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三百二十八 ◎兵部五十九

2025-09-24 17:28 太平御览
○从军

  《诗》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又曰:鸨羽,刺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父母也。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

  《汉书·张良传》曰:良性多病,未尝持兵将,常为画策臣时从行。

  《后汉书》曰:周嘉字惠文,仕郡为主簿。王莽末,群盗入汝阳,嘉从太守何敞讨贼,为流矢所中。贼围十重,白刃交集,嘉以身捍之,曰:"嘉请以死赎君命。"后太守寇恂举为孝廉,拜侍郎。引见,问遭难之事,诏嘉尚公主,嘉称疾不肯当。

  《梁书》曰:曹景宗为竟陵太守,及帝起兵,景宗聚族并率五服内子弟三百人从军。

  《后魏书》曰:张衮字洪龙,上谷沮阳人也。好学有文才。太祖为代王选为左长史,决策帏幄,太祖器之,礼遇优厚。

  又曰:韩茂从讨平凉,当茂所冲,莫不应弦而殪。由是世祖壮之。

  又曰:张衮从太祖破贺讷,登勿居山,聚石为峰,以记功德,命衮为文。

  又曰:窦代田从讨平凉,击破赫连定、得奚斤等。世祖以定妻赐之,诏斤膝行授酒于代田,敕斤曰:"全尔命者代田功也。"进爵长广公。

  《隋书》曰:郭荣,辽东之役以功进位左光禄大夫。明年,帝复事辽东,荣以为中国疲敝,万乘不宜屡动。乃言于帝曰:"戎狄失礼,臣下之事。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岂有亲辱大驾以临小寇!"帝不纳,复从军攻辽东城,荣亲蒙矢石,昼夜不释甲胄。

  王粲《从军诗》曰: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又曰: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

  鲍明远《代东武吟》曰: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迫虏近塞垣。

  曹子建诗曰:从军度函谷,驰马过西京。

  嵇叔夜《赠彦才入军》诗曰:良马既闲,丽服有辉。风驰霓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陆机《从军行》曰: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苦哉远征人,附心悲如何?

  薛莹《答华永先诗》曰:桴鼓常在侧,笔研永欲捐。卷衮不复开,干戈以为权。

  刘义恭《拟古》诗曰:束甲辞京洛,负戈事乌孙。后军济太河,筑垒黎阳屯。旦闻羽檄飞,夕见边驿奔。

  ○羽书

  《史记》曰:齐使鲁连为书,以箭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知者不背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忠废名灭,后代无称,非智也。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曹沫二公者非不能效小节、弊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绝代,功名不立,非智也。故业与王霸争流,名与天壤相飏,公其图之。"燕将自杀。

  《汉书·高帝纪》曰:武臣自立为赵王,沛令欲以沛应之。恐有变,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乃书帛射城中与沛父老。父老乃杀沛令,开门迎高祖。

  《后汉书》曰:隗嚣檄告州郡,言王莽之罪,越楚之竹不足以书其恶。

  《魏志》曰:关羽围行征南将军曹仁於樊。赵俨以议郎参仁军事。俨谓军将曰:"今贼独盛,我徒卒单少,而仁隔绝,不得同力。前军逼围,遣谋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然后表里俱发,破楚必矣。"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射飞书,与仁消息。

  《晋书》曰:初,安南将军甘卓与左将军隋王承书,劝使固守,当以兵出沔口,断王敦归路,则湘围自解。承答其书,略曰:"足下若能卷甲电赴,犹或有济,若其狐疑,求我枯鱼之肆矣。"

  《梁后略》曰:己酉,上自长沙寺移住天居寺。是日,北射书城内:"今者行兵,不贪城隍土地,不贪子女玉帛,志存救弊,济此生民,广访民人,择善而立。梁朝士庶尚未相领解,蚁聚穷城,寂无求问,寻此异卜,良用疑惑。"

