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中国古典文学里的酒

2024-04-02 08:32 高中作文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自西周传承至今,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饮品。我认为当今社会的酒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它不代表任何情绪,却放大了所有情绪。例如:商务交流需要饮酒,朋友聊天需要饮酒;迎接客人需要饮酒,送别兄弟需要饮酒;结婚要饮酒,失恋也要饮酒。而第二个特征是它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喝,情绪就会放大,再喝就晕,继续喝就吐。这不取决于是高端的“茅五剑”,还是低端的老村长;也不取决于是格调文艺的江小白,还是粗犷不羁的二锅头;也更不论它是酱香浓香,还是清香凤香。这便是当今社会的酒文化。而要探究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从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中便可见一斑。

说到古典文学里的酒文化,诗仙李白是绕不开的,有余光中诗为证“我辈此中惟饮酒,先生在上莫谈诗。”李白的诗多以豁达,豪放见长,辅以酒放大情绪的作用,便将这豪放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李白的酒,多是令人开心的,忘却眼前烦恼的。例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又例如“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这两句诗总结起来就是,不追名,不逐利,你便少却许多烦恼与忧愁。李白借酒为意,放大了这种情绪,让他对于人生的理解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也就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赞誉。

李白的酒表达浪漫,而杜甫的酒表达现实。虽然李白多是清酒,杜甫多是浊酒,但丝毫不影响酒对于情绪的放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困苦通过一杯浊酒的放大,使读者感同身受,甚至那种无奈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酒是情绪的放大镜。

通过李杜的对比,或许能得出清酒表达乐观,浊酒表达忧愁。其实不然,因为李白也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愁苦;杜甫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乐观。所以这也恰恰印证了当今社会的酒文化,与古典文学的酒文化基本一致。即酒不表达任何情感,却能放大所有情感。而且无论清酒还是浊酒,所展现的功能是一样的,都能将情绪放大到更高的一个层次。

酒的意境也不单单表达在李杜的诗词中。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表达求贤若渴;唐寅“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表达怀才不遇。无论何种情绪,都能够通过酒来表达,并且放大。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浊酒也能喝出喜悦;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美酒也难掩悲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无论是美酒还是浊酒,也同样表达出了战争的疾苦。酒,无论饮酒者是何种心境,都能让人找到适合的状态,这便是酒的魅力。也是传承至今仍蓬勃发展的原因。

在古典名著中,酒也同样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武松打虎,为什么要喝三碗酒再去呢?因为酒放大了胆量。温酒斩华雄,为什么不是温水斩华雄呢?因为这不仅仅突出斩华雄速度之快,更重要的是突出关羽的自信与胆识。酒永远是文学作品中突出个性的催化剂,凸显情绪的放大镜。

酒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绝不是寥寥数语可以概括,甚至都不能是用语言来形容的感受。真正的酒文化,或许只有饮酒者才能体会吧。

猜你喜欢

  • 文学经典摘抄短句

    1、梦想与现实的无奈,就像太阳不懂月亮的清。2、有自信,努力奋斗,成功就在前方。3、所有倒霉和最低谷的时候要默默熬过去,不要声张,否则留下的都是笑柄。4、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5..

    27 好句大全 2025-06-20
  • 灵的文学与佛教

    前十多年的时候,我就很想知道一点佛教的学理。那时候我在英国,最容易见到的中国朋友是许地山落华生先生,他是研究宗教比较学的,记得他在牛津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有一篇讨论《法华经》的文章。该时我对他说:我想研究..

    41 天真的幽默家 2025-06-13
  • 一种新的文学观

    中日战争由北而南后,好些从事写作的朋友,感觉国家应付这个问题的庄严性,和个人为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忱,兴新的工作的渴望,都干脆简单,向各战区里跑去。有的直到战争结束时,还来往于南北战区最前线,或转入沦陷..

    34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政治与文学

    一法西斯老板慕索里尼被民众捉住时,对那个围困他的一群意大利人民说:你放了我,拥护我,我保可以给你们一个崭新的罗马帝国。话说得很动人,但是大家不相信,他就完了。若相信,他就可以在拥戴中重新爬起。至于那个..

    28 沈从文哲思录 2025-05-29
  • 文学与战争

    西格弗里德萨松[1]能打动读者,他曾亲自步行跋涉去阿拉斯[2]或是相关地带,他在铺道板上踩过,听到与感觉到它们在湿泥里发出啪嗒啪嗒与咯吱咯吱的声音,他见到过伤亡的士兵在阴雨连绵的弗莱芒天空底下发臭变烂,他闻..

  • 第三章 宋代的文学与思想

    荫麟先生于三十年冬撰此文,后以鼻出血而中辍。仅成《北宋四子生活》一节,思想部分尚付缺如。再者,先生于《中国史纲》宋史部分,拟作五章:(一)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二)北宋的外患与变法;(三)宋代的文学..

    50 两宋史纲 2025-04-17
  • 文学与我

    我爱文学,着魔似地热爱。五岁时的生日礼物──一套文图并茂的童话集开启了这扇文学之门,我从此遁入这浩瀚无边的奇幻境地,开始学习如何在书海中悠游,如何在文学间徜徉。每每捧起书本阅读,彷彿总有道电流自指尖流..

    134 初中作文 2025-02-09
  • 文学的力量

    文学有一种力量,指引我成长。周五下午,我们“七峰”文学社成员聆听了南阳作家时兆娟老师讲的文学课,我颇受震撼。时老师刚进教室,原本以为那个身穿连衣裙有着一头飘逸秀发的女子不会怎么样的,谁知,当我听完课,..

    224 初中作文 2024-03-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