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云笈七签 / 张君房

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

2025-08-13 16:27 云笈七签

◎总序天

《三天正法经》曰:九天真王与元始天王俱生始气之先。天光未朗,郁积未澄,溟涬无涯,混沌太虚。浩汗流冥七十馀劫,玄景始分,九气存焉。一气相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清气高澄,浊气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孕,置于九天之号。九气玄凝,日月星辰于是而明,便有九真之帝。上之三真,生于极上清微之天;次中三真,生于禹馀之天;下有三真,生于大赤之天。

《玉京山经》曰:玉京山冠于八方诸大罗天,列世比地之枢上中央矣。山有七宝城,城有七宝宫,宫有七宝玄台。其山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株乃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方大罗天矣。即太上无极虚皇大道君之所治也。

《大洞经》曰:大冥在九天之上。盖谓冥气极远,绝乎九玄,惟读《大洞玉经》者可以交接,然后玉帝乘丹霄而启道,太冥披绿霞而朗焕也。《元始经》云:大罗之境,无复真宰,惟大梵之气,包罗诸天。太空之上有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黄天之上,其色青苍,号曰苍天。苍天之上,其色玄空成青,号曰青天。故颂曰:

三界之上,眇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

----------------------------------------

◎三界宝箓

△上四天

《诸天灵书经》曰:飞步入北清者,是三界之上四天帝王北真天也。言此四帝上为三清玉京之巅,应化接引,中为三界四八,御运五气;帝主下降无象通生天,人各为一天,璇玑玉衡、三十六帝,五斗魁主,亦象人脑,四象合成。故《放品经》云:四天王天在玉清之上,九天之巅,恒以八节之日命三界四帝週行天下,开度道学建斋之人也。先师疏云:北清天者,北斗是也。又云:北斗之下昆仑上宫,故人头首上象昆仑。下愚小解将为是误,此去弃贤,既在昆仑山南,望将中斗则为北清,未审中斗已北北方北清别在何处。今依《度人经》说:东斗主算,西斗记名,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中斗大魁,总监众灵。此名一天五斗魁主,即明中斗已北而有北斗也。今又按《灵书正经》本文经云,天尊言此四章并是四天帝王度命妙品,四方正土,偏得法音。其《东方品章经》云:九气青天东华宫中,青童大君封以青玉宝函之中,印以元始九气之章。其《南方品章经》云:南方三气丹天硃陵上宫,南极上元君封以赤玉宝函之中,印以太丹三气之章。其《西方品章经》云:西方七气素天西华宫中,西王母封以白玉宝函之中,中以太素七气之章。其《北方品章经》云:北方五气玄天元始北上宫中,玉晨大君封以玄玉宝函之中,印以太玄五气之章。即明东方而称东华,南方而称南极,西方而称西灵,北方而称北真。上即明北真而处三界之上,最上之天。四天帝主下通一天,四序生化,非是一天五斗之位也。今按《灵书正经》,并是三界之上四天帝王正名正位,未称一天五斗名位。今乃独脱北方,取中为上,不审更上北真天也。比先所错,上下相承,古今疑惑,皆从此起。又寻先师所错,本意者,言三十二天上下重叠,亦为一天。二十八宿,即错将中斗而摄北位,独脱北方,此方以中为上,又中为上亦复是误。言九天初构,上下重叠,亦为一天,比地九宫。言郁单之天上上气上,先立于子而处一宫,即明一宫亦为四梵最上第一天也。若将人身以等于天,头为昆仑,目为日月,上下相合,其义正是。若以身观身、以天下观天下,不及更上头象三界之上,四人四天帝主天也,又乃不及,更上头象三清之上,玉京之山大罗天地,故《大洞隐注经》云:昆仑山上接九气,以为璇玑之轮,在太空之中。中斗既在昆仑山上,即大罗天阙亦在玉京山上也。《生神经》云:飞仙翼于琼阙,四宰辅于明轮。既在三界中斗之上,即大罗天关、玉京琼阙亦在玉京山上也。又明一天三界应位,上下重叠,比地既殊,取上为下,上下失科,四天帝主阙而不述,东华、南极、西灵、北真,境界不论,何处别立?

