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二百三十八 ◎职官部三十六

2025-09-23 16:26 太平御览
○大将军

  《史记》曰:武帝伐匈奴以卫青为大将军,位在诸公上。公卿皆拜,惟汲黯独揖。有言大将军尊贵不宜尔,黯曰:"大将军有揖客,独不贵耶?"青闻之,愈重黯。

  《汉书》曰:武帝以霍光为大将军,辅昭帝,田千秋为丞相,及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相位,谨厚有重名。光谓千秋曰:"始与君具受先帝遗诏,令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无负天下。"千秋曰:"惟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

  《后汉书》曰:窦宪为大将军,威震天下,复出屯武威。会帝西祠园陵,诏宪与车驾会长安。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韩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谄,下交不黩,礼无为人臣称万岁之制。"议者皆惭而止。

  又曰:诏邓骘班师。朝廷以太后故,遣五官中郎将迎拜骘为大将军。军到河南,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赍牛酒郊劳,王、主以下候望於道。既至,大会群臣,赐束帛焉。

  应劭《汉官仪》曰:和帝以窦宪为大将军,乃冠三公。

  又曰:梁冀为大将军,以三世姻媾援立之功,公卿希旨,上比周、霍,举高第茂才,官属皆倍馀府。

  《魏志》曰:文帝以孙权为大将军,吴王,加九锡。

  又曰:太傅司马宣王奏免曹爽,皇太后诏召高文惠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傅谓之曰:"君为周勃矣。"

  《后魏书》曰:莫题有谋策,为大将军,平慕容麟,赐爵东宛侯。后太祖欲广宫宇,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以题机巧,令监定焉。

  陈思王《辅臣论》曰:知虑深奥,渊然难测;恭以奉上,爱以接下;纳言左右,为帝喉舌:曹大将军也。

  ○大将军

  《魏志》曰:王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

  臧荣绪《晋书》曰:鲁芝字世英。耽思坟籍,研精稽古,自三代之奥典,圣人之微言皆赅览焉。大将军曹爽辅政,高选贤明以为官属,延芝为司马。

  《续汉书》曰:李固字子坚,拜议郎,为洛阳令,大将军梁冀请为从事中郎。

  《晋书》曰:郑冲字文和,以儒雅为业,箪食瓢饮,布衾缊袍,不以为忧。大将军曹爽以为从事中郎。

  又曰:李喜,景帝辅政命喜为大将军从事中郎。喜到,引见,谓喜曰:"昔先公辟君而不应,今孤命君而至,何也?"对曰:"先公以礼见待,喜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喜畏法而至。"帝甚重之。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郭舒,大将军王敦以为从事中郎。会敦讨刘隗,切谏,敦大怒曰:"人中间言卿痴,故炙卿眉头,今疾复发耶!勿复语也。"舒曰:"明公听舒一言。舒闻古之狂也直,周昌、汲黯、朱云皆不痴也。昔尧立诽谤之木,舜悬敢谏之鼓,公为胜尧舜耶?而乃折舒使不得言!"敦默然也。

  《竹林七贤传》曰:阮籍字嗣宗,为太傅司马宣王参军,迁景王大将军从事中郎。

  《通典》曰:从事中郎,汉末官也。陈阳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在主簿上,所掌与长史同。

  华峤《后汉书》曰:崔骃字亭伯,辟大将军窦宪府掾。宪新辅政,贵重掾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惟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出为长岑长,不得意,不之官而归。

  华峤《后汉书》曰:马融字季长,为大将军邓骘舍人。

  《晋阳秋》曰:义兴周延为左率转尚书,迁大将军咨议参军。

  ○车骑将军

  《汉书》曰:元光二年,以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

  应劭《汉官仪》曰:帝以元舅马防为车骑将军,银印、青绶。

  《吴志》曰:孙壹奔魏,以壹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吴侯,以故王芳贵人邢氏妻之。邢美色,妒忌,下不堪命,遂共杀壹及邢氏。

  《蜀志》曰: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益州从事张裕善相,芝往从之,谓芝曰:"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为车骑将军,赏罚明,断恤卒伍。身之衣食资仰於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馀财。

