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 / 哈雷特·阿班

第四章 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6月,由诸多唯利是图却毫无国家主义信仰的将军率领的联合武装力量,最终占领了北京和天津地区,通过这支人员庞杂的***军队,南京政府将直至东北边界的整个中国置于自己名义上的统治之下。

曾是北京的独裁者,并且恢复了旧日帝国时期许多规章和仪式的张作霖元帅,在乘坐火车撤回自己老巢首府的途中被炸弹炸死在奉天城的郊外。

在那年夏天,古老的北京城又见证了一场伟大或者说近乎伟大的盛会。单就军事活动而言,这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事业。关于复兴建设、解散军队、启动庞大的公路和铁路建设项目等问题都开展了充分的讨论,以便让退伍军人可以找到新的职业。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被告知中国的统一已经是一个完成了的事实。那些对和平的长期性持怀疑态度的人被冠以顽固派***甚至更难听的称呼。

在夏季的几个月里,一批与众不同的文职和军人领袖涌入了中国这座古老的都城。当对这些领导人的性格特征和他们的政治、军事记录冷静客观地加以分析之后,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内战必将继续进行下去。尽管一些领导人的愿望很好,而且也丝毫不必怀疑他们的诚意,但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执政联盟必然会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

在攻占北京和天津之前的三个月里,大部分战斗都是由所谓国民军完成的。这支由30万强劲的、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队伍在1926年早春被逐出北京之后,完成了将近7000英里史诗般的行军,其路线是先向北、向西,在蒙古国南部回旋后又适时地回到中国遥远的甘肃省,从那里向东通过陕西省和河南省,并从南面发动了对北京地区的攻击。

当然,还有***的千军万马也已经通过山东向北奋勇前进了。

还有山西的军队已经越过了山西东部的太行山脉,从西边直逼北京。

当桂系将领率领着6000人的警卫队从东北角捷足先登地进了北京内城后,他们的6万名军卒就围着北京的外城墙扎下了营盘。

桂系的一个将领最精练地总结了对1926年夏季形势的乐观看法。他在一次向美国通气的官方谈话中宣称:一些新生的事物已经出现在死气沉沉的中国,变革的力量正在这片利己主义者无法控制的古老土地上被释放出来。他继续说道:那些缔约国的使节,也就是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大多数外国人,甚至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就中国领导人而言这些新生事物是真实的,就中国成百上千万的公民而言,这些新生事物还要再加上爱国主义和公共精神的诞生。

那些不了解新中国的人相信,一旦***攻占了北京就会发生分裂。他们用曾经正确地判断北方军阀的旧标准来评判我们。因此他们预料,我们一定会为战利品的分配而发生争吵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但是表面上的奇迹已经发生,即便我们中的一些人不够真诚,但还是认识到,如果今天我们依然试图遵循旧的自私的制度,那么立即就会失去我们的追随者、支持者,我们绝大部分的力量。

这些话语听起来冠冕堂皇,也非常符合外国人的胃口。然而距此讲话还不到9个月之后,桂系就于1929年3月发动了针对南京政府的武装叛乱。

在1928年夏天西北军同样满腔热情,但到了1929年5月,他们的军队却开始挖掘战壕,并且炸毁了铁路桥梁以阻止南京方面军队的前进。另一位在1928年夏天宣布已经完成了统一大业的将军也于1929年初离开了南京,随即对南京***进行了谴责并着手进行战争的准备。

桂系军队当中6万名士兵的命运是说明中***队实际情况的一个很好例子,无论他们在什么时候被贴上什么标签,都是纯粹的雇佣军,愿意为任何原因或任何派系而作战。

当桂系将领在1928年6月率领军队北上北京的时候,如果任何人表达出对他们拥护国家主义和效忠南京政府持怀疑的态度,都只会遭到他们的攻击和谩骂。但是当他们在1929年初逃走时,这一庞大军队的指挥权完成了权力的交接并且得到了南京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新的桂系领导曾在1927年表面上效忠南京政府,后被南京方面打败之后逃到了日本。他被南京政府斥责为共产主义者和国家的敌人。但还是这个人,在1929年初得到南京方面的批准从流亡的日本回国,并在华北登陆接管了桂系的6万名精卒的指挥权。