△中四天

《三界图》云:三十二天四傍并,分列四方,一重四天,积气相承,扶摇而上,其天独立,亦无八方。未审此由,有何气候?若无八方,则无比地九宫;若无正中,则无中斗。上无九气,下无八方,三十五分、八景何来?人身之中尚有三一、三元,九宫一体,即是帝一、太一帝君等神,岂云三界而无三元三十六帝?若三界正中既无三一,人身三一从何而来?比先学者唯见《隐注宝诀经》云,玄阶与扶摇台在东北方癸地,名为玄天也,言天阶发起于扶摇台,羊角边週,仍登梵行入三清也。既睹此经,错将三界四天傍并,其扶摇台既在东北方癸地,未审三界总在东北方癸地,如不以此,并是错,误注经也。今言扶摇者,三十六天上下相承,中为天关,皆为中斗璇玑,四方二十八宿渐次升上,故言扶摇,故云玄阶与扶摇台在东北方玄天也。又明上下三十二天皆有七宿璇升,四方亦言四天也。今言四天者,东方有九气青天,南方有三气丹天,西方有七气素天,北方有五气玄天。四方四天,故言四天,非是天外更别四天也。故《度人经》云:旋斗历箕,回度五常,三十五分,总气上元。又明三十六天每一天中皆有七宿三十二帝。其太皇黄曾天位居箕宿,皆在东初;又贾弈天斗宿,皆处北末,故云旋斗历箕,回度五常,则明三界三十六天,皆有中斗璇枢,四方二十八宿,各为一天璇玑、玉衡。此是二十八宿上下扶摇,上通三清,上下天关,非是别天羊角而上,故明三元各主八方。天有九气,上下九宫合中宫位,始名三界也。若三界之内三十二天亦列四方四傍并,上下天关九宫何在?比地九宫亦无次序。故明一天三界有异也。《河图》、《五炼》等经,说一天二十八宿,四七相并,以为三界,二十八天馀有四星,上在中斗,亦将三界四七相并,傍上列位以为玄围,而安三界二十八天,馀上四天上为四人,一处傍并比列位,不审一天二十八宿上通三界二十八天,上合四人三十二位,傍并不同,大小有异。今言一天比地四天者,《真人口诀经》云:中斗之中,五斗位者,阳明为东斗,丹元为南斗,阴精为西斗,北极为北斗,天关一星以为中斗。上及玄冥,真人以为一天三十五分,上及上元天帝,合为一天三十六位也。言上界四人等位者,今按《赤书》及《九天谱》等经云,三十二天上下相去,各有气数,上及四梵合为三界三十六帝,不同一天四方傍并也。

《三清图》云:将以玄、元、始三气,以为三境三天。又以《生神经》九天乃于三天之下,各并着三天。又以四方三十六天而取二十七天,各于九天之下各并着三天,一单三并以为九天。未审九天各生八方,上下应会,何所分立?故《大洞经》云:玄元始三气各生八方,而为二十四帝;九宫各生八方,而为七十二宫。即明《生神》九天无有一单三并,九气天关,上下不应,言三洞生化,故立三光,三乘各三,故立九帝,九气分化,各生三天,故为三境三十六天也。若以九天各于三天之下一单三并,上下重叠,唯有六重之天,天若积阴,亦任六重,天既积阳,即合九重,如何九品二等不同?上下九宫其天何在?故《赤书》经云,天有九分之关,转轮三气,九度明焉。故明三元九天,九重是也。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是元气,一是应化元始天尊也。于此妙一而生三洞。故《灵宝五符经》云,三洞以为天尊三公天也。三生九气,九气以为天尊九卿天也。又此九气各生三天,故立三九二十七位,故此二十七位上为天尊二十七大夫天也。欲此二十七位上合九天三元,各有一十二位,合为三洞三十六天也。此言三清降生三界,各于八方以下而生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等,比地无极三界各禀三清,皆承此象,上下重立,是其义也。

