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三百三 ◎兵部三十四

2025-09-24 15:28 太平御览
○征伐上

  《释名》曰:伐,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

  《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书》曰:葛伯仇饷汤,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

  又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诗》曰:《东山》,周公东征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又曰:《六月》,宣王北伐也。六月栖栖,戎车既饰。四牡骙骙,载是常服。薄伐獫狁,以奏肤功。有严有翼,共武之服。

  又曰:《采芑》宣王南征也。蠢尔蛮荆,大邦为柔。

  又曰: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又曰: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又曰:笃生武王,保祐命尔,燮伐大商。(燮,和也。)

  又曰: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谅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肆,疾也。)

  又曰:《文王有声》继伐也。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卒其伐功也。

  又曰: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褒荆之旅。(《传》云:罙,深也。笺云:有钟鼓曰伐。冞,冒也。殷道衰而楚人叛商宗挞,然奋扬威武出兵伐之也。)

  《礼记》曰:吴侵陈,斩祀杀厉。(祀神谓有屋树者。厉,疾病。)师还出境,陈太宰嚭使於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善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者则谓之何?"(太宰、行人,官名。)太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获,犹系虏之人。二毛,发鬓斑白者。)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欲微切之,故其言似若不审也。)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毙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者也。"(又微之,终其意也。吴、楚、晋号称王。)

  《周礼》曰:大司马之职,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侵外,则墠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犯令侵政,则杜之;放杀其君,则残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大戴礼》曰:明主之所征,必道之所废者也。彼废道而不行,然后诛其君,改其政,吊其民,而不夺其财也。故曰明主之征也,犹时雨也,至则民说。

  《左传》曰: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锺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又曰:吴子诸樊伐楚,门于巢。(巩巢门也。)巢牛臣曰:"吴王勇而轻,若启之,将亲门。我获射之,必殪。(殪,死。)是君也,疆其少安!"吴子门焉,牛臣隐於短墙以射之,卒。

  又曰:晋师伐楚至於邲,楚师出阵。楚将孙叔敖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元戎,戎车在前军。言王者军行必有戎车十乘,在前开道,先人为备御之也。)《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夺,敌战也。)遂疾进师,车骑卒奔,乘晋师。荀林父不知所为,鼓於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两手曰掬。)下军裨将赵婴齐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故败而先济。

  又曰:晋伐齐,齐侯驾,将走邮棠。(邮棠,齐邑。邮,羽求切。)太子与郭荣扣马,(太子,光也。荣,齐大夫。)曰:师速而疾,略也。(言欲行略其地,无久攻意。)将退矣,君何惧焉!且社稷之主,轻则失众。君必待之。"将犯之,太子抽剑断鞅,乃止。于是,晋师东侵至潍,南及沂。(齐侯纳太子谏,故获不败也。)

  又曰: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成,平。)陈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公也。)陈侯曰:"宋、卫实难,(可畏难也。)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又曰:齐君之无道也。兴师而伐远,方会之。

  又曰: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於难。隋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又曰:初,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以周班,后郑,郑人怒,请师於齐。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

  又曰:吴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

  又曰: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谓二年假晋道伐夏阳也。)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辅,颊辅。车,牙车也。)公不听,后遂为晋所灭。

  又曰: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衣之偏衣,佩之金玦。先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又何患焉!"狐突曰:"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里克曰:"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将焉用之也。"

  又:齐侯伐楚,楚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尔,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也?"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汝实征之。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供,寡人是徵。昭王南征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又曰: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又曰:十年,公会郑伯伐宋。壬申,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郑伯后期,而公独败宋师,故郑伯独进兵以入郜。入而不贪,命鲁取之,推功上爵,让以自赞也。)君子谓郑庄公曰:"於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

  又曰:卫大旱,宁庄子曰:"周饥克殷而年丰,今邢方无道,诸侯无伯,(伯,长也。)天其或者欲使卫讨邢乎?"从之,师兴而雨。

  又曰:公伐邾,取须句。公卑邾,不设备而御之。(卑,小也。)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蜂虿有毒,而况国乎?"弗听。及邾,战於升陉,我师败绩。

  又曰:楚子以诸侯伐吴。使屈申围朱方,(朱方,吴邑,庆封所封也。屈申,屈荡之子也。)克之。执庆封而尽灭其族。(庆封以襄二十八年奔吴也。)将戮庆封。椒举曰:"臣闻无瑕者可以戮人。其肯从於戮乎?"(言不肯默而从戮也。)王不听,负之斧钺,以徇于诸侯,使言曰:"无或如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其大夫。"(齐崔杼弑其君,庆封其党也,故以弑君罪责之。)庆封曰:"无或如楚恭王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诸侯。"王使速杀之。

  又曰:四月,郑人侵卫牧,(牧卫邑也。《经》书夏四月葬卫桓公。今《传》直言夏而更以四月附郑人侵卫牧者於下事宜得月以明事之先后,故不复备举《经》文也。)以报东门之役。(东门役在四年。)

