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六百二十一 ◎治道部二

2025-09-28 15:00 太平御览
○臣

  韦昭《释名》曰:臣,慎也。慎於其事以奉上也。

  《孝经说》曰:臣者,坚也。守节明度,修义奉职也。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蹇卦。)

  《书》曰:臣无有作福作威王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王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又曰: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

  《诗》曰: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阚,呼槛切。)

  《礼》曰: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请於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

  又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于读为迂。迂,广也,大也。)

  又曰:故仕於公曰臣,仕於家曰仆。

  又曰: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又曰: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亡而无疾。颂而无谄,谏而无骄,怠则张而相之,(相,助也。)废则扌帚而更之,谓之社稷之役。(役,为也。)

  又曰:子言之:事君先资其言,拜自献其身,以成其信。是故君有责於其臣,臣有死於其言,故其受禄不诬,其受罪益寡。子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子曰:事君不下达,不尚辞,非其人弗自。子曰:事君远而谏,则谄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境,则利禄也。虽曰不要,吾弗信也。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子曰:事君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乱谓违废事君之礼。)

  又曰: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忠敬不足谓臣不忠於君,君不敬其臣。迩,近也。言近以见远,言大以见小,互言之记私相亲也。)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民之道,言民犹从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

  《左传》曰:石碏,纯臣也,怨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又曰:晋惠公卒,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召。怀公执狐突曰:"子来则免。"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贰乃辟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之贰也。父教子贰,何以事君?刑之不滥,君之明也,臣之愿也。淫刑以逞,谁则无罪?臣闻命矣。"乃杀之。

  又曰:秦医和谓晋侯曰:"良臣将死,天命不估。"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於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又曰:陈无宇谓楚王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毛,草也。)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滨,涯。)天有十日,(甲至癸。)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

  《春秋说》曰:正气为帝,间气为臣,臣之。

  《论语》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乱,治也。)

  又曰: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言备官数而已。)

  《孝经》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汉书》曰:张良未尝持兵为将,常为画策臣。

  又曰:绛侯周勃为丞相,罢,趋出,意甚得。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者,主存与存,主亡与亡。"

  又曰:上居禁中,召周亚夫赐食。因趋出,上目送之曰:"此怏怏,非幼主臣也。"

  又曰:辛庆忌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惟是为奢。

  荀悦《汉纪》曰:臣有六:有王臣,有良臣,有直臣,有具臣,有嬖臣,有佞臣。以道事君,匪躬之故,达节通方,立功兴化,是谓王臣;忠顺不失,夙夜匪懈,循理爱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犯颜拂意,砥矢弗挠,直谏遏非,不避死罪,是为直臣;奉法守职,无能往来,是谓具臣;便僻苟容,顺意从谀,是谓嬖臣;倾险谗回,诬上惑下,专权擅宠,惟利是务,是谓佞臣。或有君而无臣,或有臣而无君。用善则治,用恶则乱,难则交争,故明主慎所用焉。

  又《东观记》曰:祭遵死后,每至朝会,上常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

  沈约《宋书》曰:谢弘微为镇西谘议参军。太祖即位,为黄门侍郎,与王华、王昙首、殷景仁、刘湛等号曰五臣。迁尚书侍部郎。

  《唐书》曰:或有言魏征阿党亲戚者,帝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验无状。彦博曰:"征为人臣,须存形迹,不能远避嫌疑,遂招此谤。"帝令彦博让征,曰:"自今以后,不得不存形迹。"它日,征入奏曰:"臣闻君臣叶契,义同一体,不存公道,惟事形迹。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则邦之兴丧或未可知。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稷、契、皋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

  又曰:卢怀慎临终遗表曰:"宋璟立性公直,执心贞固。文学足以经务,识略足以佐时。动惟直道,行不苟合。闻诸朝野之说,实为社稷之臣。"

  《晏子春秋》曰:景公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君何若?"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不说,曰:"君裂地而富之,疏爵而贵之,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其说何也?"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谏而见从,终身不出,臣何送焉?"

