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一十六 ◎皇王部四十一

2025-09-22 13:05 太平御览
○唐僖宗恭定皇帝

  《唐书》曰:僖宗恭定皇帝,讳儇,懿宗第五子,母曰惠安皇后王氏。咸通三年五月,生於东内。初封晋王,名俨。十四年七月,懿宗疾大渐。其月十八日。制曰:"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日慎一日,如履如临。旰昃劳怀,寝兴思理,涉道犹浅,导化未孚。而摄养乖方,寒暑成厉,实有虑於阙政,且无暇於怡神。恙未少瘳,日加寝剧,万务繁总,须有主张。爰考旧章,谋於卿士,思阐鸿业,式建皇储。第五男晋王俨改名儇,孝敬温恭,宽和博厚,日新令德,天假英姿,言皆中规,动必由礼。俾崇邦本,允叶人心,宜立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咨尔中外卿士,洎于腹心之臣,敬保天子,辅成予志,各竭乃心,以安黎献。"是日,懿宗崩。即皇帝位于柩前,年十二。左军中尉刘行深、右军中尉韩文约居中执军政,并封国公。八月,皇帝释服,册圣母王氏为皇太后。河南大水。九月,守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韦保衡贬贺州刺史。乾符元年十一月庚寅,上有事於郊庙,礼毕,御丹凤门,大赦,改元。二年春正月己丑,宰相崔彦昭率文武百官上尊号,上御正殿受册。四月,海贼王郢攻剽浙西郡邑。五月,濮州贼首王仙芝聚徒於长垣县,其众三千,进陷濮州,俘丁壮万人。郓州节度使牛穜出兵击之,为贼所败。三年七月,王仙芝寇掠河南十五州,其众数万。是月,贼逼颖、许,攻携曲,下之。四年三月,冤朐贼黄巢聚数万人攻郓州,陷之。七月,黄巢自沂、海,其徒数万,趋颖、蔡,入查牙山,遂与王仙芝合。八月,贼陷随州。五年二月,王仙芝馀党攻江西,招讨使宋威出军屡败之,仍宣诏书招渝仙芝。仙芝致书於威,求节钺,威伪许之。仙芝令其大将尚君长、蔡温玉奉表入朝,威乃斩君长、温玉以徇。仙芝怒,急攻洪州,陷其郛。宋威赴援,与贼战,大败之,杀仙芝,传首京师。广明元年春正月乙卯朔,上御宣政殿,改元。二月,黄巢自衡、永州下岭,陷湖南、江西属郡。三月,黄巢、尚让东下攻鄂州,陷江南饶、信等十五州。七月,渡江寇淮南。十月,乃悉众渡淮。巢自号率土大将军,其众富足,自淮已北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惟驱丁壮为兵。十一月,陷东都,留守刘允章率分司官属迎谒之,贼供顿而去,坊市晏然。壬申,陷虢州。丙子,犯潼关,守关诸将望风自溃。十二月辛巳,贼据潼关。时左军中尉田令孜专政,宰相卢隽曲事之,相与误谋,以致倾败。令孜恐众罪加已,请贬隽官,命学士王徽、裴彻为相。甲申,宣制以户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王徽、裴彻同平章事。贬右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卢隽为太子宾客。隽闻贼至仰药而死。是日,上与诸王后妃数百骑,自子城由含元殿出金光门幸山南,文武百寮并不之知,无从行者,京城晏然。是日晡晚,贼入京城,时右骁卫大将军张直方率武官十馀迎黄巢於坡头。壬辰,黄巢据大内,僣号大齐,称年号金统,悉陈文物,据丹凤门伪赦。中和元年春正月,车驾在兴元。六月,车驾幸成都府,西川节度使陈敬瑄自来迎奉。七月乙卯,车驾至西蜀。丁巳,御成都府,改广明二年为中和元年,大赦天下。二年春正月,天下勤王之师,云会京畿,京师食尽。