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庄子讲记

是其麈垢秕糠将

2025-08-18 12:07 古代文学

秕糠”,我们吃的谷子,壳剥下来就是米糠,这里等于讲是麦子的麸皮。我们看过济公和尚的小说,济公和尚是一天不洗澡的,人家生病了,他就在脊肋骨上把他的汗垢一成一陀油丸,别人拿去吃了就好。人家问他这个是什么药?他说是伸腿瞪眼丸。吃下去两腿一伸,眼睛一瞪就会死的,看你敢不敢吃,结果人家吃了都好了。这里讲“神人”把身上的“尘垢秕糠”拿出来,人吃了这些“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都可以造就尧舜这样的入世的圣人,治世的帝王。因此你想想看,“神人”的生命价值升华到如此之高,他哪里会把物理世界一切东西看在眼里呢?

肩吾本来告诉连叔,想博取他的同情,駡接舆是狂人疯子,随便吹牛。结果他反而让连叔駡了一 顿,世界上本来有这样的人,你自己真是聋子瞎子。骂完了,又说了一个道理: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 射之山,汾水之, 然丧其天下焉。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这里为什麽做生意要提到宋国?怎么不提鲁国也不提齐国?因为宋人是 殷商之後,是代表殷商的文化。战国时候宋国文化最高。孔子也是宋国人。“”是贩卖,“章甫”是礼帽礼服。宋人当时带着礼帽礼服到越国去做生意。越国是现在的苏、浙、福建等地,在当时是野蛮嘏开发之地。“越人断发”,相当于当代人,头发是剪短了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越人”本色。古人讲“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中国文化是要留长头发,要梳起来的。不像西方文化,野蛮文化留短发。“纹身”,身体上都刺花的,体的。宋人把礼帽礼服带到没有文化的地方去卖,结果都卖不出去。把高度文明的东西,带到最原始的地方当然没有用。  

 庄子的文章是东一下西一下,看起来好像毫无头绪,没有连带的关系,但一看下文能懂得他的意 思了。最近这两天,我告诉几位老头子朋友说:我们写的东西不行,要让年轻人写,因为他们写得比 我们好,现在年轻人写文章,也是东一句西一句,看了半天都不懂,直到看完才明白他的意思。“庄子式的文章”。所以情愿大家不要学这种“庄子式的文章”。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尧治理了天下海内,几十年国家太平,那真是千古万世圣明的帝王。“往见四子,”尧跑去看四个人,哪四个人不知道。不过後来各家注解《庄子》,把《庄子》里说的怪人都拿出来充数,说许由是一个,许由的朋友巢父也算在内,再找两个也很容易。不过文章没有写出来哪四个人是个妙事。“藐姑射之山,汾水之”尧在山上往西方一看,有这麽样的四个神人,“ 然丧其天下焉。”尧看看这些神人,感觉自己简直太渺小了,治好了天下又算什麽呢?

我们学到《逍遥游》第六节,就晓得庄子把生命的价值直接指出来了:“神化”。人本身就具备神这个“”,可以自我地去变化物质,、气、神三者都是“”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使自己生命的功能超神入化。“神化”了以後就可以作入世的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事一件,最後再出世。大家要注意,我们中国的历史,中国文化开始就是那麽标榜的,如黄帝,我们这位老祖宗平天下治国家,安顿了万民以後,在鼎湖乘龙而上天,入世而后出世。上天以後把他左右的干部、大臣都带走了,只有几个小干部,没有抓住龙子,一下从半空掉下来。但是这几个人到汉朝、宋朝还在,宋朝以后就不知道了。“攀龙附凤”这个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我们要特别注意,透过中国远古时的神话,证明我们中国文化的中心,始终把人的生命价值提高到两个阶段:一是作入世的圣人,人可以作到入世的圣人,这是入世最高的文化价值;然后由入世的成功,再“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成为出世的圣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中心。这段文章庄子已经把要点点出来了,“神化”。不要忘记了,庄子首先讲到“物化”:鲲鱼化成大鹏鸟,由北极飞到南极,这里面没有什麽稀奇;是宇宙当然的道理,是一种自然法则。宇宙间每一个生命,都有“神化”的功能,可惜我们自己的智慧不够,把这个功能丧失了。庄子接着再谈到,人这个生命的“神化”的修养,“神化”的功能。庄子在下面一段文章要做结论了。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子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并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舆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辟,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姓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机 ,死於罔罟。今夫 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猜你喜欢

  • 02讲

    但是不能绝对说反派的绝对不对,也不能说正派的绝对对,看两个的意见综合了用其中,致中和天地位焉,用其中也。那么后世解释用其中就是模棱两可。你说的:左边跟你说对不对?差不多。右边跟你说怎么样?大概是那个样..

