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常识 / 胡适

第九章 《大学》与《中庸》

2025-04-19 13:40 中国哲学常识

古代儒家的思想,有一层大困难。因为那些儒书,这里也是子曰,那里也是子曰。正如上海的陆稿荐,东也是,西也是,只不知哪一家是真陆稿荐[此不独儒家为然。希腊哲学亦有此弊。柏拉图书中皆以苏格拉底为主人。又披塔格拉(Pythagorag)学派之书,多称夫子曰]。我们研究这些书,须要特别留神,须要仔细观察书中的学说是否属于某个时代。即如《礼记》中许多儒书,只有几篇可以代表战国时代的儒家哲学。我们如今只用一部《大学》,一部《中庸》,一部《孟子》,代表西历前第四世纪和第三世纪初年的儒家学说。

《大学》一书,不知何人所作。书中有曾子曰三字,后人遂以为是曾子和曾子的门人同作的。这话固不可信。但是这部书在《礼记》内比那些《仲尼燕居》《孔子闲居》诸篇,似乎可靠。《中庸》古说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大概《大学》和《中庸》两部书都是孟子、荀子以前的儒书。我这句话,并无他种证据,只是细看儒家学说的趋势,似乎孟子、荀子之前总该有几部这样的书,才可使学说变迁有线索可寻。不然,那极端伦常主义的儒家,何以忽然发生了一个尊崇个人的孟子?那重君权的儒家,何以忽然生出一个鼓吹民权的孟子?那儒家的极端实际的人生哲学,何以忽然生出孟子和荀子这两派心理的人生哲学?若《大学》《中庸》这两部书是孟子、荀子以前的书,这些疑问便都容易解决了。所以我以为这两部书大概是前四世纪的书,但是其中也不能全无后人加入的材料(《中庸》更为驳杂)。

《大学》和《中庸》两部书的要点约有三端,今分别陈说如下:

方法

《大学》《中庸》两部书最重要的在于方法一方面(此两书后来极为宋儒所推尊,也只是为此。程子论《大学》道: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朱子序《中庸》道: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其明且尽者也。可证)。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终始、先后,便是方法问题。《大学》的方法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中庸》的方法总纲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篇》也有此语。诚之作思诚)。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又说诚之之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行的范围,仍只是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与《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略相同。

《大学》《中庸》的长处只在于方法明白,条理清楚。至于那格物二字究竟作何解说?尊德性与道问学究竟谁先谁后?这些问题乃是宋儒发生的问题,在当时都不成问题的。

个人之注重

我从前讲孔门弟子的学说时,曾说孔门有一派把一个孝字看得太重了,后来的结果,便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之中。我竟不是一个我,只是我的父母的儿子。例如战陈无勇一条,不说我当了兵便不该如此,却说凡是孝子,便不该如此。这种家庭伦理的结果,自然生出两种反动:一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如杨朱的为我主义,不肯损一毫利天下;一种是极端的为人主义,如墨家的兼爱主义,要视人之身若其身,视人之家若其家,视人之国若其国。有了这两种极端的学说,不由得儒家不变换他们的伦理观念了。所以《大学》的主要方法,如上文所引,把修身作一切的根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修身的工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效果。这个身,这个个人,便是一切伦理的中心点。

《孝经》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大学》说: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两句自天子至于庶人的不同之处,便是《大学》的儒教和《孝经》的儒教大不相同之处了。

又如《中庸》说: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曾子说的大孝尊亲,其次弗辱,这是思事亲不可以不修身。这和《中庸》说的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恰相反。一是孝的人生哲学,一是修身的人生哲学。

《中庸》最重一个诚字。诚即是充分发达个人的本性。所以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一句当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三句合看。人的天性本来是诚的,若能依着这天性做去,若能充分发达天性的诚,这便是教,这便是诚之的工夫。因为《中庸》把个人看作本来是含有诚的天性的,所以他极看重个人的地位,所以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以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所以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孝经》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孝经》的最高目的是要把父配天,像周公把后稷配天,把文王配上帝之类。《中庸》的至高目的,是要充分发达个人的天性,使自己可以配天,可与天地参。

心理的研究

《大学》和《中庸》的第三个要点是关于心理一方面的研究。换句话说,儒家到了《大学》《中庸》时代,已从外务的儒学进入内观的儒学。那些最早的儒家只注重实际的伦理和政治,只注重礼乐仪节,不讲究心理的内观。即如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似乎是有点内省的工夫了。及至问他省的什么事,原来只是为了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还只是外面的伦理,那时有一派孔门弟子,却也研究心性的方面。如王充《论衡本性篇》所说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论性情与周人世硕相出入。如今这几个人的书都不传了。《论衡》说: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善恶在所养。据此看来,这些人论性的学说,似乎还只和孔子所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话相差不远。若果如此,那一派人论性,还不能算得心理的内观。到了《大学》便不同了。《大学》的重要心理学说,在于分别心与意。孔颖达《大学疏》说: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忆念谓之意。这个界说不甚明白,大概心有所在便是意。今人说某人是何居心?也说是何用意?两句同意。大概《大学》的意字只是居心。《大学》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如今人说居心总要对得住自己,正是此意。这一段所说,最足形容我上文说的内观的儒学。

大凡论是非善恶,有两种观念:一种是从居心一方面(Attitude;Motive)立论,一种是从效果一方面(Effects;Consequences)立论。例如秦楚交战,宋牼说是不利,孟轲说是不义。义不义是居心,利不利是效果。《大学》既如此注重诚意,自然偏向居心一方面。所以《大学》的政治哲学说: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又说: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这种极端非功利派的政治论,根本只在要诚意。

