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嘉祐集 / 苏洵

附录 卷下

2025-10-12 18:08 嘉祐集

老苏先生会葬致语并口号

阙名

盖闻太上立德,贯今古以长存;至人无心,视死生为一致。固当谈笑于祸福之际,雍容于变化之间。日夜相代乎前,忧乐不入其舍。是何礼存送往,语有致哀。子产之哭子皮,吾无与为善;仲尼之恸颜子,天殆将丧予。秦哀三良,齐悼二惠。孔门弟子相向而失声;荆州刺史望拜而堕泪。岂不以时乎,难得而易失。贤者少达而多穷。事关兴衰,礼有哀乐。恭惟编礼寺丞,一时之杰,百世所宗。道兼文武之隆,学际天人之表。渔钓渭上,韫《六韬》而自称;龙蟠汉南,非三顾而不起。自宋兴百战,文弊多方,简编具在,气象不报。虽作者继出,尚古风之未还。迨公勃兴,一变至道。上自朝廷缙绅之士,下及岩穴处逸之流,皆愿见其表仪,固将以为师友。而道将坠丧,天不假年。书虽就于百篇,爵不过于九品。谓公为寿,不登六十;谓公为夭,百世不亡。今者丧还里闾,宵会亲友。顾悲哀之不足,假讽咏以纾情。敢露微才,上陈口号:

万里当年蜀客来,危言高论冠伦魁。有司不入刘ナ第,诸老徒推贾谊才。一惠独刊姬《谥法》,六经先集汉家台。如公事业兼忠愤,泪作岷江未寄哀。

老苏先生挽词一十五首

韩琦

对未延宣室,文尝荐《子虚》。书方就绵?,奠已致生刍。故国悲云栈,英游负石渠。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

其二

族本西州望,来为上国光。文章追典诰,议论极皇王。美德惊埋玉,瑰材痛坏梁。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

曾公亮

立言高往古,抱道郁当时。铅椠方终业,风灯忽遘悲。名垂文苑传,行纪太丘碑。后嗣皆鸾?,吾知庆有诒。

欧阳修

布衣驰誉入京都,丹?俄惊反旧闾。诸老谁能先贾谊,君王犹未识相如。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独我空斋挂尘榻,遗编时阅子云书。

赵概

称谓栾城旧〈唐相味道,栾城人也。〉潜光谷口栖。雄文联组绣,高论吐虹霓。遽忽悲丹?,无因祀碧鸡。徒嗟太公丘,德位不至圭。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臧孙知有后,里?待高车。

王拱辰

气得岷峨秀,才推贾马优。未承宣室问,空有茂陵求。玩《易》穷三圣,论《书》正九畴。欲知歆向学,二子继弓裘。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到家荣。玄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张焘

本朝文物盛西州,独得宗公荐冕旒。稷嗣草仪书未奏,茂陵词客病无瘳。一门歆向传家学,二子机云并隽游。守蜀无因奠尊酒,素车应满古源头。

郑獬

丰城宝剑忽飞去,玉匣灵踪自此无。天外已空丹凤穴,世间还得二龙驹。百年飘忽古无奈,万事凋零今已殊。惆怅西州文学老,一丘空掩蜀山隅。

苏颂

观国五千里,成书一百篇。人方期远至,天不与遐年。事业逢知己,文章有象贤。未终《三圣传》,遗恨掩重泉。

其二

常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源流知所自,道义更相亲。痛惜才高世,赍咨涕满巾。又知余庆远,二子志经纶。

张商英

近来天下文章格,尽是之人咳唾余。方喜丘园空む帐,何期箫吹咽?需车。一生自抱萧张术,万古空传扬孟书。大志未酬身已没,为君双泪湿衣裾。

姚辟

持笔游从已五年,忽嗟精魄已茫然。茂陵未访相如藁,宣室曾知贾谊贤。薤露有歌凄晓月,绛纱无主蔽寒烟。平生事业文公志,应许乡人白玉镌。

其二

羁旅都门十载中,转头浮宦已成空。青衫暂寄文安籍,白社长留处士风。万里云山归故国,一帆江月照疏篷。世间穷达何须校,只有声名是至公。

荐表

欧阳修

臣猥以庸虚,叨尘侍从,无所裨补,常愧心颜。窃慕古人荐贤推善之意,以谓为时得士,亦报国之一端。往时自国家下诏书戒时文,讽励学者以近古。盖自天圣迄今二十余年,通经学古履忠守道之士所得不可胜数,而四海之广不能无山岩草野之遗。其自重者既伏而不出,故朝廷亦莫得而闻,此乃如臣等辈所宜求而上达也。伏见眉州布衣苏洵履行纯固,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宏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其人文行久为乡闾所称,而守道安贫,不营仕进。苟无荐引,则遂弃于圣时。其所撰书二十篇,臣谨随状上进,伏望圣慈下两制看详。如有可采,乞赐甄录。谨具状奉闻,伏候敕旨。

