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书 / 谭峭

卷三 德化

2025-08-11 14:53 化书

五常

儒有讲五常之道者,分之为五事,属之为五行,散之为五色,化之为五声,俯之为五岳,仰之为五星,物之为五金,族之为五灵,配之为五味,感之为五情。所以听之者若醯鸡之游太虚,如井蛙之浮沧溟,莫见其鸿氵蒙之涯,莫测其浩渺之程。日暮途远,无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则得其理,忘其理则得其情。然后牧之以清静,栖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气,符我心灵。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问其明。是谓夺五行之英,盗五常之精,聚之则一芥可包,散之则万机齐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投器,其应物也如悬镜以鉴形。于是乎变之为万象,化之为万生,通之为阴阳,虚之为神明。所以运帝王之筹策,代天地之权衡,则仲尼其人也。

飞蛾

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而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利而就害。夫贤于人而不贤于身,何贤之谓也?博于物而不博于己,何博之谓也?是以大人利害俱忘,何往不臧?

异心

虎踞于林,蛇游于泽,非鸱鸢之仇;鸱鸢从而号之,以其蓄异心之故也。牛牧于田,豕眠于圃,非乌鹊之驭;乌鹊从而乘之,以其无异心之故也。是故麟有利角,众兽不伏;凤有利觜,众鸟不宾;君有奇智,天下不臣。善驰者终于蹶,善斗者终于败。有数则终,有智则穷。巧者为不巧者所使,诈者为不诈者所理。

弓矢

天子作弓矢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礼乐以防小人,小人盗礼乐以僭君子。有国者好聚敛,蓄粟帛、具甲兵以御贼盗,贼盗擅甲兵、踞一粟帛以夺其国,或曰:“安危德也。”又曰:“兴亡数也。”苟德可以恃,何必广粟帛乎?苟数可以凭,何必广甲兵乎?

聪明

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夫忘弓矢然后知射之道,忘策辔然后知驭之道,忘弦匏然后知乐之道,忘智虑然后知大人之道。是以天下之主,道德出于人;理国之主,仁义出于人;亡国之主,聪明出于人。

有国

有国之礼,享郊庙,敬鬼神也;rB龟策占吉凶也。敬鬼神,信祸福之职也;占吉凶,信兴亡之数也。柰何有大不信,穷民之力以为城郭,夺民之食为储蓄?是福可以力取,是祸可以力敌;是疑贰于鬼神,是欺惑于龟策,是不信于天下之人;斯道也,赏不足动,罚不足惧,国不足守。

黄雀

黄雀之为物也,日游于庭,日亲于人而常畏人,而人常挠之。玄鸟之为物也,时游于户,时亲于人而不畏人,而人不挠之,彼行促促,此行佯佯;彼鸣啾啾,此鸣锵锵;彼视双双,此视汪汪;彼心戚戚,此心堂堂。是故疑人者为人所疑,防人者为人所防。君子之道,仁兴义、中兴正,何忧何害!

笼猿

笼中之猿,踊跃万变不能出于笼;匣中之虎,狂怒万变不能出于匣;小人之机,智虑万变不能出于大人之道。夫大人之道,如地之负,如天之垂。无日不怨,无人不欺,怨不我怒,欺不我夷,然后万物知其所归。

常道

仁义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术,以至于亡国。忠信者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术,以至于护罪。廉洁者常守之道,守之不得其术,以至于暴民。财辩者常御之道,御之不得其术,以至于罹祸。盖拙在用于人,巧在用于身。使民亲稼则怨,诫民轻食则怒。夫饵者鱼之嗜,膻者蚁之慕,以饵投鱼鱼必以惧,以膻投蚁蚁必去,由不得化之道。

感喜

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宠,非忠也。感始于不感,喜始于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感喜在心,由物之有毒,由蓬之藏火,不可不虑。是以君子之业,爵之不贵,礼之不大,亲之不知,疏之不疑,辱之不得,何感喜之有。