中国各派系的将领们频繁地改变着效忠对象,其原因许多是出于纯粹的国内政治考虑。一些人被认为受到了***的影响,而另一些人则是左翼的追随者,反对中央集权政府的统治。一些将领无疑是南京政权的坚定反对者,因为他们对第三届***代表大会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1929年3月召开的***三大本来有望被从各个地方支部和省级总部中选举出来的左翼代表所主导,但南京政府认为此举会让政府的稳定受到威胁。因此,许多左翼代表被禁止履行其职责,其空缺的席位被南京专横指定的人选所取代。对裙带关系和腐败的指控,以及对蒋介石想要成为独裁者野心的推测,也激怒了许多头面人物,使其成为南京政权公开的反对派。

这种混乱的局势导致了许多清党运动,南京政权的支持者提议驱逐整个集团中的反对派。那些被驱逐的成员和派系理所当然要质疑驱逐的合法性,并且宣称党的机器已经被篡党夺权者控制在手中。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发生的这些内部纠纷无能为力,但它们有权利对这些唯利是图、朝秦暮楚的忠诚进行权衡,对这些因内部纷争而足以导致中国连绵不断内战的情形、对促使超过四亿人口越来越接近赤贫进行评估和权衡。

中国的这种内部局势不仅毁坏了她的铁路,吞噬了她的税收,而且使得遣散中国庞大军队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得以实施,还逼迫成千上万的人成了强取豪夺的亡命之徒。

1926年春天的广州不仅被中国之外的世界忽视,甚至被上海嘲笑,但一股强大的***浪潮正在那里汹涌澎湃。这股***洪流破坏的潮头一直冲进了2000英里之外北京城的大门,直到1928年夏天才开始渐渐退去。

如果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那么这场付出巨大成本的经历也算是值得的。但是现在占领北京已经将近两年时间了,内战没有结束,国家没有统一,军队则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庞大。值得注意的是,自从共产国际的俄国顾问和宣传人员被逐出***以后,那种象征着1926年***运动的热情几乎已经消失殆尽。

今天我们看到每一位将军和政客都在反复地表达他对***的忠诚以及对已故孙中山先生所倡导主义的拥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过是口头上的表态。对大多数地方军阀而言,他们如今所关注的所谓对党的忠诚,就如同每一位中国将军在1911年至1926年间曾宣称对对共和国的忠诚一样言不由衷。

这种情况最令人沮丧的一点是,中国人民曾在1927年至1928年间,将***军队看作把他们从北洋政府无法忍受的腐败和恶政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拯救者,但如今他们不仅希望破灭而且生活更加艰辛。

两三年前的承诺未曾兑现,南京政府也并未能真正改善中国人民生活的困窘状况。虽然它不得不进行一场场连续不断的战争以便巩固政权的托词足以成为重建工作失败的理由,但这个借口并不能化解中国民众的失望情绪,也不能使中国的不幸变得稍稍容易忍受。

本书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描写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情形。既有对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情况的描写,也有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小客栈、外国商人等情况的描写。总之,《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一部了解二十世纪上叶中国社会的佳作。

猜你喜欢

  • 第四章 中国经济

    一天晚上,我们在河南和陕西旅行时,沿着从河南府向西通往陕西的大路,走进了硖石村1一个朴素的小客栈。天黑了,我在院子里踱着步,等着我们迟到的仆人和驮着行李的牲口。突然,一个苦力悄悄地从大门溜了进来,他扛..

    4 龙与洋鬼子 2025-11-03
  • 第十四章 为希望辩护

    当中国的河流因饱含着女人的眼泪而变得苦涩,因汇入了男人的鲜血而变成红色,在那片迷惘的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这些饱经苦难的人们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整个画面一片漆黑而没有一丝强光射入吗?当破败的城市要..

  • 第十三章 杂闻

    当今中国,在重大事件和那些休闲读者感兴趣的八卦新闻之间,常常有着巨大而根本的差异,在那片兵荒马乱的土地上,真正的重要性似乎仅仅和那些转瞬即逝的人物与事件有关。从表面上来看,相互敌对的将军们所进行的斗争..

  • 第十二章 文化冲突

    在现代中国,东西方文化许多方面的冲突,给中国人生活和思想的根基造成的破坏,就如同势不两立的军队在相互厮杀战斗中践踏毁灭了脚下的家园。虽然这种冲突还在进行,但中国整个经济结构已经在与西方世界机械化生产方..

  • 第十一章 东北

    尽管南京政府对世界其他国家坚称中国已经实现了统一,但了解这片被称为中国广袤大陆地区的风土人情及过往的中国人充分地认识到,封建主义、区域割据自治和分裂主义比它们在20年前还要强大,那时候曾经的中华帝国还几..

