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御览 / 李昉

卷四百三十 ◎人事部七十一

2025-09-26 12:33 太平御览
○信

  《释名》曰:信,申也。相申束,使不相违也。

  《易·中孚》卦曰:信及豚鱼。(豚鱼,喻卜民也。)

  又《乾·文言》曰:君子忠信所以进德也。

  《韩诗外传》曰:受命之主,正其衣冠而立俨然,人望而信之。其次闻言而信,次见其行而信。既闻其言,既见其行,众皆不信,民之下也。

  又曰:孟子少时,东家尝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猪何为?"其母曰:"欲啖汝。"母悔失言,曰:"吾怀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东家猪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礼记·儒行》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又曰:忠信以吻甲胄。

  《左传·僖中》曰: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民?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吕氏春秋》云:七日期,原不下,去之也。明年复伐,与土期,必得而反原,闻之乃下。卫人曰:"文公信至矣。"乃归之。故曰:"改原得卫。"《新序》云:温人闻之而降,故曰:"伐原得温。")

  又《僖下》曰: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君子谓是盟也信。

  《公羊传》曰:庄公会齐侯,盟于柯,庄公将会,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庄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自伤与齐侯雠不能复也。)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於是会庄公,升坛,曹子手剑而从之。管子进,曰:"君何求?"曹子曰:"城坏压境,(齐数取鲁邑以渝信。)君不图欤?(君为齐桓公也,不当许侵鲁地太甚。)愿请汶阳之田。"管仲顾曰:"君许诺。"桓公曰:"诺。"曹子请盟已,曹子摽剑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氏可雠,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也。

  又《僖公》曰:晋献公死,奚齐立。里克谓荀息曰:"君杀正废长而立幼,如之何?愿与子虑之。"荀息曰:"君尝讯臣,臣对曰: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请信矣。"里克知其不可与谋,退杀奚齐。荀息立卓子,里克杀卓子,荀息死之。荀息可谓不食其言矣。

  《论语·学而》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复,覆也。言语之信可反覆。)

  又《颜渊》曰: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言民所□急者信也)

  《尔雅》曰:西至日入,所为太蒙,太蒙之人信。

  《史记》苏秦说燕王曰:尾生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又曰:楚庄王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玄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告庄王。王问曰:"城中何如?"曰:"析骸而炊,易子而食。"王曰:"诚哉是言!我军亦有三日粮。"以其信故,遂罢兵去。

  又曰: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君家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与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

  《汉书》曰:季布楚人,以任侠为名,以重然诺闻。楚人为之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

  《东观汉记》曰:郭伋在并州行部到美稷,有童儿数百,骑竹马迎拜,问"使君可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期一日,乃止乎野亭,须期而入。

  又曰:任延除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系囚徒,各使归家,并感其恩德,应期而还。有囚於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而死,延率掾吏殡于门外,百姓悦之。

  范晔《后汉书》曰: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卿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玄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劭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后期方至,玄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俟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审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酉昷〉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母,尽欢而别。

  又曰:高湖及铜马馀众降光武。封其渠帅为列侯,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案行部陈,降者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得不投死乎哉!"

  《吴历》曰:太史慈,字子义。於神亭战败,为孙策所执。策素闻其名,即解缚请见,咨问进取之术。慈曰:"州军新破,士卒离心,欲出宣恩安集,恐不合尊意。"策长跪答曰:"诚本心所望也。明日日中,望君来还。"诸将皆疑,策曰:"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明日大会诸将,豫设酒食,立竿视影,日中而慈果至。

  《晋阳秋》曰:陆抗、羊祜,推信礼之好。抗尝遗祜酒,祜饮之不疑。抗有疾,祜馈之药,抗亦推心服之。

  《唐书》曰:萧至忠,年少时与友人期於路隅,会风雪冻冽,诸人皆奔避就宇下,至忠曰:"宁有与人期而求安失信乎?"独不去,众咸叹服。

  《鬻子》曰:上下相亲谓之和,不求而得谓之信。

  《子思》曰:同言而信,信宰稍前;同令而化,化在令外。圣人在上,民迁如化。

  《列子》曰:子华有宠於晋,不仕而居三卿之右。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也。出行坰外,宿於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於饥寒,潜於牖听之。因之子华,子华之门徒皆世族也。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犁黑,狎侮欺绐,无所不为。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於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之,形若飞鸟,扬於地,肌骨无伤。因复指河曲之隈曰:"波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获珠焉。众始同疑,俄而范氏之藏失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焉。"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范氏之徒乃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绐子,吾不知子之有神而辱子。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虽吾之心,亦不知其所以。然有一於此,试与子言之。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子之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吾诚之无二心,故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惟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不知形体之所措,利害之所著也,心一而已。物无迕者,如斯已矣。今昉知子党之绐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怛然内热,惕然震悸矣。水火岂复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宰我闻之,以告仲尼。仲尼曰:"汝不知乎?夫至信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我逆,岂但履危险,入火水而已哉?"

