出原名,有的只是某书中的篇名,有的甚至是张君房所拟之名。不过“大都摘录原文,不加论说”,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面貌。这是它最具历史价值之所在。 《云笈七箓》以上清派为正统,故收载该派道书尤多,叙上清经传授系统和上清修真方法甚详,体现出上清派占居显学地位的时代特征。此外,收录唐代著作也比五代宋初新出的其他道书为多。然而本书除了继续承认老子的教主地位之外,特别突出宋真宗时代出现的圣祖(赵玄朗)崇拜。例如将真宗所制《先天纪叙》和《轩辕本纪》列于纪之首,位居《元始天王纪》《太上道君纪》《混元皇帝圣纪》之上。传则首录宋真宗制序、以宣扬宋王朝君权神授为主要特征的《翊圣保德真君传》,然后继以上清众真传记。本书在体例上,明显继承了《无上秘要》以“道”为首,以“验”为足,以“法”为主干的格式特征,但结构更为紧凑,分类愈趋合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此书虽属抄录,实具概论性质,对道教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论述。其价值尤其体现在卷三至卷九,这部分论道藏源流,条分缕析,叙说清楚,《灵宝略纪》《上清源统经目注序》和陆修静所撰《灵宝经目序》等珍贵资料亦因此得以保存。书中还增加了“语论”和“内丹”两大内容,这对于研究唐宋时代道教的历史,全面了解道教理论,均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所收今佚道书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即尚存之书亦颇具参校之用。例如《翊圣保德真君传》虽系摘录,然序题宋真宗制,文内黑杀神封号仅“翊圣保德真君”六字,可正今本署“宋仁宗御制《翊圣应感储庆保德传序》”之误。此书收宋真宗《天童护命经序》及《太上天童经灵验录》记唐昭宗景福元年(892)诵经灵验事,足证《天童护命经》早出于唐代,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四月茅山梁悟真所得确系加句本(据洪迈《夷坚志》,梁加句本凡二百九十二字,多出一百零七字)。《云笈七签》素为道教界和学术界所重视。《大宋天宫宝藏》早已亡佚,幸赖此书得以考见其概貌。因此书具有系统、全面和简明等优点,故而人称“小道藏”,是了解和研究道教必备的资料。

猜你喜欢

  • 说戒部·卷二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并叙昔週之末,王之时,始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琅琊,授道与干君。干君受道法,遂以得道,拜为真人。又传《太平经》一百七十卷,《甲子》十部。后帛君笃病,从干君授道护病,病得除羌,遂..

    5 知道 2025-07-05
  • 说戒部·卷一

    ◎说十戒《玉清经·本起品》云:道言:昔元始天尊与诸贤圣亿亿万众,处处週旋,最后下观弃贤世界,有一国王,名曰德正直,利根辩慧,为众生故,而为导首。遍告国内臣民男女,言:今得太平,天下无事,火灾消灭,兵刃..

    4 知道 2025-07-05
  • 斋戒部·卷一

    ◎斋戒叙夫入靖修真,要资斋戒。检口慎过,其道渐阶。《南华真经》云:颜回问道于孔子。孔子曰:汝斋戒,吾将语汝。颜回曰:回居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孔子曰:是祭祝之斋,非心斋也。汝一志,无以耳听,而以心..

    2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五

    ◎玄鉴导引法《抱朴子》曰:道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坑停水,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太半。真人远取之于物,近取之于身。故上天行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君子优游..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四

    ◎明补凡质气碍,皆是妄想而所为,并由想效也。想成即变化无常,舍想则庶事空寂。以其取炼力,毛孔开流,所以须随而补之。其补之法,还舒脚手而卧息,想项上有酥园,融流注心,週遍四肢;又想身卧酥乳池中,心以澡沐..

    3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三

    ◎太清导引养生经凡十二事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能随风上下,至高辛氏时犹存。导引术云:导引除百病,延年益寿。朝起布席东向为之,息极乃止。不能息极,五通止。此自当日日习之,久久知益。常以两手叉头上,挽至地..