  又曰:褚萝率其下五百人,乘大舰於鹿头后湖,以备水战。北军聚而观。萝乃掉舰向岸,北军引去,萝亦回归。上乃射书北军,大开赏募,有能斩送贼师者封五千户侯,赐绢万匹。

  ○占候

  《孙子》曰:天者,阴阳、寒暑、节制也。(谓顺天行诛,因阴阳四时、刚柔之制。故《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受爱吾人。"若细雨沐军,临机必有捷;回风相触,道远而无功。云类羊群,必走之道;气如惊鹿,必败之势。黑云出垒,赤气临军,皆败之兆。若烟非烟,此庆云也,必胜。若雾非雾,是泣军也,必败。是知风云之占,其来久矣。)

  《孙子占》曰:三军将行,其旌旗从容以向前,是为天送,必亟击之,得其大将。三军将行,其旌旗垫(音店)然若雨,是为天霑,其师失。三军将行,旍旗乱於上,东西南北无所主方,其军不还。三军将阵,雨甚,是为浴师,勿用阵战。三军将战,有云其上而赤,勿用阵,先阵战者莫复其迹。三军方行,大风飘起於军前,右周绝军,其将亡。右周中,其师得粮。

  《左传·僖公五年》曰:晋侯围上阳,问於卜偃曰:"何时克之?"对曰:"童谣云:丙子之辰,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到于邢丘,轭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惧,召太公而问之曰:"纣未可伐乎?"太公曰:"不然。轭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者,欲洒吾兵也。"

  《后汉书》曰:韩遂屯美阳,董卓与战,辄不利。十一月夜,有流星如火光,长十馀丈,照遂营中,驴马尽鸣,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

  又曰:王寻、王邑攻南阳,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负户而汲。王凤等乞降,不许。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气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尺而散,吏士皆厌伏。(《续汉志》曰:云如坏山所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坠,其下覆军杀将,血流千里。厌音一叶反。)

  《晋书·载记》曰:刘曜。咸和三年,曜梦三人金面丹唇东向逡巡,不言而退,曜拜而履其迹。旦,召公卿以下议之。朝臣咸贺以为吉祥,唯太史令任义进曰:"三者,历运统之极也;人为震位,王者之始,次也;金为兑位,物衰落也;唇丹不言,事之毕也;逡巡揖让,退舍之道也;而拜者,屈伏於人;履迹而行,慎勿出疆也。东井,秦分也,五车,赵分也,秦兵必暴起亡主,众师留败赵地。远至三年,近至七八日,应不远。愿陛下思而防之,"曜大惧。

  又曰:石季龙攻张重华,谢艾拒之。艾建牙旗盟将士,有西北风吹旌东南指,曰:"风为令,今旗指之,天所赞也,破之必矣。"军次神鸟,王擢与前锋战,败遁,还河南,还讨叛虏斯骨贞万馀落破之。

  又《天文志》曰:水与金合为变,谋为兵。夏入太白中上出,破军杀将。

  又曰:元兴二年八月庚子,太白犯岁星在上将。

  又曰:永兴二年四月丙子,太白犯狼星。占曰:"大兵起。"九月,岁星守东井。占曰:"有兵。"井又秦分野,是年,苟师破公师,蕃张方破苑阳,王虓关西诸将攻河间王,颙奔走,东海王迎杀之。永和十四年十二月,慕容俊遂据临漳,尽有幽、并、青、冀之地,缘河诸将奔散,河津隔绝。

  又曰:戊子,月犯牵牛大星。占曰:"牵牛,天将也。"

  又曰:义熙十四年十月癸巳,荧惑入太微,犯西蕃上将,乃顺行至左掖门。

  又曰:辰星当出不出,是谓击卒,兵大起。在於房心间,地动。

  又曰:凡有蚀五星,其国皆主岁以饥,荧惑以乱,镇以弑太白以强国,战辰星以女乱。

  又曰:辰星不出,太白为客,其出,太白为主。出而与太白不相从,乃各出一方为格野,虽有军,不战。

  《隋书》曰:长孙晟以边功授上开府仪同三司,复遣还大利,安抚新附。仁寿元年,晟表奏曰:"臣夜登城楼,望见碛北有赤气长百馀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谨验兵书,此名洒血,其下之国,必且破亡。欲灭匈奴,宜在今日。"诏杨素为行军元帅、晟为受降使者北伐。二年,军次北河,值贼帅思力侯斤等领兵拒战,与大将军梁默击走之。转战六十馀里,贼众多降。