贼食树皮,以金玉买人於行营之师,人获数百万。山谷避乱百姓,多为诸军之所执卖。八月庚子,贼同州防御使朱温杀其监军严实,与大将胡真、谢瞳等来降,王铎承制拜温华州刺史。三年四月庚子,沙陁忠武、义成、义武等军趋长安,贼悉众拒之於渭桥,大败而还;李克用乘胜追之。己卯,黄巢收其残众,由蓝田关而遁。庚辰,收京城。天下行营兵马都监杨复光上章告捷行在。四年七月癸酉,贼将林言斩黄巢、黄揆、黄秉三人首级降时溥。初,徐将李师悦与贼战于瑕丘,贼殊死战,其众殆尽。林言与巢走至太山狼虎谷之襄王村,惧追至并命,乃斩贼降师悦。壬午,捷书至行在。十二月丁亥朔,大明宫留守王徽与留司百官上表,请车驾还宫。诏以来年正月还京。光启元年春正月,车驾在成都府。己卯还京。三月丁卯,车驾至京师。御宣政殿,大赦,改元。时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诸葛爽据河阳、洛阳,孟方正据邢、洺,李克用据太原、上党,朱全忠据汴、滑,秦宗权据许、蔡,时溥据徐泗,朱瑄据郓、齐、曹、濮,王敬武据淄、青,高骈据淮南八州,秦彦据宣、歙,刘汉宏据浙东,皆自擅兵赋,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江淮转运路绝,两河、江淮赋不上供,但岁时献奉而已。国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剑南、岭南西道数十州。大约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侯废置,不自朝廷,王业於是荡然。五月,宰臣萧遘率文百寮上徽号曰至德光烈孝皇帝,御宣政殿受册,大赦。十二月乙亥,沙陀逼京师,田令孜奉僖宗出幸凤翔。初,黄巢据京师,九衢三内,宫室宛然。及诸道兵破贼,争货相攻,纵火焚剽,宫殿居市里,十焚六七。贼平之后,令京兆尹王徽经年补葺,仅获安堵。至是,乱兵复焚,宫阙萧条,鞠为茂草矣。二年春正月,车驾在凤翔。李克用旋师河中,与朱玫、王重荣同上表,请驾驻跸凤翔,仍数田令孜之罪。乃以飞龙使杨复恭知内枢密事。戊子,田令孜迫乘舆请幸兴元。庚申,车驾幸宝鸡,授刑部尚书孔纬兼御史大夫,令率从官赴行在。时车驾夜出,宰相萧遘、裴彻、郑昌国及文武官寮不之知,扈从不及,故令孔纬从之。萧遘恶令孜弄权,再乱京国,因邠州奏事判官李松年至凤翔,乃令亟召朱玫迎奉。癸巳,朱玫别领步骑五千至凤翔。令孜闻邠州军至,奉帝入大散关,令禁军守灵壁。玫至,禁军溃散,遂长驱追驾至遵途驿。嗣襄王煴疾,为玟所得。时兴元节度使石君涉闻车驾入关,乃毁撤栈道,栅绝险要,车驾由他道仅达,为邠州军踵后,崎岖危殆者数四,四月壬子,朱玫、李昌言迫宰相萧遘等於凤翔驿舍,请嗣襄王煴权监军国事。玫自为大丞相,兼左右神策十军军容使,遂驱率文武百寮奉襄王还京师。五月庚辰,襄王僣即皇帝位,年号建贞。十二月,朱玫将王行瑜受密诏,自凤州率众还长安。辛酉,行瑜斩朱玫及其党与数百人,纵兵大掠。是冬苦寒,九衢积雪,兵入之夜,寒冽尤剧,民吏剽剥之后,僵冻而死者蔽地。百官奉襄王奔河中,王重荣绐称迎奉,执李煴斩之。文德元年春正月,车驾在凤翔,蔡贼孙儒斩秦彦、毕师铎於高邮。二月壬午,车驾至京师。戊子,御承天门,大赦,改元。宰臣韦昭度率文武百寮上徽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三月戊戌朔,御正殿受册。庚子,上暴疾不康。壬寅,大渐。癸卯,立亲弟寿王杰为皇太弟,勾当军国事。是夕,崩於武德殿,寿二十七,谥曰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葬靖陵。

