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史稿 / 赵尔巽

卷七十一 志四十六

2025-11-21 13:38 清史稿
◎地理十八

  △台湾

  台湾: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略澎湖三十六岛。明嘉靖四十二年,海寇林道乾掠近海郡县,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道乾遁入台湾。天启元年,闽人颜思齐引日本国人据其地。久之,为荷兰所夺。清顺治十八年,海寇郑成功逐荷兰人据之,伪置承天府,名曰东都,设二县,曰天兴,曰万年。其子郑经改东都为东宁省,升二县为州。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县,领县四。光绪十三年,改建行省。光绪十三年九月庚午,闽浙总督杨昌濬、台湾巡抚刘铭传会奏,略云:“台湾疆域,南北相距七百馀里,东西近者二百馀里,远或三四百里,崇山大溪,钩连高下。从前所治,不过山前迤南一线,故仅设三县而有馀。自后榛莽日开,故屡增厅治而犹不足。光绪元年,沈葆桢请设台北府、县以固北路,又将同知移治卑南以顾后山,全台官制,粗有规模。然彼时局势,未闻择要修举,非一劳永逸之计也。臣等公同商酌,窃谓建置之法,恃险与势,分治之道,贵持其平。台省治理,视内地为难,而各县幅员,反较多于内地。如彰化、嘉义、凤山、新竹、淡水等县,纵横二百馀里、三百里不等,仓卒有事,鞭长莫及。且防务为治台要领,辖境太广,则耳目难周,控制太宽,则声气多阻。至山后中、北两路,延袤三四百里,仅区段所设碉堡,并无专驻治理之员,前寄清虚,亦难遥制。现当改设伊始,百废俱兴,若不量予变通,何以定责成而垂久远?臣铭传于上年九月亲赴中路督剿叛番,沿途察看地势,并据各地方官,将境内扼塞道里、田园山溪,绘图贴说,呈送前来。又据抚番清赋各员弁将抚垦地所陆续禀报,谨就山前后通局筹画,有应添设者,有应改设者,有应裁撤者。查彰化桥孜图地方,山环水複,中开平原,气象宏敞,又当全台适中之地,拟照前抚臣岑毓英议,就该处建立省城,分彰化东北之境设首府曰台湾府,附郭首县曰台湾县,将原有之台湾府、县改为台南府安平县。嘉义之东,彰化之南,自浊水溪至姑石圭溪止,截长补短,方长四百馀里,拟添设一县曰云林县。新竹苗栗街一带,扼内山之冲,东连大湖,沿山新垦荒地甚多,拟于新竹西南各境添设一县曰苗栗县,合原有之彰化,及埔里社通判,一厅、四县,均隶台湾府属。其鹿港同知一缺,应即裁撤。淡水之北,东控三貂岭,番社歧出,距县太远。基隆为台北第一门户,通商建埠,交涉纷繁,现值开采煤矿,修造铁路,商民麕集,尤赖抚绥。拟分淡水东北四堡之地,撤归基隆厅管辖,将原设通判改为抚民理番同知,以重事权。此前路添改之大略也。后山形势,北以苏溪为总隘,南以卑南为要区,控扼中权,厥惟水尾。其地与拟设之云林县东西相直,现开路百九十馀里,由丹社岭集集街经达彰化,将去省城,建立中路,前后脉络,呼吸相通,实为台东锁钥。拟添设直隶州知州一员曰台东直隶州,左界宜兰,右界恒春,计长五百馀里,宽约四十里、十馀里不等,统归该州管辖,仍隶于台湾兵备道。其卑南厅旧治,拟请改设直隶州同一员。水尾迤南,改为花莲港厅。其内已垦熟田约数千亩。其外海口水深数丈,稽查商舶,弹压民番,拟请添设直隶州判一员,常川驻紥,均隶台东直隶州属。此后路添设之大略也。谨按台湾疆土赋役,日增月广,与旧时羁縻侨置情形迥不相同,因地制宜,似难再缓。况年来生番归化,狉榛之性初就范围,尤须分道拊循,藉收实效。辑遐牖迩,在在需员,臣等身在局中,既不敢遇事纷更,以紊典章之旧,亦不敢因陋就简,以失富庶之基,损益酌中,期归妥协。”二十一年,割隶日本。省在福建东南五百四十里。西北距京师七千二百五十里。东界海;西界澎湖岛;南界矶头海;北界基隆城海。广五百里,袤一千八百里。一统志载户口原额人丁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滋生男妇大小口共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八百八十三,户二十二万四千六百四十六。领府三,州一,厅三,县十一。台湾屹峙海中,为东南屏障,四面环海,崇山峻岭,横截其中,背负崇冈,襟带列岛。浪峤南屏,鸡笼北卫,澎湖为门户,鹿耳为咽喉。七鲲身毗连环护,三茅港汇聚澄泓。畜牧之饶,无异中土。诚东南一大都会也。