今言傍并者,别有一义。故《洞真回元九道飞行羽经》云:三清天中而有三万六千天公卿等品,并各有官僚公卿大夫侯伯,置署如一,更相管统,降生三界,遍备天人,皆禀此气,各禀至道妙一之分。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百二十郡、千二百县、万二千乡、三万六千亭,同禀此气,或单或并,以为生神万象之主也,非是九天傍次分列也。三界图书相传为错者,言三清九气降为三界一天,气馀九色。又杂也,言三清九气各成一天,降为三界,上禀本气,未经说五色共成,故《灵宝经》云:上从大宝,初降妙一,始生于元,元生于玄,三生万物,莫不相承也。又按《九天生神》及《玄门论》等经云,始生于混沌,为苍色,而成郁单无量天,下生三天上圣三品之位;复次混生于洞,洞为赤色,而成上上禅善天,下生三天中圣三品之位;复次洞生于浩,浩为青色,而成梵监须延天,下生三天下圣三品之位;复次元生于旻,旻为绿色,而成寂然兜术天,下生三天上真三品之位;复次旻生于景,景为黄色,而成不骄乐天,下生三天中真三品之位。复次景生于遁,遁为白色,而成洞元化应声天,下生三天下真三品之位;复次玄生于融,融为紫色,而成灵化梵辅天,下生三天,上仙三品之位;复次融生于炎,炎为碧色,而成高虚清明天,下生三天中仙三品之位;复次炎生于演,演为乌色,而成无想无结无爱天,下生三天下仙三品之位。故此九气,九色光明,上为三境三十六天也。三境降气,三界方生,各于三清八方已下降生三界五亿等天也。故《九天谱经》云:上从梵行太清之天,三境九气降为三界,天各一色,上禀气生,未见五色,一时混杂也。今所错者,亦可知委。故《诸天内音经》云:三十二天皆以五合之气而成,空洞结而成章者,此是五篇真文,生成五方,通为五行,合为五脏,混为二仪,四序生化,此应五方五合所育也,非关九气混为五色,今以五色合为云气,相参盘郁,是其错也。

△后四天

旧说四梵名为四民之天,今按《九天谱经》云,三界应化三十二天,上从梵行太清天中,气渐流降,始生于混,混为苍色,而生二万二千气,其色苍,气澄凝而成贾奕天,即明贾奕天是四民最上初天,即明四民非是太清四梵四天王天也。今言帝王者,统领八方,始名帝位,不审太虚无上常融天、太释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太极平育贾奕等天,乃是一天,北方五气玄天,光同四方,比地各为小八天也。故明三界三十二天,上下重叠,三元品生,亦为一天,分别四方,各属四正,四九列位,及其分应,上下相临。故东方九气青天,上为三界东华天也;南方三气丹天,上为三界南极天也;西方七气素天,上为三界西灵天也;北方五气玄天,上为三界北真天也。《五符经》云:升为五云,化为五气。又按《灵宝经》云,五篇经文生天立地,普植神灵,上为三境之玄根,标天地以长存,镇五气于灵馆,制劫运于三关。即明五篇经文上为三清之上四天王位;中为三界四天帝主,应为太清梵行四天,而为四八三十二帝八天生主;下为一天二十八宿三十二帝。又为比地各列四方,四九列位。又为一天五方净土。故按《上清经》及《玄门论》等云,三界之上而有八清天名,三清降气下生三界。今按八清天内而有太清天名,重明太清梵行之天而生四民贾奕、龙变、太释、常融等四天也。故《法轮经》云:超度过三罗八难,于是名灭,度如脱胞,旷朗睹八清也。朗明四梵而处三清之下,四民三界之巅,上为八清之天,三界劫週二十八天,已上八清四民等八天终无劫坏,故名三界八清天也。

