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庄子讲记

是其麈垢秕糠将

2025-08-18 12:07 古代文学

秕糠”,我们吃的谷子,壳剥下来就是米糠,这里等于讲是麦子的麸皮。我们看过济公和尚的小说,济公和尚是一天不洗澡的,人家生病了,他就在脊肋骨上把他的汗垢一成一陀油丸,别人拿去吃了就好。人家问他这个是什么药?他说是伸腿瞪眼丸。吃下去两腿一伸,眼睛一瞪就会死的,看你敢不敢吃,结果人家吃了都好了。这里讲“神人”把身上的“尘垢秕糠”拿出来,人吃了这些“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都可以造就尧舜这样的入世的圣人,治世的帝王。因此你想想看,“神人”的生命价值升华到如此之高,他哪里会把物理世界一切东西看在眼里呢?

肩吾本来告诉连叔,想博取他的同情,駡接舆是狂人疯子,随便吹牛。结果他反而让连叔駡了一 顿,世界上本来有这样的人,你自己真是聋子瞎子。骂完了,又说了一个道理: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 射之山,汾水之, 然丧其天下焉。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这里为什麽做生意要提到宋国?怎么不提鲁国也不提齐国?因为宋人是 殷商之後,是代表殷商的文化。战国时候宋国文化最高。孔子也是宋国人。“”是贩卖,“章甫”是礼帽礼服。宋人当时带着礼帽礼服到越国去做生意。越国是现在的苏、浙、福建等地,在当时是野蛮嘏开发之地。“越人断发”,相当于当代人,头发是剪短了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越人”本色。古人讲“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中国文化是要留长头发,要梳起来的。不像西方文化,野蛮文化留短发。“纹身”,身体上都刺花的,体的。宋人把礼帽礼服带到没有文化的地方去卖,结果都卖不出去。把高度文明的东西,带到最原始的地方当然没有用。  

 庄子的文章是东一下西一下,看起来好像毫无头绪,没有连带的关系,但一看下文能懂得他的意 思了。最近这两天,我告诉几位老头子朋友说:我们写的东西不行,要让年轻人写,因为他们写得比 我们好,现在年轻人写文章,也是东一句西一句,看了半天都不懂,直到看完才明白他的意思。“庄子式的文章”。所以情愿大家不要学这种“庄子式的文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尧治理了天下海内,几十年国家太平,那真是千古万世圣明的帝王。“往见四子,”尧跑去看四个人,哪四个人不知道。不过後来各家注解《庄子》,把《庄子》里说的怪人都拿出来充数,说许由是一个,许由的朋友巢父也算在内,再找两个也很容易。不过文章没有写出来哪四个人是个妙事。“藐姑射之山,汾水之”尧在山上往西方一看,有这麽样的四个神人,“ 然丧其天下焉。”尧看看这些神人,感觉自己简直太渺小了,治好了天下又算什麽呢?

我们学到《逍遥游》第六节,就晓得庄子把生命的价值直接指出来了:“神化”。人本身就具备神这个“”,可以自我地去变化物质,、气、神三者都是“”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使自己生命的功能超神入化。“神化”了以後就可以作入世的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事一件,最後再出世。大家要注意,我们中国的历史,中国文化开始就是那麽标榜的,如黄帝,我们这位老祖宗平天下治国家,安顿了万民以後,在鼎湖乘龙而上天,入世而后出世。上天以後把他左右的干部、大臣都带走了,只有几个小干部,没有抓住龙子,一下从半空掉下来。但是这几个人到汉朝、宋朝还在,宋朝以后就不知道了。“攀龙附凤”这个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我们要特别注意,透过中国远古时的神话,证明我们中国文化的中心,始终把人的生命价值提高到两个阶段:一是作入世的圣人,人可以作到入世的圣人,这是入世最高的文化价值;然后由入世的成功,再“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成为出世的圣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中心。这段文章庄子已经把要点点出来了,“神化”。不要忘记了,庄子首先讲到“物化”:鲲鱼化成大鹏鸟,由北极飞到南极,这里面没有什麽稀奇;是宇宙当然的道理,是一种自然法则。宇宙间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化”的功能,可惜我们自己的智慧不够,把这个功能丧失了。庄子接着再谈到,人这个生命的“神化”的修养,“神化”的功能。庄子在下面一段文章要做结论了。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子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并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舆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姓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机 ,死於罔罟。今夫 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猜你喜欢

  • 庄子名言 庄子经典名言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庄子哲学思想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道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一精一华。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一性一的。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关于庄子的故事

    视权贵如腐鼠《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一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庄子又名什么

    《庄子》又名《南华经》庄子(约前36一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

    3 古代文学 2025-10-02
  • 狂者、狷者与好好先生

    狂者、狷者与好好先生(1)【原文】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一党一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①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原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译文】孟子说:“修养心一性一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一望。一个人如果欲一望很少,即便本一..

    7 古代文学 2025-10-01
  • 说大人,则藐之

    说大人,则藐之【原文】孟子曰:说①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②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原文】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①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苦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注..

    7 古代文学 2025-10-01
  •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

    言语之盗,君子警惕【原文】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饴①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饴之也。是皆穿富之类也。【注释】①饴(tian):探取,获龋【译文】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成话的时候不..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小才招祸,从政危险

    小才招祸,从政危险【原文】盆成括①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注释】①盆成括:姓盆成,..

    6 古代文学 2025-10-01
  • 珠玉者,殃必及身

    珠玉者,殃必及身【原文】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译文】孟子说:“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身上。”【读解】一般人玩物丧..

    5 古代文学 2025-10-01
  • 再作冯妇

    再作冯妇【原文】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②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③,莫之敢撄(4)。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原文】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注释】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

    4 古代文学 2025-09-30
  •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原文】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译文】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读解】我们今天..

    6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②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③既成,粢盛既洁④,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原文】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译文】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读解】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段对于诗歌艺术的分析正好可以借..

    6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原文】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②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③也?”【注释】①《武成》:《尚书》的篇名。现存《武成》篇是伪古文..

    6 古代文学 2025-09-30
  • 尽心下

    尽心下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38章,本书选15章。春秋无义战【原文】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①不相征..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原文】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一爱一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一爱一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①小功②之察③;放饭流歠..

    5 古代文学 2025-09-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