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四十五 ◎皇亲部十一

2025-09-22 15:31 太平御览
○嫔

  《尚书·尧典》曰: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于所居妫水之汭,使行妇道于虞氏。)

  《诗推度灾》曰:《关雎》知原,冀得贤妃,正八嫔。(嫔,妇也。八妇正于内,则可以化四方矣。)

  《周礼·天官·内宰》曰:以阴礼教九嫔。(不言教夫人,世妇,举中言,省文也。)

  又曰: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嫔,妇也。妇德谓贞慎也,妇言谓辞令也,妇容谓婉娩也,妇功谓丝枲也。自九嫔以下而御,各帅其属者,使亦九九相与从王所息之燕寝也。群妃御见之法,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御女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当三夕;嫔九人,当一夕;夫人三,当一夕。亦十五日而遍,云自望后足之。)凡祭祀,赞玉齍,赞后荐,彻豆笾。(玉齍,玉敦,黍稷器也。)若有宾客,则从后。大丧,则帅叙哭者亦如之。(亦从后也。)

  《周礼·冬官·匠人》曰: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礼记》曰:仲春之月,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亲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革蜀〉,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又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国语》曰:齐襄公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百。

  《汉书》曰:王莽备九嫔,视九卿。

  《魏志》曰:文帝增贵嫔,位次皇后。

  又曰:文德郭皇后,文帝践祚,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

  王隐《晋书》曰:武帝采诸葛冲等女五十馀人入殿,赐采女食,皆忧,不食。帝使缦鄣,杨后曰:"可但入障,其中者以绛系臂。"胡芳泣,左右止之曰:"陛下闻之。"芳曰:"死不畏,何畏陛下?"帝壮其言,故遂敬之。芳父奋闻女中,亦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在九地之下,女在九天之上。"拜芳为贵嫔。

  《晋书》曰:胡贵嫔,名芳。父奋。泰始九年,简良家子以充内职,拜芳为贵嫔。每有顾问,不饰言词,率尔而答,进退方雅。最蒙爱幸,侍御服饰亚于皇后。常与樗蒲,伤上指,帝怒曰:"此固将种也。"芳对曰:"北伐公孙,西拒诸葛,非将种而何?"芳生武安公主。

  王隐《晋书》曰:又采侍御史齐国左维女为修仪,有文才。

  《晋书》曰:左贵嫔,名芬。兄思。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拜修仪,后为贵嫔,以才德见礼。体羸多患,常居薄室,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语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及杨皇后崩,芬献诔。咸宁二年,纳悼后,芬受诏作颂。及帝女万年公主薨,帝痛悼不已,诏芬为诔,其文甚丽。帝重芬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以是屡获恩赐焉。

  《晋诸公赞》曰:旧制,贵嫔、夫人比三公,假金紫;淑媛、淑仪、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比九卿,假银青。

  《晋起居注》曰:泰始三年,使使持节兼五官中郎将宗正丞司马恢拜崇阳园妾李琰为修华,王宣为修容,徐琰为修仪,吴淑为婕妤,赵〈王延〉为充华。九年,有司奏:"礼,为皇后聘以穀圭,无妾媵设玉之制。"诏曰:"拜授可依魏氏故事。"十年,上临轩,使持节兼太常洛阳令司马启拜采女胡芳为贵嫔;又使使持节兼御史中丞太子舍人司马诞拜采女刘媛为淑妃,臧曜为淑媛,芳为淑仪,赵粲为修华,陈琇为修容。咸宁三年,拜美人左嫔为修仪,邢兰为婕妤,朱姜为容华。

  又曰:惠帝元康二年,诏曰:"才人谢玫进为淑妃。"有司奏:"当与三夫人以下同拜,诏宜在后也。"永宁四年,诏曰:"峻阳园淑妃公孙明识贞粹,今进位为贵人。"