  《孔丛子》曰:夫为人臣,见非而不争,以陷主於危亡,罪之大者也。人主疾臣弼已而恶之,资臣以箕子、比干之忠,惑之大者也。

  又曰:魏主问:"何如可谓大臣?"子高答曰:"大臣则必取众人之选,能犯颜谏争,公正无私者。陈计事成,主裁其赏,事败,臣执其咎。主任之而无疑,臣当之而弗避。君总其契,臣行其义。然则不猜其人,臣不隐於其君。故动无过计,举无败事。是以臣主并有德也。"

  又曰:卫出公使人问孔子曰:"寡人之任臣,无大小,言问观察之,犹复失人,何故?"答曰:"如君之言,此即所以失之也。人既难知,非言问所监、观察所尽。且人君所虑者多,多虑则意不精。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宜其有失也。君未之闻乎?昔者舜臣尧,官才任士,尧一从之,左右曰:'人君用士,当自任耳目,而取信於人,无乃不可乎?'尧曰:'吾之举舜,己耳目之矣。今舜所举,吾又耳目之。是则耳目人,终无已已也。'君苟付可付者,则己不劳,贤才不失矣。"

  又曰:孟懿子问:"《书》曰:'钦四邻'何谓也?"孔子曰:"王者前有疑,后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四近。言前后左右近臣,当敬畏之。不可以非其人也。"

  又曰:孟氏之臣畔。武伯问孔子曰:"如何?"答曰:"人臣而畔,天下之所不容也。其将自反,子姑待之。"三旬,果自归孟氏。武伯将执之,访於夫子。夫子曰:"无也。子之於臣,礼意不至,是以去子。今其反,罪以反除,又何执焉?子修礼以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哉?"武伯乃止。

  《孟子》曰: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世臣之谓也。(世臣,先世旧国也。王者当有累世修德之臣,常能辅其君以道也。)王无亲臣矣。(今王无可亲任之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言王取人不详审,往日之所知臣,今日为恶当诛亡,王无知之。)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言国君欲进用人,当留意考择,如使忽言不精心意,如不得已而取备官,则使尊卑亲疏相逾也。)

  又曰: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

  又曰: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故汤之於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於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

  又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

  又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董子》曰:上臣事君以人,中臣事君以身,下臣事君以质。

  《韩子》曰:为臣也,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辞贱,军旅不辞难,顺主之法而无是非也。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

  《吕氏春秋》曰: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主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史起兴而对曰:"群臣或贤或不肖,贤者得志则可,不肖者得志则不可。"王曰:"皆如西门豹之为人臣也。"史起对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旁,而西门豹不知用,是其愚也。"

  又曰: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莒敖公有难,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为不知,故去,今又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异别也。"柱厉叔曰:"不然。自以为不知,故去;今死而不去,是果知我也。吾将死之,以丑后世之人不知其臣者也。所以激君人者之行,而厉人臣之节也。行激节厉,忠臣幸于得察。忠臣察,则君道固矣。"

  《淮南子》曰:周公事文王,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所奉筹褛前,洞洞嘱嘱,如不能,如将失之,可谓能子矣。及继文武之业,履天子之国,则平夷狄之乱,诛管蔡之罪,无所顾问。威动天地,声慑海内。可谓能武矣。成王长,北面致政,委质而臣事之,请而后行,无擅恣之意,无矜伐之色,可谓能臣矣。

  《说苑》曰:人臣之术,随顺复命,无所敢专。议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於国,必有补于君,故其身尊而子孙保之。臣之行有六邪六正,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本也。