或云,三界之中从此天上,自有华光,不假日月,自然明朗。此是讹言,妄为大语,各自审明,取证即解。何者言三清三界?凡圣降差,有无不同,动寂各异。欲界六天,六欲见生;次上色界一十八天,在下六天舍欲爱色,次中六天渐舍色乐,又上六天色心随净;次上无色,由四轻尘色声香味出于触体,渐舍心识,有待都忘,升虚入无,出生灭境也。言三清上境妙化难思,九色宝光不假日月,无有昼夜,亦无去来,言三界之内假合成身者,《洞真经》云,天有一气,则五气生焉。五篇真文,附合生体;两半相合,以为生身;以身为宅,心为主人,以神为本,神感应生也。故明神托五气共合为识,又明神合阴阳以为魂魄。若人六识清净,感生六慧;六欲烦浊,耽入六尘。故此生身命终之后,魂阳归天,魄阴归地,自守魄骨以为尸主,生时罪福,并以神当,神更托生,别感诸气,四生六趣,应感俱然,上天下地,清浊有异,应化三界,并感阴阳,既感阴阳,宁无日月?若是仙家道品,自有仙光,不假日月,神通明朗,三界见着,色欲染尘,二景共滋,日月皆有,并具昼夜,三光齐临,二十八宿璇玑不定,宿有时转,天有劫期,上下数交,百六运会。今按《灵宝九天生神经》云,日月星宿,阴阳五行,人民品物,并受生成,则明三界皆有日月也。

又按《玄妙经》云,于此界外,八方世界皆上有罗天,重重别置,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亦与南天下宛利同,无异也。又按《玄门论》及《大洞经》云,九天真人呼日为“濯曜罗”,三天真人呼日为“圆光蔚”,太素天中呼日为“眇景皇”,上清真人呼日为“九曜生”,泰清天中仙人呼日为“太明”,太极天中呼日为“圆明”,玉贤天中呼日为“微玄”,东华真人呼日为“紫曜明”,亦名“圆珠”,亦谓“始晖”,亦谓“太明”,亦谓日名“郁仪”,亦谓月名“结璘”,亦生人首上为眼目。故《玉京山经》云,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左顾提郁仪,右眄携结璘。普明天人皆有眼目,三界日月亦同人目也。

《三界图》云:其天中心皆有昆仑山,又名“须弥山”也。其山高阔,傍障四方,日月绕山,互为昼夜。日在东方于逯境界,日正中时光及南方,浮利境界以为日出;日在南方于正中时,耶尼境界以为日出;西方日正中时光及北方,郁单以为日出;日在北方于正中时,东方境界以为日出者,今虽四序合宿,是同冬夏二至昼夜不等,日若绕山,四方合停,出没既异,则无山隔,今以形象难诘,或详日出处即有映体,东方日中,南即渐明,南方初出,日既映山,其日合如立竖半镜,今泰山上而有日观,遥望日初出在于地中,其状形如横出半镜,以望初出非映山也。若其日出之处即是须弥,其山不高,不能映日,即知日出在地中也。故《易证》云:爻也者,效也;效也者,象也。象效于天,以为爻象也。故日在地下,“明夷”之卦为日,处夜阳降阴升也。日出地上,阳升阴降也,故地上有日,“晋”卦是也。故在午后,日祇之丛刊本、四库本、辑要离,不鼓缶而歌,阴生阳降也,言阴阳璇玑,昼夜递兴,日直绕山,证何律吕?日若绕山,璇玑须停,四方度量,何为不等?言二月、八月昼夜各中,馀月长短南北互差。故月建在子冬至之分,日极于南,昼短夜长,日出于巽,日没于坤,从左行而至于巽,历于夜分,西北东方三方天下一十九位,分为五更,皆处于夜,昼以已丙午丁未等以为昼日,即明夜统西北东方三方,天下皆处于夜,唯独南方以为昼日,即明日月非隔山也。又月建在午夏至之分,日极于北,夜短昼长,日出于艮,日入于乾,从艮左行而历昼位,东南西方一十九位,三方天下以为昼日,唯独北方亥壬子癸丑等五辰而处于夜,重明日月非隔山也。又明夏至之日出没艮乾,东南西方三方天下一时为昼,冬至之日出没巽坤,西北东方三方天下一时为夜。日既绕山,四方互明,未审此节日映山不?又明夏至之日,日出于艮,日入于乾,其昆仑山合近于子,日既远山,不合更远,何故起难为日映山也?其昆仑山向北百千万里则非东方,日正中时南方卯地以为日出也。又明月建在子,冬至之日,日出于巽,日没于坤,其昆仑山既是映日,即合移就南方在于午分,其此土人不是南方,即合住在昆仑山北,其山既是天心,不移即明日月非映山也。又明一年四时行焉与日月合宿,以定律吕,故一月建寅,寅与亥合,其神徵明者,徵召万物,而明月建在卯,合宿天魁;月建在辰,合宿从魁;月建在已,合宿传送;月建在午,合宿小吉;月建在未,合宿胜先;月建在申,合宿太一;月建在酉,合宿天刚;月建在戌,合宿太冲;月建在亥,合宿功曹;月建在子,合宿大吉;月建在丑,合宿神后;十二月建合宿行神,璇机玉衡,以定四序,四方七宿,日夜互更,即明一天律吕同则南方律吕也。普天既同,四方同天,不合山隔也。后宣八景,三光同兹,五篇真文,二象通应,具在玉京流光品中,问宣经理,答申应用也。

