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一百八十八 ◎居处部十六

2025-09-23 12:18 太平御览
○窗

  《说文》曰:窗,穿壁以木为交窗,所以见日也。向北出牖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又曰:棂,楯间子也。栊,房室之疏也。

  《释名》曰:窗,聪也;於内视外,为之聪明。

  《大戴礼》曰:随武子《牖之铭》曰:"随天之时,以地则之,敬祀皇天,敬以先时。"

  《礼记·郊特牲》曰:薄社北牖,使阴明也。

  又《儒行》曰:荜门闺窦,蓬户瓮牖。

  《论语》曰: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五经典义》曰:虞主埋之庙北牖下,北方无事,虞主亦无事也。

  《东观汉记》曰:明德马后不喜出入游观,希尝临御窗牖。

  《老子》曰:凿户牖以为室。

  又曰:不窥牖,见天道。

  《汉官·封禅仪》曰:泰山有天窗。

  《三辅黄图》曰:明堂有七十二牖。

  《孝经注》曰:明堂之制,八窗四闼。

  《东宫旧事》曰:阁内有曲鄣,鄣上雀目窗。

  又曰:宫有四面窗,八所,绫绮连钱及青匡郭飞板。

  《郭子》曰:满奋畏风,在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问之,对曰:"臣若吴牛,见月而喘。"

  《西京杂记》曰:昭阳殿窗户扉多是绿琉璃,皆通照,毛发不得藏焉。

  《汉武故事》曰:西王母降,东方朔於朱雀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儿无赖,久被斥逐,原心无恙,寻当得还。"

  又曰:帝起超神屋,有云母窗、珊瑚窗。

  《贤圣冢墓记》曰:东平思王奢靡,及死,生葬所幸奴婢著铜窗内,令守冢。

  《五行数》曰:《太公金匮·牖之书》曰:"门望端审,且念所得,可思所忘。"

  李尤《牖铭》曰:天设窗牖,开光照阴,施於明堂,以象八风。

  陆机诗曰: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馀辉,览之不盈手。

  《灵光殿赋》曰:玉女窥窗而下视。

  《文选·诗》曰:窗中列远岫。

  《蜀都赋》曰:列绮窗以瞰江。

  古诗曰: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又曰:文疏结绮窗,何阁三重阶?

  ○槛

  《汉书》曰:朱云忠谏,攀槛,槛折。及治,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文选》曰:伏棂槛而俯听,闻雷霆之相激。

  《鲁灵光殿赋》曰:轩槛蔓延。

  《楚词》曰:坐堂伏槛临曲池。

  又曰:照槛兮扶桑。

  ○椽

  《说文》曰:椽,榱也,桷也,橑,榱也。秦谓之榱,周谓之椽,鲁谓之桷。

  《通俗文》曰:屋加椽曰橑(来早切。)

  《汉书解诂》曰:桷,椽也。诸侯丹桷,以丹色也。

  《诗》曰:松桷有梃。

  《穀梁》曰:刻桓宫桷。礼,天子之桷,斫之磨砻之,加密石焉。诸侯之桷,斫之砻之。大夫斫之。士斫本。刻桷,非正也。

  《左传》曰:宋人伐郑,以太宫之椽为卢门之椽。

  《续汉书》曰:蔡邕避难在吴,告人曰:"吾昔经会稽高迁亭,见屋椽竹从东间数第十六,可以为籥。取用,果有异声。"

  张璿《汉记》曰:梁冀起台殿,梁柱椽桷镂为青龙白虎,画以丹青云气。

  《战国策》曰:或谓孟尝君曰:"廊庙之椽,非一木之枝。先王之法,非一士之智。"

  《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以金为椽,刻玳瑁为龙虎禽兽以薄其上,状若隐起,椽首皆作龙形,龙首衔铃,流苏悬之。

  《西京杂记》曰:照阳殿椽桷皆刻作蛇龙,萦绕其间,鳞甲分明,见者莫不惊慄。

  《韩子》曰:尧舜采椽不刮,茅茨不剪。

  ○檐

  《说文》曰:檐,也。

  又曰:楣,秦名屋联櫋也。齐谓之檐,楚谓之梠。

  《释名》曰:檐,椄也;椄屋前后也。梠,旅也;连旅之,或谓之櫋。櫋,绵也;连绵榱头使平也。上入曰雀头,形似爵也。

  《礼记·明堂位》曰:复庙重檐,天子之庙饰也。

  《穀梁传·文公》曰:坏庙之道,易檐可也。

  《尔雅》曰:檐谓之樀。(郭璞曰:屋楹也。)

  ○棁

  《尔雅》曰:梁上楹谓之棁。

  《汉官解诂》曰:棁,梁上柱也。诸侯藻棁,为藻文也。

  华延隽《洛阳记》曰:堂皇宫殿皆石玉珰、龙桷、藻棁。

  《礼记·礼器》曰: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君子以为滥矣。

  ○楶

  《尔雅》曰:栭谓之楶。(郭璞注曰:即栌也。)

  《三辅故事》曰:王莽起九庙,为铜鑮栌。

  扬子《法言》曰:吾未见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

  ○枅

  《尔雅》曰:笄谓之疾。(郭璞注曰:柱上薄也,亦名枅。犍为舍人曰:朱儒下小方木。)

  《广雅》曰:薄谓之枅。曲枅谓之栾。

  《说文》曰:枅,屋强也。

  王延寿《灵光殿赋》曰:曲枅夭矫而环勾。

  韦仲将《景福殿赋》曰:於是周览升降,流目详观,丛楹负极,飞栌承栾,枅梧绮错,棁楶鲜攒。

  ○铺首

  《通俗文》曰:门扇饰谓之铺首。

  《说文》曰:门扇环谓之铺首。

  《风俗通》曰:门户铺首,《百家书》云:"输般见水上蠡,谓之曰:开汝头,见汝形。蠡適出头,般以足画图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设之门户,欲使闭藏,当如此固密也。"

