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传〉与中国社会 / 萨孟武

王伦何以不配做梁山泊领袖

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我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这是苏秦的话。同时张仪呢?

张仪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座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志,子为我阴奉之。

由他二人的事看来,我们对于士大夫阶级,可以得到一种结论:穷则发奋,舒则苟安。

何以士大夫阶级有这种性质呢?士大夫阶级是一种中间阶级,中间阶级乃对于基本阶级而言,在古代,基本阶级为贵族与农奴,在今日为资本家与劳动者。中间阶级则站在贵族与农奴之间,亦站在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幸运的可以上升为贵族或资本家,不幸的则要下沉为农奴或劳动者。他们的地位是浮动的,所以他们和基本阶级不同,没有一个共同的利害关系足使他们发生阶级意识。何况他们又常常猛烈竞争,为了开拓自己的出路,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因此之故,他们更难精诚团结。总而言之,中间阶级没有阶级意识,不能精诚团结,而为一种浮动的阶级。

士大夫阶级就是中间阶级的一种,他们在经济上,站在剥削和被剥削之间,在政治上,站在支配和被支配之间。他们可以上升为支配阶级,也可以下沉为被支配阶级。因此之故,他们常常分裂为小集团,隶属于各基本阶级,成为精神的斗士,一部分为支配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他部分则为被支配阶级的利益而奋斗。他们为了开拓自己的出路,固然大多数依靠于支配阶级,要求支配阶级的援助,但是他们一旦知道支配阶级不能援助自己,他们又不惜离开支配阶级,而投降于被支配阶级的***团体之中。不过他们的地位既然站在支配和被支配之间,所以他们的投降又是不可信任的。当***潮流高涨的时候,他们的热血固然也上升到沸点以上,但是***的高潮过了之后,而入于最后的持久的斗争,他们又不免动摇起来。里谚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因为士大夫阶级有这种性质。

我曾说过:在中国最有势力的,有两种人:一是绅士(大地主),一是流氓(没落的农民),地主可以做皇帝,流氓也可以做皇帝。至于士大夫阶级则站在二者之间,自古至今,没有一人曾做过皇帝(参看《吴用何以只能坐第三把交椅》)。所谓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须遗臭万年,这句话绝对不是士大夫阶级所能说的。试看桓温吧!他祖父名显,做过郎中,他父名彝,做过太守,当时显宦如王导、周、谢琨、庾亮、温峤等都是他父亲的好朋友。桓温所以名温,就是因为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到了桓温年长就娶晋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妇,由他门阀看来,实是一个贵族。后以军功,官至大司马。但是温自负才力,久怀异志,曾抚枕起曰:既不能留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常行经王敦墓,望之曰:可人可人。其心迹若是。所以兵败枋头之后,就想篡夺晋祚,废帝奕,而立简文帝。侥幸天不亡晋,桓温得疾而薨(《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晋虽不亡于贵族的桓温,而卒亡于流氓的刘裕。裕仅识文字,以卖履为业,好樗蒲,为乡里所贱。所以由裕的出身看来,确是一个流氓。同时与桓温齐名的,有一个殷浩,他是江东名士,为风流谈论者所宗。简文帝以浩有盛名,朝野推服,故引为心膂,以抗于温,拜为建武将军,参综朝权,因此,温浩二人颇相疑贰。王羲之密说浩,令与桓温和同,不宜内构嫌隙,浩不从。后浩北征败绩,桓温上疏弹劾,遂废为庶人。温虽怨浩,然尚说: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仆,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所以不久就想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由他两人的事看来,可知贵族与士人的胸襟完全不同。贵族不以位极人臣为满足,稍有机会,就想窥窬非望。反之,士人一旦失脚,就不惜降伏于昔日敌人之下,甘为一个尚书令。

王伦本是一个落第秀才,我们固然不能由落第秀才四字,断定王伦的人物,然却可由秀才二字,断定王伦的胸襟。士大夫的秀才最多只能做卿相,必不能做帝皇。他们不能做帝皇,不是因为他们的才干不够,乃是因为他们是中间阶级,胸襟不广,只配帮别人成大事,不配自己独立做大事,萧何帮助流氓的刘邦,范增帮助贵族的项羽,就是一个证据。