或有胡人摩尼珠,说皆托一物百六数期,三清八景,降气通生,西戎即序,全无分晓。或云言此天是属于地住,或云杂报世界,故近则不入六欲之天,远则不在三界二十八天之数。次上太皇黄曾天上人者,始名欲界,最下天也。下愚小解因述便答,三界之内,三元通生元各十二,共三十六位。一天三界,上象俱然,四梵八清,下通元气。既云地住,别号谁天?杂报世界,何气寄立?次上璇玑,下摄何方?下地杂报,上属何天?夫言天者,在上,巅也。在上广覆,谓之天也,在下厚载,谓之地也。言天上天下,上下咸差,一天之中,上属玄枢,一天之上更属上象。此天即是太皇黄曾天中人也。言三界之内五种感生虽同,一天善恶两种,所感杂报命短无,上品仙家寿九百万岁。五方净土皆定寿年,洞室虚宫上下不等,诚仙棋暂玩,柯烂樵人,或二日逢仙,则经二百馀岁,诸仙人寿具显,后章唯此,下地净秽,两别远明,三清上降元气,下生三界法象,降成真仙圣位,各备修科,虽居三界,仙道原深。故《消魔经》云:三清上境三十六天,下备三界三十六帝,其三界劫尽,被劫火所烧,其三洞仙家不觉有火也。故明杂报世界善恶同天,善者福寿遐年,恶者浊辱短促。净秽二土,咸备一天。博地下方亦有上道。先标前错一十二条,审而观详,他义总晓,请详图录,入道机要,次后显章,具明前疑。

△四梵三界三十二天

太上曰:第一欲界六天:一曰太皇黄曾天,二曰太明玉完天,三曰清明何童天,四曰玄胎平育天,五曰元明文举天,六曰七曜摩夷天。

右欲界六天,有色有欲,交接阴阳,人民胎生。是故举其重,因名为欲界。

第二色界一十八天:七曰虚无越衡天,八曰太极蒙翳天,九曰赤明和阳天,十曰玄明恭华天,十一曰曜明宗飘天,十二曰竺落皇茄天,十三曰虚明堂曜天,十四曰观明端静天,十五曰玄明恭庆天,十六曰太焕极瑶天,十七曰元载孔升天,十八曰太安皇崖天,十九曰显定极风天,二十曰始黄孝芒天,二十一曰太黄翁重天,二十二曰无思江由天,二十三曰上揲阮乐天,二十四曰无极昙誓天。