  扬雄《甘泉赋》曰:排玉户而扬金铺兮,发兰蕙与芎穷。

  李尤《平乐观赋》曰:过洞房之辅闼,历金环之华铺。

  ○藻井

  《风俗通》曰: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所以厌火也。

  《西都赋》曰:蒂倒茄於藻井,披红葩之狎猎。

  《魏都赋》曰:绮井列疏以悬蒂。注:疏,布也。以板为井形,饰以丹青,如绮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圆渊方井,反植荷渠;绿房紫的,咄咤垂珠。

  左思《魏都赋》曰:绮井列疏以悬蒂,华莲垂葩以到披。

  曹植《七启》曰:绮井含葩,金壁玉箱。

  颜延之《七绎》曰:木写云气,土秘椒芳,既挻天而到井,又斫圆而镂方。

  ○鸱尾

  《晋中兴书》曰:泰元十年,鹳巢太极殿东鸱尾。

  《晋安帝纪》曰:义熙五年六月,雷震太庙鸱尾,彻壁柱,若有文字。

  宋武大明元年五月戊午,嘉禾一株五茎,生清暑殿鸱吻中。

  《陈书》曰:高祖二年戊辰,重云殿东鸱吻有紫烟出属天。

  《唐会要》曰: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厌火祥。时人或谓鸱吻非也。

  ○质础

  《尚书大传》曰: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注曰:石材,柱下质也。石承,当柱下而已,不外出为饰。)

  《说文》曰:礩,柱下石也。古以木,今以石。

  《广志》曰:舄石有五色者,光泽以为柱礩,出苑蓬山。

  《战国策》曰:智伯攻赵襄子。襄子之晋阳,谓张孟谈曰:"吾城郭完,仓廪实,铜少奈何?"孟谈曰:"臣闻董安于之治晋阳,公之堂皆以黄铜为柱礩。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

  《古史考》曰:秦始皇使刑徒七万人作骊山,以北山石为舄。

  《异物志》曰:大秦国以水精为舄。

  《淮南子》曰:山云蒸,柱础润。

  张衡《西京赋》曰:雕楹玉舄。

  何平叔《景福殿赋》曰:金楹齐列,玉舄承趺。

  ○奥

  《论语·八佾》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灶。

  《尔雅》曰:西南隅谓之奥。(郭璞注曰:室中隐隩处。)

  《通俗文》曰:奥内曰扆。

  《韩子》曰:卫将军文子见曾子,曾子不起而延之於坐席,正身见於奥。文子谓其御曰:"曾子愚人哉!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不敬!以我为愚人,愚人安可侮也!"

  《吕氏春秋》曰:苑春谏卫公云:"君因隅隩有灶,不知寒矣。"

  ○屋漏

  《毛诗·荡·抑》曰: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尔雅》曰:西北隅谓之屋漏。(郭璞注曰:屋漏,义未详也。犍为舍人曰:古者撤屋西北,猥以炊浴,没者讫而覆之,故谓之屋漏也。)

  ○宦

  《尔雅》曰:东北隅谓之宦。(郭璞注曰:义未详。犍为舍人曰:东北阳气始起,万物所养,故谓之宦也。)

  《说文》曰:宦,养也;室东北隅食所居也。

  ○窔

  《尔雅》曰:东南隅谓之窔。(郭璞注曰:窔,暗也。犍为舍人曰:东北万物生,蛰虫必出,无不由户窔。)

  《释名》曰:窔,幽也;亦取宜也。

  ○砖

  《诗》曰: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瓦,纺砖也。

  又曰:中堂有甓。注:一名瓴甋。

  《晋书》曰:陶侃,字士行。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於外,暮运於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宋书》范晔母如厕而产,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

  ○瓦

  《说文》曰:瓦,土器已烧之总名也。

  《礼记》曰:有虞氏瓦棺。

  又曰:毁方而瓦合。

  《史记》曰:秦军武安西,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

  《汉书》曰:霍光巷行,人见有人在屋上撒瓦投地,就视不见。而霍氏诛。

  又曰:平帝元始四年,东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尽落。

  《魏志》曰:魏文帝谓周宣曰:"朕梦殿上双瓦落地,化为鸳鸯,何也?"宣曰:"后宫当有暴死者。"须臾,后宫相害,死者。

  《吴录》曰:景帝时,戎将於广陵掘诸冢,取版砖为城,所坏甚多。

  《晋书》曰:张孟阳貌丑,尝从潘岳游洛阳市。岳美貌,群女争以果掷岳,满车箱;孟阳被投之瓦石。

  《博物志》曰:桀作瓦。

  《古史》曰:昆吾氏作瓦。

  《老子》曰:挺埴以为器。

  《梦书》云:梦见瓦,为甲铠,御祸患。

  《春秋潜巴潭》曰:宫瓦自坠,至死不祥。

  《汉武故事》云:上起神屋,以铜为瓦。

  《庄子》曰:虽有忮心,不怨飘瓦。

  又曰:以瓦注者巧。注,射;赌物也,所赌轻则意巧。

  又曰:陶者曰:"我善冶埴。"

  《大秦记》曰:大秦以水精为瓦。

  《抱朴子》曰:班狄不能削瓦石为芒针。

  燕子丹曰:荆轲之东宫,临池捨瓦投蛙,太子进金瓦。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1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0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