  台湾府:冲,繁,疲,难。为台湾省治。巡抚、布政使、分巡兵备道兼按察使衔,共驻。其地东及东南界台东州;西及北界海;南及西南界台南府;东北界台北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四度三十三分。京师偏东四度二十分。领县四,厅一。台湾冲,繁,疲,难。倚。分彰化县治。葫芦墩,巡司驻。彰化繁,难。府北百里。鹿港,县丞驻。云林难。林圮埔,县丞驻。苗栗冲。大甲,巡司驻。埔里社厅调。府东南。其山在府境者,西北:五鹤、牛困山。西:史老榻山。南:芦芝、芎根、郡坑、松柏山、土山。东:内山。浊水出埔里社厅东南山,西南流,左合二水,经云林县东北,一水自南来注之。曲北,右纳一水,经县北。又西北,一水自嘉义县来,北流注之。又西经牛埔厝,歧为三支:一支曰石龟溪,西为牛椆溪;一支曰虎尾溪,经汕头厝为麦藔港,并经县西入于海;一支为东螺溪,又歧为三,曰刺桐港即番挖港,曰鹿港,曰二林港,并经彰化县西入于海。大肚溪上源曰合水溪,出埔里社厅东南鱼池仔,西北流,合南硿溪,经厅西北,北港溪、北硿溪并西流注之。又西,珠子山二水合西北流注之,经府治南,左右各纳一水,经大肚街为大肚溪,又西北入于海。大甲溪出苗栗县东南,合数小水,西南流,右出支津注于吞霄溪。正渠南流,左纳一水,折西北,经铁砧山南,又西北入于海。吞霄溪出苗栗县东南,合大甲溪支津,经县南,西北流入于海。后垅溪出苗栗县东南山,合一水,西北流,经五鹤山,南至钢罗湾,夹二洲,又西北,经县治北,右通中港溪,左纳一水,入于海。中港溪出县东山,缘界西北流,经县治,左出支津合后垅港支水为乌眉溪,与正渠并西北入于海。

  台南府:冲,繁,难。旧台湾府改设。东北距省治二百里。东及东南界台东州;西及南界海;北及东北界台湾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三度。京师偏东三度三十一分。领县四,厅一。噶玛兰头围,巡司驻。安平冲,繁,难。倚。大武垅、斗六门二巡司。凤山繁,难。府南八十里。下淡水,县丞驻。枋寮,巡司驻。嘉义繁,难。府北一百十七里。笨港,县丞驻。佳里兴,巡司驻。恒春疲,难。澎湖厅简。府西水程二百四十里。澎湖,总兵驻。澎湖八罩巡司。其山在府境者,北:太湖、白水、木冈山。东北:大福兴、大利山。东:观音、枕头山。北:华山。东南:武吉、草山。南:虎头、龟山。西:凤山,凤山县以此得名。凤山北大冈滚水、大武垅、大木冈山。县东傀儡山,俗曰加礼山。澎湖厅悬居海中。牛椆溪出嘉义县东,西北流,经治北,与布袋嘴港并西流入于海。八掌溪出云林县界,西北流,经平鼻山北半月山,南合瀵箕湖及一小水,西流至盐水港,入于海。急水溪二源,并出云林县西界,经嘉义县东南,合西流,又经急水铺南,左纳十八重溪,又经铁线桥街北,又西入于海。曾文溪出府治东北,西北流,经大武垅北,右纳茄拔溪,左纳一小水,经府治北,又西经倒风港,入于海。柴头港出府治东北山,西北流,经治北,又西合德庆港为安平港,入于海。二层行溪出府治东,茄定港出雁门关岭,阿公店溪出凤山县东北,并西流入于海。淡水溪出府治东六张犁,西南流,右纳一水,左纳二水,经下淡水西,凤山县治东,至潮州厝汛北,西冷水沟水出县东芋匏山,合二水西南流注之。又西南汇为东港,入于港海。茄藤港在凤山县南,西流入于海。率芒溪出恒春县北武吉山,合一水,西流入于海。刺桐港、枫港、五重溪、三重港、射寮溪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龙銮潭在恒春县南,西北流入于海。猪犭劳束港在恒春县东,东流入于海。