  ○黄巢(附)

  《唐书》曰:黄巢,曹州冤句人,本以贩盐为事。乾符中,仍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初,里人王仙芝、尚君长聚盗,起於濮阳,攻剽城邑,陷曹、濮及郓州。诏左金吾卫上将军齐克让为兖州节度使,以本军讨仙芝。仙芝惧,引众历陈、许、襄、邓,无少长皆虏之,众号三十万。三年七月,陷江陵。十月,又遣将徐唐莒陷洪州。时仙芝表请符,不允。以神策统军节度使宋威为荆南节度招讨使,中使杨复光为监军。复光遣判官吴彦宏谕以朝旨释罪,别加官爵,仙芝乃令尚君长诣阙请罪,且求恩命。时宋威害复光之成功,擒送阙斩之。贼怒,悉锐击官军,威军大败,复光收其馀众以统之。朝廷以王铎代为招讨。五年八月,收复荆州,斩仙芝首献於阙下。先是,君长弟让以兄奉使见诛,率部众入查岈山。黄巢、黄揆昆仲八人,率盗数千依让。月馀,众至数万。陷汝州,大掠关东,官军加讨,屡为所败,其众十馀万。尚让乃与群盗推巢为主,曰冲天大将军。署官属,藩镇不能制。时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兵。僖宗以幼主临朝,号令出於臣下,巢驰檄四方,章奏论列,皆指目朝政之弊。巢徒党既盛,与仙芝为影援。及仙芝败,东攻亳州不下,乃袭破沂州虏之,仙芝馀党悉附焉。时王铎缓於攻取。高骈镇淮南,表请招讨贼,许之,巢及渡淮,伪降於骈。骈遣将张璘率兵受降於天长镇,巢擒璘杀之,因虏其众。寻南陷湖、湘,遂据交、广。托越州观察使崔璆奏乞天平军节度,朝议不允。又自表乞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亦不允。是岁,自春及夏,其众大疫,死者十三四,众劝请北归,以图大利。广明元年,北逾五岭,犯湖、湘、江、浙,进逼广陵,高骈闭门自固,所过镇戍,望风降贼。九月,渡淮。十一月,陷洛阳,继攻陕、虢,逼潼关,陷华州,留将乔钤守之。朝廷以田令孜率神策、博野等军十万守潼关。关之左有谷,可通行人,平时禁人出入,谓之禁谷。及贼至,官军但守潼关,不防禁谷,尚让、林言率前锋田禁谷而入,夹攻潼关,官军大溃。博野都径还京师,燔掠西市。十二月三日,僖宗夜自开远门出,趋骆谷。四日,贼至昭应。五日,陷京师。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於路,争行施遗。既入青门,坊市聚观,尚让慰晓市人曰:"黄王为生灵,不似李家不惜汝辈,但各安家业。"贼众竞投物遗人。十三日,巢僣位,国号大齐。仍御楼宣赦,且陈符命曰:"唐帝知朕起义,改元广明,以文字言之,唐已无天分矣。唐去丑口而安黄,天令意黄在唐下,乃黄家日月也。土生金,予以金生,宜改元为金统。"中和元年二月,尚让寇凤翔,郑畋出师御之,大败贼於龙尾坡,畋乃驰檄告谕天下藩镇。四月,泾原行军唐弘夫之师屯渭北,河中王重荣之师屯沙苑,易定王处存之师屯渭桥,鄜延托跋思恭之师屯武功,凤翔郑畋之师屯盩厔。六月,邠宁朱玫之师屯兴平,忠武之师三千屯武功。是岁,诸侯勤王之师,四面俱会。十二月,宰臣王铎率荆、襄之师自行在至。郑畋帐下小校窦玫者,骁敢无敌,每夜率敢死之士百人,直入京师,放火燔诸门,斩级而还,贼人悚骇。二年,王处存合忠武之师,败贼将尚让,乘胜收复京师。贼遁去,处存不为备,是夜复为贼寇袭,官军不利。九月,贼将同州刺史朱温降王重荣。十一月,李克用率代北之师,自夏阳渡河,屯沙苑。三年春正月,败黄揆於沙苑,进营乾坑。二月,尚让率众十万援华州。克用合河中、易定、忠武之师,战於梁田坡,大败贼军,俘斩数万,乘胜攻华州,堑栅以环之。黄揆弃华州,官军收城。四月八日,克用合忠武骑将宠从遇贼於渭南,决战三捷,大败贼军。十月夜,巢党散走,诘旦,克用收京师。巢贼出蓝田、七盘路,东走关东。五月,巢贼先锋将孟楷攻蔡州,节度使秦宗权称臣於贼,遂攻陈、许,营於溵水。陈州刺史赵犨逆战,败贼前锋,生擒孟楷,斩之。巢乃悉众攻陈州营。於是,自唐、邓、许、汝、孟、洛、郑、汴、曹、濮、徐、兖数十州,毕罹其毒。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赵犨求援於太原。四年二月,李克用率山西诸军,由蒲、陕济河,会关东诸侯,赴援陈州。三月,诸侯之师复集。四月,官军败贼於太康,俘斩万计,收其四壁。又败贼将黄邺於华西,收其壁。巢败大恐,收军营於故阳里,官军进攻之。五月,大雨震电,平地水深三尺,坏贼垒,贼自离散。复聚於尉氏,逼中牟。翌日,营汴水北。是夜,复大雨震雷,沟塍涨溢。贼分寇汴州,李克用自郑州引军袭击,大败之。残众保胙县、冤句,官军追讨,贼无所保。其将李谠、张归霸等各率部下降于大梁,尚让率部下万人归时溥。贼自相猜间,相杀於营中,所残者千人。中夜遁去,克用追击至济阴而旋。贼散於兖、郓界。黄巢入泰山,徐帅时溥遣将张友与尚让之众掩捕之。至狼虎谷,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其妻子函送徐州。

