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 / 哈雷特·阿班

第十四章 为希望辩护

当中国的河流因饱含着女人的眼泪而变得苦涩,因汇入了男人的鲜血而变成红色,在那片迷惘的土地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这些饱经苦难的人们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整个画面一片漆黑而没有一丝强光射入吗?当破败的城市要被重新建设,荒芜的土地被重新播种,兵荒马乱的生活被一个合乎情理的期望照亮的时候,是不是局势发展的进程正有助于和平岁月的早日来临呢?

持久和平的日子可能依然很遥远。的确,今天的中国人是否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真正持久的法制和秩序,同样值得怀疑。暂时的、靠不住的和解可能会达成,但是所有迹象都表明,国内的冲突还将延续几十年。

但是,即便在当前的自我毁灭过程当中,还是有许多事情正在完成,这对明天的中国来说将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各派军阀在进行他们几乎持续不断的战役时,已经在人民群众中制造了一种厌倦战争的情绪,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公众舆论压力,并足以抑制那些在统治国家时实施恶政者的野心和肆无忌惮的贪婪。

即使军阀破坏了自己军队所践踏的地区,他们也仍要在自己的地盘上修路。如果一个派系通过使用摩托化的交通而赢得了战争,其他派系就会牢牢地记住这一教训,开始修建新的公路并从国外订购卡车。

每一个拼命掌控局势的派系都知道宣传的价值,以及试图赢得民众支持的必要性。宣传的作用是逐步教育那些文盲群众并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政治思考。在许多情况下,群众被误导,其思考也建立在错误基础之上,但重要的是他们正学着思考。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宣传者唤醒了群众并给他们上了一课,教给他们认识到自己具有的重要性,军事统治者也必须尊重与迎合他们的潜在力量。这种重要性的意识,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都在成长和传播,并将成为民族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这是一件新鲜事,世代以来只有学者们才是重要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为神秘的天子建言献策。

一支50000人的广东军队,北上行军至遥远的河南省,行进过程中仅是一路掠夺吗?这一过程并不全是浪费和破坏。在此之前,广东人说着一种中国中部根本听不懂的语言,带有完全本省的地方性特征,但在行进中了解了其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学习了驻地的种种方言。这有助于打破狭隘的地方主义。

在军国主义扮演破坏性角色的同时,中国不仅在沿海省份,而且在内陆地区,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今天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中国人的重视,这对于一直有着尊师重教传统的民族而言意味着更多。此外,中国教育正逐年变得更加容易,简化的学习方法正在不断被完善,在大城市里印刷机的数量也在稳步增加。在考虑国内文盲占很大比例的情况下,书的出版数量应该说是惊人的,报纸和其他期刊的出版和发行量也都在增加。

人们对处境的绝望并没有导致一种致命的精神萎靡和彻底顺从;相反,它带来了一种对知识新的渴望,好像中国人有意识地要通过学习找到导致他们现在痛苦的理由和原因一样。

一个人身上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产生出像北京大学教授这样一类的人,虽然他们连续26个月没有领到工资,却仍然坚持每天在教室里上课。到了晚上,为了赚取微薄的收入来购买食物,他们把脸抹黑在吹着凛冽寒风的街道上去拉黄包车。

新疆是中国最偏远的地区之一,文盲率几乎为100%。全疆只有一家书店,一家报纸,每周出版一次的报纸只有53个订阅者。然而,1929年秋天新疆省政府的官员专程前往上海为该省的图书馆购买印刷机和书籍,这次旅行历时三个月,涉及的交通工具包括轿子、四轮车、河道舢板、驼队、铁路,最后还有轮船。

如果上述情形只是个例的话,那是不值得记录的,但它们并非个例而是反映了当前中国的典型和特征。

我们能做什么来教育中国的亿万人民呢?很明显,只要内战还在继续中国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可用。