太医

太医之道,脉和而实者为君子,生之道也;挠而浮者为小人,死之道也。太卜之道,策平而慢者为君子,吉之道也;曲而利者为小人,凶之道也。以是论之,天下之理一也,是故观其国,则知其臣;观其臣,则知其君;观其君,则知其兴亡。臣可以择君而仕,君可以择臣而任。夫揖让可作而躁静不可作,衣冠可诈而形器不可诈,言语可文而声音不可文。

谗语

藏于人者谓之机,奇于人者谓之谋。殊不知道德之机,众人所知;仁义之谋众人所无。是故有赏罚之教则邪道进,有亲疏之分则小人入。夫弃金于市,盗不敢取;询政于朝,谗不敢语,天下之至公也。

刻画

画者不敢易于圆象,苟易之,必有咎。刻者不敢侮于本偶,苟侮之,必贻祸。始制作于我,又要敬于我,又真祸于我。是故张机者用于机,设险者死于险,建功者辱于功,立法者惧于法。动一穷则百穷相会,举一事则万事有害,所以机贵乎明,险贵乎平,功贵乎无状,法贵乎无象。能出刻书者,可以名之为大象。

酒醴

夫酒醴者,迫之饮愈不饮,恕之饮愈欲饮。是故抑人者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贷其死者乐其死,贷其输者乐其输。所以民盗君之德,君盗民之力。能知反覆之道者,可以居兆民之职。

恩赏

侯者人所贵,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当也由为争夺之渐,其不当也即为乱亡之基。故我自卑则赏不能大,我自俭则恩不得奇。历观乱亡之史皆骄侈,恩赏之所以为也。

养民

民不怨火而怨使之禁火,民不怨盗而怨使之防盗。是故济民不如不济,爱民不如不爱。天有雨露,所以招其怨;神受祷祝,所以招其谤。夫禁民火不如禁心火,防人盗不如防我盗,其养民也如是。

五代谭峭著。道教哲学著作。六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凡一百一十篇。《嘉兴府志》及宋道士陈景元(碧虚子)《化书后序》载:峭著《化书》成后,求南唐大臣宋齐丘为序问世,齐丘遂据为己有而序之,题名《齐丘子》,后经康末道士陈抟揭露,始得纠正,改题为《谭峭化书》,即《化书》。其中或有宋齐丘增处。在对治乱原因和救世之道的探求中,体现出把道家理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倾向。提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道”于体言“虚”,于用言“化”。“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道化》)。有形的万物始源于虚又还原于虚,杳无的虚既是万物的本原又是万物的归宿。认为“食为五常之本,五常为食之末”(《鸱鸢》),道德教化的实施必须以人民衣食温饱的满足为前提;对统治者夺民之食表示极大愤慨,认为这是天下重大的“不平”、“不义”(《七夺》),“非兔狡,猎狡也;非民诈,吏诈也”(《太和》)。人民备受剥削压迫,走投无路时必然奋起反抗,统治者是祸由自取。提出“能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奢僭》),向往君主与百姓共同劳动,完全平等的“太和之化”(《蝼蚁》)的理想社会。其思想具有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意识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但有平均主义观念的局限。收入《道藏》、《宝颜堂秘籍》等。

猜你喜欢

  • 卷三十九 相和歌辞十四

    ○瑟调曲四 魏·文帝 (《古今乐录》曰:“王僧虔《技录》有《大墙上蒿行》,今不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苦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

    3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八 相和歌辞十三

    ○瑟调曲三 【饮马长城窟行】(古辞) 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於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故作是曲也。郦道元《水..

    34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七 相和歌辞十二

    ○瑟调曲二 【陇西行】(古辞) 一曰《步出夏门行》。《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始言妇有容色,能应门承宾。次言善於主馈,终言送迎有礼。此篇出诸集,不入《乐志》。若梁简文‘陇西战地..

    3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六 相和歌辞十一

    ○清调曲四 魏·武帝 (《西京杂记》曰:“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於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於今日也..