  《后魏书》曰:王衍字文舒,出为散骑常侍、征东将军、西兖州刺史。衍届治未几,属尔朱仲远称兵内向,州既路冲,为其攻逼。衍不能守,为仲远所擒,以其名望不害也,令骑牛从军,久乃见释。还洛,除车骑将军。

  《隋书》曰:长孙览,周武帝在藩,与览亲善,及即位,弥加礼焉,超拜车骑大将军。每公卿上奏,必令省读。览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帝每嘉叹之,览初名善,帝谓之曰:"朕以万几,委卿先览。"遂赐名焉。

  ○骠骑将军

  《汉书》曰:武帝以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征匈奴,累有功,宠冠群臣,置骠骑将军,秩与大将军同。

  又曰:明帝即位,以东平王苍为骠骑辅政,开东阁延英雄。及苍归国,有骠骑时吏丁牧、周相,以苍敬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帝闻,褒美。

  又曰:骠骑将军,汉官也,长史、司马各一人,金璋、紫绶,五时朝服,武冠,佩山玄玉。光武中兴诸将皆称大,后天下既定,武官悉省。

  《东观汉记》明帝诏曰:东平王苍,宽博有谋,可以托六尺之孤,临大节而不可夺其名,以苍为骠骑将军。

  又曰:张意拜骠骑将军,讨东瓯,备水战之具。一战大破,所向无前。

  又曰:其将军不常置,比公者又有骠骑将军。建武二十年复置骠骑将军,位次公,有长史一人。

  《后汉书》曰:刘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上樽酒十斛。

  应劭《汉官仪》曰:汉兴,置骠骑将军,位次丞相。

  《隋书》曰:崔彭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馀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於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韦昭《辨释名》曰: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秩比三公。辨云:此二将军,秩本二千石。

  《世说》曰:何骠骑弟第五以高情逊避,而骠骑令仕,对曰:"然第五之称,何必减之骠骑!"

  陈思王《辅臣论》曰: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威严足惮,风行草靡;戎昭果毅,折冲厌难者:司马骠骑。

  梁·简文帝《让骠骑扬州刺史表》曰:常愿侯服就列,希同特进之班;角巾还第,不竞龙骧之贵。而天泽无涯,名器总集。窃以骠骑之官,既为上将;神州之重,实号中土。故以弹压六戎,冠冕九牧。岂止司隶绛节,金吾缇骑!况复任总皇畿,位重连率;何则骠骑之号,历选为重。元狩之中始自去病,永平之建特授刘苍。齐献为公主所申,吴汉因群臣之举。

  ○骁骑将军

  《汉书》曰:李广为骁骑将军,后出雁门击匈奴。匈奴生得广,广时伤,阳死,睨傍胡儿善马,暂腾而上,南驰得脱。广亡失多,当斩,赎为庶人。

  《东观汉记》曰:光武以刘桓为骁骑将军,攻中山。

  又曰:建武九年,以刘喜为骁骑将军,攻涿郡。

  华峤《后汉书》曰:马成字君迁,拜骁骑将军,北屯常山。积数年,上以其勤劳,征归京师,边民多上书请之,上复以成镇抚之。

  《魏志》曰:任城威王彰,字子文。性勇而须黄,为骁骑将军。北出塞,为寇所要,彰独与麾下数百骑突虏,王闻之曰:"我黄须儿定可用也。"

  又曰:董卓立献帝,表太祖为骁骑将军,欲与计事。太祖乃变姓名,间行东归。

  《齐书》曰:江敩为侍中,转都官尚书,领骁骑将军。王晏启武帝曰:"江敩今重登礼阁,兼寄六军,慈渥所覃,实有优忝。但语其事任,殆同闲辈。天旨既欲升其名位,愚谓以侍中领骁骑,望实清显,有殊纳言。"上曰:"敩常启吾,为其鼻中恶。今既以何胤、王莹还门下,故有此回换耳。"