    2 古代文学 2025-08-18
  • 01讲

    ……《中庸》之道侧重于内心得多了,还更严重!同佛家、道家讲修养做功夫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宋明理学家后来一边是抄袭了道家,一边抄袭了佛家;但是重点都是脱蛹在《中庸》上来的。我们现在先看从宋代以后,到现在..

    3 古代文学 2025-08-18
  • 无何有之乡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我们看到这里可以想像成,这是当时谈话记实的剧本。庄子跟惠子素来是好朋..

    2 古代文学 2025-08-18
  • 不龟手之药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这里举出一个与庄子同时代的人,惠子。惠子是当时的“名家”。古代..

    2 古代文学 2025-08-18
  • 藐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肩吾问於连叔曰:“吾闻言於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这段文章很美,不过看起来别别扭扭的,孔孟文章的章法就不会这样写。我们打个比方,孔孟的 文章十温十..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越俎代庖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鹞鹑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十十尸十十祝 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尧让天下

    尧让天下於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於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十十尸十十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我们中国历史上相传有这麽一件事,这是上古..

    2 古代文学 2025-08-18
  • 真俗不二

    第六种人也没有什麽了不起,第七种人妙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人没有看见遇,不过满地都是,他是大乘境界。“乘”的是什麽?“乘”的是“天地之正气”,气是我加上的。什麽..

    2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御风而行的列子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第六种人了不起了。庄子的老师“列子”,“御风而行”,他是会飞的,到达了地仙之份。列子在空中飞了多久呢?他挺凉..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出格的高人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上面提到了“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君”,“而徵一国者”这四等人材,而且都是领袖人材。什麽叫领袖?出人头地,比人家高明一点。你看有的人做小老板蛮好,像我有个同乡的朋友,开馆..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四等人材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现在青年同学要挑十起中国文化的重担,就要对中国文字特别留意。近年以来,对同学们的文字教育太差了,差得已经没有办法再革命,因为没得命了,..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此小大之辩也

    我们要是用逻辑看这篇文章,《逍遥游》第一句话是“北冥有鱼”开始的,到这里一段,做了一个结论,说明“物化”的观念,讲给一般人听会不相信,为什麽不相信?“此小大之辩也”。智慧境界大小不同,所以不大相信这个..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南北两极相通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我们先把它截断,文章其实是连着的。商汤问当时很有学问、很有道德修养的“棘”,“是已”,有这件事情可以来证明,并能说明庄子自己讲的“北冥有鱼”,突然变成大鹏鸟向..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奚以知其然也?

    那怎麽样知道这个道理呢?“奚以”,是当时古文的写法。後来一直到秦汉唐宋元明清,许多人学古文的人,都用这个方法来写文章。“奚以”就是何以的意思,等于白话文的那怎麽样。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如果一个人没有眼光气度,就会看不远,那他的前途就有限。有远见有大见的人,他就有千秋的事业,永远有他的伟大。这是智慧大小有别。一个人寿命的长短,看你能不能把握。有些人活了几十年就死了,不晓得把握它。所以..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境界大小的差别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槍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蜩”就是蝉,也叫知了。知了夏天在树林里叫得很好听的;秋天到了要蜕壳,蜕壳了以後,自己变化走了”,壳留下来就是蝉蜕..

    1 古代文学 2025-08-18
  • 生命之息

    接下去庄子讲理由:“去以六月息者也。”问题来了,大鹏鸟飞那麽远干什麽?跟我们相同,大鹏鸟夏天六月放暑假,要到南方去凉快凉快。这话古人看了一定不相信,六月南方热得要死嘛,怎麽还去南方凉快呢?现在人都知道,..

    4 古代文学 2025-08-17
  • 《齐谐》者,志怪者也

    庄子说你不信啊?那我引证一段古书,以证明我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齐谐》,齐国人记载的笔记小说。 《齐谐》专门记录古代那些神奇的事情,等于我们现在看的《山海经》。“志”就是记载。《谐》之言曰:“鹏之..

    5 古代文学 2025-08-17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鲲变成了大鹏鸟,大鹏鸟怎么飞啊?让我们写一定很简单:它要飞就飞了。庄子这里写“怒而飞”。这个:“怒”不一定是发脾气,它是形容词,等于努力的努字,表示鼓足了气,充满了气。生命到了最高点,“怒”,才能起飞..

    4 古代文学 2025-08-17
  • 鲲鱼化为大鹏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中国文化中,道家讲地理学由《山海经》开始。现在美国很流行《山海经》,最近在拼命地研究它。根据《山海经》的证明,我们的祖宗大禹治水到过美国,现在美国人在承认。..

    4 古代文学 2025-08-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