    19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五 相和歌辞十

    ○清调曲三 【长安有狭斜行】(古辞)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挟毂问君家。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

    35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四 相和歌辞九

    ○清调曲二 【豫章行】(古辞) (《古今乐录》曰:“《豫章行》,王僧虔云《荀录》所载《古白杨》一篇,今不传。”《乐府解题》曰:“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

    27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三 相和歌辞八

    ○平调曲四 唐·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

    31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二 相和歌辞七

    ○平调曲三 【君子行】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

    26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一 相和歌辞六

    ○平调曲二 陈·张正见 (一曰《铜雀妓》。《邺都故事》曰:“魏武帝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邺中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馀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台,台上施六尺床,下繐..

    33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十 相和歌辞五

    ○四弦曲 (《古今乐录》曰:“张永《元嘉技录》有《四弦》一曲,《蜀国四弦》是也,居相和之末,三调之首。古有四曲,其《张女四弦》、《李延年四弦》、《严卯四弦》三曲,阙《蜀国四弦》。节家旧有六解,宋歌有五..

    38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郊庙歌辞三

    ○齐雩祭乐歌(谢朓) (《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造辞,一依谢庄,唯世祖四言也。”) 【迎神歌八解】 清明畅,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阳律亢,阴晷伏。秏下土,荐穜稑。震仪警,王度乾。..

    31 乐府诗集 2025-10-13
  • 卷三 感兴上

    审交种树须择地,恶土变木根。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君子芳桂性,春荣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莫蹑冬冰坚,中有潜浪翻。唯当金石交,可以贤达论。怨别一别一回老,志士白发早。在富易为容,居贫难自好。..

    30 孟郊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

    孙武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

    37 嘉祐集 2025-10-12
  • 卷三百十四 神二十四

    清泰主 仆射陂 李泳子 谯乂俊 刘峭 袁州父老 朱廷禹 僧德林 司马正彝刘宣 黄鲁 张鋋 郭厚 浔阳县吏 朱元吉 沽酒王氏 鲍回 刘皞 崔练师----------------------------------------清泰主唐清泰主,乃晋高祖之妇兄也。..

    39 太平广记 2025-10-10
  • 卷三 杨温拦路虎传

    入话:阔舍平野断云连,苇岸无穷接楚田。翠苏苍崖森古木,坏桥危磴走飞泉。风生谷口猿相叫,月上青林入未眠。独倚兰干意难写,一声邻笛旧山川。话说杨令公之孙,重立之子,名温,排行第三,唤作杨三官人,武艺高强,..

    22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刎颈鸳鸯会

    入话: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怜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丈夫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并..

    32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入话:禅宗法教岂非凡,佛祖流传在世间。铁树花开千载易,坠落阿鼻耍出难。话说大宋英宗治平年间,去这浙江路宁海军钱塘门外,南山净慈孝光禅寺,乃名山古刹。本寺有二个得道高僧,是师兄师弟,一个唤做五戒禅师,一..

    21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入话:独坐书斋阅史篇,三真九烈古来传。历观天下崄岖峤,大庚梅岭不堪言。君骑白马连云栈,我驾孤舟乱石滩。扬鞭举棹休相笑,烟波名利大家难。话说大宋徽宗宣和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云这东京汴梁城内,..

    27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卷三 阴骘积善

    入话:燕门壮士吴门豪,竹中注铅鱼隐刀。感君恩重与君死,太山一击若鸿毛。唐德宗朝有秀才,南剑州人,姓林名积,字善甫。为人聪俊,广览诗书,九经三史无不通晓,更兼为事梗直。在京师大学读书,给假在家,侍奉母亲..

    29 清平山堂话本 2025-10-06
  • ●文渊阁书目卷三

    ○元字号第一厨书目△礼书唐郊祭录一部三册(阙)唐开元礼一部十五册(完全)宋元丰郊庙奉祀礼文一部四册(完全)宋陈祥道礼书一部十册(完全)朱陆氏礼象一部五册(阙)宋太常议定九章冕服一部一册(阙)宋政和冠婚..

    36 文渊阁书目 2025-10-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