  ○卫将军

  《汉书》曰:文帝至渭桥,群臣奉天子法驾,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

  又曰:文帝三年,遣灌婴击匈奴,发中尉材官兵属卫将军,军长安。

  《晋书》曰:虞潜字思奥,为卫将军,貌如不武,内实坚明。

  ○前将军

  《汉书》曰: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亚上卿,金印、紫绶。

  又曰:武帝征西夷,有前、后、左、右将军。宣元以后,杂错更置,或为前,或为后,或为左,或为右,虽不出征,犹有其官,在诸卿上,为国爪牙,所以扬示威灵於四远,折冲万人,如虎如罴。

  又曰:左、右、前、后将军,皆周官也,秦汉因置以征四夷。后虽不征伐,其官常存。

  又曰:傅喜为右将军。傅太后与政,喜数谏,后不悦,上印绶,病在家。何武等上疏固请,乃拜前将军。

  《魏志》曰: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聂壹之后,以避冤变姓。少为郡吏,武力过人。文帝即位转前将军。又黄初二年,辽至洛阳宫,文帝引辽,会建始殿,亲问破吴意状。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劭虎也。"

  《蜀志》曰:先主为汉中王,遣费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拜受。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为怨也。今汉中王以一时之功,隆崇於汉叔,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王与君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谓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位之多少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臣,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谓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即受拜。(汉叔,黄忠字也。)

  《后魏书》曰:谷楷,昌黎人,濮阳公浑曾孙也。称有幹局,迁前军将军。楷眇一目,而性甚严忍,时人号为瞎虎。

  ○后将军

  《汉书》曰:赵充国为后将军,西羌反,上命御史大夫邴吉问:"谁可将者?"充国时年已七十馀,对曰:"无逾於老臣者矣。"遣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逾,远也。)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

  《东观汉记》曰:郅彤字玮君,信都人也,为曲阳卒正。更始即位,上以大司马平河北,至曲阳,彤举城降,为后大将军。

  《魏志》曰:曹洪为文帝所废,明帝即位,拜后将军。

  《蜀志》曰:黄忠字汉叔,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而今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羽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当解之。"遂与羽等同位,赐爵关内侯。

  《晋中兴书》曰:应詹字思远,太兴三年为后军将军。

  《晋起居注》曰:太始八年,置后军将军,掌宿卫。

  ○左将军

  《汉书》曰:公孙贺封南窌候,(窌,音芳孝反。)以左将军出定襄,无功,失侯。

  又曰:辛庆忌,字子真,为左将军,为国虎臣,匈奴、西域亲附,敬其威信。

  《东观汉记》曰:贾复字君文。治《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生容貌志意如是,而勤於学,此将相之器。"征诣洛阳,拜左将军。南击赤眉、新城,转西入关,击盆子於渑池,破之。

  《魏志》曰:文帝即位,以李郃为左将军。诏郃与曹真讨安定卢水胡及东羌。

  《晋书·百官名臣》曰:王济字武子,起家中书郎,迁左军将军。

  山涛《启事》曰:左将军裴楷,通理有才义。

  ○右将军

  《汉书》曰:常惠以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为右将军。

  又曰:何武荐辛庆忌宜在爪牙,乃拜为右将军。

  《魏志》曰:徐晃字公明,为右将军,性俭约畏慎,为将常远斥候,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我遇之,当以功自效。"

  《蜀志》曰:诸葛亮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何法盛《晋中兴书》曰:郭默为右军将军。默既远人,乐为边将,不愿内转,谓刘胤曰:"我能御胡而不用,更用虚名者;且右军主禁兵,禁兵不妄出,有急方始配给,兵将无素,是谓弃之,安得不乱?"

  又曰:王羲之字逸少,导之从子也。幼讷於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尝见周顗,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於是闻名。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二百六十三 ◎职官部六十一

    ○别驾 应劭《汉官仪》曰:元帝时,丞相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部从事秩皆百石。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诏赐车盖特高一尺别驾主簿车,缇䌷屏星於轼前,以彰有德。 《东观汉记》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二 ◎职官部六十

    ○良太守下 《北史》曰:西魏裴侠,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惟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一 ◎职官部五十九

    ○良太守中 《魏略》曰:颜斐字文林。为京兆太守。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又是时人多无车牛。斐课人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作车。又课民无牛者命畜猪,贵时卖以买牛。始人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六十 ◎职官部五十八