省会设在汉口的湖北省,其教育专员在1928年秋天发表了一项关于教育需求的调查,并公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他说在这个省有320万名学龄儿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提供哪怕是最基本的教育,他们也需要80500所新学校。计划中的教育质量到底如何可能要基于一个官方估计的事实,这80500所学校开放并运营一年需要1046.5万块银圆,平均每个大约招生40名学生的学校每年的经费只有130元。

即便一个省的教育拨款是如此微薄,但依然存在它从哪里来的问题。

南京政府教育部在1930年1月发布的一份正式声明中估计,中国有3700万学龄儿童,他们既不能读也不会写,而且也很少获得学习的机会。

据官方估计,为了给这3700万学龄儿童进行最基础的教育,中国将需要120万名经过培训的教师,即使不花一分钱用于修建学校或租赁校舍,每年的教育费用总共也需要2.6亿银圆。

中国目前有275所师范学校,38277名师范学生,他们正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教师。这些学校中只有位于北京的一所在招收女学生。平均每名学生每年费用仅为168.61银圆,折合下来还不到65美元。

乍一看,这些统计数据似乎令人绝望。但现实是中国在教育大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在1906年,中国所有学校总共只有468220名大中小学生,其中只有286名是女性。在1929年,学生的总数增加到了6615772人,其中有417820人是女生。简而言之,在23年的时间里受教育的妇女和女童的数量增加到几乎相当于1906年所有在册男女生人数的总和,而大中小学生总数则增加了14倍。

甚至在***占领北京之前,南京政府就召开了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在此会议上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涵盖了至少四年的义务教育,绘制了从幼儿园到研究生在大学学习研究的宏伟教育蓝图。不幸的是,这个计划与在***指导下由民族主义者制定的许多其他值得称道的计划一样毫无意义,因为内战吞噬了政府的所有收入。

1920年,当时的北京政府制定了一项教育计划,在不同类型的社区中强制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如下:

1921年 省会城市和开放港口

1922年 县城和城市

1923年 500户以上的乡镇

1924年 300户以上的乡镇

19251926年 200户以上的乡镇

1927年 100户以上的乡镇

1928年 100户以下的村庄

不幸的是这个计划也没有了下文。只有在山西省,教育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29年,山西超过75%的学龄儿童真正进入学校学习,而且25岁以下的成年文盲都被强制要求到成人补习学校学习。这种学习班为期一年,学习汉语、算术和公民课程。江苏省也为推动一项为期10年的教师培训计划做了特别的努力,并批准了一项每英亩收取约0.4元的特殊土地税,每年将筹集超过550万银圆用于支持这项计划。

大众教育或千字运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计划在30年内消除2亿的文盲。

千字运动为初学者提供了一套既便宜又方便的教育方法。四本教育读物总共只需要1毛钱,包含有1200个汉字的常用阅读词汇,一般不识字的成年人每天只花一个小时学习就能在四个月内掌握这1200个汉字。这一举措使这些千字学生阅读普通报纸和特别为他们写的大量关于文化和技术主题的书籍成为可能。

这四个月的学习以及它所带来的教育,当然只是一个开始。但即便这样阶段性的学习,也使数百万原本只相信谣言和小道消息的人脱离了完全愚昧无知的生活状态。

在中国,到处都有示范村,甚至还有一些示范县。示范村和示范县的农民受到各种形式的教育,正在成为周边农村的学习对象。

一个对国家教育事业具有突出贡献的事件是,1929年中国人主办的出版社出版发行了2000卷全部翻译成了简洁流行语言的图书,不仅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部分,而且还有数百卷世界上最好的外国文学作品,以及涉及历史、地理、数学、医学、农业、体育等的综合书籍,甚至还包括一套三十卷的百科全书的万有书库。

这一整套出版物,零售价仅为350大洋,如此便宜的售价以至于那些贫穷和较小的城市也能买得起以作为他们公共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效果立竿见影,在六个月之内几乎有5000套被订购。部分省政府每省都订购了100多套,甚至中国海军的每一艘船上都配备了一套。