  《孙卿子》曰:君者治之源也,源清则流长。在上有信,小民不待探筹投钩。

  《庄子》曰:夫交迩则相靡以信,交远则忠之以言。

  《慎子》曰:折券契,属苻节,贤不肖用之。(券契不为人信,人自用之。)

  《韩子》曰: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天疾风,左右止文侯。文侯曰:"不可以疾风故失信。"遂犯风而往。(《战国策》同。)

  又曰:齐索谗鼎於鲁,以其伪往齐,曰:"使乐正子来,将听!"鲁君谓乐正子,乐正子曰:"君胡不以真往?"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又曰:吴起示其妻以组曰:"子为我织,组合,如是组。"妻织,组异善,吴起曰;"非诏也,使衣之而归。"妻往请之。起曰:"家无虚言。"

  《吕氏春秋》曰: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於民,乃置表於南门之外,令於邑中曰:"有能偾此表者,仕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还来谒之。吴起见而仕大夫。又复立表令於邑中如前。邑人守门争表。

  又曰:晋文公伐原示信。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返,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信为至矣,乃归晋。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始文公非不欲原也,不信得之,不若勿得,必诚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矣。

  又曰:人主必信。信之为政大矣。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吻己府。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春风不信,其华不盛;夏暑不信,其土不肥;秋雨不信,其谷不坚;冬寒不信,其地不闭。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也。又况乎人事?君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真。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惟信乎!信而又信,重袭於身,乃通於天。以此君人,则膏雨甘露降,寒暑四时当矣。

  又曰: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战,去鲁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曹刿谓庄公请从,於是明日将盟,庄公与刿皆怀剑至於坛上。曰:"鲁国去境数百,今去境五十,亦无生矣。均其死也,戮於君前。"管仲、鲍叔进,曹刿案剑当两陛下间曰:"君将改图,毋或进者。"庄公曰:"封於汶则可,不则请死。"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乃遂封汶南,与之盟。归而欲勿予。管仲曰:"不可。人将劫君而不知,不可谓知;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予,不可谓信。不知不勇不信,有此三者,不可以立功名。予之,虽亡地亦得信也。以四百里之地见信於天下,君犹得也。"庄公,仇也;曹刿,贼也。信於仇贼,又况於非仇贼者乎?夫九合而之合,一匡而之听,乃从此生矣。

  《贾谊书》曰:禹与士民同务,故不臣言,其信谕矣。

  《淮南子》曰:管子以小辱成大荣,苏秦以百诞成一信。

  又曰:胡人弹骨,(胡人盟约,置酒人头骨中,饮以相谊。)越人啮臂,中国唼盟,所由各异,其於信一也。

  《说苑》曰:魏太子谓经侯曰:"主信目忠,此魏国之宝也。"

  《列女传》曰:鲁之母师者,九子之寡母也。腊日祠毕,悉召诸子谓曰:"妇人之义,非有大故,不出夫家。然吾父母家多幼稚,岁时礼不理,吾从汝谒往监之。"(谒,请也。监,视也。)诸子皆稽首惟诺。又召诸妇曰:"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制之行,少系於父母,长系於夫,老系於子。今诸子许我视私家,愿与少子俱以备妇人出入之制,诸妇其慎房户之守,吾夕而反。"於是使少子仆归办家事,天阴还,失早,至闾外而止,待夕而入。鲁大夫从台上见而怪之,召而问之曰:"母从北来,至闾外而止,良久乃入,吾不知其故,是以召母也。"对曰:"妾不幸早失夫,独与九子处,腊日从诸子谒归,视私家与诸妇孺子,期夕而反。妾恐其酺醵醉饱,(酺醵,合聚饮酒也。)人情所有也。妾反失早,故止闾外,尽期而入。"大夫美之,言於穆公,穆公赐母尊号,曰母师。使朝谒夫人,夫人诸姬皆师之。