  ○昭宗景文皇帝

  《唐书》曰:昭宗景文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母曰惠安太后王氏。以咸通八年三月生於东内。十三年,封寿王,名桀。乾符四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帝於僖宗,母弟也,尤相亲睦。自艰难播越,尝随侍左右。文德元年二月,僖宗暴不豫。初复宫闱,人心倾瞩,遽闻被疾,军民骇愕。及大渐之夕,未知所立。军容杨复恭请以寿王监国。遗诏立为皇太弟,柩前即帝位。时年二十二。以司空韦昭度摄冢宰。己丑,见群臣,始听政。帝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以先朝威武不振,国命寝微,而尊礼大臣,详延道术,意在恢张旧业,号令天下。即位之始,中外称之。四月庚午,追谥圣母惠安太后曰恭献。龙纪元年春正月,上御武德殿受朝贺,大赦,改元。文武臣寮进秩颁爵有差。五月,汉州刺史王建陷城都府,迁陈敬瑄於雅州,建自称西川兵马留后。用田令孜为监军。十一月己丑朔,将有事於圆丘。改名曰晔。辛亥,上宿斋於武德殿。甲寅,圆丘礼毕,御承天门,大赦。大顺元年春正月,御武德殿受朝贺。宰臣百寮上徽号曰圣文睿德文武弘孝皇帝,礼毕,大赦,改元。乾宁元年春正月,上御武德殿受朝贺,大赦,改元。二年五月甲子,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等各率精甲数千人入觐,京师大骇,人皆亡窜,吏不能止。帝御安福门以俟之。三帅既至,拜舞楼下,帝临轩喻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惟韩建陈叙入觐之由。上并召昇楼,赐卮酒,宴於同文殿。茂贞、行瑜极言南北司相倾,深蠹时政,请诛其太甚者。乃贬宰相韦昭度、李磎,寻杀之。杀内官数人而去。王行瑜留弟行约,茂贞留假子阎圭,各以兵二千人宿卫。时三帅同谋废帝立吉王,闻太原起军乃止,留兵宿卫而还。七月,李克用举军渡河,以讨王行瑜、李茂贞、韩建等。庚申,同州节度使王行实弃郡入京师,谓两军中尉骆金瓘、刘景宣曰:"沙陀十万至矣!请奉车驾幸邠州,且有城守。"时景宣附凤翔,癸亥夜,阎圭与刘景宣子继晟、同州王行实纵火剽东市,胁上出幸。上闻乱,登承天门,遣诸王率禁兵御之。捧日都头李筠率本军侍卫楼前。阎圭以凤翔之卒攻李筠,矢及御座之楼扉。上惧,下楼与亲王、公主、内人数百幸永兴坊李筠军。扈跸都头李君实以兵继至,乃与筠两都兵士侍卫出启夏门,憩於华严寺,以俟内人继至。其日晚,幸沙城镇。京师士庶从幸者数十万,比至南山谷口,暍死三之一。