    ○良太守上 《汉书》曰:黄霸,字次公,淮阳人也。为颍川太守,咸称神明,奸人去入他郡,盗贼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养视..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九 ◎职官部五十七

    ○太守 《论语》子路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居中不践迹,不入室也。此人为政不能早有成功,百年乃能无残暴之人。) 《史记》曰: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官皆至..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八 ◎职官部五十六

    ○良刺史下 《唐书》曰:姜谟拜秦州刺史。高祖谓曰:"衣锦还乡,古人所尚,今以本州相授,用答元功。凉州之路,近为荒梗,宜弘方略,有以静之。"谟至州,抚以恩信,州人相谓曰:"吾辈复见太平官府矣。"盗贼悉来归首..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七 ◎职官部五十五

    ○良刺史中 《后魏书》曰:李崇为扬州刺史。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二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经..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六 ◎职官部五十四

    ○良刺史上 《汉书》曰:黄霸为扬州刺史。治有绩,汉宣诏赐车特高一尺,别驾主簿,缇䌷屏泥于载前,以彰有德也。 又曰:朱博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驻车决遣,四五百..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五 ◎职官部五十三

    ○刺史下 《隋书》曰:杨尚希素有足疾。上谓之曰:"蒲州出美酒,足堪养病,屈公卧治之。"於是出拜蒲州刺史。 又曰:高励拜楚州刺史,吏民安之。先是,城北有伍子胥庙,其俗敬鬼,祈祷者必以牛酒,至破产业。励叹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四 ◎职官部五十二

    ○刺史上 《汉书》曰:监察御史,秦官,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刺史,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郡,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又曰:刺史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

    5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三 ◎职官部五十一

    ○内史 《史记》曰:汲黯,字长孺。公孙弘为相,乃上言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汉书》曰:倪宽迁右内史。宽既治民,劝农业,表奏开六辅渠,(六辅谓..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二 ◎职官部五十

    ○尹 《春秋传》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尹,正也。) 《汉书》曰: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张晏曰:地高曰京。《左传》曰:"莫之与京。"十亿曰兆。..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一 ◎职官部四十九

    ○都督 《晋书》曰:杜预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南土美而谣之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又曰:陶侃为都督荆、雍、益、梁四州诸军事。是时荆州大饥,百姓多饥死。侃至秋熟辄籴,至饥复价粜之,士庶欢悦。咸..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五十 ◎职官部四十八

    ○司隶校尉 《通典》曰:司隶,周官也。掌五隶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五隶,谓罪隶、蛮隶、闽隶、夷隶貉隶也。物谓衣服、兵器之属。)帅其民而捕其盗贼。 《汉书》曰: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无所回避,京师为之语曰:..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九 ◎职官部四十七

    ○从事中郎 《魏志》曰:韩嵩,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操。知世将乱,不应三公之命,与同好数人隐居於郦西山中。黄巾起,嵩避难南方,刘表逼以为从事中郎。 《吴志》曰: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八 ◎职官部四十六

    ○王师 《汉书》曰:王式,字翁思,东平人。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七 ◎职官部四十五

    ○太子率更令 《六典》曰:率更令之职,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刻漏之政令。凡皇太子释奠於先圣先师,讲学齿胄,皆总其仪注,而为之导引。若皇太子备礼出入,乘轺车,位亚家令焉。 《汉书》曰:颜师古注曰:"掌知..

    4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六 ◎职官部四十四

    ○太子左右赞善大夫 《六典》曰:左赞善大夫,掌翊赞太子以规讽也。皇太子出入动静,苟非其德义,则必陈古以箴焉。右赞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宫臣则列於右阶之下。 《唐书》曰:贞元十六年,以山人崔芊为右..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五 ◎职官部四十三

    ○太子宾客 《六典》曰: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而先后焉。凡皇太子有宾客宴会,则为之上齿。 《汉书》曰: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致商山四皓,以为宾客。又孝武帝为太子,立博望苑以使通宾客,则其义..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 卷二百四十四 ◎职官部四十二

    ○太子太师 《六典》曰: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止於动静、起居、言语、视听,皆有以师焉。 《礼记·文王世子》曰: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於中,发形於外,是故其成也怿。出..

    3 太平御览 2025-09-2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