  又曰:秋,卫伐邢以报免有之役。(邢不速退,所以独见伐也。)

  又曰:夏,赵盾救焦,遂自阴地,有诸侯之师侵郑,以报大棘之役。

  又曰:晋荀息请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於虞,犹外府也。"公曰:"宫之奇在。"对曰:"宫之奇为人懦,不能强谏,且少长於君,君昵之。虽谏,将不听。"乃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冀之既病,则亦惟君故。今虢为不道,保於逆旅,侵獘邑之南鄙。敢请假道以请罪於虢。"虞公许之。

  又曰:晋侯伐曹,假道於卫。(曹在卫东故也。)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从汲郡南度,出卫南而东也。)侵曹伐卫。

  《公羊传》曰: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战,不言伐何?避嫌也。

  又曰:二月,公侵宋。曷为或言侵、或言伐?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注云:精,犹精密也。推兵入境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者也。)

  《论语》曰: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又曰:季氏将伐颛臾。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於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韩诗外传》曰:楚王欲伐晋,告士大夫有谏者死。叔敖曰:"臣园中有榆,榆上有蝉,蝉方奋翼悲鸣,不知螳螂在其后,欲获而食之,螳螂取蝉,不知黄雀在其后。"

  又曰:修武属河内,本殷之宁邑。武王伐纣,勒兵於宁,改曰"修武",今怀州也。

  《家语》曰:孔子言於定公曰:"大夫家无藏甲,邑无百雉之城,(高丈长丈曰堵,三堵曰雉。)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叔孙辄不得意於季氏,因费宰公不狃率费人以袭鲁,攻之入,及台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勒士众下伐之。费人北,遂隳之。强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

  又曰:孔子曰:"明王之征,犹时雨之降。行地弥博,得亲弥众,是还师於衽席之上也。"

  《国语》曰:吴伐越,越王勾践请嫡女执箕帚,嫡男奉盥匜,(匜,沃盥器也。)以随诸御;春秋贡献,不懈于王府。吴王曰:"吾将许越成。"申胥谏曰:(申胥,楚臣伍胥。)"不可许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吴王不听,乃许盟。将伐齐,申胥谏曰:"越之在吴,犹人有腹心之疾。今非越是图,而齐、鲁为忧。夫齐、鲁譬诸疾,疥癣也,岂能涉江、淮与我争此地哉?"王弗听。

  又曰:谋甫谏曰:"不可。先王之於民,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昔我先王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於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弈世载德,不忝前人。至於武王,昭前人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於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国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翟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又不至则修刑。於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於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其德,无勤民於远矣。是以近无不至,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仕之终也,大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也。吾闻夫犬戎树惇,率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又曰:文公即位二年,欲用其民,(用,其征伐。)子犯曰:"民未知义,(未知尊上之义。)盍纳天子以示之义?"(时天子以子带之难在郑地汜。)乃纳襄王於周。公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信。"乃伐原。(谓信上令以五日之粮,粮尽不降命去之。)曰:"可矣乎?"对曰:"民未知礼,盍大蒐,备师尚礼以示之?"(蒐所以明尊卑、顺少长、习威仪也。)乃大蒐於被庐。(被庐,晋地。)作三军。使郤縠将中军,以为大政,(大掌国政。)郄溱佐之。子犯曰:"可矣。"(可用也。)遂伐曹、卫,出穀戍,释宋围,败楚师于城濮。于是乎遂伯。(穀,齐地也。)

  《战国策》曰:赵且伐燕。苏代谓燕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见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蚌脯。'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有死鹬。'两者不能相舍,而渔者并擒之。今赵且伐燕,不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大王熟计之。"惠王曰:"善。"乃止。

  又曰:苏秦谓秦惠王曰:"战车万乘,奋击百万,可并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郊。"王曰:"寡人闻:毛羽不丰满,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蒲逐,黄帝伐涿鹿,尧伐欢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王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罔有不战者也。夫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自攻,迫则杖戟相踵,兵胜於外,义强於内,威在於上,民伏于下。今欲并天下,陵万乘,黜敌国,制海内,臣诸侯,非兵不可。"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三百四十三 ◎兵部七十四

    ○剑中 《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三大二小,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钜阙。秦客薛烛善相剑,王取豪曹示之,薛烛曰:"非宝剑也,夫宝剑五色并见,今豪曹五色黯然..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四十二 ◎兵部七十三

    ○剑上 《释名》曰: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其旁鼻曰镡。(音寻。)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曰锋,末之言也。 《韵集》曰:镡,(音覃)剑口也。《方言》曰:鞘,(音肖。)谓之室..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四十一 ◎兵部七十二

    ○旆 《说文》曰:旆者,旆然垂也。 《尔雅》曰:续旐曰旆。(帛续旐末为燕尾也。) 《左传》曰:楚令尹南辕反旆。 又曰:拔旆投衡乃出。 又曰:晋楚战,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玉,楚令尹也。)子西将左,子上将..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四十 ◎兵部七十一