墓表

张方平

仁宗皇帝嘉?中,仆领益郡。念蜀异日常有高贤奇士,今独乏耶?或曰:“勿谓蜀无人,蜀有人焉,眉山处士苏洵,其人也。”请问苏君之为人,曰:“苏君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然非为亢者也,为孕蕴而未施,行而未成,我不求诸人而人莫我知也,故今年四十余不仕。公不礼士,士莫至。公有思见之意,宜来。”久之,苏君果至。即之,穆如也。听其言,知其博物洽闻矣。既而得其所著《权书》、《衡论》阅之,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四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注于海源也,委迤,其无间断也。因论苏君:“左丘明、《国语》,司马迁之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因以书先之于翰林欧阳永叔。君然仆言,至京师。永叔一见,大称叹,以为未始见夫人也,目为孙卿子,献其书于朝。自是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时相韩公琦闻其名而厚待之,尝与论天下事,亦以为贾谊不能过也。然知其才而不能用。初作昭陵,礼废阙,琦为大礼使,事从其厚。调发趣办,州县骚然。先生以书谏琦,且再三,至引华元不臣以责之。琦为变色,然顾大义,为稍省其过甚者。及先生没,韩亦颇自咎恨,以诗哭之,曰:知贤不早用,愧莫先于予者矣。先生亮直寡合,有倦游之意,独与其子居,非道义不谈。至于名理胜会,自有孔颜之乐,一廛一区,侃侃如也。又数年,召试紫微阁,不至,乃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俾就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集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奏未报而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实治平三年四月。英宗闻而伤之,命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葬于蜀。明年八月壬辰葬于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朝野之士为诔者百一十有三人。先生字明允。考序,大理寺评事,累赠职方员外郎,以节义自重,蜀人贵之。生三子,澹、涣,教训甚至,各成名官。先生其季也。已冠,犹不知书。职方没,始读书,不一二年,出诸老先生之右。一日,因览其文作而曰:“吾今之学,犹未知学也已。”取旧文藁悉焚之,杜门绝宾友,纟番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由是著述根柢深矣。质直忠信,与人交共忧患,死则收恤其子孙。不喜饮酒,未尝戏狎。常谈陋今而高古。若先生者,非古之人欤?谓今莫如古者,斯焉取斯!嘉?初,王安石名始盛,党友倾一时。其命相制曰:“生民以来,数人而已。”造作语言,至以为几于圣人。欧阳修亦已善之,劝先生与之游,而安石亦愿交于先生。先生曰:“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安石之母死,士大夫皆吊,先生独不往,作《辨奸》一篇。〈见第九篇。〉

当时见者多为不然,曰:“噫,其甚矣!”先生既没三年,而安石用事,其言乃信。夫惟有国者之患,尝由辨之不早,子言之,知风之自,见动之微,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至于此!尝试评之,定天下之臧否,一人而已。所著《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易传》三卷。初,君将游京师,过益州,与仆别,且见其轼、辙及其文卷,曰:“二子者将从乡举,可哉?”仆披其卷,曰:“从乡举,乘骐骥而驰闾巷也,六科所以擢英俊,君二子从此选,犹不足以骋其逸力尔。”君曰:“姑为后图。”遂以就举,一上皆登进士第。再举制策,并入高等,今则皆为国士。仁宗时,海内?安,朝廷谨持宪度,取士有常格,故羔雁不至于岩谷。奉常特召已为异礼,属之论撰,台阁之渐也。而君不待,惜乎其啬于命也。其事业不得举而措诸天下,独《新礼》百篇,今为太常施用。若夫乡党之行,家世之详,则有别传存焉。今举始卒之大概,以表其墓。惟其有之,是以言之不怍云。

东坡谢张太保撰先人墓表书

轼顿首再拜:伏蒙再示先人墓表,特载《辨奸》一篇,恭览涕泗,不知所云。窃惟先人早岁汩没,晚乃有闻,虽当时学者知师尊之,然于其言语文章犹不能尽,而况其中有不可形者乎!所谓知之尽而信其然者唯公一人。虽若不幸,然知我者希,正老氏之所贵。《辨奸》之始作也,自轼与舍弟皆有嬉其甚矣之谏,不论他人,惟明公一见以为与我意合。公固已论之先朝,载之史册,今虽容有不知,后世决不可没。而先人之言非公表而出之,则人未必信。信不信何足深计,然使斯人用区区小数以欺天下,天下莫觉莫知,恐后人必有秦无人之叹。此墓表所以作而轼之所流涕再拜而谢也。黄叔度淡然无作,郭林宗一言,至今以为颜子。林宗于人材小大毕取,所贤非一人,而叔度之贤无一见于外者,而后世犹信。徒林宗之重也。今公之重不减林宗,所贤唯先人,而其心迹粗若可见,其信于后世必矣。多言何足为谢,聊发一二。不宣。轼再拜。

文集。亦名《嘉祐新集》、《老泉先生集》。宋苏洵撰。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累官秘书省校书郎。是集凡十六卷,附录二卷,有《心术》,《远虑》二篇, 《权书》、《衡论》各十篇。其《审势》、《强弱》、《攻守》、《用间》、《驭将》、《法制》、《心书》、《权书序》等八篇为兵法专论。如《心术》篇强调“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攻守》篇提出攻守有三道:一为正,二为奇,三为伏,认为兵出于正道,胜败未可知,出于奇道,十出而五胜,出于伏道,十出而十胜,等等。其《六国论》,以六国之亡喻宋赂之不当。有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婺州州学刻本,题曰《嘉祐新集》;清康熙间苏州邵仁泓刊本,题曰《老泉先生集》;《四部备要》本,为十五卷。

猜你喜欢

  • 补遗

    文九篇审敌中国内也,四夷外也。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末也。夫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本既固矣,盍释其末以息肩乎?曰未也。古者夷狄忧在外,今者夷狄忧在内。释其末可也,而愚不识方今夷狄之忧为末也。古者,..

