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庄子南华

02.齐物论:活着在等死

2025-10-17 12:05 古代文学

活着在等死

这个生命的主宰: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荆。

庄子说悟到了或没有悟到,同生命的本源没有关系,迷悟既然不二,我何必悟道呢?迷了也一样嘛,我找这个真宰二什么?如果我们听了很安慰,那就上了庄子的当了。庄子接着告诉你,要是找不到的话,一受其成形,一入胎受以后变成这个形体,生出来就有生命了。你以为自己活着啊?生命存在,庄子一句话:不亡以待荆出生的第一天,觉得自己是活着,实际上活着干什么?在等死。活了一百岁是等了一百年才死,活到八十岁嘛,从第一天生出来的时候,就等了八十年才死。

对于生命存在,按庄子的说法是: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荆换成佛学唯识学的说法,叫流注生、流注死。它像一股水流,不断的连接起来。在佛法唯识学中,这个名词讲得很好听,不像庄子说得那么露骨。如果我们把不亡以待颈这一句话看通了,有时会觉得特别伤感。不过不能璃庄子的,听了我们会很灰心。

活着在等死,这是庄子的话,对不对不知道,我们再等一等好了!接下来庄子又讲另一个现象:

与物相刃相,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生命活着同外界万物的一切,彼此像刀一样互相在争斗,互相在克制,也互相在欺骗。相刃相这个道理,按中国文化的陰陽家所说,就是生克的变化,互相相生,又互相相克。也相当于道家讲的:天地是万物之盗,人是天地之盗。所谓盗,修道的人就是小偷,什么打坐炼丹,打太极拳等等,都是把天地之华偷到自己这里来。但是要注意,我们的父母加上我,三个人联合起来偷了天地的神,然后有了我这个生命。这个活着的身体像马一样,一天天向前,向尽头很快地走。你想把生命停留在现有状况,永远做不到的。这看来是多可悲啊!这一段话看起来很消极,不过不要听庄子的,也并没有那么惨。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萧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人生一辈子都忙忙碌碌做什么呢?庄子这里干脆把内幕都拉开了,一句话: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役役,做自己身体的奴隶,做物质的奴隶。我们一日三餐下厨房,蒸上牛排阿面包阿饭阿面条啊,一天到晚勤劳苦得要命,就是为了这个身体,把它哄饱了以后,等一下又饿了,又要来了,所以是为身体作奴隶。人活着先是为身体作奴隶,然后为别人作奴隶,为儿女啊,为亲戚啊,为升职啊,终身役投,终身都在服役。结果在哪里呢?而不见其成功,最后是一无所成地跑掉了。《易经》的坤卦也有一句话,无成有终,一生看不到成果。伹是有没有结果呢?有结果,儿女讲起当年爸爸怎么样,总算有这么一个结果,已经是很好的一面了。

萧然是形容词,就是这样子;疲役,为生命所奴役,一辈子都在疲劳到极点的状态。我们真正的归宿在哪里?找不到。可不哀邪!”上面来一句可不悲邪!”这儿又来一句可不哀邪!”我们听听,简直声泪俱下了。生命的价值被《庄子》这一段批驳得一塌糊涂,这个还不算数:

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假定你修道,真做到了长生不死,有什么用处呢?就算活一万年,也不过多等了一万年才死。所以这个形体的生命,毕竟非究竟,不是真道。为什么说活到长命百岁,乃至长命万岁,没有用呢?庄子说如果你活了一百岁呀,一百岁的老头子和年轻人的神完全两样,其实我们明天同今天的神都会不同,所以昨天晚上,我们几个老朋友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就讲:老了就不去作事情了,想做,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耐烦。这个不耐烦就是体能不够。年轻人对越麻烦的事情越有兴趣,格老子,非碰它一下不可!”老了碰不动了,就不行了,这是形化,形体的变化。其心与之然,心已经随着身体外形变化,体能的消耗。也演变去了。我们现在看花、喝酒,去跳舞、去听歌,绝不是十几岁时听歌的感觉,可不谓之大哀乎?活长了又有何用呢?长生不死做个神仙又值几钱呢?这是真正的大悲哀。

猜你喜欢

  • 02.齐物论:成亏之间

    成亏之间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这里我们看了庄子的文章,再看历史上写古文的很多的名人,如宋朝的苏东坡,他全体是采用《庄子》的东一句西一..

    0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生命的来源

    生命的来源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通过对道的研究,对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辩论,庄子提出来,中国上古早就有人懂得形而上的道。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他的智能高到..

    0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予,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这一段是骂世人的,也是警告世人。我们人不晓得用这个庸,..

    1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唯达者知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因为有形而下,形而上的道理不同,在这里产生一个现象。这里讲:莛茅草的一根杆杆,很细,很轻贱,很脆弱;楹: 一个大柱头,大殿的柱子,很粗,很大..

    1 古代文学 2025-10-18
  • 02.齐物论:引喻失义

    引喻失义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为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方生之说

    方生之说彼是,方生之说也。这是个纲领,下面庄子就论辩这个东西。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一段完全是逻辑的论辩。庄子为什么写这一段文字?在战国时代,我们文化..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庄子先提出两个原则: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无时不在,恶乎隐,没有哪个地方遮起来看不见。实际上道普..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师心自用

    师心自用这么说来人生太悲哀了,《庄子》下面又是一转,这就是禅宗所讲的转语。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人生啊,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茫茫然吗?而人亦有不芒者乎?人类也有人真正找到了生..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真宰是谁

    真宰是谁非彼无我,非我无所龋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必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形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孩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悦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

    1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世上无如人欲险

    世上无如人欲险下面庄子形容一个人思想用多了,用心过度了,魂和魄相分割: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这是形容心理状况。普通的人,不知神与气相交的道理,每天醒了以后,一接触到..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咸其自取

    咸其自取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吹万不同,风刮过来,那个吹的味道,庄子起了个名词叫做吹万。我们现在说吹牛,这个吹是从《庄子》来的。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年轻时候见到的事情。..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人籁地籁天籁

    人籁地籁天籁中国後来许多禅宗祖师都是这样,讲着讲着不讲了,问你懂不懂?看你还楞眉楞眼站在那里的话,就给你一棒:去你的,没有脑子。就不讲了。南郭子綦不是这个作风,他回答颜成子游,我已经进入无我的境界了,..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2.齐物论:生灭变化无常

    这是研究《庄子》最头疼,问题夹杂得最多的篇文章。《齐物论》的思想、理路给人的感觉是:汪洋博大,堂皇迷一离,因为它中间说的内容太丰富,太丰富了!我们往往把它前后的逻辑把握不住,所以古人都批评《庄子》的文..

    5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之乡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我们看到这里可以想象成,这是当时谈话记实的剧本。庄子跟惠子素来..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不龟手之药

    不龟手之药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

    4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尧让天下

    尧让天下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一尸一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真俗不二

    真俗不二第六种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第七种人妙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种人没有看见过,不过满地都是,他是大乘境界。乘的是什么?乘的是天地之正气,气是我加上的。什么叫..

    2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出格的高人

    出格的高人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上面提到了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君,而征一国者这四等人材,而且都是领袖人材。什么叫领袖?出人头地,比人家高明一点。你看有的人做小老板蛮好,像我有个同乡的朋友,开馆子发了大..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 01.逍遥游:四等人材

    四等人材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

    3 古代文学 2025-10-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