至暮,为盗寇掠,恸哭之声,殷动山谷。信宿,宰相徐彦若、王搏、崔胤三人至,乃移幸石门镇之佛宫。乃令知枢密刘先裕、薛王知柔归京师制置,令禁军以备宫禁。丙寅,李克用遣牙将阎谔奉表奔问,奏屯军河中,俟上进发赴邠州。丁卯,上遣内官张承业传诏克用军,便令监太原行营兵马,发赴新平。又令内官郄廷立传诏泾州,令张轓起泾原之师会克用军。上在南山半月馀,克用仍在河中,未至渭北。上惧凤翔兵士劫迁,乃令延王将御服、鞍马、玉器等至河中宣谕。八月,李克用遣子存贞奉表行在,请车驾还宫。辛亥,车驾还宫。三年六月,凤翔军犯京畿,覃王拒之於娄馆,接战不利。七月,岐军逼京师,诸王率禁兵奉车驾将幸太原。癸巳,次渭北。华州韩建遣子充奉表起居,请驻跸华州。乙未,次下邽。丙申,驻跸华州,时岐军犯京师,宫室厘阝闬,鞠为灰烬。光化元年八月,车驾自华还京师。御端门,大赦,改元。三年十一月,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废帝幽於东内问安宫,请皇太子裕监国。是日,迎太子裕监国,矫宣昭宗命称上皇。甲午,宣上皇制,太子登皇帝位。十二月癸未夜,护驾孙昭德、周承诲等以兵攻刘季述、王仲先。杀仲先,携其首诣东宫门,呼曰:"逆贼王仲先已斩首讫,请陛下出宫慰谕兵士。"宫人破钥,帝与后方得出。天复元年正月,昭宗反正,登长乐门楼,受朝贺。四月甲戌,有事於宗庙。是日,御长乐门,大赦,改元。十月戊戌,朱全忠引四镇之师七万赴河中,京师闻之大恐,民间亡窜山谷。十一月,中尉韩全诲与凤翔护驾都将李继徽奉车驾出幸凤翔。三年正月,车驾出凤翔幸全忠军,全忠素服待罪,泣下不自胜,上亲解玉带赐之。乙丑,次扶风,令朱友伦总兵侍卫。丁卯,次兴平,宰臣崔胤率百官迎谒。戊辰,次咸阳。己巳,入京师。天子素服哭於太庙,改服冕旒,谒九庙。礼毕,御长乐楼,大赦。天祐元年正月,全忠率师屯河中,遣牙将寇彦卿奉表请车驾迁都洛阳,全忠令长安居人按籍迁居,撤屋木,自渭浮河而下,连甍号哭,月馀不息。秦人大骂於路曰:"国贼崔胤、朱温倾覆社稷,俾我及此,天乎!天乎!"丁巳,车驾发京师。癸亥,次陕州,全忠迎谒於路。四月甲辰,车驾由徽安门入,朱全忠、张全义、宰相裴枢、独孤损前导。是日,大风雨土,跬步不辨物色,日螟稍止。上谒太庙,礼毕还宫,御宣正殿劳从官卫士。乙巳,上御光政门,大赦。八月壬寅夜,朱全忠令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弑帝於椒殿。帝自离长安,日忧不测,与皇后、内人惟沉饮自宽。时年三十八,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葬和陵。