  • 第十章 德国顾问

    1914年模式的德国军国主义,被一帮子不可调和的鲁登道夫派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中国,并在那里开展了教学和培训工作。这显然成为错综复杂的中国问题中一个日益突出的新特征。它已经在中国国内政治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 第九章 遣散军队

    1929年初,遣散中国臃肿而庞大军队的工作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曙光,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长敦促,作为一项改革措施中国的军事力量应当减少到70万至80万人,而中国一年的军费预算也应当控制在1.92亿元以内。即便这种所谓的改..

  • 第八章 财务、军队和铁路

    中国糟糕的财政与其铁路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命脉,中国铁路运营的状况正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恶化。而铁路运营的好坏又与遣散中国各派军阀的部队紧密相关,因为这些军阀的大部分收入均来自他们各自控..

  • 第七章 饥荒与鸦片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饥荒、战争和瘟疫这些改变人口过剩状况的残酷方式,一直在中国发挥着作用,而现在鸦片更是雪上加霜地与这三种导致普遍痛苦的根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然这四者都对人们的生活具有破坏作用,但从结..

  • 第六章 礼崩乐坏

    对所有中国民众生活景象最贴切的描述,或许就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不仅法律、秩序和政府,甚至古老的道德和伦理准则都已经悲剧性地解构了。几乎同样令人沮丧的景象是,这里的领袖们拒绝正视或承认如此江..

  • 第五章 政党、政府和反对派

    1930年6月初,在国民党占领北京城两年之后,除了东北之外中国又一次卷入了一场大战。南京政府面临来自北方和南方武装力量的夹击,并且许多地方的土匪泛滥成灾,共产党的根据地也有星火燎原之势,这迫使它不得不再次..

  • 第三章 中国将变成红色

    1929年一月接着一月,直到1930年初令人震惊的消息仍在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华中和华南地区传过来。这段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不断地占领城市和乡村,被称为红军的武装力量正在迅速地崛起。后来,地方甚至..

  • 第二章 目前的中国

    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来说,要想真正地了解中国,那么多重复几次下面这句古老的谚语一定是极为有益的:如果想知道一个政府是好是坏,就在那里生活。世界上那些从未到过中国的民众,对于中国当下的困境秉持一种无动..

  • 第一章 混乱和比较

    在一座城墙高耸、风景如画,人口超过20万的中国内陆城市里住着一位风流倜傥、年方四十的绅士。他虽是前朝官僚的子嗣,但并非满族后裔,而且在美国和英国接受了教育。1911年夏天,他心怀壮志兴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 第四章 希腊远古的春季舞蹈或酒神颂

    在雅典,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在一个叫大酒神节的庆典中上演。时间是在四月初,这个时间让我们觉得庆典的内容是与春季有关联的,而且我们还有进一步确凿的证据。亚里士多德在他有关诗歌艺术的论..

  • 结论

    蛮族入侵的问题,是历史学家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学家们也一致认为有责任建立某种适当的理论来解释这个历史现象。本书便是以此题为出发点进行的一项研究,而且展示了研究的结果。前面已经将有关的事件一一罗..

    7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第三章 韦斯巴芗 多密喜安 图拉真

    夫拉维王朝皇帝执政时期,从罗马帝国北境的局势中,可以明显看出帝国的一种新政策和初醒的活力。韦斯巴芗占领了莱茵河上游和多瑙河上游之间地区。而到多密喜安时期,则完成了领土的兼并;多密喜安对代西巴路斯的战争..

    5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第二章 盖乌斯 克劳狄乌斯 尼禄

    罗马和帕西亚(一)公元34年,帕西亚对亚美尼亚的侵略成为罗马东陲动乱时期的开端。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公元63年。同时,为了避免帝国卷入战争,并防止帕西亚控制亚美尼亚,提比略劝伊比利的米特拉达悌夺取亚美尼亚王..

    4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第一章 恺撒 奥古斯都 提比略

    罗马帝国的北疆曾经受到蛮族的多次侵扰。有关莱茵河(the Rhine)和多瑙河(the Danube)地区蛮夷部落与罗马军团交战的情况已被大量地写进历史。而且,每一位在世界历史、罗马历史和欧洲中世纪史方面有所著述的学者..

    4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第四章 营救买办

    中国人掳去的买办找回他的远征岛屿内部中国人的坟墓中国乡下的房子抓住向导土匪的房子和老婆土匪的逃跑苦恼的行军一座桥上的冲突士兵们的苦难海岸的夜景一座中国庙宇一个从广东来的、为兵站部门工作的中国买办 [1] ..

    3 随军六月记 2025-11-0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