  《唐书》曰:武德中,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祐据丹阳反。遣赵郡王恭为行军元帅讨之。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中皆失色。恭举止自若,谕之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自顾无负于物,诸君何忧惧之深?公祐恶积祸盈,今承庙算以致讨,盆中之血,乃公祐授首之征。"遂尽欢而罢。时人服其识度而能安众,竟平公祐焉。

  又曰:李晟之将复京师也,时荧惑守岁,久之方退。宾介或劝晟曰:"今荧惑已退,皇家之利也,可速出兵。"晟曰:"天子外次,人臣当死节,垂象玄远,吾安知天道"。至是,谓参佐曰:"前者公劝晟出兵,非敢拒也。且军士可用之,不可使知之。尝闻五纬盈缩无准,惧复来守岁,则我军不战而自溃矣。"参佐叹服,皆曰:"非所及也。"寻拜晟为司徒兼中书令。

  《三国典略》曰:十一月癸未,梁主阅戎,於津阳门外立二城,南为吴地,北为虏城。西北风甚急,溥天昏暗,幡旗南靡,乃移虏军度南城,吴军度北城,以顺风也。俄而骤雨暴降,梁主轻辇还宫,至城而霁,观者怪之。

  又曰:太原郡王高洋督兵攻王思政,陷於颍川,遂入东魏。先是,长社夜声如车骑从西北向有城,居二日,黑风起於乾地,吹水入城,城坏,风羊角而上。

  又曰:侯瑱败王琳于梁山,琳及萧庄并奔于齐。初东关水舟舰得通,琳引合肥之众相次而下。瑱与琳合战,琳军少却,退保西岸。及夕,东北风大起,吹其舟舰没于沙中。夜有流星坠于琳营。及旦风静,琳入浦修船,以鹿角绕岸,不敢复出。

  《六韬》曰:周武王伐纣,师至泥水牛头山,风雨甚疾,旗鼓毁折。王之骖乘惶震而死。

  太公曰:用兵者,顺天道未必吉,逆之未必凶。若失人事,三军败亡。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智将不废而愚将拘之。若乃好贤而能用,举事而得,此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不祷祝而福从。"遂命驱之前进。周公曰:"今时逆太岁,龟灼凶,卜筮不吉,星变为灾,请还师。"太公怒曰:"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以飞廉为政,伐之有何不可?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乃焚龟折蓍,援枹而鼓,率众先涉河。武王从之,遂灭纣。

  又曰:从孤击虚,高人无徐,一女子当百夫。风鸣气者贼存在十里,鸣条百里,摇枝四百里。雨霑衣裳者谓润兵,不霑者谓泣兵。金气自鸣及焦气者,军疲也。

  又曰:武王使散宜生卜伐殷,钻龟,龟不兆。下占於地,数蓍,蓍交而折。祖行之日,雨辎车至轸。行至之日,帜折为三。宜生曰:"四凶不祥,不可举事。"太公进曰:"退,非子之所及也。圣人生天地之间,承衰乱而起,龟者枯骨,蓍者折草,何足以辨吉凶。祖行之日雨辎车至轸,是洗濯甲兵也。行之日帜折为三,是军分为三,如此斩纣之首,吉也。"

  《抱朴子》曰:晋太康二年,京邑始乱,三国举兵攻长沙,王人小民张昌反於荆州,奉刘尼为汉主。乃遣石冰击定扬州,屯於建业。宋道冲说冰求为丹阳太守,到郡发兵以攻冰召余为贮兵都尉。余年二十一,见军旅不得已而就之。宋侯不用吾计,数败。吾令宋侯从月建住华盖下,遂收合馀烬,从吾计,破石冰焉。