士大夫阶级只配做人臣,不配做人君。做人君的用人,用人的当能知人,不但不宜妒才,且须爱才,用别人的才,以补自己的拙,这是人君的要件。刘邦不过沛下一个亭长,有什么才干,然而他能把政权委托萧何,把军权委托韩信,而又任用张良为谋士,所以能够得到天下。桓温虽然同殷浩不和,然而后来还想拜浩为尚书令,也是因为他胸襟较大,想做皇帝。反之,为人臣的用于人,用于人的,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势不能不压低别人的地位。既要压低别人的地位,其结果常常嫉贤妒才。庞涓与孙膑的故事,便是一个例子。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恶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由秀才出身的王伦当然也有这种性质。当林冲上山之时,王伦若有大志,理应推心置腹,待以国士之礼。但是王伦竟然因为林冲武艺高强,恐怕他认破自己手段,拒绝上山,到了林冲苦苦哀求,又复以投名状相强;而既许入山之后,又只许林冲坐第四位(《水浒传》第十回及第十一回)。这种态度,林冲何能心服。且看刘邦吧!他任用韩信,何等痛快。

何(萧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韩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刘邦)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信也,一军皆惊。

此后韩信不听蒯通的话,且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是有理由的。

反之,项羽用人,据韩信说:

项王喑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老臣范增也离开项羽而他去,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伦因落第而竟落草,这可视为穷则发奋的证据。然而秀才配做什么事,所以得到梁山泊之后,就心满意足,只求保守,不求进取,连一个林冲还不敢收留,哪里配收罗天下英才,出来逐鹿中原。这可视为舒则苟安的证据。

士大夫阶级既然穷则发奋,舒则苟安,则国家对付士大夫的方法,当使他们不至绝望而后可。士大夫最有耐性,他们若有一线希望,宁可守株待兔,不愿背城借一。由于这个要求,就产生了科举制度。中国取士之法,本不适当,试之以辞章,按之以资格,所谓选贤与能之意,绝对不能达到。但是雕虫末技既然成为士大夫进身之道,士大夫当然棘闱呵手暖,铁砚研磨穿。投至到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十数年,这种方法只足消磨人们的志气,何能发展人们的天才。不过志气消磨对于皇家是有利益的。因为其人既无大志,当然不会发生凯觎帝位之心,何况年年考试,尚可悬士大夫希望之心,今年落第,明年再考,明年落第,后年再考,然而光阴易逝,年复一年,他们年龄已老,意气全消,这个时候,他们虽不得志,亦只能老死牖下,绝对不能铤而走险了,这是历代贤主贤君注重科举的原因。

本书是一部由小说“闲”看中国社会的著作。但作者贯通古今,引证诸多历史材料阐发其社会学理论,且借题发挥,谈的是政治、经济、伦理、兵制、士人、社会组织、婚姻问题等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作者有着看透社会与政治的火眼金睛,因此看似游戏走笔,但分析中国社会却要言不烦,深入精当。

猜你喜欢

  • 燕青何以能列在三十六天罡星之内

    季布为楚将,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赦季布,拜为郎中。其弟丁公亦为楚将,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羽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

  • 吴用何以只能坐第三把交椅

    流氓可以做皇帝,地主也可以做皇帝。知识阶级呢?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在中国历史上,由流氓而做皇帝的,有刘邦、朱元璋二人,其他开国始祖则大率非出身于公卿之门,即出身于地主。流氓和地主何以都有做皇帝的资格?..

  • 林冲的地位何以在关胜之下

    在梁山泊诸好汉之中,有大将风度的,似只有林冲一人。林冲的武艺高强,我们可以不必再说,至于林冲的才识过人,我们只看他火并了王伦之后,就请晁盖坐第一把交椅,吴用坐第二把交椅,公孙胜坐第三把交椅,以为鼎分三..

  • 由祝家村与曾头市说到中国的军队与官僚

    官军累次讨伐梁山泊,无不给梁山泊打得落花流水,将官送到山里做首领,兵卒送到山里做喽啰,一言以蔽之,不论将官或兵卒,没有一个存必死之心,降的降,逃的逃,官军讨伐梁山泊一次,即助长梁山泊的气焰一分,反之,..

  • 宋江得到天下之后李逵的命运如何

    李逵是宋江的心腹,宋江得到天下,李逵当然封王封侯,这是普通人的见解。若据我的观察,宋江得到天下之日,便是李逵被诛之时。不过宋江之杀李逵,又和汉高祖之杀韩信不同,而有似于唐太宗要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尝侍..

  • 由宋江的家族关系说明中国古代的政治

    在宋江尚未落草以前,因为做吏最难,恐怕连累父母,教爷娘告了忤逆,出了籍册,各户另居,官给执凭公文存照,不相来往(《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吾国在秦汉时代,官与吏未曾区别,经魏晋南北朝之士族政治,而至于隋..