  《后魏书》曰:高祖改定内官,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

  《山海经》曰:鲋隅山,颛顼葬于其阳,九嫔葬其阴。

  《左贵嫔集》有《离思赋》、《相风赋》、《孔雀赋》、《松柏赋》、《泣沤颂赋》、《纳皇后颂》、《杨皇后登祚赞》、《芍药花颂》、《郁金颂》、《菊花颂》、《神武颂》、四言诗四首、《武元皇后诔》、《万年公主诔》。

  ○世妇

  《周礼》曰:世妇,掌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宫而灌概,为齍盛。及祭之日,莅陈女宫之具,凡内羞之物。(莅,临也。内羞,房中之羞。)

  《周礼·天官·冢宰》曰:世妇。(不言数者,君子不苟于色,有妇德者乃充之,死则有阙。)

  《周礼·春官》曰:世妇:每宫卿二人,女史二人。(世妇居宫,王者六宫。女史,有才智也。)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后亲帅九嫔御,(御,谓从往祀也。《礼》,天子有世妇、女御,独出帅九嫔者,举中言。)祠于高禖之前。(太祝酌饮高禖之庭。)

  又曰:季春之月,后斋戒,亲东向躬桑。(后妃亲采桑,示师先天下也。东向者,时气也。是时明其不常留养蚕者所卜夫人与世妇及诸臣之妻也。)

  《礼记·婚义》曰:古者天子二十七世妇,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蔡邕《月令章句》曰: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高禖。高禖祀名,高犹尊也,吉事先见之象,盖谓之人见所以祈子孙之祀也。玄鸟感阳而至,故重至日因以用之,简娀以玄鸟至之日有事高禖而生契焉。故《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后妃率九嫔御",后者,天子適妻也;妃命也,嫔妇也,御妾也。《周礼》天子一后、三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应外朝公卿大夫之数。世妇不见,卑者文略;御妾皆行,世妇可知也。后妃将九嫔女御皆会禖,以祈孕妊也。"乃醴天子所御,带以弓韣",天子所御,谓后妃以下至妾妊有萌牙者也。韣,弓衣也。祝以高禖之命,饮之醴酒,带以弓韣,尚使得男也。"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弓矢者,男子之事也;孕妊者于高禖登位之前也。

  又曰:"季春之月,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斋戒者,事于先蚕也。东向,盛德也。躬桑者,手三繰,犹天子亲耕三推也。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亻刃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卜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室奉种,浴于川,公桑以食之。蚕事既升,(升,成也。)分茧称丝,(丝以斤两,故曰称,知其多少。)以供郊庙之服。天子诸侯所服以祭者,必后夫人所亲蚕也。礼,世妇卒蚕,献茧于夫人。受之,亲缲三盆,手朱禄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君服之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故曰无或敢怠。

  又曰:孟夏之月,蚕事既毕,后妃献茧于天子,进其成功也。乃修蚕税,以桑为均十而取一曰税,乃收世妇以下所蚕之税也。以桑为平者,用桑多则茧多,少则茧少也。贵贱长少如一,贵谓世妇,贱谓妾御,长谓力壮者也。言无尊卑老壮,各自以桑为平,不得以高下为差也。

  《史记》曰:中宫天极星,后勾四星,末星正妃,馀三星后宫之属也。

  《汉书》曰:轩辕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也。

  范晔《后汉书》曰:世妇主知丧祭、宾客。

  《后魏书》曰:高祖改定内宫,世妇视中大夫。

  又曰:宣武灵皇帝胡氏初召入掖庭,为承华世妇,生肃宗明皇帝。

  《后周书》:武帝建德中,诏曰:"正位于中,有圣通典。质文相革,损益不同。五帝则四星之象,三王立六宫之数。刘、曹已降,等级弥繁,选择遍于生民,命秩方于庶职。椒房丹地,有众如云。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朕运当浇季,思复古始,无容广集子女,屯聚宫掖。弘赞后庭,事从约简。可置妃二人、世妇三人、御妻三人,自兹以外,宜悉减省。