  又曰:子贡问孔子:"为臣孰大?"曰:"齐有鲍叔,郑有东里子皮。"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孔子曰:"吾闻进贤为善。鲍叔进管仲,子皮进子产。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新序》曰:秦欲伐楚,使者往观楚之宝器。楚王闻之,召令尹子西而问焉,曰:"秦欲观楚宝器,吾和氏之璧,隋侯之珠,可示诸乎?"令尹子西对曰:"臣不知也。"召昭奚恤而问焉,昭奚恤对曰:"此欲观吾国之得失而图之。国之宝器在于贤臣,夫珠玉玩好之物,非国所重宝者。"于是遂使昭奚恤应之。奚恤称曰:"楚国之所宝者,贤臣也。理百姓,实仓廪,使民人各得其所,令尹子西在此。奉珪璋,使诸侯,解忿狷之难,交两国之忻,使无兵革忧,大宗子敖在此。守封疆,谨境界,不侵邻国,邻国亦不见侵,叶公子高在此。理师旅,整兵戎,以当强敌;提桴鼓,以动百万之众,使赴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司马子反在此。若怀霸王之馀义,撮治乱之余风,昭奚恤在此。惟大国之所观。"秦使者瞿然无以对,反言于秦曰:"楚多贤臣,未可谋也。"遂不敢伐。

  又曰:周舍事赵简子,立门三日三夜。简子使人出问之:"夫子将何以令我?"周舍曰:"臣愿为谔谔臣,墨笔操牍,随君之后,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月有效也,岁有约也。"简子悦之。

  贾谊《新书》曰:智足以谋国事,行足以为人师,仁足以为上下之声;国有法则守之,君有难则死之,谓之大臣也。《古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应璩《百一诗》曰:茫茫九州内,莫非帝者民。民有忠信行,莫非帝者臣。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六百六十三 ◎道部五

    ○地仙 《史记》曰:蓬莱、方丈、瀛州,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常有至者,诸仙及灵药宰缮。其物禽兽尽白,未至,望之如云。 《秘要经》曰: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 《抱朴子》曰:彭祖言天上多..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二 ◎道部四

    ○天仙 《天仙品》曰: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神仙众真戒经》曰:大方诸山,对会稽之东,上有天仙宫室,金玉杂为栋宇。 《金根经》曰:天阙上有层楼玉台,主众仙出入之所也。 《玉清刻石隐铭》..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一 ◎道部三

    ○真人下 《集仙录》曰:王母者,龟山金母也。西华至精之气,化而生金母,生而飞翔,处极阴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所居宫阙在舂山昆仑之圃,阆风之苑,有城千里,楼十二,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蓬发虎齿,非西母之..

    4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六十 ◎道部二

    ○真人上 《太上经》曰:太微天中,有二十四气混,黄杂聚结,有名无气,变化为真人。道之积成,托形立影,与时翱翔,有名无体,谓之真人。 《八素真经》曰:若精勤得道者,皆当书以蕊简,刻以琼文,位为上清左真公。..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九 ◎道部一

    ○道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虚极之妙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者,妙本也,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天地之间,其由橐籥乎?玄牡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八 ◎释部六

    ○戒律 《书》曰:武帝惑於佛教,朝贤多启求授戒。江革精信因果,而帝未知,谓革不奉佛法,乃赐革《觉意诗》五百字,又手敕革曰:"果报不可不信。"革因乞授菩萨戒。 又曰:陶弘景曾梦佛,授其菩萨记,云名为胜力菩萨..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七 ◎释部五

    ○经 《晋书》曰:姚兴如逍遥园,引沙门于澄玄堂,汤瀵摩罗什演佛经。罗什通辩夏言,寻览旧经,多有乖谬,不与胡本相应。兴与罗什及沙门僧肇、昙顺等八百人更出大品,罗什持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其新文异旧者..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六 ◎释部四

    ○异僧下 《高僧传》曰: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见称,虽居家而奉戒清峻。王薨,便词位。乃深惟苦空,散离形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帝之初..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五 ◎释部三

    ○僧 《宋书》:僧道生。彭城人。幼而聪悟。年十五便能讲经。及长。有异解,立顿悟义。时人推服。元嘉十一年。卒於庐山。 又曰:徐湛之为南兖州刺史。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適。时有沙门释休善属文。湛之与之甚厚。孝武..