  又曰:凡战,观云如走鹿形者,败军之气也。

  《兵法秘诀》曰:镇星所在之宿,其国不可伐。又彗星见大明,臣下纵横,民流亡无所食,父子坐离,夫妇不相得。四维有流星,前如瓮,后如火光,竟天如雷声,名曰"天狗"。其下饥荒,民疾疫,群臣死。流星东北行,名天冈,天海之口,必有大水土功。又四维有流星,入以后有白气如云状,似车轮,是谓啮食,其下大兵,中国多盗贼。又有星如斗,见北斗,名为旬始,天下大乱,诸侯争雄。

  《玄女兵法》曰:凡行兵之道,天地大宝得者全胜,失者必负。北斗之中,禽有旬始,状像雄鸡,制百兵之母。能得其术,何神不使。九地九天,各有表里,三奇六合主威军事。

  又曰: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募求术士,乃得伍胥。与之言曰:"今日余攻蚩尤,三年城不下,其咎安在?"伍骨曰:"此城中之将,为人必白色、商音,帝始攻时,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黄帝为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以战为之。"黄帝曰:"善!为之若何?"伍骨曰:"臣请攻蚩尤,三日城必下。"黄帝大喜。其中黄直曰:"帝积三年攻蚩尤而城不下,今子欲以三日下之,何以为明?"伍骨曰:"不如臣言,请以军法论。"黄帝曰:"子欲以何时?""臣请朱雀之日日正中时,立赤色徵音绛衣之军于南方,以辅角军;臣请以青龙之日平旦时,立青色角音青衣之军于东方,以辅羽军;臣请以玄武之日人定时,立黑色羽音黑衣之将于北方,以辅商军;臣请以白虎之日日入时,立白色商音白衣之将于西方,以辅宫军。四将以立,臣请为帝以黄龙之日日中,建黄旗于中央,以制四方。"五军已具,四面攻蚩尤,三日其城果下,黄帝即封骨世世不绝。

  又曰:战斗不法,当从九天之上击九地之下,众士默默,人无见者。九天者,春在青龙,夏在朱雀,秋在白虎,冬在玄武。四神为九天,其冲为九地。

  《星占》曰:太白出高,用兵深入敢战者,吉。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兵书》曰:气聚如龙、如鹄尾者,其下兵军破败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三百四十三 ◎兵部七十四

    ○剑中 《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三大二小,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钜阙。秦客薛烛善相剑,王取豪曹示之,薛烛曰:"非宝剑也,夫宝剑五色并见,今豪曹五色黯然..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四十二 ◎兵部七十三

    ○剑上 《释名》曰: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其旁鼻曰镡。(音寻。)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曰锋,末之言也。 《韵集》曰:镡,(音覃)剑口也。《方言》曰:鞘,(音肖。)谓之室..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四十一 ◎兵部七十二

    ○旆 《说文》曰:旆者,旆然垂也。 《尔雅》曰:续旐曰旆。(帛续旐末为燕尾也。) 《左传》曰:楚令尹南辕反旆。 又曰:拔旆投衡乃出。 又曰:晋楚战,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玉,楚令尹也。)子西将左,子上将..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四十 ◎兵部七十一

    ○常 《释名》曰:九旗之名,日月为常。画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尚书·君牙》曰: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 《周礼》曰:日月为常,十二旒。 《河图》曰:风后曰:"予告..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九 ◎兵部七十

    ○叙兵器 《礼记》曰:冕弁兵革藏於私家,是谓胁君。 《周礼》曰:司兵掌五兵。(五兵者:戈、殳、戟、矛、牟夷。) 《左传》曰:孔文子将攻太叔,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闻之矣,兵甲之事未之学也。" 《春秋..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八 ◎兵部六十九

    ○角 徐广《车服仪制》曰: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之马,或云本出吴越。 《晋书·安帝记》曰:桓玄制龙头角。或曰所谓亢龙角者也。 《晋中兴书》曰: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御史中丞司..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七 ◎兵部六十八

    ○攻具下 《通典·卫公兵法·攻城战具篇》曰:作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生牛皮蒙之,下可藏十人,填隍推(土回切。)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火木石所不能败。谓之轒辒车。(凡力有余者,攻,先绝诸国之交,使无外救。..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六 ◎兵部六十七

