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文学 / 管子

山国轨

2025-10-08 11:50 古代文学

【原文】

桓公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

桓公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曰:某县之人若干?田若干?币若干而中用?谷重若干而中币?终岁度人食,其余若干?曰:某乡女胜事者终岁绩,其功业若干?以功业直时而櫎之,终岁,人已衣被之后,余衣若干?别群轨,相壤宜。

桓公曰:何谓别群轨,相壤宜?管子对曰:有莞蒲之壤,有竹箭檀柘之壤,有汜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之壤。今四壤之数,君皆善官而守之,则籍于财物,不籍于人。亩十鼓之壤,君不以轨守,则民且守之。民有过移长力,不以本为得,此君失也。

桓公曰:轨意安出?管子对曰:不陰据其轨,皆下制其上。桓公曰:此若言何谓也?管子对曰:某乡田若干?食者若干?某乡之女事若干?余衣若干?谨行州里,曰:田若干,人若干,人众田不度食若干。曰:田若干,余食若干。必得轨程,此谓之泰轨也。然后调立环乘之币。田轨之有余于其人食者,谨置公币焉。大家众,小家寡。山田、间田,曰终岁其食不足于其人若干,则置公币焉,以满其准。重岁,丰年,五谷登,谓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币于子者若干,乡谷之櫎若干,请为子什减三。谷为上,币为下。高田抚间田山不被,谷十倍。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失也。高田以时抚于主上,坐长加十也。女贡织帛,苟合于国奉者,皆置而券之。以乡櫎市准曰:上无币,有谷。以谷准币。环谷而应策,国奉决。谷反准,赋轨币,谷廪重有加十。谓大家委赀家曰:上且修游,人出若干币。谓邻县曰:有实者皆勿左右。不赡,则且为人马假其食民。邻县四面皆櫎,谷坐长而十倍。上下令曰:赀家假币,皆以谷准币,直币而庚之。谷为下,币为上。百都百县轨据,谷坐长十倍。环谷而应假币。国币之九在上,一在下,币重而万物轻。敛万物,应之以币。币在下,万物皆在上,万物重十倍。府官以市櫎出万物,隆而止。国轨,布于未形,据其已成,乘令而进退,无求于民。谓之国轨。

桓公间于管子曰:不籍而赡国,为之有道乎?管子对曰:轨守其时,有官天财,何求于民。桓公曰:何谓官天财?管子对曰:泰春民之功繇;泰夏民之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泰冬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此皆民所以时守也,此物之高下之时也,此民之所以相并兼之时也。君守诸四务。

桓公曰:何谓四务?管子对曰: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夏,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秋,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冬,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春功布日,春缣衣、夏单衣、捍、、累箕、胜、籯、屑、?,若干日之功,用人若干,无赀之家皆假之械器,幐、籯、筲、?、公衣,功已而归公衣,折券。故力出于民,而用出于上。春十日不害耕事,夏十日不害芸事,秋十日不害敛实,冬二十日不害除田。此之谓时作。

桓公曰:善。吾欲立轨官,为之奈何?管子对曰:盐铁之策,足以立轨官。桓公曰:奈何?管子对曰:龙夏之地,布黄金九千,以币赀金,巨家以金,小家以币。周岐山至于峥丘之西塞丘者,山邑之田也,布币称贫富而调之。周寿陵而东至少沙者,中田也,据之以币、巨家以金、小家以币。三壤已抚,而国谷再什倍。粱渭、陽琐之牛马满齐衍,请驱之颠齿,量其高壮,曰:国为师旅,战车驱就敛子之牛马,上无币,请以谷视市櫎而庚子。牛马在上,粟二家。二家散其粟,反准。牛马归于上。

管子曰:请立赀于民,有田倍之。内毋有,其外外皆为赀壤。被鞍之马千乘,齐之战车之具,具于此,无求于民。此去丘邑之籍也。

国谷之朝夕在上,山林廪械器之高下在上,春秋冬夏之轻重在上。行田畴,田中有木者,谓之谷贼。宫中四荣,树其余曰害女功。宫室械器非山无所仰。然后君立三等之租于山,曰:握以下者为柴楂,把以上者为室奉,三围以上为棺椁之奉;柴楂之租若干,室奉之租若干,棺椁之租若干。

管子曰:盐铁抚轨,谷一廪十,君常九,民衣食而繇,下安无怨咎。去其田赋,以租其山:巨家重葬其亲者服重租,小家菲葬其亲者服小租;巨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上立轨于国,民之贫富如加之以绳,谓之国轨。

【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请问关于国家统计理财工作的管理。管仲回答说:土地有统计,人口有统计,需用有统计,常费有统计,货币有统计,乡有统计,县有统计,整个国家都要有统计。不懂得统计理财方法而想要主持国家,不行。

桓公说:实行统计理财方法应该怎么办?回答说:一个乡有土地多少?用费的一般标准多少?粮食总值多少?还有:一个县的人口多少?土地多少?货币多少才合于该县需要?谷价多高才合于货币流通之数?全年计算供应人食后,余粮多少?还有一乡的女劳力全年进行纺织,其成品多少?应当把成品按时价算出总值,全年,供全部人口穿用后,余布多少?还要有另外一组统计项目,调查土地的情况。

