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谭峭
谭峭
  • 卷一 道化

    【题解】道是我国先秦老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范畴。当时他主要是从宇宙本源角度加以论述,提出道是一种超越宇宙的最高存在,它为天地万物之母,是永恒存在、亘古不变的。在其发生、变化过程中,产生出阴阳、有无、虚实、..

    谭峭 2025-08-07
  • 卷二 术化

    【题解】道者,指导事物发展之根本规律;术者,事物发展之具体方法。儒家主流观念重道而轻术,而道家中人则对于术有着足够的关注。《庄子天下》中论及道术一词,以后道家中人常有道无术不行的说法,认为道寓于术,行..

    谭峭 2025-08-07
  • 卷三 德化

    【题解】本卷意在说明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体现,能昭示道的一切,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导引的行为。与术化不同的是,作者在本卷中涉及的德,较多为社..

    谭峭 2025-08-07
  • 卷四 仁化

    【题解】仁的含义,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本卷旨在将此仁的原则,放在各种条件下加以考量。首篇《得一》中谈道:自道顺延至德、由德生万物的过程中,生发出仁、..

    谭峭 2025-08-07
  • 卷五 食化

    【题解】作者在本卷中又对食的观念做出分析。食从实际生活来看,主要指称食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云:六谷之饭曰六食。而从字形上看,它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

    谭峭 2025-08-07
  • 卷六 俭化

    【题解】俭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不过他说的俭主要是态度谦和不狂妄。《化书》的俭则更多取自道家观念。老子将俭归旨于持守自然之道,视为其三宝之一,这也是作..

    谭峭 2025-08-07
  • 卷一 道化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

    谭峭 2025-08-11
  • 卷二 术化

    云龙云龙风虎,得神气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荡秽者,必召五帝之气,苟召不至,秽何以荡?伏虺者,必役五星之精,苟役不至,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作,风云可以会..

    谭峭 2025-08-11
  • 卷三 德化

    五常儒有讲五常之道者,分之为五事,属之为五行,散之为五色,化之为五声,俯之为五岳,仰之为五星,物之为五金,族之为五灵,配之为五味,感之为五情。所以听之者若醯鸡之游太虚,如井蛙之浮沧溟,莫见其鸿氵蒙之涯..

    谭峭 2025-08-11
  • 卷四 仁化

    得一旷然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去就之谓礼,礼有变通之谓智,智有诚实之谓信,通而用之之谓圣。道,虚无也,无以自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静也,无以自用,故授之以仁。..

    谭峭 2025-08-11
  • 卷五 食化

    七夺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民事之急,无甚于食,而王者夺其一,卿士夺其一,兵吏夺其一,战伐夺其一,工艺夺其一,商贾夺其一,道释之族夺其一,稔亦夺其一,俭亦夺其一。所以蚕告终而缲葛苎之..

    谭峭 2025-08-11
  • 卷六 俭化

    太平夫水火,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以至于败家,盖失于不简也。饮馔,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以至于亡身,盖失于不节也。夫礼失于奢,乐失于淫。奢淫若水,去不复返,议欲救之,莫过乎俭。俭者,均食之道也。食..

    谭峭 2025-08-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