《大学》论正心,与《中庸》大略相同。《大学》说: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大学》说的正,就是中庸说的中。但《中庸》的和,却是进一层说了。若如《大学》所说,心要无忿懥、无恐惧、无好乐、无忧患,岂不成了木石了。所以《中庸》只要喜怒哀乐发得中节,便算是和。喜怒哀乐本是人情,不能没有。只是平常的人往往太过了,或是太缺乏了,便不是了。所以《中庸》说: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明行两字,今本皆倒置。今据北宋人引经文改正)

《中庸》的人生哲学只是要人喜怒哀乐皆无过无不及。譬如饮食,只是要学那知味的人适可而止,不当吃坏肚子,也不当打饿肚子。

《中国哲学常识》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时期的百家哲学思想,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朱子等圣哲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经典哲学,也能清晰地感受胡适严谨的治学态度。

猜你喜欢

  • 个性签名哲学又激励的语句

    1、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还活着。2、生活就是面对现实的微笑,我们要越过障碍,注视未来。3、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4、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

    4 好句大全 2025-07-31
  • 金典哲学语录经典

    1、既然想做就一定要坚持,从点滴的细节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有些事别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3、人生就像斗地主,有些人,刚才还是一伙的,一转眼就成了敌人。4、不懂行动,再聪明也难以圆梦。5、漫..

    21 好句大全 2025-07-18
  • 抖音哲学语录

    1、守得住初心,得的到永心。2、这一生都只为你,为你画地为牢,我在牢里慢慢变老,还给你看我幸福的笑。3、人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证明自己,勇敢无畏的生活便是其中之一。4、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

    16 好句大全 2025-07-17
  • lol哲学语录经典

    1、你把这个称作有教养?2、将每一次的出征,都当做生命的绝响。3、我将为弗雷尔卓德献出一千次生命!4、回来吧。5、反对我的人必将血溅四方!6、我会回来的。7、现在,我们逆转局势!8、我闻到的是恐惧么?9、德玛..

    28 好句大全 2025-07-17
  • 哲学金典语录

    1、不听信海枯石烂的誓言,只要睁开眼一切都没变。2、举头三尺有神明,人生在世,但求一个问心无愧。3、接人待物厚道真诚,心怀感恩。4、面对烦恼,一笑而过是种坦然。5、人之所以成熟,在于看透。6、留得青山在,不..

    21 好句大全 2025-07-17
  • 动漫哲学语录

    1、花蕾是美丽的存在,在它盛放前掉落更华丽,不会凋零。《K》2、我的头脑很好、脸又长得漂亮,就只有身高太矮是我的烦脑。《哆啦A梦》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脱离了世俗的世界,这里可否理解为世外桃源呢。《..

    18 好句大全 2025-07-17
  •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人物与批评》一文载《人间世》(一九三三年出版),作者列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散文家。其中有一段对于中国诗的批评,可供参考。西洋人不甚了解东方,总以之为神秘,尤其是中国思想及中国语言文字。S氏..

    3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诗人的复仇

    我歌唱,为了复仇!母亲编了一支歌谣,拍着我的头发责备我:孩子,你是一个复仇的精灵,因为你不守天老爷的规矩,就把你打下来,在土地上受罪。在农村的二月天,绿草爬上了墙头,春风,撑开了温暖的蓬帆那蛰息了整个..

  • 人的歌唱

    火的歌唱读《凤凰》有感并祝郭沫若先生五三寿辰在受难的土地上,在睡眠的土地上,你第一个撞出封建的门闸,向人民朗诵火的歌唱。你的歌是一团火,你的歌是力的舞蹈,你举着闪亮闪亮的火把,和广大的人民走在一道。这..

  • 人民与土地

    向黄河向红浪滔天的黄河,我大声地吹响了角笛。呜哒哒呜哒哒我吹出了心里的声音,我吹出了人民的声音。黄河的水汹涌地流,黄河的水愤怒地流,黄河的水要哭泣了,黄河的儿女熬煎在炮火里。日本法西斯的战马,奔窜着来..

  • 第九章  饮酒品

    八一 饮酒本生因缘 (〔菩萨=仙人〕)序分此本生因缘.是佛在憍赏弥城附近瞿师罗园时.就娑竭陀〔善来〕长老说的。世尊在舍卫城过了雨安居期以後.游行各处。当抵跋陀越市镇时.牧牛者、农夫、旅人等前来参拜世尊.并..

    27 小部经典本生经 2025-06-27
  • 胡适

    18911962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917年回国后于北京大学任教,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

    67 觉醒时刻 2025-06-11
  • 中庸译文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

    45 中庸 2025-06-11
  • 中庸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32 中庸 2025-06-11
  •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30 礼记 2025-06-09
  •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

    37 周易 2025-06-09
  •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

    31 周易 2025-06-09
  • 哲学晚安句子大全

    1、当你在犹豫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大;当你勇敢踏出第一步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很小。2、总会有一个人让你伤心,总会有一段情教会你转身。面对放在心里的人和无可奈何的感情,我们要做的并非坚持到底,而是适时放手。..

    30 好句大全 2025-06-09
  • 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

    今天2月11日是爱迪生的一百十三年纪念日。明天2月12日是林肯的一百五十一年纪念日。去年2月12日,我参加林肯一百五十年纪念演说。今天我很高兴能参加爱迪生一百十三年的纪念会。林肯是自由的象征,爱迪生是科学的圣..

    32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毕业班的诸位同学,现在都得离开学校去开始你们自己的事业了,今天的典礼,我们叫作毕业,叫作卒业,在英文里叫作始业(Commencement),你们的学校生活现在有一个结束,现在你们开始进入一段新的生活,开始撑起自己..

    31 读书与做人 2025-06-0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