桓公说:为什么要用另一组统计项目,调查土地情况呢?管仲回答说:有生长芜蒲的沼泽地,有生长竹箭檀朽的山地,有污下潮湿的低洼地,有生长鱼鳖的水溏地。这四种土地,君主若都善于管理和控制,就可以从产品上取得收入,而不必向人们征税。至于亩产十鼓的上等土地,君主若不纳入统计来控制其产品,富民商人就要来控制。他们手中有钱,从不以务农为重,这便是君主的失策了。

桓公说:统计预测的内容怎样产生?管仲回答说:此事如不保守机密,朝廷就将受制于下面的富民商人。桓公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回答说:一个乡土地多少?吃粮人口多少?一乡从事纺织的妇女有多少?余布有多少?认真巡视各州各里后,有的情况是:地多少,人多少,粮食不够有多少。有的情况是:地多少,粮食剩余有多少。必须调查出一个标准数据来。这叫作总体的统计。然后就计划发行一笔经过全面筹算的货币。对于预计其土地收成超过口粮消费的农户,就主动借钱给他们。大户多借,小户少借。山地和中等土地的农户,是全年口粮不够消费的,也要借钱给他们,以保持其最低生活水平。次年,年景好,五谷丰登。官府就对据有上等土地的农户说:我所贷给你们的共多少钱?乡中粮食的现价多少?请按照十成减三的比例折价还粮。这样粮价就会上涨,币值就会下跌。因为上等土地的余粮被官府掌握起来,中等土地又无法补足山地的缺粮,故粮价将上涨十倍。但山地农户因已有国家贷款,接济其不足,也不至于过分损失。只是上等土地的余粮及时被国家掌握,使粮价坐长了十倍。这时对妇女所生产的布帛,只要合于国家需用,都加以收购并立下合同。合同按乡、市的价格写明:官府无钱,但有粮。用粮食折价来收购。这样又用卖回粮食办法清偿买布的合同,国家需用的布帛便可以解决。接着粮价又降回到原来水平了。再贷放经过统筹发行的货币,再进行囤集粮食,粮价又上涨十倍。这时通告豪富之家和高利贷者们说:国君将巡行各地,尔等各应出钱若干备用。还通告邻近各县说:有存粮的都不准擅自处理。如果巡行用粮不够,国君将为解决人马食用向民间借粮。邻县四周都由此影响粮价,粮价又坐涨十倍。国君便下令说:从富家所借的钱,一律以粮食折价偿还。这样,粮食的市价又会降下来了,币值又要上升了。全国的百都百县,其统计理财工作都可按此法行事。首先使粮价坐长十倍。其次用粮食支付借款。再其次因国家货币的九成在官府,一成在民间,币值高而万物贱,便收购物资而投出货币。再其次因货币放在民间,物资都集在官府,万物价格乃上涨十倍;府官便按照市价抛售物资,至物价回降而止。这样的国家统计理财工作,安排在产品未成之前,掌握经营在产品已成之后,运用国家号令而收放进退,不必向民间直接求索。所以叫作国家的统计理财。

桓公问管仲说:不征收赋税而满足国家财政需要,有办法么?管仲回答说:统计理财工作做得及时,又能管好自然资源,何必向民间征税呢?桓公说:何谓管好自然资源?管仲回答说:除春天是人民种地与服徭役的时节外,夏天就要明令规定何时禁止、何时开发山泽,秋天与冬天也都要明令规定何时禁止、何时开发山泽,这都是富民乘时控制市场的时节,这又是物价涨落、贫富兼并的时节。君主一定要注意掌握四务。桓公接着说:什么叫作四务呢?管仲回答说:大春,人民将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夏,人民将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秋,人民将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冬,人民将用的东西,君主早有贮备了。大春,安排农事的时候就计算好:春天的夹衣、夏天的单衣、竿子、篮子、绳子、青箕、口袋、筐子、竹盒、捆绳等物品,使用多少天,使用的人有多少。凡无钱的农家都可以租借这些工具器物:口袋、筐子、竹盒、绳子和公衣等。完工后归还公家,并毁掉合同。所以,劳力出自百姓,器用出自国家。春季最紧要的十天不误耕种,夏季最紧要的十天不误锄草,秋季最紧要的十天不误收获,冬季最紧要的二十天不误整治土地,这就叫作保证按照农时进行作业了。