  ○御女

  《周礼·天官·冢宰》曰:女御。(《婚义》所谓御妻,御犹进也,侍也。)

  范晔《后汉书》曰:八十一御女,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

  《后汉书》曰:高祖定内官,御女视元士。

  《淮南子》曰:孟春之月,东宫御女青色,衣青彩,鼓琴。孟夏之月,南宫女御赤色,衣赤彩,吹笙竽。孟秋之月,西宫御女白色,衣白彩,撞白钟。孟冬之月,北宫御女黑色,衣黑彩,击磬石。

  ○美人

  《汉书》曰:汉兴,因秦之称号,正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及有美人之号焉。至武帝各有爵位,美人视二千石。

  又曰:万石君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诏其姊为美人。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又曰:孝惠张皇后,宣平侯敖女也。吕太后欲为重亲,以公主女配帝。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乃使佯为有娠,取后宫美人子名之,杀其母,立所名子为太子。

  又曰:孝成赵皇后弟,绝幸为昭仪,谓成帝"绐我言从中宫来,即从中宫,许美人儿从何生?许氏竟当复立耶?今许美人有子,竟负若约,谓何?"帝曰:"约赵氏,故不立许氏。使天下无出赵氏上者,无忧也。"

  范晔《后汉书》曰: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礼,王者备内职焉。光武中兴,置美人,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又曰:虞美人者,以良家子十三选入掖庭,生舞阳长公主。自汉兴,母氏莫不尊宠。顺帝既未加美人爵号,而冲帝早夭,梁冀秉政,忌恶他族,虞氏抑而不登,但称大家而已。

  又曰:王美人,赵国人也。丰姿色,聪敏有才能,明书会计,以良家子应法相选入掖庭。为何后所鸩。灵帝思美人,作《追德赋》、《令仪颂》。

  《魏志》曰:汉制,内官十有四等。魏因汉法,皆如旧制,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损。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美人。暨太和中,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美人视二千石。

  《江表传》曰:孙皓以张布女为美人,有宠。后美人忤皓,皓怒,棒杀之。

  沈约《晋书》曰:夏殷以上,内职无闻。姬氏之隆,妇官为盛,前汉列终十四,世祖受命,又有美人以比职焉。

  《后魏书》曰:高祖改定内官,美人视三品。

  沈约《宋书》曰:宋武帝采汉魏前事之制,置三夫人,其馀有美人,视爵千石。太祖以美人为散使。

  萧子显《齐书》曰:六宫位号,汉魏以来,因宠增置,世不同矣。建元元年,有司奏置美人为散职。

  ○才人

  范晔《后汉书》曰:和帝数失皇子,邓后忧继嗣不广,数选进才人,以博帝意。

  《魏志》曰:明帝游后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明日,帝见毛后,后曰:"昨游宴北园,乐乎?"帝以左右泄之,所杀十馀人。

  《魏略》曰:明帝青龙三年,於别殿之北立八坊,诸才人以上转南附焉。其秩石拟百官之数。

  王隐《晋书》曰:太康七年,出后宫才人、妓女已下百七十人归家。

  又曰:初,惠帝幼,世祖遣美人谢玖给惠帝,因是有娠。临娶贾妃,迎玖西宫,遂生愍怀。

  臧荣绪《晋书》曰:怀帝王太后,讳媛姬。初入,武帝拜中才人,早卒。怀帝即们,追尊曰皇太后也。

  《晋书兴书》曰:谢夫人,名玖。家本贫贱,父以屠羊为业。玖清惠贞正,有淑姿,选入后宫,为才人。

  《后魏书》曰:高祖置女职,中才人视五品。

  沈约《宋书》曰:晋武帝采汉魏之制,置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高祖受命,省二才人。世祖又置中才人以为散位。