    ○攻具上 《诗》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毛苌曰:仇,匹也。钩,钩梯,所以上城者也。临,临车也。冲,冲车也。墉,城也。) 《左传》曰:晋使解杨如宋,使无降楚。郑人囚..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五 ◎兵部六十六

    ○营垒 《孙子》曰:绝斥泽,惟亟去无留。(斥,咸卤之地。水草恶,浸洳不可处军也。亟,纪力切。)为交军於斥岸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不得已与敌战而会斥泽之中,当背稠树以为固守也。)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四 ◎兵部六十五

    ○辎重 《释名》曰:辎,厕也。谓军粮什物杂厕载之,以其累重,故称辎重。(《后汉书》注曰:辎,车名也。) 《孙子》曰:使敌不得至者,险害之地。(攻其所必救,能守其险害之要路,敌不得自致。故王子曰:一犬当穴,..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三 ◎兵部六十四

    ○屯田 《汉书》曰:昭帝始元二年,诏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调,谓发选之也。故吏,前为官职者也。今其郡习战射士於张掖为屯田也。调,音从钓切。将,音子亮切。朔方、张掖、并今郡地也。) 又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二 ◎兵部六十三

    ○据要 《吴子》曰:凡行师越境必申地形,审知主客之向背。地形若不悉知,往必败矣。故军有所至,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必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也。 《战国策》曰:秦师伐韩,围阏与。..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一 ◎兵部六十二

    ○斥候 《后周书》曰:韩果性强记,兼有权略,所行之处,山川形势辄能记忆。兼善伺敌虚实,揣知情状。有潜匿溪谷欲为间侦者,果登高望之,所疑处往必有获。太祖由是以果为虞候都督。每从征行,常领候骑昼夜巡察,略..

    2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三十 ◎兵部六十一

    ○警备 《孙子》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也,恃吾有能以待之也;无恃其不攻吾也,恃吾不可攻也。(安则思危,存则思亡,常有备也。) 《左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又曰:诸侯相见,军卫不撤,警也。 又曰:晋栾..

    2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九 ◎兵部六十

    ○征应 《汉书》曰: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围水绝,广利拔刀刺山,飞泉涌出。 又曰:王莽出军,祖都门外,天雨沾衣,长老叹曰:"是谓泣军。" 王隐《晋书》曰:咸康元年,督护王随领三千人讨宁州贼,三角皆裂,军人恶之。..

    2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七 ◎兵部五十八

    ○献俘 《诗》曰:一月三捷。 《左传》曰:秋七月丙申,振旅凯以入于晋,(凯,乐也。)献俘授馘,饮至大赏,(授,数也。献楚俘于庙。)征会讨贰,(征会诸侯,将冬会于温。)杀舟之侨以徇於国,民於是大服。 又曰:晋侯..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六 ◎兵部五十七

    ○擒获下 《晋书·载记》曰:刘曜光禄大夫游子远与氐羌伊余战。伊馀有骄色,子远候其无备,夜誓众,蓐食,晨大风、震雾。子远曰:"天赞我也。"躬先士卒,扫壁而出,迟明覆之,生擒伊馀,悉俘其众。 《二石伪事》曰:..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五 ◎兵部五十六

    ○乞师 《左传》曰: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公子遂,鲁卿。) 又曰:东门襄仲、臧文如楚乞师。(襄仲居东门,故以为氏。臧文为襄仲副使,故不书。) 又曰:夏公使如楚乞师,以伐齐。(公不事齐,与晋盟,故惧而乞师..

    1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四 ◎兵部五十五

    ○招 《左传》曰:鲁叔弓帅师围费,弗克,败焉。(为费所败。)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非也。(区夫,鲁大夫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供其困乏。费来如归,南氏亡矣。人将叛..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 卷三百二十三 ◎兵部五十四

    ○败 《易》曰:投戈散地,六亲不相能保。 《礼记》曰:谋人之军,败则死之。 又曰: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马惊败绩。 《左传》曰:凡师,敌未阵曰败某师,皆阵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

    0 太平御览 2025-09-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