教育的普及使中国妇女从无知和屈从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她们在那种状态中被囚禁了数个世纪。现在妇女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已经有许多地方正在开展激烈的游行示威,目的是要结束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并废除纳妾制和婢女制。

纳妾是旧的家庭生活制度的自然结果,在这种制度下婚姻是由父母或监护人安排的。儒家的祖先崇拜制度也使纳妾看起来很好、很适宜,因为男人的责任就是尽可能多地生儿子,这样父系家族才可能永远不会有断了香火的危险。

在***政权的统治下,离婚变得更加容易,而女性最终也可以获得与男性平等的继承财产的权利。

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任何法律对那些有着多重婚姻或者购买小妾的男性进行过惩罚,但在中国要求通过法律维护权利的妇女组织却在不断地涌现。

当今,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人们对节育制度的利弊进行着激烈的讨论,一些年轻激进的***者鼓吹和实践着自由恋爱。被称为临时组合的现象正日益流行并引起了许多人的忧虑,这也成为许多中国出版物严肃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

对中国来说,某种形式的节育似乎最终是必需的,它应该会带来社会和经济状况的改善。据目前存在的一份不完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成年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9个孩子,但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活到5岁以上。

这份统计宣称,这种过度的生育,往往会导致种族的衰败,而且可能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仅为22岁的一个原因,而英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5.3岁,瑞士和挪威人为50岁,普鲁士人为39岁。

缺乏卫生设施、不懂现代医学知识、战争、饥荒、瘟疫这些都在缩短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方面起着惊人的作用,但是如果平均寿命延长,根据目前的出生率人口过剩和快速上涨的生活成本将很快使这个国家陷入绝望的贫困。

许多多元化的力量最终会使中国改革进行得更好,但他们今天的力量还不足以保证使不断恶化的状况有任何前期的改善。

民族主义运动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影响得某些地区和某些阶层的人们在精神情感上趋于统一,而且一些外国乐天派已经被引导得相信,中国和土耳其一样将经历一场迅速和彻底的浴火重生。

本书为《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描写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情形。既有对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等情况的描写,也有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图景、小客栈、外国商人等情况的描写。总之,《美国记者眼中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一部了解二十世纪上叶中国社会的佳作。

猜你喜欢

  • 第十三章 杂闻

    当今中国,在重大事件和那些休闲读者感兴趣的八卦新闻之间,常常有着巨大而根本的差异,在那片兵荒马乱的土地上,真正的重要性似乎仅仅和那些转瞬即逝的人物与事件有关。从表面上来看,相互敌对的将军们所进行的斗争..

  • 第十二章 文化冲突

    在现代中国,东西方文化许多方面的冲突,给中国人生活和思想的根基造成的破坏,就如同势不两立的军队在相互厮杀战斗中践踏毁灭了脚下的家园。虽然这种冲突还在进行,但中国整个经济结构已经在与西方世界机械化生产方..

  • 第十一章 东北

    尽管南京政府对世界其他国家坚称中国已经实现了统一,但了解这片被称为中国广袤大陆地区的风土人情及过往的中国人充分地认识到,封建主义、区域割据自治和分裂主义比它们在20年前还要强大,那时候曾经的中华帝国还几..

  • 第十章 德国顾问

    1914年模式的德国军国主义,被一帮子不可调和的鲁登道夫派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中国,并在那里开展了教学和培训工作。这显然成为错综复杂的中国问题中一个日益突出的新特征。它已经在中国国内政治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 第九章 遣散军队

    1929年初,遣散中国臃肿而庞大军队的工作似乎让人们看到了曙光,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长敦促,作为一项改革措施中国的军事力量应当减少到70万至80万人,而中国一年的军费预算也应当控制在1.92亿元以内。即便这种所谓的改..

  • 第八章 财务、军队和铁路

    中国糟糕的财政与其铁路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命脉,中国铁路运营的状况正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恶化。而铁路运营的好坏又与遣散中国各派军阀的部队紧密相关,因为这些军阀的大部分收入均来自他们各自控..