右色界十八天,云其界有色无情欲,不交阴阳,人民化生。但綍香,无复便止之患,故曰色界。

第三无色界四天:二十五曰皓庭霄度天,二十六曰渊通元洞天,二十七曰翰宠妙成天,二十八曰秀乐禁上天。

右无色界四天,云无复色欲。其界人微妙无色想,乃有形,长数百里而人不自觉,唯有真人能见,故曰无色界。

四梵天元始曰:二十九曰常融天,三十曰玉隆天,三十一曰梵度天,三十二曰贾奕天。

四天之上则为梵行。梵行之上则是上清之天,玉京玄都紫微宫也。乃太上道君所治,真人所登也。自四天之下,二十八天,分为三界,一天则有一帝王治其中。其天人皆是在世受持智慧上品之人,从善功所得,自然衣食,飞行来去,逍遥欢乐。但死生之限不断,犹有寿命,自有长短。下第一天人寿九万岁,以次转增之。

道教类书。北宋张君房编集。道教称书箱为“云笈”,分道书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七部,故名。喻取七部精英之意。本书包括三洞经教,日月星辰,洞天府地,杂修斋戒,秘要诀法,存思魂神,诸家气法,金丹内丹,神仙符图,庚申尸解,道教灵验,颂赞歌赋等,皆分门别类汇集,不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内容的大成,而且还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的篇章,是研究道教方术的重要资料。《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毕,纲条科格,无不兼赅,《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全书共一百二十卷。收入《道藏》第六七七至七○二册。并见于《道藏辑要》参集、井集。编入《道藏要籍选刊》第一册。

猜你喜欢

  • 卷七百二十一 ◎方术部二

    ○医一 《周礼·天官下》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四为下。 又《天官·疾医职》曰:疾医掌养万民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七百一十九 ◎服用部二十一

    ○粉 《释名》曰: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赤(赤贞切。)粉者,赤也。染粉使赤,以着颊也。 《墨子》曰:禹造粉。 《博物志》曰:纣烧铅锡作粉。 《汉书》曰:广川王去幸姬陶望卿,去疾后昭信谓去疾曰:"前画工画望..

    3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六百七十九 ◎道部二十一

    ○传授下 《金简玉字经》曰:黄帝授襄城小童步六纪之法。 又曰:黄累小童授步三纲之法也。 又曰:广成授东中元童步六官之法也。 《文始内传》曰:太上遣绣衣使者传命尹喜。 《玉帝七圣玄纪》曰:七圣撰上玄之章,以..

    2 太平御览 2025-09-29
  • 卷六百二十一 ◎治道部二

    ○臣 韦昭《释名》曰:臣,慎也。慎於其事以奉上也。 《孝经说》曰:臣者,坚也。守节明度,修义奉职也。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卦。) 《书》曰:臣无有作福作威王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王食,其害于而家,..

    3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 ◎文部二十一

    ○笔 《说文》曰:楚谓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 《释名》:笔,述也;述而书之。 《博物志》曰:蒙恬造笔。 崔豹《古今注》曰:牛亨问曰:"古有书契已来便应有笔也,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自蒙..

    4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五百八十三 ◎乐部二十一

    ○琵琶 《释名》曰:琵琶,本胡中马上所鼓。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因以为名。 《晋书》曰:石季伦善弹琵琶。 《宋书》曰:庾仲文为吏部尚书,好货,先与刘德愿殊恶。德愿自持琵琶甚精丽,遗之,便复款然。 《南史..

    7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四十二 ◎礼仪部二十一

    ○拜 《说文》曰:拜,首至地也。 《尚书·舜典》曰:帝曰:"俞,咨垂,汝作共工。"垂拜稽首,让於殳斨。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於朱虎熊罴。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伯拜稽首,让於夔龙。 ..