    1 嘉祐集 2025-10-12
  • 附录 卷上

    老苏先生墓志铭欧阳修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十六 杂诗二十七首

    云兴于山云兴于山,??为雾。匪山不仁,天实不顾。山川我享,为我百诉。岂不畏天,哀此下土。班班?鸠,谷谷晨号。天乎未雨,余不告劳。谁为山川,不如羽毛。有骥在野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十五 杂文二十一首

    张益州画像记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

    3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十四·谱

    谱例古者,诸侯世国,卿大夫世家,死者有庙,生者有宗,以相次也,是以百世而不相忘。此非独贤士大夫尊祖而贵宗,盖其昭穆存乎其庙,迁毁之主存乎其太祖之室,其族人相与为服,死丧嫁娶相告而不绝,则其势自至于不忘..

    1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十三 书八首

    上韩丞相书洵年老无聊,家产破坏,欲从相公乞一官职。非敢望如朝廷所以待贤俊,使之志得道行者,但差胜于今,粗可以养生遗老者耳。去岁蒙朝廷授洵试校书郎,亦非敢少之也。使朝廷过听,而洵侥幸,不过得一京官,终不..

    1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十二 书九首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内翰执事: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十一 书五首

    上韩枢密书太尉执事: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所献《权书》,虽古人已往成败之迹,苟深晓其义,施之于今,无所不可。昨因请见,求进末议,太尉许诺,谨撰其说。言语朴直,非有惊世绝俗之谈..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十 书一首

    上皇帝十事书嘉?三年十二月一日,眉州布衣臣苏洵,谨顿首再拜冒万死上书皇帝阙下。臣前月五日蒙本州录到中书札子,连牒臣:以两制议上翰林学士欧阳修奏臣所著《权书》、《衡论》、《几策》二十二篇,乞赐甄录。陛下..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九 史论

    史论序史之难其人久矣。魏、晋、宋、齐、梁、隋间,观其文则亦固当然也。所可怪者,唐三百年,文章非三代两汉当无敌,史之才宜有如丘明、迁,固辈,而卒无一人可与范晔、陈寿比肩。巢子之书,世称其详且博,然多俚辞..

    4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八 太玄论

    太玄论上苏子曰:言无有善恶也,苟有得乎吾心而言也,则其辞不索而获。夫子之于《易》吾见其思焉而得之者也,于《春秋》吾见其感焉而得之者也,于《论语》吾见其触焉而得之者也。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七 洪范论

    洪范论叙《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六 六经论

    易论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尊。信之而不可废,尊之而不敢废,故圣人之道所以不废者,礼为之明而《易》为之幽也。生民之初,无贵贱,无尊卑,无长幼,不耕而不?,不蚕而不寒,故其民逸。民之苦劳而乐逸也,..

    3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五 衡论下

    养才夫人之所为,有可勉强者,有不可勉强者。煦煦然而为仁,孑孑然而为义,不食片言以为信,不见小利以为廉,虽古之所谓仁与义、与信、与廉者,不止若是,而天下之人亦不曰是非仁人,是非义人,是非信人,是非廉人,..

    0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四 衡论上

    衡论引事有可以尽告人者,有可告人以其端而不可尽者。尽以告人,其难在告,告人以其端,其难在用。今夫衡之有刻也,于此为铢,于此为石,求之而不得,曰是非善衡焉,可也,曰权罪者,非也。始吾作《权书》,以为其用..

    1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

    孙武求之而不穷者,天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而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之见也。《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

    2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二 权书上

    权书引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自胜也,则武王何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吾疾夫世之人..

    1 嘉祐集 2025-10-12
  • 嘉祐集卷一 几策一首

    审势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远者至七八百年。夫岂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益其子孙得其祖宗之法而为据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

    2 嘉祐集 2025-10-12
  • 附录卷下

    钦定四库全书嘉佑集附録卷下宋 沈斐 辑老苏先生会葬致语幷口号阙 名盖闻太上立德贯今古以长存至人无心视死生为一致固当谈笑於祸福之际雍容於变化之间日夜相代乎前忧乐不入其舍是何礼存送往语有致哀子产之哭子皮吾无..

    18 嘉祐集[四库本] 2025-09-12
  • 附录卷上

    钦定四库全书嘉佑集附録卷上宋 沈斐 辑老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於家信於乡里闻於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佑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着书二十二篇献诸..

    16 嘉祐集[四库本] 2025-09-12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