  《会稽典录》曰:卓恕,字公行,上虞人。恕为人笃信,言不宿诺。与人期约,虽遭暴风疾雨,雷电冰雪,无不必至。尝从建业还家,辞太傅诸葛恪,恪曰:"何当复来?"恕对曰:"某日当复亲牿拢"至是日,恪欲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时宾客会者,皆以为会稽建业相去千馀里,道江湖风波,难必岂得如期。须臾,恕至。一座尽惊。

  《诸葛亮别传》曰: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宣帝督张郃诸军,劲卒三十馀万,潜军密向剑阁。亮有战士十万,十二更下,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陈,番兵适交,亮参佐咸以敌众强多,非力所制宜权停下兵,以并声势。亮曰:"吾闻用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以计日。"皆敕速遣。於是去者感悦,愿留一战,住者愤勇,咸思致命。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宣帝,一战大克,此之由也。

  《王苻论》曰:夫十步之间,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谨慎

  《易·颐卦》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尚书·尧典》曰: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毛诗·荡·抑》曰:敬慎威仪,惟民之则。

  《周礼·地官·大司徒》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

  《礼记·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盖君子慎其独也。

  又《儒行》曰:敬慎者,仁之地也。

  又《太学》曰:敬慎者,仁之地也。

  又《太学》曰: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论语·学而》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又《为政》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尤过。)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又《述而》曰:子之所慎:斋、战、疾。

  又《公冶长》曰: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孝经》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家语》曰:孔子入后稷庙,左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所行悔。"

  《汉书》曰:成帝为太子,宽博谨慎。上尝急召,太子晨→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

  又曰:石建为太仆奏事,奏事下,建读之,惊恐,曰:"书马者与尾而五,(服虔曰:作马字典下者五,建上事误作四。)今乃四,不足一,获谴死矣!"弟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又曰:金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应。其笃慎如此。

  又曰:霍光入禁闼,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又曰:张安世职典枢机,以谨慎周密自著。

  又曰:孔光,性周密谨慎。时有所言,辄削稿,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廷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默不应,更答以他语,其不泄如此。

  《东观汉记》曰:陈宠,字昭公,沛人。为尚书。宠性纯淑,周密重慎,时所表荐,辄自手书,人莫得知。常言人臣之义,苦不畏慎。自在枢机,谢遣门人,不复教授,绝知友之路。

  又曰;樊楚,字文高,为尚书郎,每当直事,常晨驻马待漏。虽在闲署,冠剑不解於身。每齐祠,恐失时,乃张灯俯伏。

  又曰:阴识,字次伯,为执金吾,居位数十年,与宾客语,不及国家,其重慎如此。

  又曰:蔡伦,字敬仲,为中常侍,有才学,尽忠重慎,每至休下,辄闭门绝宾客,曝体田野。

  又曰:樊弘,字靡卿,拜光禄大夫,位特进。弘为人谦慎,每当朝会,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上闻之,敕驺临朝乃告,勿令豫到。

  又曰:杜安,字伯夷,贵戚慕其名,或遗其书,安不发,悉壁藏之。后捕贵戚宾客,安开壁出书,而封如故,由是不罹其患。

  又曰:张纯,字伯仁,为虎贲中郎将,纯素重慎周密,时上封事,辄削去草。

  《后汉书》曰:马援在交趾,还书诫兄子曰:"庞伯高敦厚周密,吾爱之重之,愿尔曹效之。"

  又曰:马光,字叔山,为卫尉卿。上以光周密谨慎,特亲异之。

  又曰:皇甫嵩,为人爱慎勤书,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馀事,皆手书毁草,不宣於外。

  《吴志》曰:阚泽,字德润,山阴人也。性谦恭笃慎,人有非短,口未尝及,容貌似不足者。

  王隐《晋书》曰:李康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吻家诫曰:"昔侍於先帝时,有三长史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慎、当勤、当清。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上问臣曰:必不得已,於斯三者何先?吾对曰:慎乃为先。夫清者不必慎,慎必自清。上曰:卿言得之矣。"

  《晋书》曰:羊祜多所进达,而人不知所由。或谓祜慎密太过者,祜曰:"是何言欤!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不能举贤取异,岂得不愧知人之难哉!且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