  • 历代创业之主神话表

    这种神权观念可远溯于远古。盖一个朝代成立既久,帝室便有权威,复由权威而发生正统观念,正统观念乃基于神权思想。在民智幼稚之时,推翻神权思想所维护的王朝,必须利用另一个神权观念,而谓新王朝之建立亦由上帝所..

  • 九天玄女与三卷天书的来源

    一治一乱是中国的社会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中国的政治史。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副之,数千年来,技术未曾改良,然而人口是会增加的,收获是会递减的,所以数传之后,消费力就超过于生产力,引起物价尤其..

  • 快活林酒店的所有权问题

    快活林酒店,果如武松所说,是施恩花钱开设的(《水浒传》第二十九回),则施恩当然有所有权。所有权受人侵害,照常理说,应该向官厅起诉。但是施恩竟然不用法律手续,而必等到武松来了之后,才假借武松的武力,把酒..

  • 由潘金莲与西门庆谈到古代的婚姻问题

    人类所视为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食,一是色。人类为了解决食的问题,就有经济组织;为了解决色的问题,就有婚姻制度。食的问题不能解决,当然可以发生许多纠纷;色的问题不能解决,社会也不免混乱。古人说:食色..

  • 十万贯生辰纲之社会学的意义

    阔人过生发财,穷人过生花钱。阔人过生,固然是恭喜的事,穷人过生,则甚烦恼。请客么?没有钱。不请客么?客来了,面子不好看。逃避么?逃到哪里?阔人的过生,则不然了。他们请客,固然也要花钱,但是他们所得的贺..

  • 何以草料场的火烧不死林冲

    社会愈黑暗,果报思想愈流行。中国的小说不管怎样地诲淫,或怎样地诲盗,其结局无非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太上感应篇》、《科场异闻录》、《阅微草堂笔记》固不必言,甚而至于正史里面,也含..

  • 小霸王劫婚与中国社会之“性”的缺点

    人类爱其子女,一半由于生理上的本能,一半由于经济上的必要。在生产力幼稚的社会,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增加了一个消费者,所以爱惜子女的感情很弱。在生产力进步的社会,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增加了一个生产者,所以爱..

  • 由五台山文殊院说到佛教流行的原因

    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之后,逃到代州雁门县,又因官厅行文捕捉,便由赵员外的介绍,入五台山文殊院,剃发为僧(《水浒传》第三回)。文殊院能够收容犯人,本来不足为奇,因为人们既然寸草不留,就是表示六根清净,..

  • 杀猪的郑屠何以能在延安府称霸

    男耕女织为中国经济的特征,所以中国人很崇敬牛郎织女,而牛郎织女确实不愧为中国的经济神,更确实可以表示中国农民的生活。牛郎日夜耕田,织女日夜织布,他们为了中国的经济问题,终日劳苦,工作之余,身体已觉疲倦..

  • “替天行道”的意义

    替天行道,为梁山泊的口号。这个天道观念不但含义复杂,而且性近玄学,我现在只研究政治上的天道观念,由此说明梁山泊终是草寇集团,没有得到天下的希望。原始社会都是血统团体,而以氏族为基础,到了血统团体进化为..

  • 梁山泊的社会基础

    一 流氓集团在中国历史上,有争夺帝位的野心者不外两种人,一是豪族,如杨坚、李世民等是。二是流氓,如刘邦、朱元璋等是。此盖豪族有所凭借,便于取得权力,流氓无所顾忌,勇于冒险。豪族所凭借的是什么?吾国自古..

  • 水浒传摘抄

    1、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2、丈夫取义能舍生,岂学儿曹夸大口。3、人生三十而未娶,不应更娶;四十而未仕,不应更仕;五十不应为家;六十不应出游。何以言之?用违其时..

    45 好句大全 2025-06-22
  • 水浒传的好句

    1、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2、山高必有怪,冷峻却生精。3、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4、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5、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6、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7、我..

    61 好句大全 2025-06-22
  • 水浒传好词佳句

    1、横七竖八 挤眉弄眼 花枝招颤2、从长计较 目睁口呆 高山峻岭3、顿口无言 当面错过 放刁把滥4、血流成渠 一箭之遥 说地谈天5、顿足捶胸 无千无万 气急败坏6、一佛出世 风兵草甲 佯醉假癫7、风门水口 屁滚尿流 做好..

    41 好句大全 2025-06-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