    4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二

    ◎摄养枕中方 ──太白山处士孙思邈撰夫养生缮性,其方存于卷者甚众。其或幽微秘密,疑未悟之心。至于澄神内观,游玄采真,故非小智所及。常思所寻设能及之,而志不能守之,事不从心,术即不验。诚由前之误交切而难..

    5 知道 2025-07-05
  • 杂修摄部·卷一

    ◎养性延命录并序夫禀气含灵,惟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候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如..

    3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二

    ◎帝一混合三五立成法夫人者受生于天魂,经成于元灵,转轮九炁,挺生太一,开丝二道,积神幽宫。所以玄液七缠,流津敷泽,日月映其六虚,口目运其神气,云行雨施,德拟天地,胞胎内匠,五因来具,立人之道,其如此也..

    3 知道 2025-07-05
  • 禀生受命部·卷一

    ◎禀受章《混元述禀篇》曰: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禀二气之和,冠万物之首,居最灵之位,总五行之英,参于三才,与天地并德,岂不贵乎?《内观经》云:天地构精,阴阳布化,人受其生。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

    3 知道 2025-07-05
  • 治部·卷一

    ◎二十四治并序谨按《张天师二十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天师,沛国丰县人也,讳道陵,字辅汉。禀性严直,经..

    3 知道 2025-07-05
  • 洞天福地部·卷一

    ◎天地宫府图并叙 ──银青光禄大夫真一先生司马紫微集夫道本虚无,因恍惚而有物气,元冲始,乘运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宫阙于清景;幽质潜凝,开洞府于名山。元皇先乎象帝,独化卓然,真宰湛尔,冥寂感而通焉,故..

    4 知道 2025-07-05
  • 十洲三岛部·卷一

    ◎十洲并序 ──东方朔集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并是人迹所希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方物之名..

    4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三

    ◎北极七元紫庭秘诀一名《北帝七元延生真经》吴赤乌二年,葛仙公受之于太上。魏朝时,叶先生传之于世,太主虚无北帝真要,上通紫庭。魁身禄福德男女命魓官职寿考魒妻妾奴婢。已上七位,用灯七碗,于道靖内明点,占其..

    2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二

    ◎总说星《玄门宝海经》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分日月之精为星辰。纲者,连星也。纪者,缀星也。星形正圆如丸,不应似贯珠穿度,又不容作铃鼻相缀理,宜如破箭竿,还相合以成体。天地初成,无子举翅飞上,乃在华盖..

    4 知道 2025-07-05
  • 日月星辰部·卷一

    ◎总叙日月《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日,阳之精,德之长也。纵广二千三十里。金物、水精晕于内,流光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宝浴池;池生青黄、赤、白、莲花;人长二丈四尺,衣硃衣之服;其花同衰同盛。日行有..

    3 知道 2025-07-05
  • 天地部·卷二

    ◎总说天地五方《外国放品隐元内文经》云:天地五方,皆有制御刚柔之色,使不得落。其地深二十亿万里,得润泽。润泽下二十亿万里,得金粟泽。金粟泽下二十亿万里,得金刚铁泽。金刚铁泽下二十亿万里,得水泽。水泽下..

    3 知道 2025-07-05
  • 天地部·卷一

    ◎总序天《三天正法经》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十馀劫,玄景始分,九气存焉。一气相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清气高澄,浊气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

    5 知道 2025-07-05
  • 三洞经教部·卷十五

    ◎太上飞行九神玉经一名《金简内文》太上大道君告北极真公曰:吾昔游于北天,策驾广寒;足践华盖,手排九元;逸景云宫,遨戏北玄;逍遥朔阴之馆,赏于洞毫之门;眄璇玑以召运,促劫会以舞轮;叹万物之凋衰,俯天地而..

    3 知道 2025-07-05
  • 三洞经教部·卷十四

    ◎老子中经下一名《珠宫玉历》△第二十八神仙经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时拊心祝曰:苍林玄龟,流水如河,炎火週身身,一作宫,安能知他?道来归已,道来归已!因念肝色正青,润泽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次念胆色正..

    4 知道 2025-07-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