  • 第七章 饥荒与鸦片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饥荒、战争和瘟疫这些改变人口过剩状况的残酷方式,一直在中国发挥着作用,而现在鸦片更是雪上加霜地与这三种导致普遍痛苦的根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然这四者都对人们的生活具有破坏作用,但从结..

  • 第六章 礼崩乐坏

    对所有中国民众生活景象最贴切的描述,或许就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不仅法律、秩序和政府,甚至古老的道德和伦理准则都已经悲剧性地解构了。几乎同样令人沮丧的景象是,这里的领袖们拒绝正视或承认如此江..

  • 第五章 政党、政府和反对派

    1930年6月初,在国民党占领北京城两年之后,除了东北之外中国又一次卷入了一场大战。南京政府面临来自北方和南方武装力量的夹击,并且许多地方的土匪泛滥成灾,共产党的根据地也有星火燎原之势,这迫使它不得不再次..

  • 第四章 形式上的统一

    1928年6月,由诸多唯利是图却毫无国家主义信仰的将军率领的联合武装力量,最终占领了北京和天津地区,通过这支人员庞杂的国民党军队,南京政府将直至东北边界的整个中国置于自己名义上的统治之下。曾是北京的独裁者..

  • 第三章 中国将变成红色

    1929年一月接着一月,直到1930年初令人震惊的消息仍在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华中和华南地区传过来。这段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不断地占领城市和乡村,被称为红军的武装力量正在迅速地崛起。后来,地方甚至..

  • 第二章 目前的中国

    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来说,要想真正地了解中国,那么多重复几次下面这句古老的谚语一定是极为有益的:如果想知道一个政府是好是坏,就在那里生活。世界上那些从未到过中国的民众,对于中国当下的困境秉持一种无动..

  • 第一章 混乱和比较

    在一座城墙高耸、风景如画,人口超过20万的中国内陆城市里住着一位风流倜傥、年方四十的绅士。他虽是前朝官僚的子嗣,但并非满族后裔,而且在美国和英国接受了教育。1911年夏天,他心怀壮志兴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 结论

    蛮族入侵的问题,是历史学家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历史学家们也一致认为有责任建立某种适当的理论来解释这个历史现象。本书便是以此题为出发点进行的一项研究,而且展示了研究的结果。前面已经将有关的事件一一罗..

    7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第三章 韦斯巴芗 多密喜安 图拉真

    夫拉维王朝皇帝执政时期,从罗马帝国北境的局势中,可以明显看出帝国的一种新政策和初醒的活力。韦斯巴芗占领了莱茵河上游和多瑙河上游之间地区。而到多密喜安时期,则完成了领土的兼并;多密喜安对代西巴路斯的战争..

    5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第二章 盖乌斯 克劳狄乌斯 尼禄

    罗马和帕西亚(一)公元34年,帕西亚对亚美尼亚的侵略成为罗马东陲动乱时期的开端。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公元63年。同时,为了避免帝国卷入战争,并防止帕西亚控制亚美尼亚,提比略劝伊比利的米特拉达悌夺取亚美尼亚王..

    4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第一章 恺撒 奥古斯都 提比略

    罗马帝国的北疆曾经受到蛮族的多次侵扰。有关莱茵河(the Rhine)和多瑙河(the Danube)地区蛮夷部落与罗马军团交战的情况已被大量地写进历史。而且,每一位在世界历史、罗马历史和欧洲中世纪史方面有所著述的学者..

    4 罗马与中国 2025-11-03
  • 中国速度

    卡耐基说:“有备无患,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没有未来。”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祖国也在一天天进步,科技的发展绝非偶然,而是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结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15 高中作文 2025-11-01
  • 未来世界中国有“戏”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

    20 高中作文 2025-10-28
  • 听!车声里的中国变化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

    21 高中作文 2025-10-2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