  ○哀帝

  《唐书》曰:哀帝,讳柷,昭宗第九子,母曰积善太后何氏。景福元年九月生,乾宁四年封辉王,改名祚。天复三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天祐元年八月,昭宗遇弑。翌日,蒋玄晖矫宣遗诏,又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柩前即位。二年四月甲辰夜,彗起北河,贯文昌,其长三丈,在西北方。十二月戊申,全忠令知枢密王殷害皇太后何氏於积善宫。四年二月,禅位於梁,全忠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於曹州。时太原、幽州、凤翔、西川统称天祐正朔。天祐五年二月,帝为全忠所害,时年十七,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於济阴县之定陶乡。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百七十六 ◎居处部四

    ○堂 《说文》:堂,殿也。 《释名》曰:堂,犹堂堂;高显貌也。 《礼记》曰:堂上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曰:将上堂,声必扬。 又曰: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又曰:觐..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殿 《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 《释名》曰:殿,典也。 挚虞《决疑要注》曰: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右磩左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堂之正者为..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四 ◎居处部二

    ○室 《说文》曰:室,实也。 《释名》曰:室,实也;物满实其中也。 《毛诗》曰:《斯干》,宣王考室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又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笺》云: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三 ◎居处部一

    ○宫 《世本》曰:尧使禹作宫。 《释名》:宫,穹也;屋见垣上穹隆也。 《尔雅》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史记》曰:《天官书》曰:"玄武,虚、危,主宫室。" 《大戴礼》曰: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

    ○岭南道 广州 《十道志》曰:广州,南海郡。秦置南海郡。二汉因之,兼置交州。吴因之,分置广州。宋、齐皆因之。梁、陈并置都督府。隋平陈,又置潘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唐为广州。 又曰:南海县,本汉番禺县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

    ○江南道下 越州 《十道志》曰:越州,会稽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越国。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史记》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

    ○江南道上 昇州 《图经》曰:昇州,古扬州之地也。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秦并天下,改金陵为秣陵,属鄣郡。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 《汉志》曰:故鄣,属..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淮南道 扬州 《元和郡县图志》曰:扬州,广陵郡。《禹贡》九州,扬州其一也。春秋时属吴。七国属楚。秦灭楚,为广陵;后并天下,属九江郡。汉为江都国。建武元年,复曰扬州。 《左氏·哀九年》曰:吴城邗沟,通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

    ○山南道下 梁州 《图经》曰:梁州,汉中郡。春秋至战国时楚地。秦、汉为汉中郡。 《蜀志》曰:刘备初得汉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汉书》曰: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沛公欲攻..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

    ○山南道上 荆州 《十道志》曰:荆州,江陵郡。汉旧县属南郡。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 《春秋元命苞》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剑南道 剑州 《图经》曰:晋安郡,《禹贡》梁州之域。秦之蜀郡。汉属广汉郡之梓橦县。 《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阁道以通蜀汉,即此郡。 《三国志》曰:邓艾伐蜀,自阴平县景谷步剑阁道,悬车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陇右道 秦州 《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始封之邑,秦为陇西郡。汉武置天水郡。 《史记·秦本纪》曰:周孝王时,非子好马及善畜养。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

    ○关西道 雍州 《尚书·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琳皆王名。琅玕,石而似珠。) 《文耀钩》曰:岐、华已北,龙门积石,..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

    ○河北道下 蒲州 《十道志》曰:蒲州,河东郡,置在河东县。本汉蒲阪地,盖尧、舜所都。 《左传》曰:晋献公灭魏,以赐毕万。服虔注曰:在晋之蒲阪。 《史记》曰:季布为河东太守,文帝谓布曰:"河东,吾股肱郡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二 ◎州郡部八

    ○河北道中 魏州 《元和郡县志》曰:魏州,魏郡。《禹贡》兖、冀二州之域。在夏即观扈之国。春秋时为晋地。战国时为卫、魏二国之地。秦灭魏,置东郡;灭赵,置邯郸郡。汉以秦邯郸之南部、东郡之边县置魏郡。后汉封曹..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一 ◎州郡部七

    ○河北道上 怀州 《元和郡县图》曰:怀州,河内郡。《禹贡》冀州之域,覃怀之地。周为畿内及卫、邗、雍三国。春秋时属晋。七国时属韩、魏二国。秦兼天下,灭卫,为三川郡。 《禹贡》曰:覃怀底绩,至于衡漳。 《后汉..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 ◎州郡部六

    ○河南道下 滑州 《十道志》:滑州,灵昌郡,置在白马县。《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卫地。战国时属魏。秦为东郡地。 《左传》曰:狄灭卫,卫立戴公,以庐于曹。(今白马地即曹邑。)卫文公自曹邑迁于楚丘。(今卫南县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

    ○河南道中 虢州 《十道志》曰:虢州,弘农郡。《禹贡》豫州之域,春秋为虢地。七国时秦、韩之境。秦并天下,为三川郡。汉元鼎中,置弘农郡。 《左传·僖二年》曰:晋荀息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以假道於虞,以伐虢..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五十八 ◎州郡部四

    ○河南道上 东京开封府 《元和郡国志》曰:《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为郑地,战国时为魏都。 《史记》曰:魏惠王自安邑里徙大梁。(今浚仪县。按《后汉书》:大梁城,魏惠王所筑。) 《汉书》曰:郦食其说高祖曰:"陈..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五十七 ◎州郡部三

    ○叙州 《释名》曰:州,注也,郡国所注仰。 《说文》曰:州,畴也,畴其土而生之。 《河图括地象》曰:长城者为州。 又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 又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

    2 太平御览 2025-09-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