  《晋起居注》曰;太康四年制曰:选曹铨管人才,宜得恪谨寡欲,柳华崇本、尚书朱整周慎敬让以自居,是其人也。

  《后魏书》曰:庾岳,代人也。置相州,即拜岳为刺史。公廉平当,百姓称之。邺旧有园池,时果初熟,丞吏送之,岳不受,曰:"果未进御,吾何得先食?"其谨慎如此。

  《北齐书》曰:封隆之,字祖裔,渤海蓚人也。性宽和,有度量。义旗始建,首参经略,奇谋妙策,密以启闻,上书削稿,罕闻於外。高祖嘉其忠谨,每多从之。

  《隋书》曰:高颍,字昭玄,渤海蓚人也。少明敏,尤善词令,所出奇策密谋,及损益时政,皆世无知者。

  又曰: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平安人也。从入官已后,即典机务,甚密慎,常云古人不言温树,何足称也。

  《唐书》曰:温彦博自掌知机务,即杜绝宾客,国之利害,知无不言。太宗嘉之,及薨,谓侍臣曰:"彦博以忧国之故,劳精竭神,我见其不逮,已二年矣,恨不纵其闲逸,致大生灵。"

  又曰:陆玄方在官清谨,再为宰相,则天将有迁除,每先以访之,必密封以进,未尝露其私恩。临终,取前后草奏,悉命焚之,且曰:"吾阴德於人多矣,其后庶几福不衰矣。"又有书一匣,常自缄封,家人莫有见者。及卒,视之,乃前后敕书。其慎密如此。

  又曰:杨再思在位累载,屈节希旨,无所规弼,然慎畏,木尝忤物。或谓再思曰:"公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再思曰:"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身哉。"

  又曰:高郢,性恭慎廉洁,罕与人交游,守官奉法勤恪,掌诰累年,家无制草。或谓曰:"前辈皆留制集,公焚之,何也?"曰:"王言不可存私家。"时人重其慎密。

  《太公金匮》曰:黄帝曰:"予之居上摇摇,恐夕不至朝。"

  《尸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者响也,行者影也,是故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行将有随之。

  《淮南子》曰:君子之居民上也,若以腐索御马,恐失民意,若履薄冰,蛟在其下。

  又曰:若行独梁,不为无人,不兢其容。

  殷康《明慎》曰: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益言慎也。

  魏《任嘏别传》曰:嘏字绍先,乐安博昌人也。文帝时为黄门侍郎,每纳忠言,辄手书坏本,自在禁省,归书不封。帝嘉其淑慎。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中国古代著名类书。宋代四大书之一。宋太宗时命李昉等14人编辑,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下诏开修,到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完成,共用了六年零九个多月时间。系据北齐《修文殿御览》、唐人辑《文思博要》等类书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太宗阅览,改题今名,简称《御览》。一千卷。分五十五门,五千四百七十四类目。征引古书一千五百七十九种。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二百余种尤为珍贵,是古书辑佚校勘的重要资料。唯因许多资料钞自前人类书,有不够准确处。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系张元济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南宋蜀本三百一十五卷,与日本宫内省等地藏南宋蜀本,及日本安政二年(1855)活字本配补影印,版本较善。1960年中华书局又据以影印。近人钱亚新有《太平御览索引》,洪业等编有《太平御览引得》。

猜你喜欢

  • 卷五百三 ◎逸民部三

    ○逸民三 王隐《晋书》曰:龚壮字子玮,巴西人也。洁己自守,与乡人谯秀齐名。父叔为李特所害,壮积年不除丧,力弱不能复仇。及李寿戍汉中,与李期有嫌。期,特孙也,壮欲假寿以报,乃说寿曰:"节下若能并有西土,称..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五百二 ◎逸民部二

    ○逸民二 《后汉书》曰: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好学有志,隐居著书。度辽将军皇甫规官归安定,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还家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五百一 ◎逸民部一

    ○叙逸民一 《易》曰: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最处事上而不累於位,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也。)《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蛊卦。) 又曰: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施饰丘园,盛莫大焉。故贲于束帛,丘园..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五百 ◎人事部一百四十一

    ○佣保 《史记》曰:荆轲死,高渐离乃变名姓为人佣保,作於宋子。(徐广曰:宋子,县名也,今属钜鹿。)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佣乃知音。"召使..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九 ◎人事部一百四十

    ○真愚 《毛诗·鸿雁》曰:惟彼愚人,谓我宣骄。 《韩诗外传》曰:惟盘石千里,不为有地;愚人不为有民。 《论语》曰:上智下愚不移。 又曰:柴也愚,参也鲁。 又曰:孔子谓仲由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八 ◎人事部一百三十九