    ○常 《释名》曰:九旗之名,日月为常。画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尚书·君牙》曰: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 《周礼》曰:日月为常,十二旒。 《河图》曰:风后曰:"予告..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九 ◎兵部七十

    ○叙兵器 《礼记》曰:冕弁兵革藏於私家,是谓胁君。 《周礼》曰:司兵掌五兵。(五兵者:戈、殳、戟、矛、牟夷。) 《左传》曰:孔文子将攻太叔,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闻之矣,兵甲之事未之学也。" 《春秋..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八 ◎兵部六十九

    ○角 徐广《车服仪制》曰: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之马,或云本出吴越。 《晋书·安帝记》曰:桓玄制龙头角。或曰所谓亢龙角者也。 《晋中兴书》曰: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御史中丞司..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七 ◎兵部六十八

    ○攻具下 《通典·卫公兵法·攻城战具篇》曰:作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生牛皮蒙之,下可藏十人,填隍推(土回切。)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火木石所不能败。谓之轒辒车。(凡力有余者,攻,先绝诸国之交,使无外救。..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六 ◎兵部六十七

    ○攻具上 《诗》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毛苌曰:仇,匹也。钩,钩梯,所以上城者也。临,临车也。冲,冲车也。墉,城也。) 《左传》曰:晋使解杨如宋,使无降楚。郑人囚..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五 ◎兵部六十六

    ○营垒 《孙子》曰:绝斥泽,惟亟去无留。(斥,咸卤之地。水草恶,浸洳不可处军也。亟,纪力切。)为交军於斥岸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不得已与敌战而会斥泽之中,当背稠树以为固守也。)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四 ◎兵部六十五

    ○辎重 《释名》曰:辎,厕也。谓军粮什物杂厕载之,以其累重,故称辎重。(《后汉书》注曰:辎,车名也。) 《孙子》曰:使敌不得至者,险害之地。(攻其所必救,能守其险害之要路,敌不得自致。故王子曰:一犬当穴,..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三 ◎兵部六十四

    ○屯田 《汉书》曰:昭帝始元二年,诏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调,谓发选之也。故吏,前为官职者也。今其郡习战射士於张掖为屯田也。调,音从钓切。将,音子亮切。朔方、张掖、并今郡地也。) 又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二 ◎兵部六十三

    ○据要 《吴子》曰:凡行师越境必申地形,审知主客之向背。地形若不悉知,往必败矣。故军有所至,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必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也。 《战国策》曰:秦师伐韩,围阏与。..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一 ◎兵部六十二

    ○斥候 《后周书》曰:韩果性强记,兼有权略,所行之处,山川形势辄能记忆。兼善伺敌虚实,揣知情状。有潜匿溪谷欲为间侦者,果登高望之,所疑处往必有获。太祖由是以果为虞候都督。每从征行,常领候骑昼夜巡察,略..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 ◎兵部六十一

    ○警备 《孙子》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也,恃吾有能以待之也;无恃其不攻吾也,恃吾不可攻也。(安则思危,存则思亡,常有备也。) 《左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又曰:诸侯相见,军卫不撤,警也。 又曰:晋栾..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九 ◎兵部六十

    ○征应 《汉书》曰: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围水绝,广利拔刀刺山,飞泉涌出。 又曰:王莽出军,祖都门外,天雨沾衣,长老叹曰:"是谓泣军。" 王隐《晋书》曰:咸康元年,督护王随领三千人讨宁州贼,三角皆裂,军人恶之。..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八 ◎兵部五十九

    ○从军 《诗》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又曰:鸨羽,刺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父母也。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 《汉书·张良传》曰:良性多病,未尝持..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七 ◎兵部五十八

    ○献俘 《诗》曰:一月三捷。 《左传》曰:秋七月丙申,振旅凯以入于晋,(凯,乐也。)献俘授馘,饮至大赏,(授,数也。献楚俘于庙。)征会讨贰,(征会诸侯,将冬会于温。)杀舟之侨以徇於国,民於是大服。 又曰:晋侯..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六 ◎兵部五十七

    ○擒获下 《晋书·载记》曰:刘曜光禄大夫游子远与氐羌伊余战。伊馀有骄色,子远候其无备,夜誓众,蓐食,晨大风、震雾。子远曰:"天赞我也。"躬先士卒,扫壁而出,迟明覆之,生擒伊馀,悉俘其众。 《二石伪事》曰:..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五 ◎兵部五十六

    ○乞师 《左传》曰: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公子遂,鲁卿。) 又曰:东门襄仲、臧文如楚乞师。(襄仲居东门,故以为氏。臧文为襄仲副使,故不书。) 又曰:夏公使如楚乞师,以伐齐。(公不事齐,与晋盟,故惧而乞师..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四 ◎兵部五十五

    ○招 《左传》曰:鲁叔弓帅师围费,弗克,败焉。(为费所败。)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非也。(区夫,鲁大夫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供其困乏。费来如归,南氏亡矣。人将叛..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