  台北府:冲,繁。西南距省治三百五十里。东、北、西界海;南界台东州;西南界台湾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五度十七分。京师偏东五度十五分。领县三,厅一。淡水冲。倚。新竹疲,难。府西南。宜兰疲,难。府东南。头围,县丞驻。基隆厅冲,繁。府东北二百七十五里。其山在府境者,北:大屯、沙帽、大武垅山。东北:鸡笼山,在基隆厅东。府城东:攀山。南:瓦窑山、大羁尖山、五指山。西南:横山、金面山、虎头山。西南:嵌山。海环府东、北、西三面。基隆口在基隆厅东北。扈尾口在府治西北。磺溪出府治南山,合石头溪,东北流,左右各纳一小水,至枋桥街,红仙水合摆接溪诸水西流注之。又北经府治西,艋舺、十八重溪水北流折东注之。至大稻埕。大隆洞溪出基隆厅东鸡笼山,合一水西流注之。又西北,分流复合,经扈尾港入于海。南崁港上流为大过溪,在府治西北。中沥溪、土牛沟、红毛港、凤山崎溪、旧港、油车港、香山港并在新竹县西北入于海。三貂溪在基隆厅东南,草岭大溪、加礼远港、苏澳门并在宜兰县南,俱入于海。

  台东直隶州:冲,繁,疲,难。卑南厅改设。西北距省治五百里。东及南界海;西及西北界台湾府;北界台北府;西南界台南府。广袤里数阙。北极高二十二度二十五分。京师偏东四度。卑南,州同驻。花莲港,州判驻。其山在州境者,北:岐来山、能高山。西:秀姑峦山。东:丁象山。西出八同关,为秀姑峦山一带番社,系属峦番所居。西南一带高山番社,系属昆番所居。大港上源曰打马扌监溪,出秀姑峦山,东流经治北,右合网网溪,左合一水,经奇密社北,入于海。卑南大溪出州西南新武洛社,合三水东南流入于海。花莲港二源,并出州西北,合数小水,经太平厂南入于海。东澳、南澳、大浊水溪、大清水溪、小清水溪、得其黎溪、三栈溪、尤丹溪、米仑港并在州东北,入于海。红虾港、黎仔阬溪、郎阿郎溪、马武窟溪、八里芒溪、吕家望溪、知本溪、大苗里溪、虷子仑溪、大足高溪、干子壁溪、大乌万溪、巴塱卫溪、鲁木鹿溪、牡丹湾、八磘湾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529卷,系近代赵尔巽主编。书中所录内容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起到宣统三年(1911年)止,记载了296年清朝的历史。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由清史馆的赵尔巽、缪荃孙、柯邵忞、吴迁燮等,根据清实录、国史、诏书、典志、传记、纪事等史料进行编撰,到1920年编成初稿。1920年进行修订,次年刊印,以作修改之用。 1928年编印完成,历时15年,因未及刊正公布,故名史稿。计本纪25卷,志142卷,表52卷,列传316卷。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国史、旧志及本传,参考了各种记载。体例仿《明史》,增加了新内容;志分十六目,创交通、邦交二志,畴人、藩部、属国三传,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疆臣、藩部六表;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洪秀全及华尔、戈登、赫德等均列于传。《艺文志》四卷,按《四库全书总目》名称次第编排;《交通志》记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四项;《邦交》记与各国之外交;《畴人传》载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事迹。1928年初印1100部,分关内、关外一次本。后有关外二次本。今中华书局校点本,以关外二次本为本,并注明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便于阅读。

猜你喜欢

  • 卷九十三 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 皇太子皇子等丧仪亲王以下及公主以下丧仪 醇贤亲王及福晋丧仪忌辰赐祭葬赐谥 外藩赐恤品官丧礼士庶人丧礼服制 皇太子皇子及皇子福晋丧仪皇太子丧仪,有清家法,不立储贰。至乾隆三年,皇次子永琏薨。..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二 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 皇帝丧仪皇后丧仪贵妃等丧仪 五曰凶礼。三年之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无贵贱一也。有清孝治光昭,上自帝后丧仪,下逮士庶丧制,称情立文,详载会典与通礼。兹依次类编,累朝损益,皎然若鉴焉。 皇帝..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一 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 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 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 四曰宾礼。清初藩服有二类,分隶理藩院、主客司。隶院者,蒙古喀尔喀,西藏、青海、廓尔喀是也;隶司..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九十 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 亲征凯旋命将出征奏凯受降献俘受俘大阅会阅暨京师训练附 秋狝日食救护 三曰军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官制六军,司九伐,权属司马。而大军旅、大田役,其礼则宗伯掌之。是因治兵、振旅、茇舍、大阅之..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九 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 大婚仪皇子婚仪王公婚礼附公主下嫁仪郡主以下于归礼附 品官士庶婚礼视学仪临雍附经筵仪日讲附策士仪 颁诏仪迎接诏书附进书仪进表笺仪巡狩仪乡饮酒礼 大婚仪清初太祖戊子年,叶赫国贝勒纳林布禄送妹来归..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登极仪授受仪太后垂帘仪亲政仪大朝仪常朝仪御门听政附 太上皇帝三大节朝贺仪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大节朝贺仪 大宴仪上尊号徽号仪尊封太妃太嫔仪附册立中宫仪册纪嫔仪附 册皇太子仪太子千秋节附册诸王仪..