    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四 ◎释部二

    ○奉佛 袁弘《后汉纪》曰:楚王英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喜黄老,修浮图祠。八年,上临辟雍,礼毕,诏天下死罪得以缣赎罪。英遣郎中令诣彭城曰:"臣托在藩蔽,尾馛率先天下,过恶素积。喜闻大恩,谨奉黄缣二十五匹,..

    4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三 ◎释部一

    ○叙佛 《汉书》曰: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棺苌耆山,得休王屠祭天金人。颜师古注曰:作金人以为天神之主而祭之,即今佛象,是其遗法也。 《后汉书》曰:浮图者,佛图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也,将..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二 ◎刑法部十八

    ○赦 《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书》曰:眚灾肆赦。(眚,过;灾,害;肆,缓。言大过害当缓赦之。)又曰: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其审克之。(刑疑赦从罚,罚疑赦从免,其当伺察,能得其礼。) 《..

    4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一 ◎刑法部十七

    ○除名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胡毋崇为永康令,多授货赂,政治苛暴,诏都街顿辈筳百,除名为民。 《隋书》曰:贺若敦被除名,每出怨言。晋公护徵还,令自煞。临刑,呼子弼,谓曰:"吾欲必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

    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五十 ◎刑法部十六

    ○杖 《尚书·尧典》曰:朴作教刑。(朴,槚楚也。不勤道业,则挞之。) 《礼记·学记》曰:槚楚二物,收其威也。 《家语》曰:舜之事父,小杖则授,大杖则走。 《后汉记》曰:明帝时政事严峻,九卿皆鞭杖。左雄上言:..

    6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九 ◎刑法部十五

    ○髡 《周礼·秋官上·掌戮》曰:髡者使守积。(郑司农曰:髡当为完,谓但居作三年,不亏其体者也。五刑之中,而髡丈必王之同族不割者。宫之为剪伤其类,髡仍似守续也。) 《后汉书》曰:邓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

    4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八 ◎刑法部十四

    ○黥 《尚书·吕刑》曰:墨辟疑赦,其罚百鍰。(孔安国曰:刻其颡而涅之曰墨刑,疑则赦从罚。六两日鍰。鍰,黄铁也。) 《尚书刑德放》曰:涿鹿者竿人颡也;黥者,马羁竿却舒也。(郑玄曰:涿鹿黥,箸先次刀笠伤人,墨..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七 ◎刑法部十三

    ○煞 《释名》曰:煞,窜也。埋之使不复见也。 《周礼·秋官上》曰:掌戮掌斩煞贼,谍而搏之。(斩以铁钺,若今要斩也。煞以刃刀,若今弃市也。谍为奸寇,反闻者斩之,小者煞之。)凡史其亲者焚之,煞王之亲者辜之。(..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六 ◎刑部十二

    ○斩 《释名》曰:斩,暂也。暂加兵即断也。 《周书》曰:武王使尚父以士卒驰,商师大崩,商辛乃内登于鹿台之上自燔,王崩于火。武王先入,乃射三发,而后下车,击之以轻吕,(剑名也。)斩之黄钺,悬诸大白旗。乃適二..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五 ◎刑法部十一

    ○象刑 《尚书大传》曰:唐虞象刑而民不敢犯,苗民用刑而民兴相渐。唐虞之象刑,上刑赭衣不纯,(纯,绿者。时人尚德义,犯刑者但易衣服,自为大耻。)中则杂屦,(屦,履也。)下刑墨幪,(幪,中也。使以下得冠饰。幪音..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 卷六百四十四 ◎刑法部十

    ○械 《易·蒙卦》曰: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又《噬嗑》曰:初九,屦校灭趾,无咎。(校者,以木绞者也,即械也。校者取其通名也。) 《传》曰:郤犨与长鱼矫争田,执而梏之,(梏,械也。)与其父母妻子同一辕。(系之本..

    5 太平御览 2025-09-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