  崔鸿《三十国春秋·后赵录》曰石虎杜皇后,名珠,不知何许人。平幽州,在王浚妓中,虎见而悦之,因请于勒。勒引见,号曰才人,以赐虎。性恭惠柔婉,宠幸亚于郑后也。

  ○保林

  《汉书》曰: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保林视百石。

  《晋武帝起居注》诏曰:今出清商掖庭及诸署才人、妓女、保林已下二百七十余人还家。

  ○女侍中

  《后魏书》曰:高祖置女侍中,视三品。

  又曰:陆昕之容貌柔谨,尚献文女常山公主。高祖以其主婿,特垂昵眷。昕之亡,公主奉姑有孝称。神龟初,与穆氏琅琊公主并为女侍中。

  又曰:于忠后妻,中山王尼须女。微解书,灵太后此为女侍中。

  又曰:灵太后妹为元乂妻,封平郡君,拜女侍中。

  《邺中记》:石虎置女侍中,皆貂蝉,直侍皇后。

  ○女尚书

  《魏略》曰:明帝游宴在内,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为女尚书,省奏事,当画可。

  《魏书》曰:高祖置女尚书,视三品。

  《晋东宫旧事》曰:迎太子妃之日,诸长御皆在幄账,左右侍宫人重行,东面以准女尚书,西面以准女侍中。

  陆翙《邺中记》曰:石虎征诗所得美女万余,以为宫人,简其有才艺者为女尚书。

  ○女史

  《毛诗》曰:《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也。"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既有静德,又有美色,又遗我以古人之法,可以配人君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分其日月而以环进退之,生子月娠则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笺云:彤管,色赤貌。)彤管有炜,悦怿女美。"(炜,赤貌。彤管以赤心正人者。笺云:赤管然炜,女史以悦怿妃妾之德美之也。)

  《毛诗义疏》曰:女史彤管,法如国史,主记后夫人之过。人君有柱下史,后有女史,外内各有官也。

  《周礼》曰:女史八人,(女史,女奴晓书也。)掌王后之礼,掌内治之藏,以诏后内治内政。(内治之法,本在内掌书而藏之)。送内宫。(考六宫之计。)书内治之藏以令。(后之命也。)凡后之事,以礼从。(亦如太史之于王。)

  《汉书》曰:班婕妤《自伤赋》曰:"陈女图以镜鉴,顾女史而问诗。"

  范晔《后汉书》曰: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

  《晋记》曰:元康中,司空张华惧后族之盛,乃作《女史箴》。

  沈约《宋书》曰:女史执策记言,是司过身戒夕蛊,国畏晨。

  《后魏书》曰:高祖置内职,女史、贤人视三品。

  沈约《宋书》曰:太宗留心后记,拟百官,备置内职。紫极房、光兴房备置女史一人。

  崔鸿《三十国春秋·后赵录》曰:石虎置女太史于灵台,仰观灾祥,以考外太史,验察虚实。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一百八十三 ◎居处部十一

    ○门下 《家语》曰: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不能黜其色,见幼者不能尽其辞,虽有疾风雨,吾不入其门矣。" 《白虎通》曰:门四出何?所以通四方。故《礼·三朝记》曰:"天子之宫四通。" 《太公金匮门之书》曰:敬遇宾..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二 ◎居处部十

    ○门上 《说文》曰:门,扪也;在外为人所扪摸也。从二户,象形也。阊阖,天门也。阖,门扉也。闬,门也。〈门乡〉,门向也。闤阓,市门也。阍,门竖也。阍,昏也;门常昏闭,故曰阍即守门隶人也。阎,里中之门也。 ..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一 ◎居处部九

    ○第 《汉书》曰:高祖诏列侯食邑者,皆赐大第室。二千石,受小第室。注云:有甲乙次第,故曰第。又曰:出不由里门,面大道者,名曰第。 《史记》驺奭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八十 ◎居处部八

    ○宅 《释名》曰:宅,择也;言择吉处而营之也。 《说文》曰:宅,人所托也。 《周礼》曰:凡任地,国宅无征。郑注云:国宅城中,无征税也。 《礼记》曰:献田宅者操书契。 《左传》曰: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九 ◎居处部七