    0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七 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 昭忠祠贤良祠功臣专祠宗室家庙品官士庶家祭 昭忠祠雍正二年谕曰:“周礼有司勋之官,凡有功者,书名太常,祭于大烝。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于以崇德报功,风厉忠节。自太祖创业后,将帅之臣,守土..

    1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六 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 宗庙之制 时飨 祫祭加上 谥号 东西庑配飨醇贤亲王庙 谒陵 宗庙之制清初尊祀列祖神御,崇德建元,立太庙盛京抚近门东。前殿五室,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后殿三室,奉始祖泽王、高祖庆王、曾祖昌王..

    1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五 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 堂子祭天坤宁宫祀神令节设供求福祀神奉先殿寿皇殿 安佑宫绥成殿附满洲跳神仪 堂子祭天清初起自辽沈,有设杆祭天礼。又于静室总祀社稷诸神祇,名曰堂子。建筑城东内治门外,即古明堂会祀群神之义。世祖..

    1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四 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 历代帝王陵庙传心殿先师孔子元圣周公关圣帝君 文昌帝君祭纛祀炮京师群祀附五祀八蜡直省祭厉 历代帝王庙顺治初,建都城西阜成门内,南乡,正中景德崇圣殿,九楹,东西二庑各七楹,燎炉各一。后为祭器库..

    1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三 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 郊社仪制郊社配飨祈穀雩祀天神太岁朝日夕月 社稷先农先蚕地祇岳镇海渎山川直省神祇 郊祀之制太祖御极,焚香告天,建元天命。天聪十年,设圜丘德盛门外,方泽内治门外,坛壝始备。会征服察哈尔,获元玉..

    2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二 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 自虞廷修五礼,兵休刑措。天秩虽简,鸿仪实容。沿及汉、唐,讫乎有明,救敝兴雅,咸依为的。煌煌乎,上下隆杀以节之,吉凶哀乐以文之,庄恭诚敬以赞之。纵其间淳浇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随..

    2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一 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 △察哈尔 察哈尔八旗:东南距京师四百三十里。当直隶宣化、山西大同边外。明插汉,本元裔小王子后。嘉靖间,布希驻牧察哈尔之地,因以名部。天聪六年,征林丹汗,走死。其子孔果尔额哲来降,即其部编旗..

    5 清史稿 2025-11-21
  • 卷八十 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 △西藏 西藏:禹贡三危之地。在四川、云南徼外,至京师万有四千馀里。周为西戎,汉为西羌。唐为吐蕃,其君长号赞普。至宋朝贡不绝。元宪宗始于河州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四川徼外置碉门、鱼通、黎雅、..

    5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七十九 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 △青海 青海:禹贡西戎之域。袤延二千馀里。至京师五千七十里。东及北界甘肃,西界西藏,南界四川。三代属西羌。汉为张掖、武威、金城、陇西四郡之西塞外,蜀郡之北徼外,属先零、烧当等诸羌地。王莽时..

    5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七十八 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 △外蒙古 外蒙古喀尔喀:古北狄地。唐、虞,山戎。夏,獯鬻。周,玁狁。秦、汉曰匈奴。汉初冒顿并有漠南,旋复北徙。后汉仍为北匈奴地。元魏曰蠕蠕,后入突厥。唐初入回纥。贞观四年来朝,以其地为瀚海..

    5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七十七 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 △内蒙古 内蒙古:古雍、冀、幽、并、营五州北境。周,猃狁、山戎。秦、汉,匈奴尽有其地。汉末,乌桓、鲜卑荐居。元魏,蠕蠕及库莫奚为大。隋、唐属突厥,后入回纥、薛延陀。辽、金建都邑城郭同内地。..

    5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七十六 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 △新疆 新疆:古雍州域外西戎之地。汉武帝设西域都护,天山以南,城郭三十六国皆属焉。天山以北,东匈奴右部,西乌孙,未尝服属。后汉,山北如故,山南分五十馀国,于阗、龟兹最着。自建武迄延光,三绝..

    5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七十五 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 △贵州 贵州:禹贡荆、梁二州徼外之域。清初沿明制,设贵州布政使司,为贵州省。顺治十六年,设巡抚,治贵阳,并设云贵总督,分驻两省。康熙元年,改贵州总督。四年,仍为云贵总督,驻贵州。二十一年,..

    5 清史稿 2025-11-21
  • 卷七十四 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 △云南 云南:禹贡梁州徼外地。清初沿明制,置承宣布政使司,为云南省,设巡抚,治云南府,并设云贵总督,两省互驻。康熙元年,改云南总督,驻曲靖。三年,裁贵州总督并云南,驻贵阳。二十二年,移驻云..

    5 清史稿 2025-11-2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