    ○简傲 《诗》曰:兕觵其,旨酒思柔。彼交匪傲,万福来求。 《礼》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 《春秋》曰:卫侯享苦成叔,宁惠子相苦成叔,傲宁子曰:"苦成家其亡乎?古之为享食也。以观威仪,省祸福也。..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七 ◎人事部一百三十八

    ○酣醉 《说文》曰:酣,乐酒也。 又曰:酒卒曰醉。各卒其度量,不至於乱也。一曰渎也。 《易·未济》曰:有孚於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饮酒有思信而无保言尤,濡其首,有孚,失是。况酒无节,至濡首,虽..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六 ◎人事部一百三十七

    ○谚下 《汉晋春秋》曰:诸葛亮卒,杨仪整军而出,宣王不敢逼,百姓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梁祚《魏国统》曰:王昶,字文舒。戒兄子云:谚曰:"救寒无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斯言信矣。 张勃《吴录》曰:陆稠,..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五 ◎人事部一百三十六

    ○谚上 《说文》曰:谚,傅言也。俗言曰谚。 《礼记·大学》曰:故谚有之:"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左传·隐公》曰:滕侯、薛侯来朝,争长。公使羽父请於薛侯曰:"周谚有之:山..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四 ◎人事部一百三十五

    ○诡诈 《说文》曰:诡,责也。又横射物,为诡诈,欺也。 《诗》曰: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礼》曰:用人之智,去其诈。 《论语》曰: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 《战国策》曰:楚怀王拘张仪,将杀之。靳尚为请王之..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三 ◎人事部一百三十四

    ○奢 《说文》曰:奢,张也。反俭曰奢。从大者,言夸大於人也。 《毛诗》:《曹风·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左传》曰:丹桓宫之楹..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二 ◎人事部一百三十三

    ○贪 《释名》曰:贪,探也,探取他人分也。 《说文》曰:贪,欲物也。 《毛诗》曰:《硕鼠》,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於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又曰:《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

    5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一 ◎人事部一百三十二

    ○惭愧 《尚书·仲虺之诰》曰:咸汤放桀於南巢,惟有惭德。 又《五子之歌》曰: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郁陶,言哀思也。颜厚,色愧。忸怩,心惭也。惭愧於仁人贤士也。) 《左传》曰:吴公子..

    5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九十 ◎人事部一百三十一

    ○僣 《礼记·杂记》曰:孔子曰:"管仲镂簋而朱纮,旅树而反坫,山节而藻棁,贤大夫也,而难为下也。君子上不僣上,下不偪下。" 又《郊特性》曰:庭燎之有百也,由齐桓公始也。(僣天子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八十九 ◎人事部一百三十

    ○别离 《毛诗》曰:出宿于济,饮饯于祢。 又曰:申伯言迈,王饯于郿。 又曰:挑兮挞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又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又曰:送子涉淇,至..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八十八 ◎人事部一百二十九

    ○泣 《说文》曰:泣,无声出涕也。 《易》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诗》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又曰: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礼记》曰:高子羔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又曰:弁人有其母..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八十七 ◎人事部一百二十八

    ○哭 《礼记》曰: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又曰:伯高死於卫,赴於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八十六 ◎人事部一百二十七

    ○穷 《说文》曰:穷,极也。 《韩诗外传》曰:田子方出,见老马於道,曰:"何马也?"御曰:"公家畜,罢而不为用,故放之。"田子方曰:"少尽其力,老弃其身,仁者不为也。"束帛赎之。穷士闻之,知所归心矣。 《论语..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八十五 ◎人事部一百二十六

    ○贫下 《魏志》曰:崔林,字德,清河东武城人也。幼时宗族莫知,从兄琰异之。太祖定冀州,召除鄢长,贫无车马,单步之官。太祖征壶关,擢为冀州主簿。 又曰:华歆素清贫,禄以赈亲戚,故家无担石之储。 又曰:邓艾..

    4 太平御览 2025-09-26
  • 卷四百八十四 ◎人事部一百二十五

    ○贫上 《说文》曰:贫,财分少也。 《尚书》:六极:四曰贫。 《毛诗》曰: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窭者,无礼也。贫者,困於财。) 又曰:自我徂尔,三载食贫。 又曰:大东小东,杼轴其空。 《礼..

    3 太平御览 2025-09-2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