    8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五百二十一 ◎宗亲部十一

    ○慈母保母 《礼记·内则》曰:子生,异为孺子,室於宫中。(特扫一室以处之。)择於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此人君养子之礼也。诸母,..

    4 太平御览 2025-09-27
  • 卷四百八十 ◎人事部一百二十一

    ○盟誓 《说文》曰:誓,约束也。 《尚书·甘誓》曰: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龚行天之罚。左弗攻于左,汝弗龚命。(左军左之主射攻治之..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二十一 ◎人事部六十二

    ○义中 《晋书》曰: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汉御史大夫虑之玄孙。初,鉴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穷馁,乡人以鉴名德,傅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生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

    5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八十 ◎人事部二十一

    ○美丈夫下 《唐书》曰:张知謇,蒲州河东人,徙家于歧。少与兄知立、知晦、弟知然励志读书,皆明经擢第,仪质瑰伟,眉目疏朗,晓立理文而清介自守,故公卿争进之。 又曰:崔湜,美姿仪,有才名,弟液、涤及从兄莅并..

    8 太平御览 2025-09-25
  • 卷三百二十一 ◎兵部五十二

    ○火攻 《孙子》曰: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与敌陈师,敌傍近草,因风烧之,战之助也。)二曰火积,(烧其积蓄。)三曰火辎,(烧其辎重。)四曰火库,(当使奸人入敌营,烧其兵库。)五曰火坠。(坠,堕也,以火堕敌营中也。..

    6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二百九十 ◎兵部二十一

    ○料敌上 《孙子》曰:用兵之道,校之以五计而索其情。(索其胜负之情。索,搜索之义也。)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道德智能,主君也。先当校两国之君主,知能否也。若荀息断虞公贪而好宝,宫之奇懦,不能强谏。)天地..

    5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二百二十三 ◎职官部二十一

    ○谏议大夫 《六典》曰:谏议大夫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凡谏有五:一曰风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 《汉书》曰:韦玄成字少翁,以父任为郎。少好修文业,尤谦逊,其接人贫贱者益加,由是名誉日..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二十一 ◎职官部十九

    ○黄门侍郎 《六典》曰:黄门侍郎,掌贰侍中之职。凡政之弛张,事之与夺,皆参议焉。若大祭祀,则从升坛以陪礼;皇帝盥手,则奉巾以进;既帨则奠巾於篚,奉匏爵以赞献。凡元正、冬至天子视朝,则以天下祥瑞奏闻。 《..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九十三 ◎居处部二十一

    ○城下 《丹阳记》曰:石头城,吴时悉土坞,义熙始加砖、累石头,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形险固,有奇势。故诸葛亮曰:"锺山龙盘,石城虎踞。"良有之矣。 又曰:赵城,去宫八里,案《越绝书》,则东瓯越王所立也。..

    6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一百二十一 ◎偏霸部五

    ○前燕慕容廆(五罪切)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曰:慕容廆,字奕洛环,昌黎棘城人。昔高辛氏游於海滨,留少子厌次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之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曾祖莫护跋,于魏..

    12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九十六 ◎皇王部二十一

    ○西晋景帝 《晋书》曰: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采,沉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

    17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五十六 ◎地部二十一

    ○陆 《释名》曰:高平曰陆,陆,漉也,川流漉而去也。 《说文》曰:陆,高平地也。 《周易》曰: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王弼曰:陆,高之顶也。进而之陆与四相得,不能复反者也。) 又曰:苋陆..

    12 太平御览 2025-09-21
  • 卷二十一 ◎时序部六

    ○夏上 《尔雅》曰:夏为朱明。(孙炎曰:夏气赤而光明。) 又曰:夏为昊天。 又曰:夏为长嬴。 又曰:夏祭曰荐。(荐上帝鱼,初薄也。夏时百穀未登,可荐者薄也。) 《释名》曰:五月谓之蕤宾,蕤者,下也,宾者,敬也..

    13 太平御览 2025-09-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