    ○阙 崔豹《古今注》曰:阙,观也;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玄武,朱雀,并画其形。 《释名》曰:观,..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八 ◎居处部六

    ○台下 王子年《拾遗记》曰:秦始皇起云明台,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工。南得烟丘碧桂、丽水然沙、贲都朱泥、云冈素竹;东得葱峦锦柏、缥穟龙杉、云梓、寒河星柘;西得漏海浮金、狼渊羽壁、涤嶂霞素、寘阜乾漆、阴..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七 ◎居处部五

    ○台上 《尔雅》曰:观四方而高曰台,(积土四方者。)有木曰榭。 《释名》曰:台,持也;言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又曰:《尚书》曰:散鹿台之财。 《毛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谓文王之作灵台也。 又曰:《新台..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六 ◎居处部四

    ○堂 《说文》:堂,殿也。 《释名》曰:堂,犹堂堂;高显貌也。 《礼记》曰:堂上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又曰:将上堂,声必扬。 又曰:礼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又曰:觐..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五 ◎居处部三

    ○殿 《说文》曰:殿,堂之高大者也。 《释名》曰:殿,典也。 挚虞《决疑要注》曰: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右磩左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堂之正者为..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四 ◎居处部二

    ○室 《说文》曰:室,实也。 《释名》曰:室,实也;物满实其中也。 《毛诗》曰:《斯干》,宣王考室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又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笺》云: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三 ◎居处部一

    ○宫 《世本》曰:尧使禹作宫。 《释名》:宫,穹也;屋见垣上穹隆也。 《尔雅》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史记》曰:《天官书》曰:"玄武,虚、危,主宫室。" 《大戴礼》曰:周时德泽和洽,蒿茂大,以为宫柱,名..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

    ○岭南道 广州 《十道志》曰:广州,南海郡。秦置南海郡。二汉因之,兼置交州。吴因之,分置广州。宋、齐皆因之。梁、陈并置都督府。隋平陈,又置潘州。炀帝初,复置南海郡。唐为广州。 又曰:南海县,本汉番禺县地..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

    ○江南道下 越州 《十道志》曰:越州,会稽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越国。 《春秋元命苞》曰: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 《史记》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

    ○江南道上 昇州 《图经》曰:昇州,古扬州之地也。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秦并天下,改金陵为秣陵,属鄣郡。汉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 《汉志》曰:故鄣,属..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

    ○淮南道 扬州 《元和郡县图志》曰:扬州,广陵郡。《禹贡》九州,扬州其一也。春秋时属吴。七国属楚。秦灭楚,为广陵;后并天下,属九江郡。汉为江都国。建武元年,复曰扬州。 《左氏·哀九年》曰:吴城邗沟,通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

    ○山南道下 梁州 《图经》曰:梁州,汉中郡。春秋至战国时楚地。秦、汉为汉中郡。 《蜀志》曰:刘备初得汉中,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汉书》曰:项羽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沛公欲攻..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

    ○山南道上 荆州 《十道志》曰:荆州,江陵郡。汉旧县属南郡。 《禹贡》曰: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 《春秋元命苞》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

    ○剑南道 剑州 《图经》曰:晋安郡,《禹贡》梁州之域。秦之蜀郡。汉属广汉郡之梓橦县。 《华阳国志》曰: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阁道以通蜀汉,即此郡。 《三国志》曰:邓艾伐蜀,自阴平县景谷步剑阁道,悬车束..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

    ○陇右道 秦州 《十道志》曰:秦州,天水郡。《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秦始封之邑,秦为陇西郡。汉武置天水郡。 《史记·秦本纪》曰:周孝王时,非子好马及善畜养。孝王曰:"昔柏翳为舜主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 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

    ○关西道 雍州 《尚书·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田第一,赋第六,人功少。)厥贡惟球、琳、琅玕。(球、琳皆王名。琅玕,石而似珠。) 《文耀钩》曰:岐、华已北,龙门积石,..

    0 太平御览 2025-09-2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