桓公说:好,我想筹办一个统计理财的机构,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利用盐铁专营的收入,就足够办好这个机构了。桓公说:筹办后怎样展开工作?管仲回答说:在龙夏地区,贷放黄金九千斤,可以用钱币辅助黄金。大户用金。小户用币。在歧山周围至峥丘以西的塞丘地区,是山地之田,只贷放钱币,而且按贫富分别调度。在寿陵周围往东至少沙一带,是中等土地,也用贷款控制,大户用金,小户用币。三个地区的出产都已掌握起来以后,粮价就可以涨二十倍。梁渭、陽琐两家的牛马遍齐国田野,请去区分一下牛马的岁口,验看一下它们的高壮程度,然后就对这两家说:国家为建设军队,将为配备战车征购你们的牛马,但国家手里无钱,就用粮食按市价折算偿付。这样,牛马为国家掌握,粮食归此两家。两家把粮食出卖以后,粮价回到原来的水平,牛马则落到国家手中了。管仲接着说:请国家与人民订立合同,有田者加倍贷放预购款。内地可不办,边地都是订合同的地区。这里可用之马足够配备千辆兵车,齐国战车的配备,就在这里解决,不必向民间求索。这也就免除按丘、邑等单位向居民征课马匹了。

国内粮价的涨落决定于国家,山林和库藏械器的价格涨落决定于国家,春秋冬夏的物价高低也决定于国家。下一步还要巡行各地的农田,凡在田地里面植的树,都把它叫作粮食之害来除掉。凡房屋四周不种桑树而要种其他杂木的,都斥为妨害妇女养蚕禁止之。使盖房子、造器械的人们,不靠国家的山林就没有其他来源。然后,君主就可以确定三个等级的租税:树粗不足一握的叫小木散柴,一把以上的为建筑用材,三围以上是制造棺停的上等木材;小木散柴应收租税若干,建筑用材应收租税若干,棺停用材应收若干。管仲说:用盐铁的收入来办理统计理财事业,可以使粮食经过囤积而一涨为十,国家得利九倍,人民还照常衣食服役,安而无怨。现在又免除田赋,收税于山林资源:富户厚葬者出高价,小户薄葬者出低价;富户盖好房子出高价,贫户盖小房子出低价。君主设立统计制度于国内,就象使用绳索一样控制人民的贫富,这就叫作国家的统计理财工作。

猜你喜欢

  • 不屑之教

    不屑之教【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 之间之。【注释】①孺悲:鲁国人。②将命者:传命的人。【译文】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加以推辞。传命的人冈灿 房门,孔子便取..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天何言哉?

    天何言哉?【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 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讲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讲话,那么弟子们又传..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古今人物毛病谈

    古今人物一毛一病谈【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1),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 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2),今之矜也忿戾(3);古之愚也直,今之愚 也诈而已矣。”【注释】 (1)疾:一毛一病。(2)廉:棱角,这..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原文】子曰:“?夫①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注释】①?夫:品质低下的人,相当于说“小人”。。②:患不得之:通行本作“患得之”..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原文】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译文】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读解】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据说孔子的学生曾参住..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原文】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注释】①乡原(yuan):原同“愿”,所以“乡原”也写作“乡愿”。“愿”在这里的意思是谨慎,乡愿,指外表忠诚谨慎,获得一乡的人的好感,而实№上欺世盗..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色厉内荏,穿窬之盗

    色厉内荏,穿窬之盗【原文】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注释】①荏:软弱。②窬(yu):同“逾”,越过。【译文】孔子说:“外表严厉内心虚弱,若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个钻洞爬..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不学诗如面壁而立

    不学诗如面壁而立【原文】子谓泊鱼曰:“女为《周南》、《召南》①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注释】①《周南》、《召南》:《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周南》是用周代乐瞩写的诗..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礼乐到底是什么?

    礼乐到底是什么?【原文】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译文】孔子说:“总是说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指玉帛之类的礼物吗?总是说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指钟鼓之类的乐器吗?”【读解】千..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诗的伟大作用

    诗的伟大作用【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①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注释】①迩(er):近。【译文】孔于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一情..

    4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六言六蔽

    六言六蔽【原文】子曰:“由也!女①闻六言六蔽②矣乎?”对曰:“未也。”“居③!吾语女。好仁不好学④,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5);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6);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7);好勇不好学,..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原文】佛胖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卖劣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胖以中牟②畔民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④;不曰白乎,涅..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

    仁的五条行为准则【原文】子张间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

    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原文】子之①武城②,闻弦歌之一声③。夫子莞尔④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⑤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一爱一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之言是也。前..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不可改变的。”【读解】一方面,“一性一相近,习相远。”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句话是密切相..

    5 古代文学 2025-11-25
  • 人性的问题

    人一性一的问题【原文】子曰:“一性一相近也,习相远也。”【译文】孔子说:“人一性一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读解】《三字经》一打头就说:“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习相远..

    4 古代文学 2025-11-25
  • 诗礼传家

    诗礼传家【原文】陈亢①问于伯鱼②曰:“子亦有异闻③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4)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

    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原文】齐景公有马千驷①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陽②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③”?【注释】①千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叫驷,千驷就是四千匹马,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

    独善真身与用行舍藏【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①,见不善如探汤②;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注释】①如不及:好象赶不上似的,形容急切追求。②探汤:..

    6 古代文学 2025-11-25
  • 君子的九种思虑

    君子的九种思虑【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1),见得思义。”【注释】(1)难:指患难,引申为后果、后患。【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虑..

    7 古代文学 2025-11-2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